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12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12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夜经济”“5G元年”“夸夸群”“基层减负年”“土字号”等词语入选。这些新词语反映了当下社会生活的新现象和新变化,串联起了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热点事件。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触?请从材料给出的五个人选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例文: 良言一句三冬暖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其实,每个人都渴望被夸,别人的赞美就像和煦春风轻抚过心田,带来万紫千红、百花齐放。近日,风靡高校的“夸夸群”就是专门提供这种服务的平台。 有人说:“这种夸赞虚情假意,而且带有功利性,许多人都明码标价你在网上卖‘夸人服务’。”然而我认为“夸夸群”的利要远大于弊,它的初衷是传播快乐、抚慰人心。 “良言一句三冬暖”,夸奖是人生每个阶段都需要的一种精神激励。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国式家长乃至中国社会往往吝啬于夸奖,给予孩子的大多是挫折教育而非赞赏。这下满心期待无处寄托,夸夸群就成了一棵坚实的救命稻草:考试失利后心灰意冷怎么办?求夸!熬夜奋战时没有动力怎么办?求夸!重要考验前没有信心怎么办?求夸!……于是死灰复燃、厚积薄发、信心倍增——这样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获得的快乐源泉,何乐而不“求”呢? 事实胜于雄辩:一位网友发帖子说要送群主锦旗,因为他正在上初二的儿子接触了夸夸群之后,开始高标准要求自己每一科的学习成绩,还说要考清华、复旦。还有一位“夸友”将自己不太上进的事情分享出去后,竟然去实验室做科研直到深夜。事实证明,夸赞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使自卑的人重拾自信,使迷茫的人坚定方向,使求夸的人真正成为夸友口中那个理想的模样。 夸夸群的魔力不止会对被夸的人起作用,夸人的人也会受到积极影响。古往今来,会夸人的人更容易与周围人建立联系,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比被人顺利很多。唐代诗人贺知章正是因为高超的夸人本领才在官场里混的风生水起,不但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还和别人打成一片,从不遭人记恨。从他的成名作《咏柳》中就能看出其厉害之处——夸树如此,何况夸人?总而言之,会夸总能占先机,在夸夸群中练练夸人,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顺便提升了自己,岂不乐哉? 爱“夸”才会赢,夸夸群的出现给人们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以“夸”为马,不负韶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材料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材料作文首先要全面准确的解读材料,明确材料要求,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更要明确任务所在。本题材料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本材料讲了在12月,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夜经济”“5G元年”“夸夸群”“基层减负年”“土字号”等词语入选。题目要求从材料给出的五个人选词语中任选一个作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审题中首先应围绕“2019年十大新词语”展开解读。夜经济指从当日18时至次日凌晨所发生的,以当地居民、工作人群、游客为消费主体,以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消费为主要形式的经济活动。夜经济可以提高设施使用率、激发文化创造、增加社会就业、延长游客滞留时间、提高消费水平、带动区域发展,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为当前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被称为“中国经济新兴活力源”;5G元年指2019年,是当之无愧的“5G元年”。6月6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和中国广电获颁5G牌照。此后约5个月的时间里,8.6万座基站开始发射5G信号,20款5G手机终端入网测试,5G产业链进一步成熟。11月1日,三大运营商5G套餐正式启用,5G开始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夸夸群指一种以“全方位地用华丽的辞藻疯狂地夸奖吹捧”为主要内容的微信群。在夸夸群中,群成员可以享受到“夸人服务”,获得各种花式的称赞。这既是一种新兴的社交模式,也反映当今部分网民的一种情感需要。支持者认为,赞美的话是正能量,能让人增加信心,减轻压力;反对者则称,夸张的互相吹捧,会让人盲目自信,甚至迷失自我;基层减负年指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这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而乡字号/土字号特指乡村特色产品品牌。2019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鼓励地方培育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产品品牌。在解读了这五个新名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挑选一个最擅长的话题作为立意,畅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即可。以夸夸群为例,我们可以持有支持的看法,从赞美的话是正能量,能让人增加信心,减轻压力来论述;当然也可以持有反对的看法,从夸张的互相吹捧,会让人盲目自信,甚至迷失自我角度来立意;当然也可以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夸夸群,夸夸群有利也有弊。 立意: 夸夸群有利也有弊 良言一句三冬暖 拥抱“夜经济” 5G元年,让生活再快一些! 2019“基层减负年”:以实干成就美好未来 “土字号”农产品走俏城乡 写作素材: 1、“夸夸群”在社会上迅速走红。在群里,人们可以被关注,被需求,被肯定,没有谩骂,没有嘲讽,只有赞美和夸奖。但是,在新时代,夸夸群是不可求的,夸夸群必将休矣。从夸夸群来看,人们做事要理性,一定要有理性!现在的社会是充满压力,充满竞争的。而生活处处充满压力,我们一生中不可能总是接受夸赞,必是有许多压力。我们要正确对待压力,这样才能使人进步。我们应该把压力转化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让它激励、支持着我们,不断前进!夸夸群必将休矣!总之让我们适应生活,面对未来,勇敢应对一切困难。 2、夸夸群只不过是一个消费主义的象征。人们缺少自信,缺少激励以致求夸,这是一种外界的想象,也是人们内心缺少坚强意志的表现。绝大多数的人并非如自己所说的那样,真正对生活失去了希望,而夸夸群也是无缘无故弄出来的一个新兴事物。我想,这种东西必定会随着变化的时代而渐渐虚无,我们不必靠夸夸群去生活。表扬与夸赞让人们做事的态度更加积极,更加有动力,也能有效地减轻对失败的心理负担。但夸夸群里的夸奖是不符合心理学逻辑的。人们在接受夸奖的同时,从未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值得被夸奖?在夸夸群里,无论是小事、蠢事还是倒霉事,无论你说什么都会被夸奖。人们不应该沉浸在这种虚假的夸奖之中。是非对错,心知肚明,这种夸奖是明摆着的虚伪,人们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只是寻找借口。夸奖固然重要,但人们不能养成只听好话,只接受夸奖的习惯。这样下去,夸夸群必将休矣。 3、近来,“夸夸群”在大学生群体中走红。在那里,没有谩骂、嘲讽,有的只是赞美和称扬。沉迷其中的人把它比作快乐的源泉,负能量的屠宰场,商业互吹的圣地以及没有杠精的天堂。然而,我却大胆的揣测,这个“新生事物”不久就会成为明日黄花。“夸夸群”必将休矣! 诚然,“夸夸群”能大行其道是有其滋生的土壤。然而,无论外在的压力有多么巨大,现实的世界吹刮着怎样的凄风冷雨。蜷缩在“夸夸群”里根本无济于事。无论“夸夸群”里扑面而来的赞誉是多么的受用,就如那无比美好的梦境一样,一旦回到现实中,必然是“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4、直面现实,需要强韧的心灵,海明威说,你尽可以消灭掉我,就是打不败我;直面现实,需要强大的行动力,鲍照说,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直面现实,需要卓绝的自信,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直面现实,需要铮铮的傲骨,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面现实,需要豁达的心胸,苏轼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不过,我们当代的一些年轻人似乎从来不知道回望前人那更加泥泞的风雨路程;只不过,我们当代的一些年轻人似乎从来只知道唉声叹气于眼前的小沟小坎。当你紧张的看着目下的坎坷波折时,你就不会有冲破迷雾,看到未来的灼灼眼神。北岛的《相信未来》激励了无数在苦难中迷惘挣扎的年轻人,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我们沉迷于“夸夸群”中的大学生朋友是不是有些汗颜呢?你们何以如此脆弱,或者是只拥有了“钢筋铁骨”却有着不搭的稚嫩心灵?温室中的花朵注定无法接受风雨的洗礼。新时代,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祖国需要的是直面现实,敢于担当,傲立风雪的坚强儿女。“夸夸群”可以休矣! 5、“夸夸群”大热,折射出的是当代人对鼓励和肯定的需求。中国人不经常表扬自己,也吝啬赞美他人。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别说夸奖,被认可,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人如果缺少自我肯定与他人的肯定,很容易让情绪走进死胡同,时间一长,甚至可能会自我怀疑。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赞美的语言充满了正能量,能增加信心,减轻压力。“夸夸群”无疑成为了普通人释放自我情绪的一个突破口,在群里学会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亦能自信地接受他人的表扬,是一种“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它给了人们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正向认同感。 6、鼓励和肯定固然能帮助人们更快地建立自信,拥有信心,但过度的“夸赞”会让人盲目自信,甚至迷失自我。因为短时间的愉悦只能带来些许心理慰藉,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应保持冷静和理智,学会审视自我,认清自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才是最聪明、最可贵的品质。只有认清自己,了解自身不足与优势,才能扬长避短;只有认清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平和豁达;只有认清自己,坚守自我不忘初心,才能找准方向。一个人或是面对生活,闲庭信步,亦或是消极被动地忍受着人生的凄风苦雨,都取决于对生活的态度。希望你自信而不自满,善听意见但不被人所左右,理性对待赞美。 作文结构:首先由近日风靡高校的“夸夸群”引入话题,提出论点:我认为“夸夸群”的利要远大于弊,它的初衷是传播快乐、抚慰人心。接着通过举例论述:“良言一句三冬暖”,夸奖是人生每个阶段都需要的一种精神激励;接着再进一步论述:夸夸群的魔力不止会对被夸的人起作用,夸人的人也会受到积极影响;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校学生会下发的通知,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恰当,请找出来并作修改。

通知

校学生会定于1月14日下午4点,在学校学术报告厅举办“走近王阳明”读书交流会,到时在王阳明研究领城享有很大声誉的谢建龙教授将过来指导,并向各班敬赠其最新研究著作。请各班推荐两个发言的同学,并告知他们务必按时到会。

校学生会

2020年1月10日

 

查看答案

化用古人诗句为人起名或为企业起名,既显得文雅,又有所寓意。请仿照示例,从下列三个名字中任选两个,写出与之相关的名句并对该名字加以合理解释。句式与示例不必完全一致,表达应简明、准确、连贯。

百度       江疏影(电影演员)   朱自华(朱自清)

示例:

程千帆:国学大师程千帆的名字取自“沉舟侧畔千帆过”,意为不要为一时的困难险阻和挫折所吓倒,要始终乐观向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古人对读书很在意,留下了许多发愤读书的故事。如“萤入疏囊”,“雪映窗纱”,“凿壁偷光”。但古人对让书的益外认识似平并不深刻。虽也孜孜不倦但读来读去,还是脱不去一番俗气,(    )。他们没有看见一个精神的殿堂,没有看出那书原是一级一级的台阶,读书则是_______,往那上方的殿堂里去的。

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这从气质上便可看出。读书人的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_______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了他们这些毛坯而言,是毫无魅力的,甚至可以说很不完美的。然而,他们使读书生涯居然由内到外获得了生命。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些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______不骄不躁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使你对眼前的这些形象_________。有时我会恶想:如果这些先生不是读书人又将如何?我且不说他们的内心因精神缺失会陷平庸与俗气,就说其表,大概也是很难让人恭维的。读书的后天大力,它居然能将一个外表平平的人变得如此富有魅力,使你觉得他们的奕奕风范,好不让人仰慕。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砥砺前行  潜移默化  不卑不亢  记忆犹新

B.砥砺前行  耳濡目染  不慌不忙  过目不忘

C.拾级而上  耳濡目染  不慌不忙  记忆犹新

D.拾级而上  潜移默化  不卑不亢  过目不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很少有阅读的快意,更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

B.既没有阅读的快意,又没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

C.因为没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所以少有阅读的快意。

D.很少有达抵人生审美境界的陶醉,更少有阅读的快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生命。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B.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从前的身材与面孔依然还是,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C.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生命。从前的身材与面孔依然还是,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D.读书生涯居然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依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贵重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懒(bèi  懵懂顽童  蹒姗  生(jiān) 广袤无垠

B.tāo  自鸣得意  饿殍  绉(zhōu) 豆蔻年华

C.缩(chù  鸡豚狗彘  嬉闹  马脚(lòu)  集腋成裘

D.视(chēn 再所不辞  攥住  细胞(gān  畏蔥不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儿女

戴希

老太太七十七岁生日一过,老头儿就溘然长逝了。

他俩年轻时相濡以沫,年老后相互搀扶,生前的时光都沐浴在暖暖的春日里,小日子过得宁静而温馨。

如今老头儿不在了,老太太朝思幕想,心中时常涌起如潮般的怀念和悲伤。

可祸不单行,未出半年,老太太又患上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生活一下不能自理了。

幸好有小儿子寸步不离地陪着她。小儿子任劳任怨耐心细致,把老人照料得妥妥帖帖。

一日三餐,小儿子总是精心安排,既充分考虑营养调剂,又尽量做到色香味俱全,努力让老人吃得爽快有益健康。

家中卫生,那是每天小清洗,每周大扫除,始终保持窗明几净、清新典雅的居住环境。

帮老人穿衣,背老人下床,抱老人上桌,给老人喂饭莱,扶老人如厕,助老人服药,为老人洗头洗澡剪指甲,替老人按摩捶背,安抚老人睡觉……从晨曦初露到夜阑人静,每天小儿子都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刻不停地匀速运转。

小儿子还定时拧开音响,放放老人喜欢吟唱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者抱起琵琶,亲手弹弹老人爱听的《梁祝》。如果有时间,他也端坐在沙发上,陪老人看电视,老人要看哪个频道,他就调到哪个频道,不厌其烦,直至老人眉开眼笑。

天气晴好的日子里,吃过早饭,小儿子就把老人背到户外,小心放到轮椅上,然后推着她在小区里转悠,让老人一边沐浴清新的阳光,一-边欣赏明丽的风景。

总之,只要是对老人有益的事儿,小儿子做起来肯定无微不至、乐此不疲。

有时,老人恨自己吃喝拉撒甚至大小便清理都要劳累小儿子,自己简直就是个废物,感到心烦意乱或心疼小儿子了,也猛然撞墙,想一命呜呼,却总被眼疾手快的小儿子及时制止。小儿子还和和气气地安慰老人,极力劝导老人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没肝没肺,你不是人!”

“装腔作势,我不要你的虚情假意!”

“我一刻也不想看到你,你给我滚出去,滚得越远越好!”

……

老人故意刁难、挖苦小儿子,对他怒目而视,尖酸刻薄地吼叫,咬牙切齿地辱骂,可小儿子依然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然对老人满面春风、关怀备至。老人无可奈何。

世上哪有丁点儿牌气都没有,长年累月对老人悉心呵护、从不懈怠的儿女啊!可自己的小儿子偏偏就是这样的超人!老人一方面觉得自己前世修得好,今生得了福报;另一方面也感到自己亏欠小儿子太多,实在对不起小儿子。老人的眼眶里经常有泪光闪烁。

其实,为老人尽孝,大儿子也责无旁贷,可大儿子有大儿子的难处呀。

大儿子在美国的芝加哥当教授,教中文。他一直把事业放在第一位,一心扑在教研上;自己又是大诗人,酷爱诗歌创作,每天都要挤时间码码字;中美两国遥遥万里、远隔大洋,回趟国着实不易,还要购买价格不菲的机票……

听说大儿子的感情生活也多有不烦:娶过五个老婆,先是美国的,继而韩国的接着日本的,然后南非的,最后是法国的,娶了离,离了娶,只有美国的老婆为他生了个儿……

偶尔,大儿子能给她寄点儿美元,虽不多,但老人觉得已不错了。老人知道,大儿子已加入美国国籍,美国人可不兴孝顺这一套。大儿子还有点儿中国心,还没有忘本变质,你能要他怎样?

老人想起二十多年前,大儿子以他们那儿文科全市第一、全省第二的高分考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时,多么光宗耀祖啊!当然,如今的大儿子已成闻名遐迩的大诗人、超级大国老美的大学教授,更是为他们家族的脸面贴足了金!

必只是,如……如果大儿子也在身边,小儿子就不会孤立无援、独自操劳了!老人想。

十年后,老人驾鹤西去。

老人临终前,大儿子来电说,法国的妻子正好生了崽儿,他要照顾妻儿,脱不开身,就不回国为老人吊丧了。

依然只有小儿子不离不弃地守护在老人身旁,陪伴老人度过她人生最后的时光。

“谢谢你,亲爱的儿子!”老人要走时十分吃力地说,然后眼角沁出一滴清泪。

小儿子霎时感动了、颤抖了。你儿子知道,老人的这一滴清泪,既凝结了她对大儿子的眷恋;也蕴含着她对自己的深深感激。尽管小儿子一直认为,他照料老人是理所当然的。

老人走了,小儿子在依依不舍、闷闷不乐、极度悲伤之下,也不想再活了。

办完老人的丧事,小儿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小儿子自杀的方式不是服毒;不是割脉,不是跳楼,也不是撞墙,而是倒地摔碎自己,并自毁电脑内的自动程序;卸下身上充电和驱动用的高能电池。小儿子不是自然人,他是机器人!

亲爱的读者,请原谅我,前面忘了说明:老人还有个女儿,成家立业后定居北京,在一家外企做高管。收入很高,也很善良,但工作太忙,忙得一塌糊涂,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根本没时间照看老人。所以,机器人实际上是女儿花钱买来,请它照料老人并代她向老人尽孝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小说开头写老头儿去世老太太又患上严重的帕金森综合症,叙事简练,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

B.通过写小儿子对老人物质上的悉心照顾和精神上的抚慰,刻画出了一个体贴人微、耐心细致的小儿子形象。

C.写老人去世后小儿子不舍,不乐,甚至自杀,意在说明电脑软件控制的机器人能日久生情,最终融人人类社会。

D.老人对小儿子的态度,有时心疼,有时故意刁难,临终前深情地感谢,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老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E.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形象,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来塑造小儿子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小说结尾部分揭示出小儿子不是自然人,而是个机器人,在前文有哪些暗示?

3.小说最后一段补叙了女儿购买机器人的情况,补写这部分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4.关于这篇小说的主题,有人说是对儿女不孝顺父母的批判,有人说是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期待,你同意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