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费孝通先生的观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缺乏变动的社会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利,这是地缘社会的基础。
B.当旧有社会结构不能应付新的环境,旧方法不能获得有效的结果,人们生活上发生了困难,这时候常常就会发生社会变迁。
C.从整个社会看,一个领导的阶层如果能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
D.乡土社会是靠经验的,他们不必计划,因为时间过程中,自然替他们选择出一个足以依赖的传统的生活方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以“志愿服务”开头。概括志愿服务的作用。要求:①要全面;②不超过50字。
志愿服务是一项以自愿且不图物质报酬为参与前提的社会事业,重在出力而不是出钱,致力于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不足。这项事业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是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的内心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的一面,都期望实现个人的美好价值,志愿服务是把这种期望变为现实的一种途径。志愿者在从事服务生物过程中,会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下面是某校园广播站的一则广播稿,其中有三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平凡的世界》(长篇小说)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作品。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为提高你们的阅读鉴赏能力,校广播站将播出专题节目,为大家解读这部小说,到时将开通热线,由王芳老师为同学们垂询相关问题。敬请关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亮雨
南丁
天空是明亮的,明亮的天空上洒下来游丝一样的细雨,雨也是明亮的。明亮的细雨飘洒游移中,有三位中年汉子站在山脚下,面对着一块矗立的石碑,鞠躬致敬。那碑上刻着字:红心千秋照,青山万古存。
亮雨中,这三位对着石碑鞠躬致敬的汉子,一点也不朦胧,个个清晰可辨。身材高挑,戴着眼镜,长发自然地卷曲着的这一位,是抒情诗人。都是中等个头,都是留着短发,都是黑不溜秋的这两位,一位是小说家,一位是县委书记。书记的眼睛里燃烧着热情。小说家的眼睛里沉淀着思索。
他们三位,在亮雨中走了被六位数字的树覆盖着的三道岭两道沟,又回到了这山脚下,重新站在这矗立着的石碑前,对着“红心千秋照,青山万古存”这十个字鞠躬。脚疲乏,心振奋。
“‘青山’对“红心’,‘万古存’对‘千秋照’,还是很讲究的,当然算是好句子。总是感觉一般化,仿佛在哪里见到过。转了三道岭两道沟,看到了那些树,触摸到了那些青枝绿叶,这才读懂了这几个字。”抒情诗人发议论。
“你转了三道岭两道沟,就读懂了,我可是转了许多年。你们都了解我,我原来是一个伐木者。”县委书记说。他的个头低,声音也低。
“《伐木者醒来》,智利诗人聂鲁达有首长诗,就叫这个题目。你这位伐木者,不是已经醒来了吗?当然,你和聂鲁达写的伐木者是两回事。总是醒来了,醒来的伐木者同志。”
“醒来了,还真费了不少事。”
小说家不说话,在凝注地看着刻在碑上的字,不知是在欣赏那仿宋体的书法,还是在琢磨那刻字的艺术。
“在构思。”诗人悄悄地向书记说。
“一个人,一个庄稼汉,一个共产党人,一个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也逃脱不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命运。他被打倒了,被罢官了,靠边站了。他被打发到这荒山上劳动改造。十年,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于是,这原本荒芜的三道岭两道沟,便被六位数字的树覆盖着了。六位数字,还不能称作一片森林吗?…….这个人,这个庄稼汉,这个共产党人,这个生产大队的支部书记,这个“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真算得上是一条汉子!……他在哪里呢?他不在这个世界上。他死于癌症,是在曙光即将照耀的时辰。他有什么遗憾吗?在告别这个世界时,竟没有看到曙光。没有!他虽然没有看到这曙光,但是他相信这曙光,他相信这曙光必定会照耀这片森林的。要不然他就不会种树了,是这样吧?……为什么好人总是得癌症呢?……他的外部形象如何?这并不重要。细节,细节是很重要的,需要了解。可是,最重要的,这个人物,这条汉子,这篇生活故事的魂,已经有了,是很能拨动活着的人们的心弦的。我的心弦就被拨动了。我总是埋怨:耽搁了十年时间。我总是骄傲地宣称:‘十年动乱’中没有写一个字。现在想来,不知有什么可骄傲的?看看他!他不是种了一棵树,他是造了一片森林!好一片森林!在这又明亮又湿润的如丝烟雨中,它显得多么灿烂辉煌啊!灿烂,辉煌。我们的词多么贫乏,多么无力。这片森林,是灿烂辉煌所能形容得了的吗?它们能表达出这片森林的内涵形象吗?……”
“我们好像该往回走了。”
小说家回过头来,看到了那双燃烧着热情的眼睛。
他们离开那矗立着的石碑,往停在不远处的吉普车走去。那辆绿色的吉普车,在细雨中,多么鲜亮,就像那片正在抽枝长叶的森林一样。
“蓬勃、兴旺、灿烂、辉煌!”
诗人也用了这些贫乏而无力的词,也加了个惊叹号。小说家在心里苦笑。
“我好像看到他了,他就在这片森林之中,这个当代的造林之神。那每一片树叶,都是他的生命的延续。”诗人继续抒情。
这个立意如何?仿佛也不见得好。有一点陈旧,好像还没有深入到这一个形象的丰富生动的内核里面去。也难怪,我们刚刚接触到这个形象,还有待深入。小说家听着,思索着。
在细雨中行进的车上。
“我可不敢指望人家给我树碑,我只希望我死后,也能留下一片绿色。
是书记的男低音。
坐在前座的小说家,沉淀着思索的眼睛闪烁了一下,仿佛捕捉到了一个什么意念。这篇生活故事,它的标题,是否可以借用这六个字一《留下一片绿色》?怎么样?倒可以作为一个供选择的方案。
天空是明亮的,明亮的天空上洒下来游丝一样的细雨,雨也是明亮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由朦胧到清晰,将读者带人了一种神秘又庄严的氛围中。
B.文中的庄稼汉虽命途多舛,却并不消沉,最后成为造林之神,从而赢得后人衷心的敬仰。
C.抒情诗人触摸到那些青枝绿叶,然后才读懂碑上的字,而县委书记转了很多年都未读懂。
D.小说夹叙夹议,情景交融,叙写人物避免了平铺直叙的方式,体现了作者精湛的艺术造诣。
2.文章构思行文有哪些特点?请简析这样安排的好处。
3.结合全文,浅析小说家想以“留下一片绿色”作为这篇生活故事标题的用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夜感旧①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②,龙门阁③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小市孤城宿两当⑤。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⑥。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用桦树皮作的烛。③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④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⑤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杨绘字元素,绵竹人。少而奇警,读书五行俱下,名闻西州。进士上第,通判荆南。为开封推官,遇事迎刃而解,诸吏惟日不足,绘未午率沛然。仁宗爱其才,欲超置侍从,执政见其年少,不用。以母老,请知眉州,徙兴元府。吏请摄穿窬盗库缣者,绘就视之,踪迹不类人所出入,则曰:“我知之矣。”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府中服其明。神宗立,召修起居注、知制诰、知谏院。诏遣内侍王中正、李舜举等使陕西,绘言:“陛下新即位,天下拭目以观初政。馆阁、台省之士,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曾公亮请以其子判登闻鼓院,用所厚曾巩为史官。绘争曰:“公亮持国,名器视如己物。向者公亮官越,占民田,为郡守绳治,时巩父易占亦官越,深庇之。用巩,私也。”帝为寝其命。绘亦解谏职,改兼侍读,绘固辞,滕甫言于帝。帝诏甫曰:“绘抗迹孤远,立朝寡援,不畏强御,知无不为。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今日之除,盖难与宰相并立于轻重之间,姑令少避尔,卿其谕朕意。”绘曰:“谏官不得其言则去,经筵非姑息之地。”卒不拜。未阅月,复知谏院,为御史中丞。时安石用事,贤士多谢去。绘言:“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免役法行,绘陈十害。安石使曾布疏其说。诏绘分析,固执前议,遂罢为侍读学士、知亳州。元祐初,复天章阁待制。卒,年六十二。
(《宋史·杨绘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
B.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
C.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
D.老成之人/不可不惜/当今旧臣多引疾/求去范镇年六十有三/吕诲五十有八/欧阳修六十有五而致仕陛下/可不思其故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即殿试及第者。
B.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
C.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D.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绘少有声名,聪明能干。少年杨绘以阅读速度快名闻西州,为官后表现出极强的办事能力,如为开封推官时,他的办事效率比其他官员都高。
B.杨绘很有个性,敢辞君命。与宰相曾公亮产生矛盾之后,皇帝解除了他的谏官职务,对他失去信任,贬他为侍读,杨绘拒绝了这一任命。
C.杨绘坚持己见,官场受挫。杨绘认为王安石实施的“免役法”有十大危害,他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反对意见,却因此被降职。
D.杨绘才华出众,仕途坎坷。虽然进士考试考取第一等,却也曾因年少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后来又分别因为反对曾公亮和王安石而被去谏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呼戏沐猴者诘于庭,一讯具伏。
(2)朝廷所素养者不之遣,顾独遣中人乎?
(3)朕一见许其忠荩,擢置言职,信之亦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