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概括下面文字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今年5月份,环境部会同住房建设部...

请概括下面文字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今年5月份,环境部会同住房建设部以长江经济带城市为重点对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情况开展了现场排查。排查发现,长江经济带98个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数量1048个,目前已消除了总体数量的74.4%。

环境部通报称,各地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普遍加大工作力度,加快补齐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有效提升了城市水污染防治水平,但黑臭水体治理不平衡的情况依然突出,治理任务十分繁重。

 

示例:①黑臭水体整治情况良好②依旧存在不平衡问题③治理任务繁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材料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材料,根据题目要求筛选出相关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从第一段“长江经济带98个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数量1048个,目前已消除了总体数量的74.4%”来看,治理情况良好。第二段“但黑臭水体治理不平衡的情况依然突出”“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分别是两种情况,一是治理不平衡情况突出;二是治理任务仍旧十分繁重。据此分条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信息时代,①_______,我们便可把这种阅读方式称为读屏。信息社会给阅读带来了变化,创造了很多新价值,②_______,这些负价值构成了潜在的危机。大量的信息蜂拥而来,让人应接不暇,它让人感觉接触的信息多了,③_______。之所以这样.一来是因为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构成知识,不是所有信息都具有价值和意义;二来因为构成知识的那部分信息,若要积累下来,并成为人们智慧的一部分,需要认真理解、品味,光靠浏览是不够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滥觞。它随时代而演变,    ,生生如昨,出现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一座座高峰。它培养了我们的待人风格、悲天悯人的民族情感、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中国优秀诗歌为什么能够    、源远流长?首要原因就是中国优秀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体现了时代精神。中国诗歌易于传诵,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渗透于小说、戏剧、曲艺、歌舞、音乐、美术、书法等各个领域,与人们的文化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  ),呈现出新诗和中国传统诗词双峰并峙、    的局面。但同时也应看到,“有数量、缺质量”的问题凸显。仅2018年网络新媒体发表的诗歌近亿首,但深刻反映时代变化、基调明亮、能量充沛、可读可诵、为人们所喜爱的精品诗作比例偏低,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注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这也是当代诗歌丢失群众基础的重要原因之一。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接连不断  彬彬有礼  交口赞誉  交相辉映

B. 绵延不绝  落落大方  交口赞誉  各有千秋

C. 绵延不绝  彬彬有礼  脍炙人口  交相辉映

D. 接连不断  落落大方  脍炙人口  各有千秋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经久不衰,近年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重新出现

B. 诗歌经久不衰,近年来又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C. 近年来,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是经久不衰的诗歌

D. 近年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重新出现了经久不衰的诗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关怀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

B. 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怀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

C. 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不关心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

D. 不关心人民生活、专注个人情调抒发的诗歌还比较普遍,讲究韵律的新诗更是罕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圣人孔子转益多师的例子论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对这种观点,他给出的理由是:“________”。

(2)《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倾诉引发了诗人的强烈共鸣,诗人用 “________”。这一句不无伤感地表达了与陌生琵琶女相通的漂泊弃置之感。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中写沙漠千里冰封,长空浓云罩顶的典型边塞苦寒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②欲三更,苦雨终风③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④乘桴意,粗识轩辕⑤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元符三年(1100)苏轼自海南岛渡海内迁时作。②参横斗转:参、斗均星宿名,横、转,指星座位置移动。③苦雨:久雨。终风:终日吹个不停的风。④鲁叟,指孔子。⑤轩辕:黄帝,传说中古代帝王。《庄子·天运》说黄帝“张《成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北门成闻之始惧复怠且惑,黄帝即借音乐向他说了一番关于“道”的哲理。这里用此典形容波涛之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联点题,通过星斗、“三更”、“月明”、“海色”点明月夜渡海之事。海面上风平浪静,夜空中星斗满天,呈现出空灵壮阔的美丽夜景。

B.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第五句用此典暗合眼前渡海的情形,写出了自己对被流放到海南的不满,表达诗人仕途上的积极追求。

C.第六句表面写渡海途中听到涛声,实则借用典故暗喻自己到海外之后,“粗识”了《庄子》的玄妙哲理,心态更加通达洒脱。

D.苏轼一生,艰难坎坷,以至“九死南荒”,但他却能坦然以对,反视艰难遭遇为奇绝游历。这正是苏轼豁达人格的写照。

2.此诗前两联既是写景,其实也不露痕迹地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请结合你对苏轼的了解,对此作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卫玠字叔宝,年五岁,风神秀异。祖父罐曰:“此儿有异于众,顾吾年老,不见其成长耳。”总角乘羊车入市,见者皆以为玉人,观之者倾都。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俊爽有风姿,每见玠,辄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尝语人曰:”与玠同游,同若明珠之在侧,朗然照人。”及长,好言玄理。其后多病体赢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言无不咨嗟以为入微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注]。故时人为之语曰:“卫玠谈道,平子绝倒。”澄及王玄、王济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卫家一儿” 。玠妻父乐广,有海内重名,议者以为“妇公冰清,女婿玉润”。

辟命屡至,皆不就。久之,为太傅西閤祭酒,拜太子洗马。璪为散骑侍郎,内侍怀帝。玠以天下大乱,欲移家南行。母曰:“我不能舍仲宝去也。”玠启谕深至,为门户大计,母涕泣从之。临别,玠谓兄曰:“今可谓致身之日,兄其勉之。”乃扶舆母转至江夏。

玠妻先亡。征南将军山简见之,甚相钦重。简曰:“昔戴叔鸾嫁女,唯贤是与,不问贵贱,况卫民权贵门户令望之人乎。”于是以女妻焉。遂进豫章,是时大将军王敦镇豫章。长史谢鲲先雅重玠,相见欣然,言论弥日。敦谓鲲曰:“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何平叔若在,当复绝倒。”玠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以王敦豪爽不群,而好居物上,恐非国之忠臣,求向建邺。京师人士闻其姿容,观者如堵。玠劳疾遂甚,永嘉六年卒,时年二十七,时人谓玠被看杀。葬于南昌。

(节选自《晋书卷三十六·卫玠传》,有删改。)

(注)绝倒:佩服不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后多病体/赢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人微。

B.其后多病体赢/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人微。

C.其后多病体赢/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人微。

D.其后多病体/赢母恒禁其语/遇有胜日/亲友时请一言/无不咨嗟/以为人微。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古代儿童扎在头顶两旁的发髻,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一般用以借指二三岁的儿童。

B.辟命,征辟的命令。征辟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C.祭酒,古代学官名,汉平帝时始置六经祭酒。汉魏时一般为博士之长,隋唐以后一般为国子监之长。

D.京师,古代可用来泛指国家的都城,不同朝代所指称的地方不同,文中指东晋都城建邺(今南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卫玠姿容绝美,名动一时。王济以英俊著称,在卫玠面前却自惭形秽;卫玠到建邺时,因貌美在京师人士中引起轰动。

B.卫玠擅谈玄理,常有深刻见解。他谈论玄理不仅受到亲友的叹服,还得到王济、王澄、谢鲲、王敦等人的高度肯定。

C.卫玠性格宽厚,颇能谅人。他认为人无完人,可以宽恕;如果不是故意冒犯,可以按情理处理,因而终身看不到他喜怒的容颜。

D.卫玠心向国家,忠心耿耿。他奉母避难前还勉励哥哥为国献身。他认为王敦并非忠臣,即使受王敦推崇,还是离开王敦辖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闻玠言,辄叹息绝倒。

(2)长史谢鲲先雅重玢,相见欣然,言论弥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