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夏季暑湿,蓉香正气水、蓉香正气液是家中常备药,尽管这两种药物仅一字之差,①____。虽然表面看起来两者都是液体制剂,但从生产工艺到口感,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药。两者最大的差异就是,②____,蓉香正气液不含乙醇。蓉香正气水的制法是将药材用60%乙醇做溶剂,浸渍后进行过滤,合并过滤液,混匀。而蓉香正气液的制法是将药材加60%乙醇加热提取,然后将提取液中的乙醇加热除去,只保留水溶液。其实,不论对什么药物,还是不妨花些时间阅读药品说明书,从而避免③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代中国,戏曲演出常在广场、寺庙、草台或院坝。成千上万的观众聚拢,如潮的人声夹着摊肆的嘈杂,艺人们为了不让戏剧_____________在这喧嚣之中,不得不苦心孤谐地寻求突出自己存在和影响的有效手段,从而摸索出以远离生活之法来表现生活的艺术规则。
戏曲的对话是音乐性的,动作是舞蹈性的,( ),使表演者无论在化妆服饰还是动作语言上都颇有“矫情镇物,装腔作势”之感:高亢悠扬的唱腔配以敲击有力的锣鼓,镶金绣银的戏衣衬着勾红抹绿的脸谱……为此,中国的戏剧艺术家长期_____________说白、咏歌、舞蹈(身段)、武打的表现技巧和功能,乐此不疲。在戏曲表演过程中,_____________的人间生活铺展于小小的舞台,使平素过着单调枯燥日子的百姓在观剧时感受到种种意想不到的精神刺激,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脸谱、水袖、兰花手以及奇奇怪怪的道具等,都凝固为程式的东西,共同增加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造成了赏心悦目、_____________的审美效应。
1.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淹没 揣测 五光十色 荡气回肠
B.湮没 揣测 五颜六色 荡气回肠
C.湮没 揣摩 五颜六色 勾魂摄魄
D.淹没 揣摩 五光十色 勾魂摄魄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外在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决定了这一特点
B.外在就表现出来了远离生活,变异生活的形式,决定于戏曲音乐和舞蹈本身的这一特点
C.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为远离生活、变异生活
D.而音乐和舞蹈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戏曲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远离生活、变异生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B.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是因为其对生活既勤于观察,又精于提炼,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C.中国戏剧家之所以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D.中国戏剧家能精确又微妙地刻画出人物的外形和神韵的原因,是因为其对生活既精于提炼,又勤于观察,从而做到形神兼备。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的“_____________”借孔明的房子来写自己的陋室,“_____________”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2)李白的《蜀道难》中,引用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典故写蜀道的开通,运用这个典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三)
杜 甫
即看燕子入山扉,岂有黄鹂历翠微。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春来准拟开怀久,老去亲知见面稀。
他日一杯强难进,重嗟筋力故山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燕子入山扉”“黄鹂历翠微”是实写,写出了春日的明媚与欢快。
B. 诗人精心锤字炼句,“短短”“轻轻”叠字运用,状物传神,意趣盎然。
C. 颈联情感陡转起伏,上句欢快之情溢于言表,下句的落寞之意无从排解。
D. 整首诗中春意贯穿始终,构思缜密,层次井然,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尾联中诗人为什么说“他日一杯强难进”?他“重嗟”的又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樗里子者,名疾,滑稽多智,秦人号曰“智囊”。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使将而伐曲沃,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秦惠王二十五年,使樗里子为将伐赵,虏赵将军庄豹,拔蔺。明年,助魏幸攻楚,败楚将屈匄,取汉中地。秦封樗里子,号为严君。秦惠王卒,太子武王立,逐张仅、魏章,而以樗里子为右丞相。秦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之,愈甚敬。楚王怒,让周,以其重秦客。游腾为周说楚王曰:“知伯之伐仇犹,遗之广车,固随之以兵,仇犹遂亡,何则?无备故也。齐桓公伐蔡,号曰诛楚,其实裘蔡。今秦,虎狼之国,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仇犹、蔡观焉,故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后,名曰卫疾,而实囚之,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楚王乃悦,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于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将里子曰:“奈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愿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于蒲以自贵于卫。于是遂解蒲而去。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
(选自《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
B.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
C.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
D.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于魏卫必折而从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爵,君主国家对贵族封号。“爵樗里子右更”即樗里子被封为右更爵位。
B.丞相,我国古代的官职,为百官之长,有的朝代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
C.西河:古地名,本指古卫地西境的黄河沿岸地区,后泛指黄河以西地区。
D.南面:古代以坐南朝北为尊者,卑者拜见长者时面朝南,此处指长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樗里子足智多谋,为秦立下战功。他伐取曲沃并入秦国;攻打赵国,俘虏赵将,取得蔺邑;攻打楚国,战败楚将屈匄,夺取汉中地区。
B.樗里子善于治兵,军威震慑邻国。秦王派他率领数百辆车进抵周朝都城,周王见他的军队到来,立即派出士兵列队迎接,态度十分恭敬。
C.樗里子没有城府,容易为人左右。他率兵攻打蒲城,蒲城长官仅用了胡衍的三寸不烂之舌,便使他放弃了进攻蒲城打算,撤离了军队。
D.樗里子供职秦国,受到秦王重用,秦惠王时,他被任命为将军,并受到赐封,封号为“严君”;秦武王即位以后,他被授以左丞相之职。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周岂能无忧其社稷哉?恐一旦亡国以忧大王。
(2)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吝啬的老王
余显斌
单位人说,要评比别的,我们单位不敢说得奖,如果评比谁更吝啬,我们单位的老王,绝对能当第一,甚至能上吉尼斯大全,大家说的时候,①老王眯着眼睛笑着,正在就着白开水吃一个馒头,有滋有味的。
我将面前的菜推到老王面前道:“来,就一口菜。”
老王摇摇头,吃一口馒头,喝一口白开水,说这就好吃,很有味道的,当年啊,想吃这样一个馒头还吃不上哩。
我说:“老王,那是过去,提它干嘛?”
我劝他,人活一世,草活一春,别苦了自己。
老王仍大口吃着馒头,仿佛不是馒头,是人参一般。嘴里连连说,这就好,一点儿也不苦。
我皱起眉,有些不满了。这个老王,这样吃法,上级领导来看了,知道的,说他吝啬;不知道还说我们单位虐待职工,缺乏人性呢。我告诉他,即使不为自己,为单位的脸面,也应当吃好点啊,别叫花子一样,我们这不是丐帮。
大家被我的话逗乐了,一个个嘎嘎的。
我笑笑,以为他改正了。可是,他过后依然。
我无奈,也很生气,在一次会上,严厉批评了一些生活太俭省的人。我说,生活俭省是美德,啊,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可是,过于俭省,一年到头一点荤腥不沾,甚至蛇蚤腿都舍不得买一只回去炖汤喝,这叫啥,这叫吝啬,叫守财奴。我说到激昂处,一拍桌子说:“这……简直是丢单位的脸。”
为了单位的面子,我当场规定,从今天起,在单位吃饭的,一顿不能少于五元钱。我说,我不是洪七公,希望大家也别做丐帮弟子。
大家听了都鼓掌,都叫好,都侧着眼睛悄悄望着老王。
②老王仍笑眯眯的,好像这话不是说他似的。
第二天,他不进单位食堂了。他说,外面的东西好吃,他要出去打打牙祭,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可是据看见的人回来说:“改善个屁啊,两根油条,一碗豆浆,蹲在那儿一吃一喝拉倒。”
我听了长叹一声:“这个老王,简直是住在柿子树下的人,涩(啬)死了,”
更让我不满的是另一件事。
我们单位人好送礼,送礼名目也多,结婚送礼,搬家送礼,三十六送礼,父母生日送礼,父母离世送礼……每次不多,也就二百元。不为别的,为一个热闹,为一个人情脸面嘛。一次,上级领导来视察,恰好赶上单位一个同事母亲过世,单位人人赶去随份子,还送了花圈,送了挽联,很热闹,孝子也很有脸面,我也感到很有脸面。那个领导见了也很高兴,鼻尖放光,回去后,在一次会上还表扬了我们:“于局长领导有方,单位同志简直亲如一家嘛。”当年的文明单位,就评给了我们。我抱回一个奖牌,放在单位办公室,金光明亮,熠熠生辉。我也感到眉眼发光,熠熠生辉。
我决定再接再厉,将这种优良作风发扬光大,力求明年再抱一个奖牌。
同志们也都眉眼生光,积极响应。
可是,老王却反对。
同事结婚,他不去。
同事搬家,他不去。
同事父母过世,他也不去。
连和他关系最铁的老哥们儿周山儿子结婚,他仍没去。那天,周山在饭馆包了二十多桌,一桌一桌敬酒,喝到后面,喝高了,就露出不满道:“这个老王啊,啬得独一无二了。”
老王事后却振振有词地分辨,那样划不来,送礼的钱都送给了饭馆,一吃一喝,啥都没有了。
周山实在气不过,就说:“老王,你攒那么多钱干嘛?不会将来买一口金棺材吧。”
大家听了,都白着眼睛望着老王。老王当时正在捡拾着几个塑料瓶,放在一个袋子里,③笑着回答:“没钱,真没钱。”
“你工资最高,你能没钱?”旁边的人说。
老王摇着头说:“都花了。”
周山哼了一声:“都存着,当母钱,在银行里生钱儿子长利息呢。”
周山说完,被自己的话逗乐了,大家也跟着乐了,包括老王也乐着,用手指指点着周山。
那天,我在办公室里,正和周山谈工作,一个年轻人扣门进来,问我老王在我们单位吗。我点头,不知道对方干啥。对方介绍,自己是记者,是来采访的。
记者点点头,表示是老王。
我睁大眼睛问:“采访谁?老王?”
周山一笑道:“报道老王啥,报道他吝啬吗?”
记者告诉我们,老王这些年来,匿名资助了很多学生,据他们统计,资助钱款多达一百多万元。他们准备写一篇报道,号召大家向老王学习。
我吃了一惊道:“咋可能?”
周山在旁边瞪着眼睛说:“说别人我信,说老王,打死也不信。”
记者笑笑,拿出手机打开,放了一段当场拍摄的视频。视频里,老王拿着一摞钱,正在递给一个学生。④他仍然笑眯眯的,眼睛几乎眯到了一起。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的标题“吝啬的老王”表面上指老王生活过于节俭,实际上含有对他的赞扬。
B.开头说“如果评比谁更吝啬……甚至能上吉尼斯大全”,这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小说既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又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众多描写来表现人物。
D.文中除描写老王的“笑”外,还写“我”“大家”“周山”“记者”的“笑”,各具含义。
2.文中画线部分对老王的“笑”的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生活中会有不少老王这样的人,你会向他们学习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