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见证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们见证着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也身处中国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不断迈进的过程中。

B.在那些父母性格温和的孩子身上,往往笑容更多,幸福感越强,抗挫折能力更突出,看待世界也更加宽容。

C.人们欲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改正过失。如何探索未知世界方面,《周易》提供了许多智慧,如“触类旁通”“数往知来”等。

D.这次征文大赛尽管选拔严格、难度较大,含金量却非常高,许多选手纷纷参赛,最后大赛组委会只选取了两个名额,评为金奖。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B项,成分残缺,“在……上”是介宾短语,只能作状语不能承担主语的功能,因此后面的谓语“看待”缺少了主语,可删去“在……身上”,让“那些父母性格温和的孩子”成为主语。 C项,“如何探索未知世界方面”,缺少介词,因此句子成分赘余,可改为“在如何探索未知世界方面”作状语,让《周易》成为整个句子的主语。 D项,存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问题,“这次征文大赛尽管选拔严格、难度较大”和“含金量却非常高”这两个分句的主语是相同的,所以表复句关系的关联词“尽管”要放在主语的前面,即“尽管这次征文大赛选拔严格、难度较大”;另外“选取”不能搭配“名额”,应把“两个名额”改为“两篇文章”。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上的事情就怕“认真”二字,如果我们能够认认真真地对待,脚踏实地行动,那么再难的事情也会慢慢变得简单;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草率应对,那么再简单的事情也会容易出现纰漏。

B.远远地看去,盘山公路的确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百折不回、九曲回肠,像一根柔韧的腰带,缠绕在山间,勾勒出山峰的婀娜。

C.青年基金会是一个广有羽翼的公益组织,它以促进青年的成长及发展为宗旨,短短的十余年间,在全国设立了上百个分部,帮助上百万的青年获得更好的发展。

D.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能踏踏实实地下苦功夫,还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思考,当发现方法有不合适的地方,就要及时改弦更张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jié)   (fēi)   (gá)    (zhà)   嘉言(yì)

B.(ào)    (chà)   (xiè)   (zhǎn)  博闻(qiáng)

C.(lì)    (kàng)  (suō)   (yì)    息以待(bǐng)

D.( shuō) (lù)    (kāi)   (zhòu)  刚直不(ā)

 

查看答案

请以“幸运”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具有学习的能力。人的行为方式并不固执地受着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所支配。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和人的学习不相同的是,它们并不靠一套象征体系学习。人固然有很多习惯,在本质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宫一般的,但是他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我们靠着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人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联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但是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我们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也许并不是因为他的脑子诗歌自动的摄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实,人利用此能力,发展此能力,还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每只老鼠都得自己在具体情境里,从“试验错误”的过程中,得到个别的经验,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第三章“再论文字下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的学习是依靠记忆能力,经过反复磨练,改造自身那些不学而能的生理反应,适应新方法的过程,就是要打破个人的今昔之隔。

B.人类的学习有别于动物,依靠“词”的帮助,通过时间的选择累积,可以在个别的、片刻的情境中获得普遍的、对于未来的认知。

C.人类的学习过程和小白鼠走迷宫本质上是一样的,凭借记忆打破今昔之隔,从而学得一套新的生理反应,找到新捷径,养成新习惯。

D.人类的学习就是累积自己的、别人的乃至社会共同的“过去”,沟通个人和社会的今昔,是“当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普遍的概念,从而从过去走到当前,从当前走到今后,在和时间的接触中,克服阻隔,延续历史。

B.人类依靠独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发展了学习的能力,保留且互相传递了过去的累积,形成共同经验,构成人类文化赖以维持的基础。

C.动物的学习简单地依靠本能,在具体情境里不断“试错”,得到的仅是片刻的、个别的经验,不能实现累积,不能相互传递。

D.我们必须不断发展记忆力,累积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形成文化,才能维持人类的生存,促进社会的发展,享受当前的生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送行

梁实秋

“黯然销魂者,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支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目前。其妙处在于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平夙莫逆于心,临别难分难舍。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觉着我语言无味,一旦远离,那是最好不过,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将来又要碰头,何必送行?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地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烘烘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热闹,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边的没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种优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擞,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谢。死人出殡,都讲究要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不可不壮。

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的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的寂寞。这种情形,中外皆然。MaxBccrbohm写过一篇《谈送行》,他说他在车站上遇见一位以演剧为业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话,俄而泪湿双颊,终乃汽笛一声,勉强抑止哽咽,向女郎频频挥手,目送良久而别。原来这位演员是在作戏,他并不认识那位女郎,他是属于“送行会”的一个职员,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愿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会”去雇人来送。

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桩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题就简单,但是我们中国的一切礼节都把“吃”列为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一个朋友远别,生怕他饿着走,饯行是不可少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营养都一次囤积在他肚里。还有些思虑更周到的人,把食物携在手上,亲自送到车上船上,好像是你在半路上会要挨饿的样子。

我永远不能忘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一个严寒的冬夜,车站上并不热闹,客人和送客的人大都在车厢里取暖,但是在长得没有止境的月台上却有一堆黑查查的送行的人,有的围着斗篷,有的脚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乱动。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来送一位太太的。车快开了,不见她的踪影,原来在这一晚她还有几处饯行的宴会。在最后的一分钟,她来了。送行的人们觉得是在接一个人,不是在送一个人,一见她来到,大家都表示喜欢,所有惜别之意都来不及表现了。她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吓得直哭,另一只手扯着一个孩子,连跑带拖。她的头发蓬松着,嘴里喷着热气,像是冬天载重的骡子。她顾不得和送行的人周旋,三步两步地就跳上了车,这时候车已在蠕动。送行的人大部分手里都提着一点东西,无法交付,可巧我站在离车门最近的地方,大家把礼物都交给了我,“请您偏劳给送上去吧!”我好像是一个圣诞老人,抱着一大堆礼物,一个箭步窜上了车。我来不及致辞,把东西往她身上一扔,回头就走。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打了几个转才立定脚跟。事后我接到她一封信,她说:“那些送行的都是谁?你丢给我那些东西,到底是谁送的?我在车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些东西聚拢起来打成一个大包袱。朋友们的盛情算是给我添了一件行李。我愿意知道哪一件东西是哪一位送的,你既是代表送上车的,你当然知道,盼速见告。”这问题我无法答复,至今是个悬案。

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

(节选自《梁实秋散文》)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古人送别的雅人深致,既有直接的引用,又有巧妙的典故化用,让读者觉得文章底蕴深厚,更能体会到这种雅人深致。

B.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强,“揪、起、赶、挤、找、扯、耗、散、吐、噘”,动词的串联使用效果鲜明:生动刻画出一个“周到”却不走心不过情的送行人形象。

C.作者批判现实的态度通过古今对比表现出来:古人送别往往是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现代人的送行更多只是一种应酬的礼节,往往成了某种表面的姿态和做作的虚荣。

D.第二段写到外国人笔记里的“雇人送行”,体现了作者自由驰骋的思路,增添了奇闻轶事的情趣,也为后文写“最悲惨的一幕送行”埋下伏笔。

2.文中提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作者为什么说那是一次“最悲惨的”送行?

3.文末作者赏识这样一种心情:“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你对这种心情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