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对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概括最准确的项是( ) 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

对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概括最准确的项是(    )

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种“感乱”,就是信史与史传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感乱”。

A.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

B.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

C.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

D.“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

 

C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本段内容的主要观点,找到中心句方法比较恰当。“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这主要得力于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据实指陈,非属臆造”,但题材取舍、人物描写、故事演绎则广纳传说和野史素材,并借助艺术虚构。在受众那里,《三国演义》经常被当作三国信史,故清代史家章学诚称其“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至观者往往为之惑乱”,这一部分,都在阐述一个“感乱”现象,显然,这部分不是中心句子。“这种‘感乱’”,就是信史与史传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感乱”,这部分,才是本段的中心句子,由此得出“人们应避免落入以“文”代“史”的窠臼才是本段的主要观点。 A选项,“史传文学的生命力在于适度的史学真实性”,与后文““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相冲突; B选项,“史传文学是文学性与史学价值的对立统一”,“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是不能“统一”的; D选项,“文史分家”是评价史传文学的重要标准,文中只说“这种‘感乱’,就是信史与史传学两者间的矛盾性给读者带来的困惑。‘文’与‘史’固然不可分家,但又不能混淆,也不能相互取代。一旦以‘文’代‘史’,便会导致‘感乱’”,所以D选项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诗句所咏对象与美术馆中展出的花开作品,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③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挥入花深处。

④香色兼收三月尾,声名都压百花头。

A.桂花   牡丹   荷花   梅花 B.梅花   桂花   牡丹   荷花

C.桂花   荷花   牡丹   梅花 D.梅花   桂花   荷花   牡丹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有山就有水,从我们村子边上绕过的那条小河,是从东往西流去的。河水从深山里流淌出来,                  ;                  ,就像一位散步的哲学家正沉思着什么。

①在有的地方积成深潭

②河水跳跃着

③在有的地方形成浅滩

④缓缓流动

⑤永不疲倦地唱着歌

⑥平静得出奇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④⑥①②⑤ C.①④③②⑤⑥ D.①②⑤③⑥④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无比怀念中华历史长河中那些曾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      、浴血奋战、英勇献身的先烈,是他们的血肉之躯构筑起新中国今天的擎天大厦,是他们的英灵和浩气铸就出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他们的理想和信仰聚集起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的磅礴力量,是他们       的精神引领着我们民族创造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奇迹。他们的精神     

A.继往开来     薪火相传      永垂不朽

B.前赴后继     一脉相承      名垂青史

C.前赴后继     薪火相传      永垂不朽

D.继往开来     一脉相承      名垂青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曹雪芹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宝玉留神看她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通“涓”:清洁)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那妙玉便把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她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她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瓣爮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盉”。妙玉斟了一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她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那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得了这一盏?”宝玉喜的忙道:“吃得了。”妙玉笑道:“你虽吃得了,也没这些茶糟踏。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盏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

妙玉执壶,只向盏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她两个的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她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她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那贫婆子罢,她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使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你要给她,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她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

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小丫头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她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选文写贾母一行到栊翠庵品茶,妙玉“忙接了进去”,“笑往里让”,“忙去烹了茶来”,用成窑的茶杯沏上老君眉捧上,可以看出妙玉是一个热情周到的人。

B.本回是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她带着一双透视的眼睛,透视了贵族之家的恣意豪华,虚荣享乐,见证了荣国府的由盛而衰。

C.选文布局巧妙,照应、过渡自然流畅,通过描写妙玉迎客,给贾母捧茶,耳房品茶等情节,把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场面表现得跌宕起伏。

D.选文中妙玉说黛玉是“大俗人”,一向性情孤傲的黛玉,默不作声,吃完茶约着宝钗离去,表现了黛玉的世故。

2.《红楼梦》的细节描写令人惊叹,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品茶的?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3.选文在塑造妙玉这一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这一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山上的崖柏

胡新春

妻子的糖尿病到了晚期,已经走不了路,有时一句话还没说完就睡着了。清醒的时候,她跟海芳说,也别治了,捱到几时算几时吧。海芳就骂她,你走了,我和孩子怎么办!

海芳带着妻子住进省城医院的病房。病房里住滿了病人和陪护家属。靠窗边住的也是一位妇女,跟海芳妻子年龄相仿,她的丈夫蹲在床边角落里,整日不声不响。

海芳下楼给妻子买饭,正要往回走,天上扯下渐淅沥沥的春雨。他拐进旁边的超市,买了把雨伞。刚进病房,那个男人也买饭回来,他没有伞,外套被雨淋湿了一片。男人带回四个馒头,一小份豆腐脑。他将一个馒头掰碎,丢进豆腐脑里,搅匀了,将妻子扶起,一勺一勺喂给她吃。妻子吃完后,男人用秋衣袖子帮她抹了抹嘴,蹲到角落去吃剩下的馒头,依旧是不声不响。只一会儿,三个馒头就被他吃进肚里。

海芳扶妻子躺下后,走过去说,兄弟,吃得饱吗?

男人站起来,黑脸.上露出干净的笑,说,吃得饱,吃得饱。

海芳说,正好我要去吃饭,咱俩一块儿,好做个伴儿。

男人正要推辞,被海芳拉着出了门。

走出病房楼,雨下得更大了,男人帮海芳撑着伞,一起走进雨里。男人把伞整个罩住海芳,自己身子露在外面。

海芳不肯,男人说,没事,大哥,俺山里人身子骨强,这点雨根本不算啥,倒是你,淋了雨怕是会生病。

海芳心里暖暖的,快步走进医院门外的小饭店,坐下来点了四个菜。男人不住地说太多了,会浪费的。

男人说,他叫程永林,家在洛宁县上戈镇。早年妻子在屋里烧炭,煤气中毒,落下了病根,前些日子眼看不行了,这才来省城的医院。两个同病相怜的男人是不缺话题的,越聊越近乎。程永林的妻子每天要测六次血糖,后未程永林不让护士测了。海芳问他为什么,他说光这一项,一天得百十块,他们没钱。

海芳就偷偷替他交了费,安排护士照常测。

程永林的妻子先出的院。程永林收拾好东西,走过来紧紧握住海芳的手,连说谢谢,说你帮着交钱的事我早知道了,人穷志短,现在要走了,才敢把感谢二字说出口。

海芳说,咱们一个屋檐下住了半个月,早成了兄弟,不说客气话。我知道你身上没钱了,这五百块钱你拿着当路费。

回到淮阳,海芳张罗着找朋友为程永林捐钱捐物,把东西打包后寄到一个叫上坡子村的地方。不久,海芳收到程永林的短信。再过些日子,有山核桃一类的东西从上坡子村寄过来。妻子的病情稳定后,海芳决定跟朋友一起去一趟上坡子村。

下了高速,车子一头扎进豫西绵延的大山里,细细的柏油路像风中飘扬的丝带,汽车马达轰鸣,战战兢兢。上坡子村在上戈镇南部浅山丘陵地区,这里山虽浅了些,却又深深陷入高山险岭的包围圈。柏油路到镇上就断了,往上坡子村去的,只有一条泥石混杂的土路。路两边不见庄稼和田地,只有高高低低的侧柏、毛白杨、核桃树或野杏。

程永林和妻子,还有一双儿女,已经在门外等候了。看到海芳,他迎过来,接过海芳带来的大包小包,朋友的儿子把一个熊猫玩具塞到程永林女儿怀里。走进院子,程永林指着低矮的砖屋,说去年政府给了五千块钱,起了这间新屋,他们一家才从屋后的窑洞里搬出来。

走进堂屋,海芳一阵心酸,山里的贫穷现状是他之前无法想象的。

程永林的一双儿女十分乖巧可爱。小女孩已换上了海芳送的花裙子,躲在一边,紧紧抱着怀里的熊猫玩具,大眼睛里波光闪闪。

当阳光直照在挂在窝棚横梁上的鸡窝篮时,海芳起身要走。程永林拉住海芳的手,说什么也不肯。程永林扭头让妻子去捉鸡,海芳一听急了,说这可使不得,你这一家老小还指望着这几只鸡下蛋卖钱。

院子里有一丛灌木,海芳的朋友认出是崖柏,蹲下身子看。

程永林说,一丛草稞子,准备晒干当柴火烧,你们要是不嫌麻烦,就拿走吧。

海芳说,这个可值钱啊。

程永林说,这能值啥钱?山上到处都是。说完,搬起崖柏,放到海芳车子后备箱里。

海芳临上车前,硬塞给程永林两千块钱。这一家人,跟着车,直送到村外的隘口。

回来的路上,朋友的儿子突然说,那个姐姐跟我讲,那棵小树,是她爸爸从很远的山上带回来的。她爸爸说,等拿到镇上换了钱,就让她去上幼儿园。

海芳慢慢把车停靠在山路边,摇下车窗,看着耸立在眼前的大山,泪流满面。

(选自《天池》,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芳心地善良、乐于助人,陪护生病的妻子时,发现程永林只吃剩下的三个馒头,就邀请程永林到小饭店吃饭,并偷偷地为他交了医院里的费用。

B.小说两次写到程水林蹲到角落里“不声不响”,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山区农民憨厚、朴实的形象,突出了程永林不堪重负而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

C.小说描写人物的语言极其简练却传神。如程永林离开医院时与海芳的对话,既表现了程永林的感激与真诚,又突出了海芳对程永林的体贴与关心。

D.小说构思巧妙。先叙写朋友的儿子送玩具给程永林的女儿,再在小说结尾处借朋友儿子之口交代程永林的崖柏的真实用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2.小说中详细描述到上坡子村的路以及周围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3.小说结尾写到海芳“看着耸立在眼前的大山,泪流满面”,寥寥数语,意蕴丰厚。海芳为什么“泪流满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