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任凭怎样...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说:任凭怎样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的精力倾注在唯一的目的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

要求: 1、以“那份可贵的精神”为题。2、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3、文体为记叙文。

 

那份可贵的精神 或许,他永远被人瞧不起;或许,他天生的缺陷让他自卑;或许,他为了自己和正常人一样行走,付出了全部。但是我要告诉你,无论如何,他的身上有着一份可贵的精神。 我并不喜欢,因为这种让自己伤痕累累、累到不行。直到我看见了他,我才改变了我的想法。 那天我从病房里出来。看见一个大哥哥在走廊上,样子是在学习走路。旁边的护士偷偷的告诉我,他的了小儿麻痹症,非要脱去双拐走路,讲什么也不听。 我暗想:这个估计是他的梦想吧,他一定不会坚持下去,毕竟摔一跤是很痛的,这样做只会受伤。 我走上去一点,躲在一边,慢慢地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他的家人一直陪在他的身边,一次次的把双拐递给他,好言相劝。可是,他却一次次的把双拐上扔在地上,大喊不要管他。过了一会,他索性独立往前走去。他刚走两步,脚忽然往外一撇,他重心不稳。一下子摔倒在地上。“他应该不会继续下去吧。”忽然,他说:“不要管我,你们都走开,快一点。”他的家人站在一旁默默的为他加油。只见他双手撑地,努力的想让自己的脚站直,想办法站起来。一次不行,两次不行,三次不行。他又一次的摔在了冰冷的瓷砖上。我看不下去了,躲回了病房。 我躺在床上静静的想:是什么让他这样继续尝试走路;为什么他不选择用双拐支撑;为什么会让他有这种想法。我陷入了沉思。第二天,我去走廊看他继续尝试,出乎意料。他又开始了学习。这次只有他自己。他开始走路。走几步就摔一跤。每当他摔跤的时候,他只是咬一咬牙,皱一皱眉。然后扶着墙壁站起来。我走上前去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我把他扶上去。他咬着嘴唇,擦了一把汗:“不,我只是想和正常人一样,能独自走路。”我心理想是吗?可是这样只会变本加厉的让你受创。你永远不会成功的。眼里露出不相信的眼神。大哥哥看了看我,似乎也明白我在想什么,握了握自己的拳头,又开始了练习,我转身走回病房。 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直到有一天,护士姐姐来给我打吊针的时候,对我说:“那个大哥哥啊,真努力,不知怎么的,一刻不停的练习走路,我看着都心疼啊!” 听到这句话。我心颤抖了一下。真的吗,他真的坚持下去了吗。慢慢的转身,带着不熟悉的步伐坚定的踏出每一步。我看着他的背影,有一种感动涌上心头,只要坚持下去,再困难的事情我们都能够克服去的成功。我突然想感谢他,他教会了我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了都会过去。我快出院了,走到走廊上。想看看他成功了没有。没想到,他一瘸一拐的走过来。 他对我笑了笑说:“到家别忘了练习”。回到家我坐在书桌前,喃喃道:“没想到,他真的坚持下去了。一句话有时也真的很重要,可以激励一个人坚持到底。为什么我就不行呢?难道是没有人激励我?不,不是的,是我自己没有坚持下去。总以为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可是,是他告诉我了真理。总是会付出,虽然会把自己弄得伤痕累累,但也值得了。因为自己成功了。” 他,不会被人瞧不起;他,天生的缺陷没有让他自卑;他,为了和正常人一样走路付出了全部。那是因为他坚持下去了,他的成功没有让他自卑。他为了能脱离双拐走路,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后记:坚持下去便可胜利。只要心还在,梦想还在,我们还可以坚持直至胜利。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害怕的心。莫害怕,抓住希望便可突破困境找到方向,这便是可贵的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从题干来看,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对于命题作文,考生要先分析命题的类型,是字,是词,或是短语;是动词,是形容词,还是名词。接着就要分析命题的意思,如表面意思是什么,深层意思是什么,或象征意思是什么。明确了这些之后,再进行立意作文即可。题目是“那份可贵的精神”,关键词有两个“可贵”“精神”,“可贵”好理解,值得珍惜,值得拥有,富贵的且对自己有意义的。“精神”具有象征意义,且“精神”必须有附着物,可以是一件事,可以是一个物,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具体可感的画面。并且“精神”应具有一定的感召力,具有感染他人的能量。题目要求写成记叙文,写作的过程要注意用细节描写来展示“可贵”是什么,要通细节来展现“精神”的品质。 【立意】 通过平常事件或者自己看到的东西来展现精神的可贵; 坚持是一种品质;砥砺前行是一种可贵精神; 不忘过去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逆行前行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行文结构: 记叙文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这篇文章在作文注意记叙选取与主人公的细节层层展开叙述。开篇直接点出叙事故事的主人公,并且开篇点题,紧扣中心;接着通过几个细节片断来展现“他”的坚持,“他”身上的可贵的精神;最后通过后记来升华主题,且进一步点题。 【素材】 1. 坚持与执着是可贵的精神品质,人生的漫漫长路,蜿蜒曲折,看似遥遥无期。我们如沙漠中的行人,寻找着生命的绿洲。但这绿洲,如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你咫尺,它消逝。沙漠中,会迷失,会煎熬,但只要执着的坚持下去,就能找到那甜美的甘泉。 2. 龚祥瑞在《盲人奥里翁——龚祥瑞自传》中写道:“盲人奥里翁是一颗星座,他摸索着,向着朝阳前进。当太阳出来时,他黯然消失在空中,等待他的是无穷无尽的昼夜。我非常地像他。”这位终身追求理想的中国宪法学学者,历经风雨如晦而从未放弃。龚祥瑞的晚年,拼尽全力发光发热,以培育宪法学人才为己任。在课堂上,他恣意飞扬授学。在课堂外,他不顾年高,带领学生到各地法院对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当时,理想主义在很多年轻人中出现了冷却,但他仍鼓励学生:“真理是客观存在,人人都可以追求。至于各人自认的真理,则是任何人既无权压制,也无权强制人服从的。” 3. 2020年伊始,在新型冠状病毒的无情肆虐下,全国上下仿佛进入了“冬眠”。不断增长的确诊病例数,震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所有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克时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一些大学的学子拥有了一个超长寒假,我们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统筹外,到所在社区居委会报到,申请加入了防疫工作,加入了这场人民战“疫”。在这里我们见证了一个个动人的画面、一个个逆行者的美丽身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微写作。请你从鲁迅的小说《孔乙己》《药》《社戏》《阿Q正传》《狂人日记》《祝福》中任选一人物进行评论。要求:结合作品内容,观点明确,字数100~120。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    ,靠的就是自主创新。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   ,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    ,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B.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  舍近求远

C.后发先至  养精蓄锐  毋庸置疑  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  厚积薄发  毋庸置疑  舍本逐末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

B.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

C.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D.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

(2)《离骚》中表达作者叹息流涕、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白已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4)《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慷慨激愤的语句是“___________”。

(5)《沁园春长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 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1.“下面对这 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写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放达之中含有对身世的感慨。

B.颈联暗示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并以 “闲征”“醉听”等词语照应诗歌题目。

C.第四句表现主客二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相视中含着难以尽言之情。

D.二人身居闲职生计艰难而酒价高昂,所以一起凑集了十千钱买了一斗酒。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事也          禊:修订地方志的聚会

B.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C.或取诸怀抱        怀抱:胸怀抱 负

D.夫人之相与        相与:相交往

2.下面全都属于作者感到“信可乐也”原因的一项是( )

①暮春之初,修禊事也

②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③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④无丝竹管弦之盛

⑤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A.①③⑤⑥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兰亭聚会,畅叙幽情。描绘兰亭周围的山水美景,暗示它可以引发与会者的诗兴,从而有了“一觞一咏”的作诗情形。

B.第二段情景交融,以景托情。写与会者的主观感受,先用美景烘托,由此说到“俯”“仰”之所见,再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顺理成章。

C.第三段兴感抒情,发挥议论。先说躁者“悟言一室之内”;静者“放浪形骸之外”;接着指出不管怎样不同,人总要死,从而提出“死生亦大”的观点。

D.文章借题发挥,立意高远。从一次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一死生”“齐彭殇”的“虚诞”‘“妄作”。

4.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是( )

A.每月的十五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十五。

B.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免去官职。

C.北向,即向北,“北向坐”就是坐南方位面向北方;在座次安排上,南方位是卑位。

D.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