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有关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已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②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③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例,从先秦以来,人们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在中华先民们看来,诗歌完全是抒写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非人间的内容在诗国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人本精神就是中华诗国的核心精神。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个人抒情的性质。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偏家思想并不轻视个体的意义,他们那么重视修身养性,正是着眼于个体人格的建树。孔子深为赞赏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状态,正是充满抒情意味的诗意人生。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他们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精神自由。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样式也不例外。例如《史记》本是史传文学,但因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而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元杂剧《西厢记》本是敷演故事的戏曲,长亭送别时崔莺莺主唱的套曲,不是优美的抒情诗又是什么?小说《红楼梦》堪称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卷,但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如宝黛爱情等无不写得优美如诗。西方的文艺理论家着意于绘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是时间艺术的辨析,而中国的艺术家却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通境界津津乐道。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
(摘编自莫砺锋《人本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底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神话传说折射人间现实,先民会将对现实英雄的崇拜寄托在神话人物身上。
B.先民对自身创造文化充满自信,因此中华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的关系。
C.“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脱离生活实际的诗歌是一定得不到先民的认可的。
D.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为例,阐述了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B.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基础,然后从古代神话入手展开论述。
C.文章论述人本精神在诗歌和在其他文学样式中的体现时,着墨多少有所不同。
D.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以“学习”为话题,荀子重在谈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韩愈则针对所处时代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强烈呼吁师道回归。
B.《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在论述观点的过程中都使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如《劝学》中的“骐骥与驽马”,《师说》中的“圣人与众人”。
C.同是写景抒情散文,《赤壁赋》与《登泰山记》在写作的重点上并不相同。《赤壁赋》侧重将“景、情、理”完美融合,《登泰山记》侧重写登山经过和观日出的情景。
D.《赤壁赋》抒发了苏轼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对宇宙的感悟。虽有“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沉沦于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表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情怀。
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
C.客有吹洞箫者 D.月出于东山之上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C.知不可乎骤得 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D.崖限当道者 限:限制
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论语》六部经书。
B.《劝学》中“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中的“君子”是对古代统治者和一般贵族的通称。
C.《登泰山记》中“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中的“乾隆”是指清高宗的谥号。
D.郁达夫,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22年,他从日本回国,参与组织“创造社”。他的主要作品有《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等。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
②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
③文艺复兴式的红色外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
④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敞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
⑤它比“公书林”更神气:
A.⑤②③①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③①④② D.②⑤③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