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释)赋得,分题赋,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雨中送别友人远行的诗,全诗紧扣暮雨,描写暮雨中的景象,手法妙绝,读后如见一幅薄暮烟雨送客图。

B.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

C.第三联对“深”和“远”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微雨中迷濛之景。

D.前三联营造氛围,后一联抒发送别之情,全诗句句含蓄而内敛。

(2)结合全诗,请从情与景的关系上,为颔联写一段鉴赏文字(80左右)

 

(1)D (2)这两句诗描绘了眼前实景: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快飞;同时又借此景,表达了深沉含蓄的离愁别绪。沉重的船帆暗喻着送行者心情的沉重,羽湿而行迟的飞鸟,是远去行人犹豫的写照。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对情感的抒情方式把握不准。最后一联“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抒情方式是直截了当,直抒胸臆的,而不是“含蓄的”。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表达技巧,品鉴语言艺术魅力的能力。先准确地答出手法,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效果和营造的意境的特点和传达的感情。题干要求“结合全诗,请从情与景的关系上,为颔联写一段鉴赏文字”。做题流程:先翻译一下“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这一联的意思: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这两句是写景句,可以从景与情的角度分析。诗人借景抒情,通过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渲染和表达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遥念,而“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的比喻写照。诗人除了借景抒情,还通过叠字“漠漠”“冥冥”,将 “帆”和“烟雨”等景物形象,刻画得更加形象, 进一步渲染出内心浓浓的离愁别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陵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含,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游者至此必急,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始具。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②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陁(tuó)山冈。②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瞻于齐安         迁:搬迁

B.然将西山           适:到

C.不足以众客         席:坐

D.而西山之始具       胜:美景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迁于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走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愤怒感伤的情绪。

3.把下面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其实都是有关人间英雄和氏族首领的英雄事迹的文学表述。在经过后人加工的中国上古神话中,神话的因素与历史的因素以传说的方式奇妙地结合起来了。神话人物主要不是作为人类的异已力量出现,而是人类自身力量的凝聚和升华。

②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③只要对中国古代艺术进行历时性的考察,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进,人本精神越来越成为占压倒优势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例,从先秦以来,人们强调诗歌源于人间的生活,是人们喜怒哀乐的自然表现。正是在这种文化土壤中,“诗言志”成为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在中华先民们看来,诗歌完全是抒写人类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化形态,非人间的内容在诗国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人本精神就是中华诗国的核心精神。正因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个人抒情的性质。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界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偏家思想并不轻视个体的意义,他们那么重视修身养性,正是着眼于个体人格的建树。孔子深为赞赏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生活状态,正是充满抒情意味的诗意人生。与儒家相反,老子和庄子从另一个方面实现了人生的诗化。老、庄是以浪漫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他们所追求的是超越现实环境的精神自由。儒、道两家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④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除诗歌以外的其他样式也不例外。例如《史记》本是史传文学,但因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而被鲁迅称为“无韵之《离骚》”,元杂剧《西厢记》本是敷演故事的戏曲,长亭送别时崔莺莺主唱的套曲,不是优美的抒情诗又是什么?小说《红楼梦》堪称封建时代社会生活的全景图卷,但是全书的主要内容如宝黛爱情等无不写得优美如诗。西方的文艺理论家着意于绘画是空间艺术而诗歌是时间艺术的辨析,而中国的艺术家却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融通境界津津乐道。这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整体上带有浓重的抒情性质,它是无数中华先民充满个性的灵心慧性所创造的作品的集合。

(摘编自莫砺锋《人本精神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底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神话传说折射人间现实,先民会将对现实英雄的崇拜寄托在神话人物身上。

B.先民对自身创造文化充满自信,因此中华文化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身、他人、自然的关系。

C.“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开山纲领,脱离生活实际的诗歌是一定得不到先民的认可的。

D.儒家与道家以相同的态度、方式追求诗意人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基本人生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诗歌、戏剧、小说等文学体裁为例,阐述了人本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

B.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中华文明的特点、基础,然后从古代神话入手展开论述。

C.文章论述人本精神在诗歌和在其他文学样式中的体现时,着墨多少有所不同。

D.文章第四段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主要是为了突出中、西方艺术观点的差异。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关于文章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以“学习”为话题,荀子重在谈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韩愈则针对所处时代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强烈呼吁师道回归。

B.《劝学》和《师说》两篇文章在论述观点的过程中都使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如《劝学》中的“骐骥与驽马”,《师说》中的“圣人与众人”。

C.同是写景抒情散文,《赤壁赋》与《登泰山记》在写作的重点上并不相同。《赤壁赋》侧重将“景、情、理”完美融合,《登泰山记》侧重写登山经过和观日出的情景。

D.《赤壁赋》抒发了苏轼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人生、对宇宙的感悟。虽有“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沉沦于个人愁怀,以江水明月作比,表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情怀。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不拘于时

C.客有吹洞箫者 D.月出于东山之上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利用

B.道也固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C.知不可乎得             骤:一下子,很轻易地

D.当道者               限:限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