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某中学将举行高考备考冲刺大会。以下是一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

某中学将举行高考备考冲刺大会。以下是一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一处格式不妥,一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校将于2019年4月15日早8时在大礼堂举行2019届高考备考冲刺大会,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高考,意味着成长;高考,意味着蜕变。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高考需要您的支持与帮助,也需要您的监督与指导,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2019年4月8日

一班班委会

格式不妥的一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运用不简明的一处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落款处日期在上、署名在下,改为 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2)“实属是”改为 “是” (3)“家父家母”改为 “各位家长” (4)“惠赠”改为 “赠送” (5)“敬谢不敏”改为 “深表谢意”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落款处日期在上、署名在下,格式错误,改为署名在上、日期在下。“实属”,“属”,在文言文中就等于是,语言运用不简明,改为“是”。“家父家母”,称自己的父亲、母亲,结合“X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分析,改为“各位家长”。“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改为“赠送”。“敬谢不敏”,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改为“深表谢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汉字天覆地载、严谨优美的造型结构,深藏着先民的美学智慧。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汉字结构的平中寓奇、险中求胜,汉字笔画的劲健内敛、      ,以及书法布局的计白当黑、虚实相生,都极大强化了汉字书写的内在张力,影响着书法的审美取向。古人书风有千百种,学习时应      ,找到其中不变的精神为我所用。书法风格是书法的艺术语言,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之上。(    )书法审美情感,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审美情感,另一种是理性审美情感。通常书法临习中的“      ”“不求甚解”处于书法感性审美情感阶段;而书法创作中的“乐此不疲”“不知有魏晋”则处于书法理性审美情感阶段。两种情感之间呈递进和互相深化的关系,没有感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没有理性审美情感阶段就无法创作出有高度的作品。由初始对书法的兴趣进而步入到对书法的理性把握,是一个      的过程。如果要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则非尽毕生精力与功夫不可。

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B. 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书法中有关汉字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C. 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D. 不夸张地讲,了解中国汉字书法中有关的结构原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中国美学。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声情并茂  抽丝剥茧  浮光掠影  按部就班

B. 刚柔相济  顺藤摸瓜  浅尝辄止  按部就班

C. 声情并茂  顺藤摸瓜  浮光掠影  循序渐进

D. 刚柔相济  抽丝剥茧  浅尝辄止  循序渐进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进一步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还需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

B. 想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还需进一步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

C. 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还需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

D. 想要加深对书法审美情感的认识,还需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标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卫风·氓》里,女主人公想与“氓”白头到老结果心生怨恨,以“______________”来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愁苦也该有个尽头。

(2)《蜀道难》中,在运用夸张极言山峰高耸之后,李白先用写“_______”写出山崖的陡峭险峻,再用“_______”形容山泉奔泻的迅猛。

(3)《曹刿论战》中齐人败绩,曹说“______________”,由此断定齐国是真的退败后才下令追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①.《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本下有“旅怀”二字。②.崔涂是江南人,曾久在巴、蜀、湘、鄂、秦、陇等地为客,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春夕》是他旅居湘、鄂时所作。③.五湖:春秋时,范蠡佐越王勾践成就霸业之后,辞官,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渲染了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用我送春归去,表达诗人凄楚的情怀。

B.颈联写诗人长期不能回家,遥想故乡,望眼欲穿,思乡念亲,忧心如焚,连年累月,无心翻书,揽镜自照,白发满头,诗人内心的愁苦,溢于言表。

C.尾联暗用五湖典故,含有归隐田园之意,深刻的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D.本诗前四句重在对春夕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虽未明言思乡,而一片乡情跃然纸上;后四句重在抒情,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2.颔联“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造语新奇,后人评价这两句诗为“以景传情,仅十四个字,却写得极有层次”。请简要赏析此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史可法,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阕,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

(选自《明史·史可法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践阼初 /祗谒孝陵 /哭泣尽哀 /道路感动 /若躬谒二陵 /亲见泗凤蒿莱 /满目鸡犬 /无声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B.陛下践阼初 /祗谒孝陵 /哭泣尽哀道路 /感动若躬 /谒二陵 /亲见泗凤蒿莱 /满目鸡犬 /无声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C.陛下践阼初 /祗谒孝陵 /哭泣尽哀 /道路感动 /若躬谒二陵 /亲见泗凤蒿莱满目 /鸡犬无声 /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D.陛下践阼初 /祗谒孝陵 /哭泣尽哀道路 /感动若躬 /谒二陵 /亲见泗凤蒿莱满目 /鸡犬无声 /当益悲愤 /愿慎终如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和名有关联,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

B.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

C.服阕,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出来重新做官。

D.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

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

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

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官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骜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

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

(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四十多年前,从北大荒回到北京不久,我搬家到陶然亭南的地铁宿舍。走出宿舍,有一条大道,大道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

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年轻的那一位售货员,刚来不久。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我鼓励她:对,明年接着考!有这个心劲儿,最重要!每次去那里买东西,她都爱和我说话。我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地看,或者索性送给她。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有一次,她看完我借给她的一本契诃夫小说选。还书的时候,我问她读完这本书,最喜欢哪一篇?她笑了:这我说不上来,那篇《跳来跳去的女人》,我没看懂,但觉得特别有意思。

1978年的夏天,我和她相互鼓励着,一起到木樨园中学参加高考。记得考试的第一天,木樨园中学门口的人乌泱乌泱的,黑压压拥挤成一团。高考放榜,我考上了,她没考上。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老老实实在副食店上班。

大学毕业后,我搬家离开了地铁宿舍,发现旧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好。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我这才注意,她脸色有点黄,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起码有七八个月了。我惊讶地问道:这么快,你都结婚了?

她笑着说:还快呢,我25岁都过了小半年!我们有同学都早有孩子了呢!

那天告别时,她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那座宾馆新建没几年,设计和装潢都很考究,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握了握她的手。她又问我:您还认得出我来吗?起初,我真的没有认出她,以为她是会议负责接待的人。她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认不出我来了,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地铁宿舍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个子高了些,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我对她说了这些感受,她咯咯笑了起来,说:还年轻呢?明年就整六十了。

她还是那么直爽,言谈笑语的眉眼之间,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仿佛岁月倒流,昔日重现。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用她自己的话说“还不把我变成甜面酱里的大尾巴姐?”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她说:中学毕业去副食店工作,到今年整整四十年。您看看这四十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我说:你过得够好的了!这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吗?

她咯咯地笑了起来:还节节高呢!您忘了您借给我的那本契诃夫小说了吗?您说我像不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

分别的时候,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她还告诉我,地铁宿舍二十多年前就都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副食店早被淹没在楼群里了。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展现主人公形象,文章选取了小冯同学“刚参加工作、要当母亲、做宾馆管理者”三个人生阶段的外貌特征来表现她的变化。

B.“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这句话运用了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副食店的渺小;也正是其渺小等原因,所以很快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C.小冯同学说她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这和前文“我”和她交流契诃夫小说的感受相呼应,也表明了“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灿烂人生。

D.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时间跨度大,作者采用顺叙的手法描写了四十年的人和生活的变化,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展现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风貌。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冯同学的形象特征,以及她身上展现的时代精神。

3.“那一排钻天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