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卢良恕在农业战线上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其深厚的爱国精神。
他的童年,遭逢七七事变,山河沦丧、民族危亡,他感慨最多的就是在贵阳看到农民“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穷苦生活。
“民众连饭都吃不饱,国家怎么能富强呢!”不久,学农成为卢良恕自觉自愿的救国行动,他回忆说:“我研究的是粮食作物种植,不是搞瓜果蔬菜的园艺学,因为我最想解决的还是人民吃饱饭的问题。
于是,卢良恕立下了“效仿后稷济万家”的志向,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和食物营养结构问题,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而孜孜不倦,奋斗一生。
23岁投身农业科研工作,卢良恕成为我国早期的小麦育种与栽培学家,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主持选育了早熟、抗锈、丰产的“华东6号”等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增产显著。
他深入各地调查研究,注重了解第一手材料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从祖国的台湾到西藏一卢良恕成为我国第一个走遍 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农学家。
要解决粮食问题,光靠小麦是不够的。卢良恕的心中从未停息过对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现代农业这一宏大课题的思考。
卢良恕从实践出发,亲自组织、领导了建设“太湖现代化科学实验基地”的工作,亲手种植现代化样板田。
1982年8月,卢良恕被任命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他回忆说:“调我到京担任这号称‘万人科技大军总指挥’的国家农科院院长,我深感责任重大。”
此后,“新技术革命与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现代化理论、道路、模式研究”“中国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研究”“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备研究……卢良恕所主持的许多农业研究项目是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大跨度的农业宏观战略性研究,无一不关系国计民生。
他总结毕生经验,提出“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是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他总结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他不仅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还是一名在农业战线上冲锋向前的战士,雷厉风行,不断攻克难题。
“文盲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科盲问题正在引起重视,而营养盲问题仍然被忽视,必须尽快引起关注。”卢良恕说。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居民基本实现了温饱,但是单一的粮食生产一度使部分地区出现区域性、结构性粮食过剩的情况。
从2004年开始,卢良恕又为制定我国2011~2020年即全面小康社会时期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做科学调研和规划工作。
等闲风餐露宿,走遍大江南北,卢良恕79岁时一年仍跑12个省。为了学习国外先进农科经验,他的足迹遍布英、美、法、日等20多个国家的田野。
这位心系民生的农学大家,在他80周岁生日时写下了这样两句话:“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
(摘编自马爱平《卢良恕:为“三农”奉献桑榆一寸心》
相关链接:
“如何使城乡人民吃饱、吃好、吃得科学、吃得健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食物资还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卢良恕说。源和结构调整不好,不仅影响国民经济发展,而且还会引发社会不安定。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卢良恕说。
“卢良恕院长总能以科学大家的胸怀和人格魅力团结最广大的顶尖专家,在跨学科、跨部门的战略交流中,发挥了很大的协调作用。”中国工程院领导高中琪说,“中国工程院筹备之初,可谓一切从头开始。卢良恕院长先前在农业战略咨询这块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引领带动作用。”
(摘编自王方《卢良恕:一生耕耘在沃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良恕童年时,祖国处于艰难时期,他目睹农民的穷苦状况,这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立下了“效仿后稷济万家”的志向。
B.二十世纪,由卢良恕主持选育的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华东6号”在长江中下游大面积推广,增产显著,但卢良恕并没有因此而止步。
C.卢良恕所主持的农业研究,与国计民生有关,他主持的许多农业研究项目是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大跨度的农业宏观战略性研究。
D.为了解决我国的科盲、营养盲问题,卢良恕为制定我国全面小康社会时期的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做科学调研和规划工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良恕深人调查研究,注重从实践出发。他曾亲自走遍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亲手种植现代化样板田。
B.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卢良恕的领导下,我国居民已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粮食过剩的问题。
C.晚年的卢良恕老骥伏枥,在全国各地奔波,为学习外国先进农科经验踏遍20多个国家的田野,充满豪情壮志。
D.卢良恕以科学大家的胸怀和人格魅力团结最广大的顶尖专家,为筹备中国工程院做了很多工作,获得高度评价。
3.作为一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卢良恕在终身不懈为农业的奋斗过程中,提出很多农业观念,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微博上一位名为“花总丢了金箍棒”的网友曝光了一段直指多家高档酒店卫生乱象的视频,一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视频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各家酒店保洁员将浴巾、方巾作为抹布混檫洗手台、水杯甚至坐便器的现象。原以为事情得到妥善处理后,这件事也就盖棺定论了。然而,在“花总”发布视频后的第二天,“花总”的真实护照信息被曝光且被拉进酒店入住黑名单,花总随后更新微博称:能不能想想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我!
请站在新闻评论员角度对此事发表评论。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请运用下面的词语描绘一幅雪景图,要求:描写生动具体,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街道 伞 雪 孩子
下面是某书信草稿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指出并作修改。
××学校的全体老师,你们好:
来信我收到了,了解到你们学校建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后,感到大快人心。
数十年来,你们学校在华校长的带领下,始终坚持有教无类,致力于教育扶贫,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华老校长您身上所体现的教书育人的坚定志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扶贫济困的责任担当,让人竖大拇指。希望你们学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引导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的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值此教师节到来的时候,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借此机会,也祝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离退休教职工节日快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古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采取 的方法传承医术。民间中医能够生存下来,大多是因为有一技之长。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实施,当医生的门槛越来越高。民间中医虽然看得了病,却未必能考得上证,一纸执业证书挡住了他们的行医路。于是,有的被迫放弃行医,有的无奈流落海外,于是中医技法渐渐 。中医是经验医学,大量的经典验方和独特技法至今仍藏在民间。民间中医的“草根”属性,正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目前,许多疑难杂症无法治愈,事实上,既生斯疾,必有斯药。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今天,中医教育以院校教育为主体,靠书本知识来传承,注重教材的现代化、语言的标准化,而中医师承体系日渐衰落。尽管有一些源自民间的中医从草根变成名家,但毕竟只是 。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同生长在不同土壤里的种子,用统一的应试标准来衡量其成败,不利于优秀中医人才脱颖而出。降低民间中医执业门槛,( ),而是保存民间濒临失传的中医药种子, 。期盼给民间中医一席之地,让中医瑰宝更好地造福人类。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口传心授 年久失传 凤毛麟角 兴废继绝
B. 口诵心惟 年久失修 沧海一粟 推陈出新
C. 口传心授 年久失传 沧海一粟 推陈出新
D. 口诵心惟 年久失修 凤毛麟角 兴废继绝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B. 不少治病方法的特效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C. 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我们的清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D. 不少有特效的治病方法,深埋于民间千百年,一旦被整理发掘,往往会成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并不仅仅是解决“准入难”和民间中医薪火难续的问题
B. 给草根中医一席之地,不仅是一种医疗改革和成果创新
C. 不是保护落后,也不是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D. 并不是要保护落后,并给“伪中医”以可乘之机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由静而动,描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表现夔州秋天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