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意境的确立
陈铭
意境这个概念的提出,晚于意象千年以上。《诗学指南》(清·顾龙振辑)收入据说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著的《诗格》,其中有一段话说: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里的物境、情境和意境,实际上是诗词创作过程中,因审美对象不同,得到三种不同的审美体验。这与后代诗学理论中的“意境”有所不同。不过,我们注意到,书中所论述的“三境”,都强调主体与客体契合的关系,从这一点出发,的确是推动了中国古典诗学意境论的探究。《诗格》中还说:夫置意作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如登高山绝顶,下临万象,如在掌中,以此见象,心中了见,当此即用。
这里的“意”“境”“象”三个审美概念,已经示了中国诗学境界说的基本因素。“念”指创作主体的恐想感情、创作动机,即所谓言志抒情的企求:“境”指客观世界的事物、形象;“象”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结合形成的新的审美形象。这个审美形象既不同于创作主体的思想感情,又不同于单纯的客观世界,而是重新创造的一种艺术世界,也就是后来所说的境界了。
当然,唐代对意境的认识,还是有一个过程的。后来,僧皎然《诗式》有“取境”之说,刘禹锡有“境生于象外”说,都还是比较粗糙的理论,意境并没有取得更明晰的概念。到了晚唐,司空图的《诗品》有了重要的理论突破,提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又在《与极浦书》中明确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命题,意境论终于成熟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说中,有两个“象”、两个“景”,第一个“象”与“景”指的是真实的可感触的客观世界。第二个“象”与“景”指的是虚构的被诗人以艺术性的语言塑造出来的艺术世界。艺术世界是客观真实世界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就突出了艺术家创作中的艺术再造力,无论表現自然或是再现自然,被表现或再現自然,永远不会是客观现实世界中原生态的自然了。
宋代以后,阐述意境(有时写作“境界”)的理论越来越深入,意境论广泛深入人心。中国古典诗词的作者和读者,无不以“意境”作为创作、感受、评论的基本。以至清末的古文家林纾在《应知八则·意境》中宣称:“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路,皆出其间,不讲意境,便自塞其途,终无进道之日矣。”二十世纪初,王国維结合西方哲学观念,把中国诗学的意境说改造为境界说,其功劳在于强调审美取向的区别,分辨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又把创作主体区别为“主观之诗人”与“客观之诗人”。但是,在意境论的创作主体、真实客体与审美客体三者的定位和关系上,王国维仍然继承了中国传筑诗学的基本理论。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有三境,物境重在外物,情境重在情感,意境重在真心,三者的宙美对象不同。
B.诗的三境,强调主体与客体契合的关系,从而推动了中国古典诗学意境论的探究。
C.诗歌中的“象”,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结合形成的新的审美形象,即后来的意境。
D.“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融入了诗人的虚构,突出了艺术家的艺术再造力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先从意境概念的提出谈起,追根溯源,条理清晰地论证意境的发展轨迹。
B.文章引用晚唐司空图的《诗品》(与极浦书》,论证诗词创作理论取得新的突破。
C.文章辨析了《诗格》中的两段话,其所涉概念与后来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D.文章举王国维把意境说改造为境界说之例,论证王国维在中国传统诗学上的功劳。
3.意境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眼泪
(美)比利·杰克逊
再次接到汤姆的来信时,鲁道夫的祷告真的应验了,因为汤姆的信里还夹着一张纸条,那是爱玛的笔迹。
鲁道夫是谁?汤姆是谁?爱玛又是谁呢?事情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鲁道夫刚从战场上退下来,首要的问题是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他从朋友那里听说有一个新兴的职业,就是给华尔街那些高收入的女权主义者的孩子当替身爸爸。鲁道夫身上的军人气质非常符合单身妈妈们的要求,一个月500美元的报酬,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他决定试一试。
当鲁道夫微笑着出现在一个叫爱玛的单身妈妈面前时,她立即被他阳刚的外形吸引,并同意跟他签合同,让他当地5岁儿子汤姆的爸爸。
中午的时候,“一家人”去饭店吃第一顿团圆饭。鲁道夫向汤姆绘声绘色地描绘起执行任务的那个神秘的岛屿的故事。他还教汤姆如何按住核桃的一端,让它像子弹一样射出去。汤姆高兴坏了。两个人打闹的声音惊动了邻座的人。鲁道夫说:“好了,回家我们再玩。”汤姆立即停了下来,爱玛望着鲁道夫说:“真是难以置信,要是平时,他非要犟着玩到底不可。”
第二天一大早,鲁道夫按照约定的时间来上班。鲁道夫的任务就是培养汤姆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毅力给他树立起男人的形象。汤姆起床后鲁道夫立即教他刷牙、用冷水洗脸、站在喷头下洗澡,而汤姆以前都是泡在浴盆里由妈妈帮他洗的。鲁道夫先给他示范了一下,说男子汉都是这样冲澡的。
随后,鲁道夫将快乐得像只小鸟一样的汤姆送到幼儿园。汤姆向他遇到的每个小朋友介绍说:“这是我爸爸,他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傍晚的时候,鲁道夫准时出现在幼儿园附近。远远地看到汤姆走出大门到处张望搜寻;看到鲁道夫,那张小脸开出了一朵灿烂的花。
两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合同到期了,鲁道夫进帐10000元。他内心有些轻松,但又是沉甸甸的。爱玛认为汤姆关于父亲和男人的直观认识已经建立,而汤姆对鲁道夫又过分依恋,事情到此也该结束了,她拒绝了鲁道夫将合同延长一个月的要求。
听到这个坏消息,汤姆的眼里溢满了泪水。鲁道夫说:“我跟你说过,男子汉是不轻易流泪的,”汤姆只好强忍着泪水。尽管战场上不断有鲜血和牺牲,但鲁道夫从没流过服泪。孩子的哭喊,却让他的眼泪涌出了眼眶,他快步钻进车子,再也不敢探出头看汤姆。
鲁道夫知道,爱玛是不会允许他再靠近孩子的。她会在孩子逐渐习惯独立生活的时候,突然对孩子宣布,他的父亲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牺牲了,永远不会回来了。鲁道夫想在爱玛宣布他“牺牲”前,通过写信的方式再为孩子做点什么。信件可以由她负责传达,通信时间和内容都由她控制。爱玛同意了他的要求。
鲁道夫在第一封信里告诉汤姆,他非常想念他,问他有没有按照他的要求,他在信的最后还编了神秘岛上惊险而离奇的生活。爱玛看到信中有许多男孩感兴趣的新知识,提出要为他写的信付费。鲁道失拒绝了,说这只是后续服务。
没过几天,鲁道夫收到了汤姆的回信,他得意的报告了他在各方面的进展,还一个劲儿地抱怨“爸爸”怎么还不回家。其中有一段内容再次让鲁道天潸然泪下,“你出门的时候,我看到你的眼睛里噙着泪水,却没有落下来。我想跟你一样,不让眼泪落下来,因为你说真正的男子汉是不轻易落泪的。现在,我可以让想你的眼泪停留5秒了,但我想让它停留得更久。你的眼泪落下来需要多长时间呢?如果它落下来了,请将那滴眼泪寄给我,因为我想看看爸爸落下来的眼泪和我的是不是一样……”
鲁道夫看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他给汤姆回信:“我很高兴你学会了忍住泪水……我的眼泪到現在还没落下来,我正努力让它们停留得更长一点。但是,万一哪一天它落下来了,我敢保证它跟你的眼泪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是男子汉……”
日子一天天过去。鲁道夫盼望着有一天还可以再见到汤姆,看见汤姆欢欣雀跃地跑过来,搂住他的脖子喊“爸爸”。为此,他每天祈祷,也许上天可以再给他一次机会。
鲁道夫终于收到了爱玛的来信:“明年同一时间,如果你愿意,还可以‘回家’探望一次汤姆。他为了验证你们的眼泪是不是一样的,将想你的泪水都滴在了一个小瓶里。我想你该回来让你的眼泪也落在瓶子里去,亲眼见见你们的眼泪是不是一样的。”
(选自2018年3月《小说文萃》,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采用倒叙手法设置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吸引读者阅读期待,同时也避免了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B.合同到期后,小说用“轻松”和“沉甸甸”这一充满对立的心理词语分别表现了鲁道夫完成替身爸爸任务后的轻快和与因喜欢汤姆却又不得不离别而带来的伤感。
C.小说中鲁道夫教汤姆刷牙、用冷水洗脸、在喷头下冲澡等细节说明他善于在生活中培养孩子自理意识,逐步帮助汤姆树立男子汉形象。
D.小说结尾极具艺术张力,言近意运,既照应文章标题,又巧妙地暗示鲁道夫的真情最终赢得了单身妈妈爱玛的爱情。
2.简要分析爱玛在小说中的作用。
3.请探究文章标题“眼泪”的意蕴。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劝学》孟子)
(2)皇览揆余初度兮,_____________。(《离骚》屈原)
(3)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逍遥游》庄子)
(4)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 (《诗经·氓》)
(5)_____________,连月不开。 (《岳阳楼记》范仲淹)
(6)北定中原,_____________,攘除奸凶。 (《出师表》诸葛亮)
(7)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_____________,善道也。(《孟子》)
(8)_____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①,谁杆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菊仲遗墟③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灌缨。
(注)①秦京:秦朝都成成阳,这里指长安,②伏渡:指东汉将军马援,③翁仲遗墟:借指伏波故道上的汉魏古墓。
1.请分别概括这首诗首联和颔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兵部侍郎巡抚贵州陈公墓志铭
姚鼐
公讳步赢,字麟洲,陈氏先世居款,公曾祖沛时宾,迁江宁,遂为江宁人。家故殖财,至公考为文学,好施予,尽亡其赏,生四子,而公为季。公长益赏,精厉为学,阔杰于文词,中乾隆二十六年恩科会试第一,选庶吉士。
公在兵部,职事修办,吏不能为奸。服阅,其尚书奏请补车驾司郎中。逾二年,授河南陈州舟知府,至甘肃按察使,谳狱平。值平凉府盐茶厅回民为乱,党连数那,人心皆耸。为逆者聚于通渭石峰堡,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逃戚,西往晴远,独留公扼现上为守御。公亦愤发,不避险难,尽为逆者之家,又擒其分处他县为间应者。官军初战失利,公度贼乘胜必东犯陕西,以隆德、平凉当下陇之要,而守卫单,即找回原兵分守,而后奏闻。其后,贼果东犯,不得过,公奏之达,上以为知兵。命大臣督军至,且诏事与陈某议之。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又筹粮馈入险姐皆给。逾月,贼平,公虽身术履战陈,而功足以埒。上乃擢为布政使,而旋调任于安徽,赐之花翎以奖焉。
乾隆五十年,江淮大饥,米升至钱五六十,弄民胁众为,公造至所部,领布上思,督史,防捕盗賊,全护疲困,白夏迄秋末,安徽得宁,而公劳瘁成疾。其后,擢贵州巡抚,抵治所,旧疾大作,遂薨,为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某日,年六十。
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安徽布政司书吏皆江宁人,公临之有恩谊,而不以奸公法。公自奉俭陋,其在陈州,尝举家食稷。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元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少工文章,喜诵书,老而不倦。承学弟子多材,而秦中丞承恩与公进士同榜,又同一年为把,人以为美谈。
(节选自姚鼐《惜抱轩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长益贫,精厉为学 厉:激励
B.再擢至甘肃按察使,谳狱平 谳:判决
C.而总督李侍尧乃托以追逸贼 逸:逃跑
D.公迎说形势,事理无不究 究:研究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旧称他人,生前叫名,死后叫讳,文中步瀛名前加讳,表对已逝尊长的尊敬。
B.陈步瀛家以前是经商的,到了他致力于文学,由于乐善好施,家财全部被他散尽。
C.乾隆五十年,江淮饥荒民乱,陈步瀛奔走操劳数月,终得安宁,自己却积劳成疾。
D.恩科,是正常科举外逢皇帝即位或朝廷庆典而特设的考试,陈步是恩科会元。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为人坦白和易,虽于属吏无矜容厉气;然审察能否,进退必当其才。
(2)于族戚故旧,助恤常厚,岁时馈问无间,所在官舍,来居者常满。
4.请概括陈步赢“虽身未履战陈,而功足以(相当)”的具体原因。
阅读下面的漫画,下列对其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批判一些人以“代购”为名搞走私的勾当。
B.批评一些人盲目地崇洋媚外,迷信国外产品。
C.告诫一些入应积极履行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D.警告一些人不要触犯法律,玩火者必将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