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路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

B. 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

C. 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住

D.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若是睛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B. 若是天气睛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 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C.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

D. 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1. C 2. B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司空见惯:指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文中指“薜荔”意象在古诗文中常见,用“司空见惯”更恰当。第二处: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同流合污:随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根据下文“活出自己的精彩”等可知,用“随波逐流”更恰当。第三处: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前者可用于事物也可用于升职;后者只用于升官又快又高。根据语境,用“扶摇直上”更恰当。第四处: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形容非常向往。爽心悦目: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文中是指诗歌描写生动,不是指眼前景色美好。故用“心驰神往”更恰当。故选C。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文中括号上下文内容与四个选项,根据括号所在的上文已经交代“夏天来了”这里就不要再说“夏日”,上文说了“风雨雷电”,这里说“天气晴朗。”先说阳光照射,后说仿佛彩霞,这样更符合逻辑,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文中划线句子“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语病主要是不合逻辑,修改的关键是把句子的逻辑关系理顺。A、B两项,“身处逆境”包括了“仕途不顺”及“怀才不遇”的情形。不能并提。C项,“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的说法绝对。且“仕途不顺”与“怀才不遇”有交叉,不合逻辑。D项的修改最恰当。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至死不悔追求美好德行的志向。

(3)《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岳阳楼望君山①

(明)杨基

洞庭无烟晚风定,春水平铺如练净。

君山一点望中青,湘女梳头对明镜。

镜里芙蓉夜不收,水光山色两悠悠。

直教流下春江去,消得巴陵万古愁。

(注)①君山:又名湘山,实则是屹立于洞庭湖口的小岛。相传舜的妃子湘君(即湘妃、湘女)游此,故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全诗以岳阳楼为聚焦点,生动描绘了暮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独特美丽的景观,取材颇有新意,可谓别具一格。

B.首联直写诗人登临岳阳楼远望洞庭所见的景象:暮色降临,夜朗风定,湖水清澈,如练铺开,水波不兴。

C.颔联和颈联着力描绘君山的美丽景色。“一点”表明是远望,“青”是指君山的颜色。诗人已完全陶醉于悠悠的青山绿水之中。

D.题目“登岳阳楼望君山”点明了事件,“望君山”三字统领全诗:前三联写望中景色,第四联写望中所感。

2.本诗运用了比喻修辞和奇特的想象,试对这两种表达技巧各举两例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棱,字长威,庐江襄安人也。父岘,少骁勇,事章大宝为帐内部曲。告大宝反,授谯州刺史。陈灭,废于家。高智慧、汪文进等作乱江南,庐江豪杰亦举兵相应,以岘旧将,共推为主。岘欲拒之,棱谓岘曰:“众乱既作,拒之祸且及己。不如伪从,别为后计。”岘然之。时柱国李彻军至当涂,岘潜使棱至彻所,请为内应。彻上其事,拜上大将军、宣州刺史,封谯郡公,邑一千户,诏彻应接之。彻军未至,谋泄,为其党所杀,棱仅以获免。上以其父之故,拜开府,寻领乡兵。

炀帝即位,骠骑将军。大业三年,拜武贲郎将。后三岁,与朝请大夫张镇周发东阳兵万馀人,自义安泛海,击流求国,月馀而至。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棱率众登岸,遣镇周为先锋。其主欢斯渴剌兜遣兵拒战,镇周频击破之。棱进至低没檀洞,其小王欢斯老模率兵拒战,棱击败之,斩老模。其日雾雨晦冥,将士皆惧,棱刑白马以祭海神。既而开霁,分为五军,趣其都邑。渴剌兜率众数千逆拒,棱遣镇周又先锋击走之。棱乘胜逐北,至其栅,渴剌兜背栅而阵。棱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渴剌兜自以军疲,引入栅。棱遂填堑,攻破其栅,斩渴剌兜,获其子岛槌,虏男女数千而归。帝大悦,进棱位右光禄大夫。

帝征辽东,棱为东莱留守。杨玄感之作乱也,棱率众万馀人击平黎阳,斩玄感所署刺史元务本。棱寻奉诏于江南营战舰。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后帝幸江都宫,俄而李子通据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众各数万。帝遣棱率宿卫兵击之,往往克捷。超拜右御卫将军。复渡清江,击宣城贼。俄而帝以弑,宇文化及引军北上,召棱守江都。棱集众缟素,为炀帝发丧,备仪卫,改葬于吴公台下,衰杖送丧,恸感行路,论者深义之。棱后为李子通所陷,奔杜伏威,伏威忌之,寻而见害。

(节选自《隋书·陈棱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B.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C.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十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D.至彭城贼/帅孟让众将+万据/都梁宫阻淮/为固棱/潜于下流而济/至江都率兵袭让/破之以功/进位光禄大夫/赐爵信安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曲,大将军管理五部,部有曲,合称“部曲”,在本文中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

B.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之意。

C.授,授予官职,古代表示“授官、做官”的词语还有“除”“任”“辟"等。

D.崩,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故帝王死称“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棱审时度势,力劝其父。当父亲推辞做首领时,陈棱及时帮助父亲分析时局,让父亲先假装顺从,再从长计议。

B.陈棱深受赏识,多次升迁。他先是被隋炀帝授予骠骑将军、武贲郎将,后又因战功被任为右光禄大夫。

C.陈棱作战勇敢,屡立战功。他多次征战而大获全胜,特别是在流求与当地人做生意发生摩擦引起的战争中全胜而归。

D.陈棱心怀道义,惨遭陷害。他聚众戴孝为隋炀帝发丧,改葬隋炀帝在吴公台下;后来被杜伏威杀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棱乘胜逐北,至其栅,渴刺兜背栅而阵,棱尽锐击之,从辰至未,苦斗不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节选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B.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D.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有佛、佛教徒、佛塔等意义,文中指和尚。

B.华山之阳,华山的北面,古代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阴。

C.安国平父,“安国”是名,“平父”是字,其中“平父”是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綴于表字后面。

D.至和元年,宋仁宗即位第一年,这里用的是帝王纪年法,即按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褒禅山的命名是有缘由的。因为唐代慧褒禅师当初在山脚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这里,所以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B.人要寻游险洞需强大意志。所以进到华山洞后洞的人不足前洞人数的十分之一,来此题记的人就更少了。

C.人想到达理想境地需要多方条件。到达理想的境地需要具备志.力与物这三个条件,三者之中“志"最重要,尽志的人可以不后悔。

D.求学的人要深思慎取。做学问要深入思考.整理和研究古籍时,要审慎地鉴别其真伪,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天,我的春天

史光柱

我最后一个用眼睛看到的春天是被疯狂的绞肉机绞碎的,春天淌着血,连同那天的太阳一起被绞断。留下一条根,深埋在岁月里。那是1984年的事,至今已整整二十个年头。往前一年,春天是和平的橄榄绿;再往前一年,我走在滇东老家的山道。父母送我入伍,父母爱、故乡情勾动情怀。路边有青青的麦苗、棕榈和灌木林。青青的麦田和灌木是春天。翻过山岗,便看不见了我熟悉的木屋和炊烟,能让我爬上山岗,回头再望一眼的故乡是春天。

花不标价,草不打折,那时的春天没有商家炒作的痕迹。伸进树丛的牛头、羊嘴告诉我日子香甜,啃嚼鲜美。一张慈祥的面容从天涯海角如期而至,它掏出钱褡子,传播慈善、慈祥。一枚枚类似金币、银币的东西,从山湾、地湾冒出来,从野茅草返青的沟崖露出来。这时我总在想,城里的春天,大厦装不下吧?为何城里工作的人回乡探亲,脸上都泛着红光?立交桥向四方炫耀,现代化进驻山乡。可霓虹灯跟油灯的距离越拉越大。我托着腮帮坐在灯影下苦思:什么时候大山不阻断遥远,我也把牛车上的梦搬到汽车上。生日有红烛,天天有饼吃,可能春天进家了吧!外婆跟我说,如能一天从鸡窝里捡两个蛋,你的春天也就来了,石榴树露出腼腆的神色,抛出红绣球招引我忧郁的眼神,春天是家里买了一包盐,不用再吃淡菜,是季节熬出头,说是苦尽甜来。

狗尾巴草穿花衣服是春天,蒲公英凑趣、闪出身、向路人报幕是春天,老地疤长新肉、添新喜是春天。这个季节,谁最尖刻——草尖儿,谁最淘气——春风,谁的腰肢最细——链子草,谁的嗓音清亮、声带最长——溪流,谁最高兴——布谷鸟和油菜花一样招眼的秧子,谁的嗓门最大,是村长大块头。他把开春的调门起得很高。

春天,何止大地蒸蒸日上,青麦苗暖阳坡,它还让汉子们将缩在衣领里的脖子伸直,起早上山,让女人们拉家常时不只嬉笑,还看山色。耕牛和我们的腿脚没闲着,担子压在人肩上,愿望长翅。一个被贫穷剥夺书本的女娃,接过爷爷挖药材换来的学费,朝房头登枝的小鸟招招手。

春天来了,根的愿望得到伸展,种子跟苗床说着喷香的悄悄话。冷漠的土地找到掏心窝子的人。痛快地宣泄着压抑已久的心情。孩子们有了玩场,破口鞋成了打老鼠脸的锐利武器。穷山沟的孩子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童话。天被雨婆婆刷洗成蓝屋檐,白云洗成春雪莲。丁香花刷得特丁香,鸟窝里的雏鸟是他们宠爱的丑小鸭,泥塘子当成天鹅湖,娃娃鱼成了美人鱼,蚂蚱窝当成星星屎。星星会拉屎撒尿,不知是哪位祖先注册在人们头脑里的童话。因为故事离奇,也因传说蚂蚱窝有消食败火的功能,老人们便说星星屎不脏,吃了长聪明。孩子们也想不呆不傻,长大后挣大钱,盖大屋,娶好媳妇,想聪明的孩子见到半个火柴盒大的蚂蚱窝,从枝叶上掰下,拿回家串烤着“聪明”。胆子小的孩子,掰开蚂蚱窝,瞅着金色的虫卵囊仔细观瞧,最终不敢拿在火上烤熟亲尝。

山道如线,扯着木屋放飞的风筝。坡地挂在高山上。谁在翘首?谁在顾盼?谁是年岁中的畚蚂蚱?弓着腰,鼓着眼四下寻找。情缤纷,梦缤纷,青瓜棚看呆看傻了。在管生不管死、管成长不管成熟的春天,我怀着树的冲动,肩挑憧憬,根盘串蚂蚱情节的领地。

如今,我娶了相知的人,小屋不大,但装得下工作之余的温馨。我拄着盲杖,敲打着未知的路面,能敲打未知,采来采去是春天。春景斩断殆尽,深埋在心里的根却在时时发芽。时时发芽的根是春天。

大概我现在的春天就那么多了。就那么多的春天,牵动着我忙碌的身影。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能翻犁命运、播种未来是春天。你的春天是什么?是耕耘霓虹点点的春色?还是在嫩叶和花瓣间寻找她的眼神与面容?

                                                             (有删改)

(注)①史光柱,1963年生,云南马龙人。1984年在保卫边疆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1985年开始自学写作,出版了多部作品。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说“春天淌着血”,这是因为作者在当年的战斗中身负重伤,双目失明,那年春天给他留下了独特而残酷的印象。

B.“蚂蚱窝”被当地人赋予特殊的意义,孩子们掰蚂蚱窝.作者也说“根盘串蚂蚱情节的领地”,这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期盼。

C.文章选取了故乡春天中的一些典型景象,生动地表现了故乡在作者心中的鲜明印象,回忆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D.“我握着生命的犁铧,翻犁一沟接一沟漆黑的命运”一句,使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抗命运的顽强精神。

2.文章的标题为“春天,我的春天”,请结合全文,分点概述“我的春天”的含义并作简要分析。

3.本文语言的文学味较浓,请从遣词造句的角度对此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