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最先注意到了“亚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最先注意到了“亚细亚的”这一概念。他认为马克思所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社会经济形态演变的几个时代”,其中的“亚细亚的”,指的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类型,与西方的“古代的”“封建的”类型并存。但与此不同,1938年斯大林明确指出:“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源始公社制的、奴隶占有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的。”该观点成为了官方的权威话语。在这种划分中,马克思的“亚细亚的”被去掉了,东方与西方被合为一谈。

中国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论证承接于苏联。由于相关著作翻译的不足,人们无法全面了解马克思的看法。再加上一些历史原因,使得许多人都相信“五阶段论”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一定要在“五阶段”的概念序列中解释东方社会;中国若没有经过西方式的前四步而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就有所“缺陷”,甚至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此,中国早期关于东方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主流理解,是在斯大林思路的延长线上进行的。如郭沫若在1936年说,“亚细亚的”是奴隶制以前的原始阶段。他把“亚细亚的”作为最初的形态,放在了人类社会单线发展的链条上。胡秋原则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就是东方封建社会。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与“五阶段论”头三段对位解释的思路与观点,长期以来都是学界的主流。其中的争论,大多围绕“亚细亚的”到底属于哪个阶段而展开,本质上都没有跳出“五阶段”的固定思路。

直到1990年后,随着中国改革的实践、马克思译著的面世,和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相关讨论终于摆脱了此前的束缚。阅读《经济学手稿》,结合史实便可发现,马克思的“亚细亚的”社会,不符合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的严格定义:它存在阶级划分,因而不原始;奴隶数量少且不主要从事生产,因而非奴隶制;建立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因而不封建。我们终于得以澄清了一个观念:“亚细亚的”是马克思针对资产阶级社会之前的东方国家,专门提出的一个与西方社会发展诸类型并列共存的概念。“亚细亚的”或“亚细亚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形态,就含有对社会性质、类型的判断,不必也不能再用“原始社会”等概念对位解释。

我国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探讨,不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东方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时代局限,以往的论争者对“东方学”的理论自觉不足,未能从东方社会理论的层面理解马克思的论述。东方学的特点,是将世界分析为“东方—西方”二元,从而意识到东方与西方的差异、对服。否则就只能把“亚细亚生产方式”作为无差别的、抽象的“人类社会”共同演进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现在,我们以“东方学”检视这段历史,将能启发今后我国如何调整研究思路,从人类社会“共通规律”论转向马克思“亚细亚的”特色论,去研究“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亚细亚”的、东方的特性,并以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为中心,实事求是地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依据。

(摘编自王向远《中国理论东方学与“亚细亚生产方式”七十年定位定性之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亚细亚的”概念阐释与90年后我国澄清的观念相近。

B.郭沫若与胡秋原的观点是片面的,辩证地综合二者,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C.有了完整而严谨的翻译著作,我国学者就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D.从“共通规律”论转向“亚细亚”特色论,证明人类社会不存在共通规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完成了一次严谨的驳论,无论在逻辑上还是时间线上都是顺次层进的。

B.文章论据简洁多样,既有外国人物的不同观点,也有我国学界的代表声音。

C.文章观点前后照应,比如后文对“亚细亚的”观点的澄清在首段便有铺垫。

D.文章末段的意图在于总结全文论证所得到的观点,并对其加以确认和强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大林的权威观念催生了郭沫若等学者的错误认识,使得我国对马克思“亚细亚的”这一概念的认识走了不少弯路。

B.根据马克思对“亚细亚的"这+概念的阐释可以推断出“亚细亚的”是列于“五阶段”之外的第六种社会形态。

C.钱理群、朱庆之提倡治学要直面原始文献,“老老实实读原典”。其合理性在本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也有所体现。

D.中国作为东方国家,若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便应吸取苏联和本国的历史教训,培养“东方学”的理论自觉。

 

1.A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项,“辩证地综合二者,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错误,根据原文郭沫若与胡秋原的观点都是片面的,即使将其辩证地综合理解也无法得出科学的认识。 C项,“有了完整而严谨的翻译著作,我国学者就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错误,对“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的条件理解片面,原文“直到1990年后,随着中国改革的实践、马克思译著的面世,和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相关讨论终于摆脱了此前的束缚”。 D项,“……证明人类社会不存在共通规律”错误,原文并未全然否定人类社会发展目前共通规律的存在。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总结全文论证所得到的观点,并对其加以确认和强调”错误,文中提出“东方学”不仅承继前文,也为最终提出“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依据”张目,而非简单的确认和强调前文观点。 故选D。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B项,“可以推断出‘亚细亚的’是列于‘五阶段’之外的第六种社会形态”错误,不是“五阶段”之外的第六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独特的社会经济发展类型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经历过许多事情,有的令我们欣喜,有的令我们快慰,有的令我们羞惭,有的令我们汗颜……

请以“我记忆中一件______的事”为题,在横线上填人一个词语或短语,构成完整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①~⑥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或短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某学校学生研学团假期旅游所作的解说词,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大家莅临八达岭长城游览!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备感荣幸,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任何疑问,我都会不吝赐教。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最精华的部分,以苍茫的风光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口号而名闻天下。目前,已有尼克松总统、撒切尔夫人等世界知名人士来这里拜谒,表达对长城的崇敬之情。现在,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台阶,瞧一瞧长城的风采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薜荔”是古诗文中         的意象,古代文人仕途困惑,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中唐诗人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写道“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晚唐诗人沈彬亦有诗云“薜荔惹烟笼蟋蟀,芰荷翻雨泼鸳鸯”,诗中因薜荔而生出凄楚的意味。有趣的是,薜荔也有另外一面,薜荔不        ,在寂寞中生长,延伸着碧绿的藤蔓,任密雨侵,依然绿意盎然,活出自己的精彩。屈原《离骚》中就有“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的诗句,借薜荔这种芳草来表达清高芳洁之意,夏天来了,薜荔更显出一片生机,藤条          ,坚韧地攀缘吸附于墙壁,构成一扇天然的绿壁,任凭风雨雷电轰击,也不能撕扯分离它们。(    )。待到挂果时,薜荔藤叶丛里挂满了青果,煞是可爱,初唐宋之问“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描写了蔓生浓绿的路荔、亭亭玉立的桄榔与碧苔相映成趣的景致,令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同流合污 青云直上 心驰神往

B. 层出不穷 随波逐流 青云直上 爽心悦目

C. 司空见惯 随波逐流 扶摇直上 心驰神住

D. 层出不穷 同流合污 扶摇直上 爽心悦目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若是睛朗的夏日,远远去仿佛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B. 若是天气睛朗,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远远望去仿佛一片彩霞

C. 远远望去,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简直是一片彩霞

D. 远远望去,简直是一片彩霞,阳光为它涂上一层金色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古代一些文人仕途不顺,他们怀才不遇,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B. 古代文人仕途多困惑或怀才不遇,或身处逆境,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C. 古代文人仕途不顺或怀才不遇,他们常常为解心愁而借薛荔抒情。

D. 古代文人大多仕途困惑或怀才不遇,他们身处逆境之时常借薜荔抒情,以解心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至死不悔追求美好德行的志向。

(3)《短歌行》中运用典故指出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