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是消除一切压力与焦虑,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是消除一切压力与焦虑,摆脱所有传统习俗与社会舆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还是体认到自由与责任永远相伴相生,人必须在责任与压力中淬炼生命?前一种只是乌托邦,后一种才是真实世界。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并且最好欣然接纳世界的真实模样,接纳生活的本来面貌。在此基础上,不堕信心,不失希望,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中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主题,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例文: 活在当下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一名中华中学的学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活在当下》。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事物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去的都已过去,未来的也未能来临。既然这样。那么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状态自然是要珍惜现在,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就要斩钉截铁地告别过去。每个人都知道时光连一分一秒都倒退不了,可仍然有很多人为了过去的光荣与失败,或是骄傲或是叹息。人们的目光常常流连于过去,以致漠视现实,荒废现在,轻则岁月蹉跎,重则功败垂成。项羽自矜功伐,自以为已取得别人永远无法超越的成功,沉溺在过去辉煌的战绩之中,最后却被刘邦逼得自刎乌江。拿破仑这位枭雄,也是因为沉溺于自己以前取得的荣耀,不知顺时而变,最后被反法联盟俘获的。所以,总是活在过去的阳光下,不仅没有突破,反而会贻害无穷。人们要关注现在,不仅是要告别过去的辉煌,也要告别过去的低谷。因为如果一味流连于过去的阴影而颓废失落,是认不清现在的情势,看不到未来的前途的。这样的人,不仅会错过现在满天的星光,也会错过明天灿烂的阳光。所以,活在当下,就是要与过去告别,把现在的每一刻都当成新的起点,这样,人生的大道才会不断延伸。 活在当下,就要沉着镇定地应对未来。未来在乐观者眼里是绚丽无比的烟花,在悲观者眼里是暗道茫茫的崎岖。有的人会整天做着白日梦,想象着自己将来的飞黄腾达,但不肯脚踏实地、付诸行动。有的人会畏首畏尾,以为前途堪忧,整天郁郁寡欢。清朝晚期,统治者看不到世界的时局变化,仍然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坐井观天、不思进取,以为祖先基业将会万古留传。结果,对于帝国主义的魔爪肆虐,清朝政府毫无反抗之力,只能任由宰割。近代诗人海子,由于现实的贫困和内心的孤独,看不到未来人生的五彩繁华,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恐惧、绝望,最后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世人无比惋惜。活在当下,就是不管未来是繁华还是阴暗,也不管现实是平坦还是坎坷,都会勇敢而踏实地生活。为未来而珍惜现在,真诚生活的人是幸福的。 活在当下,就是要把握每分每秒。在人们的眼中,现实与梦想始终相差太大,这时很多负面的情绪就会滋长,抱怨、失落、悔恨……只有活在当下,认真生活的人才会珍惜现在,哪怕现在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会当作了人生的历练,勇敢地面对现在的不幸。历来那些有大成就的科学家,往往是那些分秒必争、专注现在的人。爱因斯坦如果沉溺于梦想,而不珍惜现在,不踏实钻研,他能有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霍金如果沉溺不幸,消沉自弃,而不正视现实,不努力探索,他能有令人敬慕的《时间简史》?成功就是由一分一秒的无数个当下组成的。活在当下,就是要珍惜一分一秒,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 同学们,只有把握当下,我们才能最真实地触碰现实。所以,不管过去怎样,不管将来怎样,活在当下,才能活出灿烂的自己。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命题方式:任务驱动型作文 审题要点: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内容,从中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主题,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就要求考生要先理解材料的内涵,抓住材料的主旨,把握材料的重心,再联系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思考来立意作文。 具体过程: 这篇作文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首先要从材料中提炼材料的主题,材料开头体现材料的主要内容,即生活的本来面貌是什么。但这个内容太大,不宜作为演讲的主题。可以抓关键词,如消除压力与焦虑、自由与责任、责任与压力、乌托邦与真实世界、接纳世界的真实、不失希望、汲取前行的力量等。然后从中提炼出合适的演讲主题。另外,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和写作技巧:开头要有称呼,之后要尽快进入主题,结尾要有结束语。注意用语得体,要有感染力,注意艺术手法的使用。 【立意】 (1)自由不能凌驾于责任之上。 (2)先接纳现实,再改变现实。 (3)拒绝虚幻,活在当下。 (4)是压力,更是动力。 【素材】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2、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 3、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王进喜 4、项羽自矜功伐,自以为已取得别人永远无法超越的成功,沉溺在过去辉煌的战绩之中,最后却被刘邦逼得自刎乌江。拿破仑这位枭雄,也是因为沉溺于自己以前取得的荣耀,不知顺时而变,最后被反法联盟俘获的。所以,总是活在过去的阳光下,不仅没有突破,反而会贻害无穷。人们要关注现在,不仅是要告别过去的辉煌,也要告别过去的低谷。因为如果一味流连于过去的阴影而颓废失落,是认不清现在的情势,看不到未来的前途的。这样的人,不仅会错过现在满天的星光,也会错过明天灿烂的阳光。所以,活在当下,就是要与过去告别,把现在的每一刻都当成新的起点,这样,人生的大道才会不断延伸。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事物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过去的都已过去,未来的也未能来临, 最重要的自然是珍惜现在”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析论证活在当下,就是要崭截地告别过去;活在当下,就是要沉着应对未来,然后论证如何活在当下。最后结合现实中沉湎过去和空想未来的现象,重申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记者8月1 1日从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1 1日16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致浙江574.8万余人受灾,死亡32人,失踪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8.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6.3亿余元。

目前,各地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接下来接受“利奇马”考验的就是山东省了。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台风“利奇马”的中心将于11日20时50分前后在山东省登陆。预计因“利奇马”而受灾的区域将从福建延伸到辽东半岛。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专家指出,____。调查发现,普通筷子在使用到三到六个月时,本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频率变深或变浅。此外,由于使用的频率导致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遭受磨损。因此,____,或者表面有磨损,就需要立即更换。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而造成颜色变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过程中食物、洗涤剂及空气、出餐柜内残留物附着而导致,可见,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雕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迄今为止,在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    )。虽然秦宫殿遗址发现过不少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但总的来说秦代建筑使用石构件的还不多。而到了汉代,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考古学家就曾在南越王官署遗址发现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栏杆构件。

到了现代社会,石雕逐渐由过去的被民间建筑使用进入纯艺术创作          。但在艺术创作领域想要有一席之地其实很难,有些艺术家便以中国传统雕塑为根,融入现代审美,创作出了不少极具收藏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还进入了拍卖市场。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上,石雕起初一直与油画放在一块儿拍卖,长期处于          的位置,市场表现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重视石雕作品的市场价值。一时间关于石雕市场“春天到来”的话题         

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石雕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

B.石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发展

C.石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石雕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D.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发展,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建筑综合地使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达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B.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打造各种构件的装饰,并达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C.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打造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D.建筑综合地使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领域  映衬  不瘟不火  沸沸扬扬 B.阶段  陪衬  不温不火  沸沸扬扬

C.领域  映衬  不温不火  沸反盈天 D.阶段  陪衬  不瘟不火  沸反盈天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男主人公迎娶女主人公后变得粗暴无礼。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作者的孤独和漂泊之苦,也暗含与苦难命运的抗争。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__________”一句表现战争的烟尘铺天盖地的情景,又以“__________”一句表现战场上的血迹在寒夜中的颜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赞公房

杜甫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注)①赞公:诗人旧友,原长安大云寺住持。乾元年同,因宰相房琯案被牵连,两人都被贬秦州,僧人先到,诗人后至,诗人在此与赞公偶遇。②杖锡:柱着锡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何来此”发问,表达了诗人在贬谪地见到老友时内心的惊讶。

B.颔联的景物描写既暗示了友人处境的凄凉,也赞美了友人品格的高洁。

C.尾联以“陇月”象征诗人和友人的团圆,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D.诗歌借居所写友人,借友人说自己,达到友我统一、心境相通的程度

2.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