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是消除一切压力与焦虑,摆脱所有传统习俗与社会舆论,随心所欲,自由自在,还是体认到自由与责任永远相伴相生,人必须在责任与压力中淬炼生命?前一种只是乌托邦,后一种才是真实世界。既然如此,我们只有并且最好欣然接纳世界的真实模样,接纳生活的本来面貌。在此基础上,不堕信心,不失希望,不断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南方周末》新年献词
请结合材料内容,从中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主题,面向本校(统称“中华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记者8月1 1日从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获悉,截至1 1日16时,超强台风“利奇马”已致浙江574.8万余人受灾,死亡32人,失踪1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8.9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6.3亿余元。
目前,各地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接下来接受“利奇马”考验的就是山东省了。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台风“利奇马”的中心将于11日20时50分前后在山东省登陆。预计因“利奇马”而受灾的区域将从福建延伸到辽东半岛。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专家指出,①____。调查发现,普通筷子在使用到三到六个月时,本身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和使用的频率变深或变浅。此外,由于使用的频率导致筷子表面的可食用漆遭受磨损。因此,②____,或者表面有磨损,就需要立即更换。筷子颜色发生变化,表示材质本身性质一定发生变化,而造成颜色变化的因素通常就是使用过程中食物、洗涤剂及空气、出餐柜内残留物附着而导致,可见,③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石雕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说,迄今为止,在人类包罗万象的艺术形式中,没有哪一种能比石雕更古老了。( )。虽然秦宫殿遗址发现过不少瓦当、花砖、石雕和青铜构件,但总的来说秦代建筑使用石构件的还不多。而到了汉代,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考古学家就曾在南越王官署遗址发现多根四方基座八角棱柱形石栏杆,这是中国建筑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石栏杆构件。
到了现代社会,石雕逐渐由过去的被民间建筑使用进入纯艺术创作 。但在艺术创作领域想要有一席之地其实很难,有些艺术家便以中国传统雕塑为根,融入现代审美,创作出了不少极具收藏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还进入了拍卖市场。在中国的拍卖市场上,石雕起初一直与油画放在一块儿拍卖,长期处于 的位置,市场表现 。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藏家开始重视石雕作品的市场价值。一时间关于石雕市场“春天到来”的话题 。
1.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石雕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
B.石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发展
C.石雕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石雕艺术的发展得益于它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
D.石雕艺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它的发展,它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并不那么常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建筑综合地使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达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B.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打造各种构件的装饰,并达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C.建筑综合地运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打造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D.建筑综合地使用绘画、雕刻、文字等形式作为各种构件的装饰,并实现了结构与装饰有机结合的程度。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A.领域 映衬 不瘟不火 沸沸扬扬 B.阶段 陪衬 不温不火 沸沸扬扬
C.领域 映衬 不温不火 沸反盈天 D.阶段 陪衬 不瘟不火 沸反盈天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男主人公迎娶女主人公后变得粗暴无礼。
(2)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作者的孤独和漂泊之苦,也暗含与苦难命运的抗争。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__________”一句表现战争的烟尘铺天盖地的情景,又以“__________”一句表现战场上的血迹在寒夜中的颜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赞公房①
杜甫
杖锡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
(注)①赞公:诗人旧友,原长安大云寺住持。乾元年同,因宰相房琯案被牵连,两人都被贬秦州,僧人先到,诗人后至,诗人在此与赞公偶遇。②杖锡:柱着锡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何来此”发问,表达了诗人在贬谪地见到老友时内心的惊讶。
B.颔联的景物描写既暗示了友人处境的凄凉,也赞美了友人品格的高洁。
C.尾联以“陇月”象征诗人和友人的团圆,也表达了对天下太平的祈愿。
D.诗歌借居所写友人,借友人说自己,达到友我统一、心境相通的程度
2.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