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段学生集体给家长下跪磕头的视频引发争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段学生集体给家长下跪磕头的视频引发争议。学生叩首的行为引发部分网友质疑:有多种感恩的形式,为何选择这种?不少同学质疑学校此举“形式主义”,但学校官微回怼也很耿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近日来,河南一所中学在高考倒计时200天当天,组织高三年级数千名多名学生进行包括励志演讲、50华里远足、感恩教育三部分的教育活动,在最后进行的感恩教育环节中,当家长为孩子读完家书,学校安排所有同学向家长磕头谢恩,此举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这种感恩教育是“作秀”,涉嫌“道德绑架”。事后,该所学校回应,这只是一种形式,想教孩子们学会感恩,懂得责任、担当。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命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感恩父母 猛一看河南省某校学生集体给父母磕头的事件,也许你会说这是形式,这是矫揉造作,但是我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感恩。 当某一天,你懂得感恩了,提起你手中感激的笔,哪怕在一张揉得皱巴巴的废纸上,写下几句的话语。谢谢赋予我们生命的父母。 当一个生命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那个婴儿在手术室里的第一声哭声,是否牵动了无数个做父母的心。父母看着这个幼小的生命一天天长大。从婴儿呱呱坠地,到小孩蹒跚学步,磕磕碰碰,哇哇啼哭;再到一朵正开的旺盛的祖国的花朵,踏上学海无涯的漫漫征途。他们的心也随孩子的成长而逐渐衰老下去。 当这个生命坠地时,父母也开始了他们劳动的岁月,拼命在外赚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省吃俭用积下了这些血汗钱,到头来照样花费在了我们身上。当有一天,我们再次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却发觉,父母的怀抱再也容纳不下我们了,而心却是把我们填得满满的。 当有一天,我们忽然来了兴致,胸有成竹的站在父母面前,说要给他们做一个别致的发髻,当我们摸着母亲的头发,眼中会有止不住的泪花,那再也不是我们幼时玩耍的乌黑亮丽繁多的秀发了,他在我们无意间变得既少,又粗糙了,不再那么柔顺,不再那么乌黑亮丽,而是白里透金了。那是岁月的磨擦。当我们摸着父亲的头顶,数着数不胜数的银丝,手中触摸到的头顶,不再像以往那样扎手,因为它秃了。 当我们看着这一个个场景。想起他们的辛酸。眼前浮现出一次次的画面。如果你的父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烈日当空下,你会看见一个高大或是矮小的背影,蹲在远处,弓着背脊,在田地里做活,颈上的毛巾,一遍又一遍的在脸上擦拭,都能拧出水来了。如果你的父母是一名工人,在酷暑下,你的父亲趴在高楼大厦的最上一层,那阳光仿佛大火焚烧似的炙烤着皮肤。如果你的父母是一名职员,我们只会明白,爸妈赚钱真容易,可我们有看到过,在某一个办公室里,还亮着微弱的光,还听得见笔尖在纸上唰唰的声音,那个弓着背的身影就是你的父母加班的身影。在某一瞬间,你发现了母亲的秘密,母亲卸妆后的样子,一条条爬山虎已爬满了母亲的整张脸,就如平静的湖面,一阵风猛的吹来,荡起的一阵阵波澜。 如今的我们已不是当年仰望着蓝天,却不敢飞翔的雏鹰;已不是仅仅张开嘴,等待着不劳而获的美味佳肴进入腹中。现在的我们敢于翱翔于天空,但不管我们飞得有多高,多远,一定不要忘却那个曾经给过我们温暖、幸福的家,给过我们生命的爸爸和妈妈。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现实性很强的材料作文,并带有一定的人物驱动型,考生要注意认真理解材料的内容,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审题立意。该项活动是高三年级为鼓励高考学子策划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懂得感恩。伴着抒情的音乐与主持人的说辞,家长朗读向孩子寄予期望的家书,学生跪拜行礼作为回敬,然后起身拥抱父母,这前所未见的大阵仗,让学生和家长震撼不已。有人流下了眼泪,场面感人。学校特意强调这一点:“现在缺的就是这种仪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肖子孙。”似乎这种仪式实现了向学生普及传统文化的目的。但是,在笔者看来,学生流泪与其说是被感动,莫如说是被这种刻意营造的氛围、不得不跪的方式弄蒙了。在孝道文化有些式微的现实语境下,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确实有宣传民族文化、启迪学生心灵的良好初衷,但是,对待传统文化、传统道德,我们应该秉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科学态度,才能真正认识、传承、光大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早已达成的社会共识,现代教育工作者不能食古不化。在传统礼教中,跪拜之礼体现上下尊卑,起着维护封建等级制的作用。这显然与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依靠类似方式来强行推广所谓磕头、跪拜这样的旧时礼教,与培养健全人格、追求平等意识公民的现代教育宗旨背道而驰。而违背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下跪,或许更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现行教育法规。近年来,这种组织全体学生给父母洗脚、给父母下跪的新闻频频出现,每每招致舆论批评,一些学校却乐此不疲。这背后恐怕折射出的其实是一种教育无方,对旧礼教不加甄别,全盘照搬,以仪式的喧嚣,来掩盖教育管理者的手段匮乏。孝敬父母等传统美德传承至今日,应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责任担当、以身作则的人性表达、身心平等的法律规范,而不是故弄玄虚的仪式表演。跪拜大礼当休矣,别将学生们引入歧途。 作文参考立意: 批评角度: (1)形式主义,这样的“感恩教育”形式大于内容,简单粗暴,不仅没有升华感恩,反而贬损了感恩的价值。感恩教育成为一场浮夸的道德表演,感恩走样了,变味了,也背离教育的初衷。 (2)是对传统文化矫枉过正的误读,暴露出了学校对平等和感恩等价值观念的理解存在偏颇,也暴露出了学校教育理念的陈旧和教育手段的陈旧。 (3)真正的感恩应该来自深层次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学习感恩本身是好事,但需要明白的是,感恩之事不在于一起一跪,而在平时点点滴滴的关爱回馈。 (4)该校为啥选择在高考200天倒计时时让学生跪拜父母呢?显然学校有功利化的用心,让学生在跪拜父母的过程中获得压力和动力,从而冲刺高考。其实学校是利用父母给学生施加精神压力,学校的真实目的是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这个角度,所谓感恩教育不过是幌子。 肯定角度: (1)学生跪拜父母,恰恰体现了教育者的责任,传道者的良心。 (2)作为孩子,对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无论如何都报答不了,区区一跪无可厚非。这是自古传承下来的孝敬之道,弘扬传统文化,可以唤起孩子们的感恩之心。 (3)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太容易使人浮躁迷惘。感恩教育,正是为了让学生们不忘记初心,不忘记感恩。 (4)孩子日常并不善于直白明了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学校为同学和父母提供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来向彼此表达藏在心里的爱和感谢,这是值得肯定的。 (5)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与家长来一次亲情碰撞,对于学生成长来讲相当有意义。 (6)即使是形式,但让孩子在父母面前秀秀孝心,如此一副温情画面,从中可以读到善意,悟出责任,至少是一次实实在在的提醒。正是社会需要的正能量。 (7)“跪天跪地跪父母”,多光明正大的事,社会及网友不必给跪拜注入那么多不必要的含义,把孩子想得太复杂太功利。 辩证分析角度:关键在于内容,学会感恩,懂得责任、担当,并且化为动力,不在于何种形式。 适合本篇作文的素材:(1)感恩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诗经》里的经典名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还是唐代诗人孟郊笔下耳熟能详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等,都是对感恩亲情与知恩图报的生动诠释。既然如此,那么,一道“说出六位亲人的生日”的入学面试题,究竟难在哪里呢?为何会难倒莘莘学子?然而,不仅仅很多孩子答不上来,就连一些家长也感觉十分尴尬,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其实,只要孩子们平时多留意一下,多关爱自己身边的亲人;只要家长们平日多教育一下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感恩心,那么,这道题非但不难,而且很简单。(2)日前,一道“亲情计算题”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假如父母再活30年,假如自己平均每年回家1次,每次5天,减去应酬、吃饭、睡觉等时间,真正能陪在父母身边的大概只有约24小时,30年总共才720小时,差不多一个月。这样的答案让人感觉残酷,又如此现实。尽管这样的计算结果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但不容否认的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目前正处于而且还将长久处于这种与父母分居两地的状态。尤其是随着独生子女一代长大成人,离开父母外出学习、工作和打拼,“空巢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处于“空巢”状态的老人也越来越多,子女对他们的赡养,尤其是精神赡养问题,也就变得越来越突出。我们首先得承认,“亲情计算题”算出来的答案虽然很残酷,但是它的背后也有现实无奈的一面,有客观原因的限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便现在还没有条件和能力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一起生活,但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尽精神赡养的责任和义务。说到底,“亲情计算题”的背后有无奈,也有提醒,但最关键的还是看我们如何行动。也许对很多现代人来说,困难的不是能不能做到多回一次家,多打一次电话,而是心里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实际行动。(3)当前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空巢老人们越来越多,而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年轻人对于亲情的诉求也越来越淡薄,以至2013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都将“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写入其中。是啊,“子欲养而亲不在”是多大的遗憾与悲哀啊!如今在网上热议的这道“亲情计算题”,更是形象地计算出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子女的究竟能真正陪伴父母多长时间,它既让我们每个人反省自己,也促使我们尽快付诸行动来报答父母。那么,让我们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吧!(4)真正的孝。常言道:“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孝,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孝?新洲城关高中的出发点原本是好的,让百名学生下跪喂父母吃饭,以教育学生怀一颗孝心,报父母之恩,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孝,孝应该是平日里的情之所至,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真情流露,而不是这种集体的作秀与表演。 适合本篇作文的结构:本题作文适合写夹叙夹议的记叙文,考生可以采取一段记叙一段议论的结构,可以选取生活中的小事对“感恩”这一话题进行记叙和描述,然后结合生活进行深入的反思,来谈论如何感恩才是真正的教育。 也可以写议论文,考生可以围绕“如何感恩”的中心话题,然后从“感恩的形式”“心灵的感恩”“感恩的意义”等几个分论点,进行充分的论述“如何感恩”,作文可以采取并列式或者层进式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某教师给高一学生列出的学习流程图,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概括为不超过30字的一句话新闻

今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将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等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专家公布了海水稻理论测产结果最高为亩产620.95公斤,远远超出了预估的亩产300公斤,这一数字基本追平了淡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这意味着中国高产海水稻试种成功。

全球有9.5亿公顷盐碱地,其中1亿公顷(15亿亩)在中国,2.8亿亩可以开发利用。

袁隆平院士希望通过耐盐碱杂交水稻的研发和推广,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外卖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_________的行业,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和渐渐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_________。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_________。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_______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

B.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

C.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渐关注

D.但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也渐受关注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显然,外卖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

B.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与外卖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显然,外卖与其他餐饮领域一样,也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D.显然,其他餐饮领域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外卖一样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B.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甫《春望》中描写明丽春景让花鸟流泪,借以反衬忧国之愁,思乡之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3)毛泽东在他的诗作《七律·到韶山》中描绘了一幅农民喜获丰收图: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一)咏牡丹

(宋)王    溥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二)苔

(清)袁    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诗写事花和桑叶,先抑后扬:先写其“小”与“柔”的特点,再褒扬其实用价值。

B.王诗先写了枣花和桑叶,然后以“堪笑”把所咏之物牡丹引出,表露出诗人的感情。

C.袁诗前两句是说苔花在没有日光的夜晚也努力展现自己,突出了它不畏艰难之精神。

D.“青春”指春天,“青春恰自来”是说正值春天到来,苔花抓住时机开始萌发生长。

2.这两首咏物诗除了运用托物言志手法外,各自还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