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善用正反设喻说理。比如:他用蚯蚓正面设喻,得出“________”的成功经验;接下来用螃蟹反面设喻,得出“_________”的失败教训。
(2)陆游《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的乡土文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大江东去)》中,先写“_________”,以美人衬托周瑜的英姿勃发;再写“_______”,以曹操军队的惨败反衬周瑜的军事才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秋思
陆游
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
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①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②城阙又秋砧③
(注)①列圣:指历代帝王。②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③秋砧:秋日捣衣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叙事,作者说自己秋日里不去登高望远,而在这半年中一直闭门养病,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
B. 首联两句作者采用倒装的写法,次句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原因: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
C. 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
D. 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守住中原,恩泽天下。
2.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宪,字德章,幼聪敏。梁武帝修建庠序,其一在宪宅西,宪常招引诸生,与之谈论,同辈咸嗟服焉。
大同八年,宪时年十四,被召为国子正言生,谒祭酒到溉,溉目而送之,爱其神彩。在学一岁,父君正遣门下客岑文豪与宪候周弘正,会弘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树义。时学众满堂,观者重沓,而宪神色自若,辩论有馀。弘正请起数难,终不能屈,因告文豪曰:“卿还咨袁吴郡,此郎已堪见代为博士矣。”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修,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学司衔之。及宪试,争起剧难,宪随问抗答,剖析如流。
太建九年,除散骑常侍,兼吏部尚书。宪以久居清显,累表自求解任。高宗曰:“诸人在职,屡有谤书。卿处事已多,可谓清白,别相甄录,且勿致辞。”及高宗不豫,宪与吏部尚书毛喜俱受顾命。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后主被疮病笃执宪手曰我儿尚幼后事委卿宪曰:“群情喁喁,冀圣躬康复,后事之旨,未敢奉诏。”
至德元年,太子加元服,二年,行释奠之礼,宪于是表请解职,后主不许,给扶二人,进号云麾将军,置佐史。皇太子颇不率典训,宪手表陈谏凡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后主欲立始安王为嗣,尝从容言之,吏部尚书蔡徵顺旨称赏,宪厉色折之曰:“皇太子国家储嗣,亿兆宅心。卿是何人,轻言废立!”
祯明三年,隋军来伐,后主遑遽将避匿,宪正色曰:“北兵之入,必无所犯,大事如此,陛下安之。臣愿陛下正衣冠,御前殿。”后主不从,因下榻驰去。宪从后堂景阳殿入,后主投下井中,宪拜哭而出。
(节选自《陈书·袁宪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线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后主被疮/病笃/执宪手曰/我儿尚幼/后事委卿
B.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后主被疮/病笃执宪手曰/我儿尚幼/后事委卿
C.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后主被疮病笃/执宪手曰/我儿尚幼/后事委卿
D.始兴王叔陵之肆逆也/宪指麾部分预/有力焉/后主被疮病/笃执宪手曰/我儿尚幼/后事委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宗,南朝陈第四代君主的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汉以后很多帝王有庙号,如刘彻的庙号是世宗,刘裕的庙号是高祖。
B.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束修,捆成一束的十条干肉,是古代相馈赠的一种礼物,也指古代入学拜师的礼物,
《论语·述而》有“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D.吏部,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时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其主要职能是掌管朝廷文官和武官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袁宪聪慧过人。年少时有令人折服的言论;十五岁时,面对众人围观,能从容辩论;在策试中面对考官刁难,也能自如应对。
B.袁宪廉洁淡泊。袁宪为官多年,以担任要职日久为由,上书请求解除职务,但两次被高宗拒绝,反而被委以重任。
C.袁宪刚正不阿。皇太子不遵守典章制度,皇帝想要废太子,立始安王为继承人,吏部尚书蔡徵附议,袁宪严厉指责蔡徵。
D.袁宪忠心耿耿。在隋军来袭的危急情势下,他没有抛下皇帝自行逃命,而是建议皇帝整理仪容,在前殿接见敌军,保持君主威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弘正将登讲坐,弟子毕集,乃延宪入室,授以麈尾,令宪树义。
(2)宪手表陈谏凡十条,皆援引古今,言辞切直,太子虽外示容纳,而心无悛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雪
(美)罗宾·西尔弗曼
十二月初的某一天,我们一觉醒来,发现外面银装素裹,下了一场好雪。十一岁的女儿艾瑞卡央求我:“妈妈,早饭后我们去滑雪好吗?”我也无法抵御滑雪的诱惑,于是我们穿戴整齐,向林肯公园高尔夫球场的大斜坡进发,那里是我们这个平坦城镇所拥有的唯一一座山丘。
我们到达目的地,小山顶上已经挤满了滑雪的人。
我们在一个瘦高个男人身边找到一处空地,这个男人也带着儿子滑雪。那个三岁的小男孩趴在雪橇上,正等着雪橇启动。“爸爸,开始吧!”男孩大声地喊道。
男人转过身来,非常有礼貌地对我们说:“我们先滑,可以吗?”
“赶紧去吧,”我对他说道,“你儿子已经急不可待了。”我的话音刚落,那位父亲便猛地推了一下男孩的雪橇,雪橇顿时飞了出去!可是并非男孩的雪橇独自向下滑行,男孩的爸爸也跟在雪橇后面拼命地奔跑。
“他肯定担心他儿子的雪橇会撞上别人。”我对艾瑞卡说道,“我们也要小心为妙。”
随之,我们坐上了自己的雪橇,伴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我们嗖嗖地向山下滑去。雪橇滑到山脚一条小河旁边,眼看就要撞上一棵大槐树,我们赶紧从雪橇上纵身跳下,四仰八叉地摔倒在雪地上,两人笑成一团。
“真过瘾!”我喊道。
“可是往回走得花很长时间。”艾瑞卡提醒我。
的确如此。当我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山顶走的时候,我看见那个瘦高个男人也拉着雪橇往回走,他儿子仍然趴在雪橇上。
“看人家爸爸是怎样对待孩子的!”艾瑞卡对我说道,“我能享受这样的待遇吗?”
我差不多快要喘不过气来,我对她说:“没门,我的小祖宗,你就继续往上爬吧!”
我们到达山顶的时候,那个小男孩又开始准备往下滑了。
“爸爸,快,快,快!”男孩喊着。男孩的父亲竭尽全力又猛地推了一下雪橇,然后跟在雪橇后面狂奔,到了山脚,他又开始拉着载有小男孩的雪橇往回走。
这父子俩就这样来来回回玩了一个多小时。尽管我的艾瑞卡自己能爬山不需要我照料,可是我仍然累得筋疲力尽。这个时候,滑雪的人们大部分都回家吃饭去了,山顶上的人已经少了很多。最后,只剩下我们和身边的父子俩以及稀稀落落几个人还在那里玩.
我暗自思忖,到了这个时候,那位父亲大可不必再担心孩子的雪橇撞人了,尽管小男孩还小,可是让他自己拖着雪橇往回走一两次应该不成问题。可是这个男人似乎不知道疲倦,一直心甘情愿带着儿子这样开心地玩着。
后来我忍不住朝他大声地喊道:“你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瘦高个男人转身冲我笑了笑,“他是一个脑瘫患儿,不能走路。”这位父亲坦然相告,没有隐瞒。
我一下子愣住了,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山上自始至终没见到男孩下雪橇。他们玩得那么开心,一切看上去都很自然,我压根就没想到男孩竟然有生理缺陷。
尽管我不知道这位父亲的名字,但一周之后,我在当地报纸为我开的专栏里讲述了这个故事。也许他本人,或者认识他的人看到了我的那篇文章,因为随后我收到了一封来信:
亲爱的西尔弗曼夫人:
和我儿子每天所做的努力相比,那天我在山上使出的力气根本不值一提。对我而言,儿子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希望将来有一天,我能够像他那样坚强,哪怕只及他一半坚强我也心满意足。
(摘编自《新民晚报》,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站在第一人称视角,描写了一次滑雪的经历,通过对滑雪时遇到的父子二人表现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位不知名的父亲的赞美。
B.男人带着儿子滑雪时的速度非常快,“我”非常担心,但父子两人的滑雪技术很高,即使遇到危险时也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C.文中以巧妙的反衬手法,以“我”即使不照顾女儿都感觉累得筋疲力尽,衬托了那位父亲滑了几次“似乎不知道疲倦”的表现。
D.小说善于运用制造悬念的手法,读者伴随着“我”的思忖一直关注那位父亲为何拖雪橇不知疲倦,直到最后才明白真相。
2.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请简要分析。
3.文章在结尾安排那位父亲给“我”的那封信,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美贸易战的喧嚣尚未远去,美方封杀中兴的禁令悄然而至。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这一禁令为期长达7年,理由是中兴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英国也于近日发出新的建议,警告电信行业不要使用中兴的设备和服务。美英的双重打击也许会令这家民族品牌企业面临破产。
4月17日,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将密切关注事态进展,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4月19日,商务部再次强硬表态:“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聪明,否则只会自食其果。也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的决心,如果美方坚持通过单边主义的保护政策,不惜伤害中美两国企业利益,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作出让步,那是打错算盘,中方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决心和信心不会有丝毫动摇,我们会进行坚决的斗争。”
此外,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美方行为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赤裸裸的经济霸权。“如果美方任性妄为,继续逆潮流而动,我们必将严阵以待,毅然亮剑,打赢这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保卫战。”
(新浪新闻,有删改)
材料二:
中兴作为中国第二大、全球第四大通讯设备制造商,却因美国的一纸禁令,几乎遭到了灭顶之灾,这背后折射的是中国集成电路(IC)行业的问题: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仍然集中在中低端。基础能力上的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IP核、先进工艺和外包设计服务,最终行业将受制于人。
《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分析报告》显示,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在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近为零。
正是这样过于依赖进口核心芯片的局面,一旦面对美国的制裁,国内IC行业“说不”的底气也显得十分不足。毕竟,国产芯片一日不能替代,这样的局面一日没有改变,IC产业的发展始终受限于美国。应当时刻铭记,我们在向美国掣肘说不的同时,也要警惕此类暗示性的主张——若要站在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大量投入研发。这句话在当前的舆论环境中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普及,几乎成为常识。但是,一切还需从长计议,一切进步都还需积淀;换句话说,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不能乱,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不能破。
(财经网,有删改)
材料三: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道出了亿万国人的心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这是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宣言,也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铿锵誓言。
加速突破核心技术,必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全力打好创新攻坚战,奋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以芯片行业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明显“代差”。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不可能一蹴而就。创新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培育创新生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直到实现最终目标。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还要找准重心,牢牢牵住科研攻关的“牛鼻子”。创新的千军万马,向哪里进军?要把方向搞清楚,把重点搞明白,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在信息领域,就应聚焦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强筋壮骨。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突破核心技术,也意味着开放创新,既跟高手过招,也与各方合作共赢,善于用好全球创新资源。
(新华网 辛识平:《加速打造“中国芯”》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方以违反了美国限制向伊朗出售美国技术的制裁条款为理由封杀中兴,这是对国际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发展之路的肆意破坏。
B.面对美方的封杀令,中方指出其目的是企图遏制中国发展,迫使中国作出让步,中方表示将采取措施,严阵以待,维护合法权益。
C.以中兴为代表的国内IC行业,面对制裁明显底气不足,折射出来的主要问题是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主流产品少而且低端。
D.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庞大,但却因基础能力欠缺,强烈依赖第三方的先进IP核等问题受制于人,想要改变现状,还需从长计议。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对中兴的制裁,不仅会对中国民族企业造成重大打击,而且还会伤及美国企业的利益,是一种逆流而动的行为。
B.中国有着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当前中国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低,在计算机、移动通信终端等领域的芯片国产占有率几乎为零。
C.“若要站在世界领先水平,就必须大量投入研发”这种舆论认识是不理性的,可能会打乱2025年中国迈入制造强国的步子。
D.近年来,我国芯片行业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代差”明显。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一定能实现最终目标。
3.为了“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我们应该怎样做?请根据材料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近代以来,为了应对国际战争和冲突,构建持久稳定的国际秩序,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接踵而出,但总体上收获甚微。这不禁令人反思一个重大问题: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否可能?
依照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的理解,构建持续和平稳定发展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能的。在他看来,战争是伦理发展的必然环节,是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的必要手段,“持续的甚或永久的和平会使民族堕落”。应当说,在黑格尔所处的现代性发展阶段,这种理解不仅是正确的,还是相当深刻的。因为黑格尔把握了那个时代主体间、国家间关系的本质,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正如前文所述,在各个国家为了实现自我发展而激烈争夺有限的发展条件时,战争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暂时的和平不过是弱小国家面对大国霸权的无奈选择,或多个大国之间的短期相互制衡。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某一国家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和力量,平衡便必然会被打破,“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仍将继续。
但问题在于,当今世界已经远不是黑格尔所处的那个现代性起步和快速发展的时代,而是处于现代性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今日世界现代性问题的严重化和普遍化,并不是靠丛林法则就能根本解决的。对外战争不能确保自身和平,限制他国发展不能确保自我发展,不合作就不能发展,不共赢就不能单赢,这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这时候再抱着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案不放,显然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了。时代发展呼唤新的全球治理方案。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准确把握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治理方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首次突破和超越了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方案的单一主体性思维,在主体性基础上强调公共性,开启了全球治理的崭新篇章。
现代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点,是所有国家都居于其中的历史境遇。那么,为何唯有中国能够率先提出超越传统现代性的全球治理方案呢?这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由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决定的。中国道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现代化道路从来就不是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而始终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这使得中国的现代性从其开启之日起,就与西方经典现代性存在本质区别。西方的市民社会、原子化的个人、“一切人反时一切人的战争”,在中国道路中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
由此可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不仅体现于提出一整套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而且做到了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和新特点,成功提出一种超越传统现代性全球治理观和发展观的新方案。其最根本、最重要的世界意义在在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拓展和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推进,为这种新方案的实施提供了充分的证明和鲜活的示范。
(节选自桑明旭、郭湛《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坐标、现实基础与世界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黑格尔认为战争是必然的,有了战争就能保持各民族伦理健康,民族就不会堕落。
B. 中国为适应时代发展摒弃传统的主体性思维,强调公共性,提出全球治理的新方案。
C. 在现代性发展的初始阶段,战争和冲突不可避免,和平只是小国的妥协或大国间的制衡。
D. 受中国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一种集体主义或公共主义式的发展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论题,文章首先设问,然后通过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B. 第三段通过分析当今世界处于新的历史阶段,论证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C. 文章引用黑格尔的“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是为了证明在当时战争和冲突是必然的。
D. 文章从历史回顾、现实基础和世界意义等方面来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去所提出的一系列全球治理方案收效不大,其中一个原因是没有很好把握时代特点。
B. 中国如果最初选择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就不会率先提出符合时代的全球治理方案。
C. 因为西方文化关注个体、关注自身利益,所以他们很难提出有效的全球治理方案。
D. 全球治理方案只有准确把握现代性发展的新变化、新特点并且具体可操作,才会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