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说怿女美。(《诗经·邶风·静女》)

(2)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3)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__,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

(6)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

 

彤管有炜 执敲扑而鞭答天下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庄生晓梦迷蝴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山深闻鹧鸪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炜”“鞭答”“钩”“鹧鸪”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醉落魄·席上呈元素

苏轼

分携如昨,人生到处萍飘泊。偶然相聚还离索。多病多愁,须信从来错。

尊前一笑休辞却,天涯同是伤沦落。故山犹负平生约。西望峨嵋,长羡归飞鹤

(注)①元素:杨元素,是苏轼同乡和故友。②归飞鹤:《搜神后记》中记载,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感慨人生如浮萍在水,为漂泊而“多病多愁”,一开始便是错误。

B.词一开头,就点明离别如在昨天,写出了临别依依、难舍难分的感情。

C.天涯沦落,不妨放怀一笑。词人达观洒脱,以“尊前一笑”劝慰友人。

D.词人客中送友,取境阔大,声调嘹亮,情虽抑郁但不萎靡,情味独特。

2.词的后三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辨志

[清]张尔岐

人之生也,未始有异也;而卒至于大异者,习为之也。人之有习,初不知其何以异也;而遂至于日异者,志为之也。志异而习以异,习异而人以异。志也者,学术之枢机,适善适恶之辕楫也。枢机正,则莫不正矣;枢机不正,亦莫之或正矣。适燕者北其辕,虽未至燕,必不误入越矣。适越者南其楫,虽未至越,必不误入燕矣。呜呼,人之于志,可不慎欤!

今夫人生而呱呱啼,哑哑以笑,蠕蠕以动惕惕以息,无以异也。出而就传,朝授之读,暮课之义,同一圣人之《易》书》《诗》《礼》春秋》也。及其既成,或为百世之人焉,或为天下之人焉,或为一国一乡之人焉;其劣者,为一室之人、七尺之人焉;至其最劣,则为不具之人、异类之人焉。言为世法,动为世表,存则仪其人,没则传其书,流风余泽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恩施沾乎一域行能表乎一方,业未大光,立身无负者,一国一乡之人也。若夫智虑不离乎钟釜,慈爱不外乎妻子,则一室之人而已。耽口体之养,徇耳目之娱,膜外概置,不通疴痒者,则七尺之人。笃于所嗜,瞀乱荒遗,则不具之人。因而败度灭义,为民蠹害者,则为异类之人也。岂有生之始遽不同如此哉?习为之耳。习不同,志为之耳。志在乎此,则习在乎此矣;志在乎彼,则习在乎彼矣。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言志之不可不定也。故志乎道义,未有入于货利者也;志乎货利,未有幸而为道义者也。志乎道义,则每进而上;志乎货利,则每趋而下。其端甚微,其效甚巨。近在胸臆之间,而远周天地之内。定之一息之顷,著之百年之久。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人之所以孳孳终其身不已者,志在故耳志之为物,往而必达,图而必成。及其既达,则不可以返也;及其既成,则不可以改也。于是为舜者,安享其为舜;为跖者,未尝不自悔其为跖,而已莫可致力矣。岂跖之聪明材力不舜若欤?所志者殊耳。呜呼,学者一日之志,天下治乱之原,生人忧乐之本矣!

孟子曰:“士何事?曰,尚志。”《学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张子曰:“未官者使正其志。”教而不知先志,学而不知尚志,欲天下治隆而俗美,何由得哉

(选自《蒿庵集》,有删改)

(注)①膜:人体薄皮样组织,这里代指人体;置:一概放置不管。②瞀乱:昏乱。③跖:盗跖,柳下惠之弟。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授之读,暮课之义      授:教授

B.慈爱不外乎妻子          妻子:配偶

C.徇耳目之娱              徇:追求,谋求

D.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    孳孳:努力不懈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而呱呱啼                  请立太子为王,绝秦望

B.行能表一方                  其闻道也固先

C.不同,志为之耳            臣壮也,犹不如人

D.定之一息之顷,著之百年之久  剑阁峥嵘崔嵬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

B.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

C.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

D.久而愈新者/百世之人也/功在生民/业隆匡济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天下之人也

4.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志向对人生起到积极作用的一组是

①而遂至于日异者,志为之也 ②人之于志,可不慎欤  ③笃于所嗜,瞀乱荒遗,则不具之人

④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⑤志乎道义,则每进而上  ⑥人之所以孳孳终其身不已者,志在故耳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人的差异取决于人的习惯,而习惯又取决于人的志向,人的志向决定了人生的价值与地位,志向既是人们忧乐的根本,又是社会治乱的源头。

B.作者认为舜一类的人志在道义,跖一类的人志在货利;若达成目标后再想改变志向已不可能,所以像跖一类的人自始至终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

C.作者行文先简论“志”的重要性,再列举人的差异性表现及影响以进一步阐明“志”的作用,进而分析差异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结构严谨。

D.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的论证方法,将“志”“习”“异”三者关系说得明白、深刻且生动形象;引用孔孟论志之言,增强了论证力度并增添了说理文采。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因而败度灭义,为民蠹害者,则为异类之人也。

(2)岂跖之聪明材力不舜若欤?

(3)欲天下治隆而俗美,何由得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一句古诗。“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的原意是如果连一句话都不能付诸实践,纵然读万卷诗书也只是枉然。此句旨在阐述知与行的关系,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只会死读书而不能有效运用的人,学问再多也是纸上谈兵。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过程,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从而使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知行范畴的讨论主要围绕知行的难易、先后、轻重、分合等问题展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重行传统肇始于先秦时期,孔子就有“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等论述,提出君子应当言行一致、以行为本。荀子对于重行讲得更为透彻,“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用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将“行置于最高层次,使“行”成为检验“知”的标准。

从先秦到汉唐,中国哲学重行传统已经形成,但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则主要来自宋明理学家的阐发。程颐首倡“知先行后”说,后朱熹修正这种观点,提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为重”,此为“知轻行重”说的核心观点。至明中叶,“天下事势,如沉疴积瘘,所望以起死回生”,此背景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提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力图达到“知”与“行”、“心”与“物”融为一体的境界。

知行合一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哲学智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提出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从而创造性地发展了“知行合一”学说。后来,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又提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的可贵品格。

“知则必行,不行则为徒知;言则必行,行则为空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的关系,通过调查了解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再通过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从而将“身入基层和“心到”基层统一起来。只有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反对认识与实践相脱离,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避免“空对空”“两张皮”,从而切实把问题解决好,用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民心。

(节选自刘舒《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

1.下列表述,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读书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读书多却不能够活学活用的人,是不能切实解决问题的。

B.“知行合一”,重视实践,用“行”检验“知”这个哲学认知在先秦时就已形成。

C.经过不同时代的学者对知行关系的深入探究,国人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行观。

D.调查与研究的关系实质,是知行关系,通过调查去发现问题,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含义的一项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C.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D.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

A.为实现中国梦,我们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做知而行之的行动者和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B.读书人要讷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方能培养君子人格。否则,就会沦为夸夸其谈的空谈家。

C.共产党人若能将“身入”基层和“心到”基层统一起来,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业绩,赢得民心。

D.有了知行合一的睿智和坚韧,我们就能在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中做到初心如磐,砥砺前行。

 

查看答案

下列四副对联,适合用于灯具店的一项是

A.放眼看乾坤  增光察远近

B.满室明如昼  流光夺月辉

C.悬将小户牖  亮彻大乾坤

D.昆池明月满  合浦夜光回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新版物业条例将增加狗患治理规定,两次受罚者将被纳入失信名单,物业如对违规养犬漠视,最高处以3万元以上罚款。

D.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并定下“不耽误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的“铁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