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 ①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②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B.“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D.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众乃皆伏。於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摘编自司马迁《项羽本纪》)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B.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C.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D.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B.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季父”即最小的叔父。
C.“江西”即现在的江西省,中国省级行政区,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省会南昌。
D.“禆将”,副将。禆,古代的次等礼服;唐初训诂学家颜师古解释“裨”为:“裨,助也,相副助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起兵反秦时才二十四岁。项氏好几辈人做楚国的将领,被封在项地,所以姓项。其姓氏源于他们的封地名。
B.项羽年少时学习文化和剑术都没有学成,但有志于学习军事学知识,经过学习,对兵法的大意,了解透彻。
C.项羽手里拿着郡守的头,身上佩挂着郡守的官印和系印的丝带。郡府的侍从、护卫大为惊慌,一片混乱。
D.项梁配合项籍杀死了会稽郡守之后,项梁又一连杀一百来人。起事成功后,项梁做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鸿门宴》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荆轲之死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的托盘里取过地图,身子前倾,双手举过头顶。秦王,这是我们燕国地图,从此以后,燕国将俯首称臣,如大秦之属县,岁岁纳贡,不敢有半点异图。
秦王喜不自禁,俯身来看。
地图一点儿一点儿展开,一点点展开,末了,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
荆轲突地执匕朝秦王猛刺,秦王情急中躲开利刃,荆轲奋力追赶……
“停停停停,”台下赵团长击着手掌,示意台上停下来,“金科,你演荆轲演了多少年?三十年。三十年一直都这么演?”
“这是历史正剧,当然这么演!”
“啧啧啧!”赵团长不停地摆头,“难怪我们剧团濒临倒闭,三十年啊,一成不变!时代不同了,金科,老戏要演出新意,要融入时代元素嘛!这戏要改,一定要改!”
怎么改?
赵团长经过一个星期的编写,终于拿出了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剧本,剧情是这样的:荆轲并不是什么义士,而是一个无赖,整天好酒贪杯爱色敛财,一心想着飞黄腾达。于是买通关系,混骗到了燕王身边。后来见秦国势力强大,燕国岌岌可危,便假托刺秦,携燕国地图、奇珍异宝投靠了秦王……
金科开始认真地看了两页,看着看着,脸色大变,一抬手将剧本扔出了窗外。
“狗屁!”金科愤怒地说。
赵团长心痛地捡回剧本,赶紧收回公文包里。“我说金科,现在不是流行戏说吗?不是流行穿越吗?不是流行搞笑吗?你那什么什么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狗屁!谁信?谁看?没人看,哪来钱?没钱哪来房?哪来车?金科呀金科,你不能再固执下去了,好好想想吧!”赵团长痛心疾首地说。“要演你演!”金科剑眉倒竖,黑着脸甩手走了。赵团长还真想演,但他演得好吗?金科是县剧团的台柱子,金科饰演的荆轲神形毕肖,唱念做打,无不精彩绝伦。只是这金科演荆轲久了,出不来,总以为自己就是荆轲,他耿直,敢怒敢言,这不,连赵团长他都不给一点面子。
赵团长只得强忍着,低下身价去求金科,“金科啊,我初来乍到,您是老革命,一定要支持我的工作啊!如果我们把这个戏演好了,到省里拿个一等奖什么的,奖金可是两万呢!”
赵团长软磨硬泡了几天,金科才心一软,勉强默认了下来。
经过两个月精心排练,新版《荆轲刺秦》终于隆重上演。首演在县大剧院举行。锣鼓铿锵,大幕开启,艳丽的灯光下,十位盛装女子且歌且舞,巧笑倩兮,美目流转,妖冶异常,歌舞升平中,荆轲摇摇晃晃,晕晕乎乎,醉眼蒙眬,美女们挤眉弄眼,极尽挑逗,荆轲左牡丹,右芙蓉,沉醉在温柔乡里……
易水送别……
图穷匕见……
荆轲从秦武阳手中取地图在手,突然间神情大变,脸色异常凝重起来。地图一点点展开,一点一点展开,图穷,寒光一闪,一柄锋利的匕首出现在眼前。赵团长大惊,按照新剧本,地图里是没有匕首的。
荆轲左手扯住秦王衣袖,右手执匕首朝秦王猛刺。饰演秦王的演员覃望也吃了一惊,戏不是改了吗?怎么还刺?金科朝覃望使了一个眼神,低声道:“按老剧本演。”覃望愣了一下,只好拔剑,一边拔一边奔跑,一边奔跑一边想,赵团长不是吩咐过吗?不,不能按老剧本演,荆轲不能死,死了后面的戏怎么演。于是继续奔跑,装作剑始终拔不出来的样子。金科瞧出来覃望的意思。
荆轲止步,仰天长笑:“哈哈哈哈!秦王施暴政天怒人怨,荆轲我受重托为民除奸,焉能好美色贪钱财忠义扫地,留千古骂名遗臭万年!罢罢罢!难手刃秦贼,我怎能苟且偷安,纵万死无生也不污我忠肝义胆。”金科突然擅自加进了一段唱词,还好琴师老练,跟了上去。唱罢,荆轲将匕首在脖子上一横,身子一斜,栽倒在地,倒地的那一刻,看得见金科眼中噙满泪水。
戏完全演乱套了,赵团长急忙令人将幕布拉上。
奖牌呀!奖金呀!赵团长捶胸顿足。为了奖牌,为了两万元奖金,不管怎样,戏还得演,赵团长只得压住满腔怒火上金科家去求他。金科避而不见,让老婆传出话来,荆轲已死!
从此以后,金科告别舞台,不再演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团长认为历史正剧没有商业价值,只有“戏说”“穿越”才能改变剧团现状,这说明他是虽有责任心但缺乏文化素养的人。
B.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金科的形象就是在与赵团长改编剧本、覃望不敢按老剧本演戏这一系列言行的鲜明对比中凸显出来的。
C.金科答应赵团长出演新版《荆轲刺秦》,在舞台上却按照老剧本演,这样安排在情节上制造了波澜,起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D.小说以生动的笔触叙述了“荆轲之死”这一故事,体现了艺术创作不能为市场所左右,艺术不能做市场的奴隶的主题,引发读者深思。
2.这篇小说的细节描写有何作用?请分别结合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部分写到“荆轲已死”,请结合小说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 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多部影片同场竞技,将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推升至 58.4 亿元的高度,观影人次达 1.3 亿,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就高达 14.43 亿元。
被誉为大陆首都“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地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春节档期叫好又叫座,短短 5 天,票房逾 14 亿元。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流浪地球》一上映在豆瓣网拿下 8.4 的高分,影院排片率从第四逆袭到第一,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是人民币 53.34 亿元。
(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
材料二:
国内票房突破 40 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往前追溯 20 年,中国科幻文学因缺乏好作品,一直不被外界熟知,最顶尖的作品在国外最多也只有几千本销量。因此当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在海外热销时,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
而《三体》同样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王晋康、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作品版权被诸多投资方争抢。但王晋康却认为,这把火似乎烧得有点虚热:“《流浪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 但我们不能忽略它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的不完美。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的不流畅、剧本上的科学硬伤,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目前想打动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困难。”
王晋康认同中国科幻电影己走入元年,但在他看来,这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即便《流浪地球》失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迟也只再延迟五年。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的是让资本更早地涌入,科幻作家有了培育的土壤,即便后续跟风的科幻电影失败,也不会让中国科幻热再次断流。“中国与美国科幻电影之间,是工业化的差距。美国领先中国不止十年。科幻电影烧钱,同样需要烧时间。” 而谈及何时中国科幻电影可以与美国并称“双雄”,王晋康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
(摘编自《新京报》:《王晋康: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
材料三: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流浪地球》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这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
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大制作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中国大多数制作人目前还无法企及的。《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
《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应该说,相对影视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还有一些差距。我们要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摘编自《参考消息》)
材料四:
在航天科技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我国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隆重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国家不断培育电影新的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所产生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如此视觉奇观式的庞大制作凸显了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都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题材,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与多部影片同场竞技时脱颖而出,好评如潮,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 14 亿元,实现精彩逆袭。
B.过去 20 年中国科幻文学很少被外界关注,刘慈欣的《三体》使中国科幻文学发生转折,并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
C.从材料二看,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巨大发展,乐观地估计,中国科幻电影在十年之内就能比肩美国。
D.《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增长,既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科幻电影取得的初步成就。
B.电影《流浪地球》虽然在剧本内容、科学设定、人物表演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瑕疵,但是总体质量还是被认可的。
C.《流浪地球》中人类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与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交相辉映,让人联想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D.中国电影要想继续走创新道路,就需要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
3.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的时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说明。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中国人看来,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
中国的戏剧,往往带有一个喜剧的结尾,叫做大团圆。一桩冤案,最终总能得到昭雪,或由被害者死后化为鬼魂复仇;才子佳人的离别,总能以重逢和喜庆为结局;公子的落难总能以及第高中而结束。有的故事本是以悲剧结尾的,在流传过程中也渐渐改成了喜剧的结尾。如元稹的小说《会真记》本是以女主人公莺莺被抛弃为结局的,王实甫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戏剧《西厢记》就成了大团圆的喜剧结尾,最后一本的题目是“张君瑞庆团圆”。明代汤显祖的著名戏剧《牡丹亭》,故事情节和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相似之处,但结局颇不相同。《牡丹亭》里的女主角杜丽娘死而复生,她和柳梦梅的爱情得到圆满的结果。《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的女主角朱丽叶死而复生之后,看到罗米欧已经自杀,便也跟着自杀了。中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他的作品里也浸透了乐观精神。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最后总是战胜残暴的压迫者。他总是给观众以希望和鼓舞,不肯让人带着沉重的心情离去。有一些戏,正反两方面力量的对比十分悬殊,人或以为必定是以悲剧告终无疑了,但出人意料之外,关汉卿还是让正义战胜了邪恶,在欢乐中结束了全戏。《窦娥冤》里的窦娥虽然被杀,但剧本还是以窦娥的鬼魂复仇成功为结局的。
在古代小说里,大团圆型的故事也不少见。如唐代白行简的《李娃传》,宋代话本《冯玉梅团圆》,明代的拟话本《玉堂春落难逢夫》,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王桂庵》等许多小说,写的都是大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他们的喜爱。
乐观精神在中国古代诗歌里也表现得十分突出,主要是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中国有入世的诗歌,也有出世的诗歌即山林隐逸一派,但少有厌弃人生的诗歌。出世并不是厌弃人生,只是厌弃世俗社会、厌弃官场仕途,要到大自然里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但他的田园诗绝不是厌世之作,相反地处处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他的诗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村舍、鸡犬、豆苗、桑麻,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在陶渊明笔下无不生意盎然。唐代着名的山水诗人王维,后期受佛教影响,有些诗歌的情调比较冷寂,但即使在这些诗里仍然有一种生活的情趣。他的《终南别业》《田园乐》,虽然是写隐居,但仍然以极大的兴致在搜寻着山水的胜境,并在大自然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并没有厌世的意思。杜甫因为比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疾苦,又常常抒写自己的忧愁,也许有人以为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其实不然,坚强乐观是他思想性格的主导方面。不论时局多么恶劣,他个人的遭遇多么不幸,杜甫从来也没有丧失过信心,从来也不肯放弃理想。即使是在揭露政治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的时候,他仍然怀着希望。他的代表作《北征》,就是一首渗透了乐观主义精神的诗歌。这是当时最坚强、最乐观的声音了。又如《登楼》,在万方多难、国土日蹙之际,杜甫把自己的国家比做高悬于天空的北极星,坚信它不会沉沦。可见杜甫虽然忧愤深广,但并没有被忧愁压倒。忧郁和乐观这两种旋律同时回旋着,形成他所特有的风格。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绪论·乐观的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植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易经》“穷与变”的观念,《老子》“福与祸”的观念,就是中国文学乐观精神的源头。
B.因为中国人认为,逆境的极点就是顺境的开始,黑夜的尽头就有曙光的出现,所以中国文学往往是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
C.中国文学的乐观精神在戏剧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中国的戏剧,往往带有一个喜剧的结尾。
D.《窦娥冤》里的窦娥与恶势力的力量对比十分悬殊,人或以为必定是以悲剧告终无疑了,但关汉卿还是让正义战胜了邪恶。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汤显祖的《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情节有相似之处,但《牡丹亭》结局圆满,《罗密欧与朱丽叶》结局悲惨,说明外国戏剧不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
B.中国古代小说,写的基本都是大团圆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群众喜爱,说明中国小说也重视乐观精神的表达。
C.中国古代诗歌,注重对人生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使是出世的诗歌,其乐观精神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D.陶渊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肯定,绝不是厌世之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诗人的出世并不是厌弃人生,只是厌弃世俗社会、厌弃官场仕途,要到大自然里建立一种理想的生活。
B.王维的《田园乐》其六写到“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僮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写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并没有厌世的意思。
C.杜甫的诗既反映人民的疾苦,又抒写自己的忧愁,忧郁和乐观这两种旋律同时在他的诗歌中回旋,杜甫既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又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D.选文通过列举中国古代戏剧、小说、诗歌作品中包含的乐观精神,充分阐释了中国文学往往以乐观的精神看待人生的观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看短视频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方式。短视频便捷的操作、新奇的内容吸引了不少青少年。一项针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80.7%的受访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看短视频,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几乎100%的受访家长认为网络上存在不少不健康的短视频,72.7%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会受不健康短视频的影响,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会模仿不良短视频的内容而学坏。
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向有关人员或机构表明你的观点,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明确对象,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