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份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是早晚的事另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份之虞。由此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再三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和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绝不是任意安排的。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就文本的某个人物、标题或者思想意蕴等角度,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时还表现为对传统观点或命题人假设观点的认知评价等,要求考生认识问题表达看法具有独创性,不因袭他人成说。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强调考生的自主性的阅读体验,它特别强调“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些观点必须是建立在对文本的理解基础之上的,不然,就成的“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本题要求探究课文中超前称刘邦为“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是持批评态度的,你有什么看法。通过某些称谓,我们可以窥探说话人的心理状态,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可从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状态等角度分析。如“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双方兵力相差甚大,项羽兵40万,刘邦兵10万。在这一场力量悬殊的外交战场上,刘邦一方处境极为不利,作为谋略家的张良深知只有恭维对方,贬抑自己,才是摆脱困境的上策。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尽管此时的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还没称王,但他和樊哙也称项羽为王。同样,他们的统帅刘邦,与项羽同为诸侯且有兄弟之约,在项羽面前完全可以平辈自居,可是他对项羽所说的不到50个字的一段话竟一连用了三个“臣”,称呼对方则连用了四个“将军”。在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也称项羽为“项王”。从刘邦的称呼中可以看出他为了骗取信任,不惜牺牲个人尊严来委曲求全、善于韬晦权变的性格。但也正是这种能屈能伸、以退为进和善于应变的性格,最终使他在鸿门宴上躲过了杀戮。
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在“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他也没有称王。但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张良却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也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的雄心壮志,他们虽在项羽面前称“臣”,却同心协力,雄心勃勃,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只不过当时他们势力还很弱小,这种雄心千万不能让项羽方面察觉,所以张良在项伯、项羽面前五次都称刘邦为“沛公”,即使与樊哙谈话,因为是在项羽军营,也只称刘邦为“沛公”。至于面对刘邦的一次称之为“沛公”,是在“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的语境中,这是张良教刘邦如何对项伯说话,同时也是迫于势力弱小,自然不好说“言大王不敢背项王也”。张良的几次“大王”的称呼,无疑给刘邦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使他在处境已完全被动,如丧家之犬,不知“计将安出”之际,给了他及时的鼓励,使他增加了信心,稳住了阵脚,最终躲过了鸿门宴这一劫,从而使他能在后来成功登上帝王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