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出警 戈舟 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出警

戈舟

那天在所里做笔录,报案人是个姑娘,说是“心爱的”电动车被盗了。刚写好,又接到社区的电话,说他们晚上有个群众活动,可能参与的人比较多,需要我们帮助维持秩序那天晚上社区的活动就是广场舞表演,实际上围观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他们高估了自己的风头。过去看了看情况,安排几个保安维持秩序,我独自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巡逻,而同事小吕去了片区。因为又有人报警说邻居在家里制毒,我没怎么考虑就把这案子交给了小吕。

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这情绪我也有过。直到今天,我也不太跟妻子说我每天都忙活些什么。我不做英雄梦了,但希望我妻子还接着做,那样回了家,我才可以心要理得地喊累。所以有时候遇着邻里纠纷之类的事儿,我都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

开始小吕挺兴奋的,像是张网以待,翘望已久,终于来了条大鱼。涉案的小区是教师新村,里面住的都是教师。报案人是位退休多年的小学校长,信誓旦旦地说,以他所掌握的丰富的化学知识,完全能够通过阳台上飘来的怪味儿做出判断。他的邻居也是一对教师,两口子带着个 十多岁的孩子,女主人倒还真是个教化学的。可查来查去,一点儿证据都没有。小吕不太甘心,加上老校长半年报了五十多次警,这个案子就成了小吕的心事。他不觉得我们就只能维持 秩序、追回一辆“心爱的”电动车。

回来后小吕眉头不展,说他又趴在老校长家的阳台上闻了半天,隔壁飘来的只有红烧肉味儿。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

那天算得上是平安无事,我们本来可以在宿舍睡个好觉,假如我没有说起老奎的事。老奎七十多岁,老伴十几年前过世了,他一直独自过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她早年外出打工后,就一去不返。老查经济状况还过得去,有两套房子,住一套,租出去一套。如今这一片的房价可不低。

先是他突然失踪,发了协查函,一城里寻不到,以为他可能不在人世了。半个月后的一天夜里,他却突然打来电话报警,说是自己在家摔倒了,现在根本爬不起来。等我们赶到时,他正坐在屋子中间的矮凳上,根本不曾摔倒,更不会爬不起来。我们哭 笑不得。撤警的时候,他突然抓住了我的手,一刹那,我有着突然被什么抓牢了的感觉。几天后老查又报假警了。还是说他摔得起不来了。等我赶到的时候,老奎照旧坐在小板凳上,臊眉耷眼,像个坐在黑暗舞台中央的老猿猴。这回,老奎主动说他之前是去找打工的闺女。

走的时候,老奎送了送我。他颤巍巍地踅到门前替我开门。手伸出去,捞一把,又捞一把,第三把才捞到门把手上。

又过了几天,还是在半夜,老奎的求助电话又来了。我让一个协警过去看看。小伙子回 来跟我说,老奎点名要我去。这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了。问明白他没什么事儿后,干脆就置之不理了,谁知第二天一大早老奎竟然找上门来。

他一拐到我前面坐下,第一句话就是:“我要自首。”我按接警程序示意他进来说时, 他的脸上竟然有一种掩藏不住的幸福感。

果然,这又是他的恶作剧,案情很快排除。

就这样他反反复复地闹了有小半年,我们都被折腾得够呛。

这一年的除夕,为了防止他再“闹事”,我们主动邀请他来所里参加新年聚会。他好像被一种氛围感染了。突然挨近我,嘀咕了一句:“就是孤单么,想跟人说话。”老奎的事讲完了,半天都没听到声音。我以为小吕已经睡着了。

“孤单。”他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般的回味。

我探出头,看到小吕的头枕在自己胳膊上,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又过了一会儿,小吕跳了起来。临出门他还没忘记戴上帽子。

天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小吕才回来。我迷迷糊糊地被他吵醒,看见他兴奋地从在我床沿上,腋窝下全是汗渍。

“没错,老校长承认是报假案了。”他说,“本来问清楚我就打算回来,可老头硬是拽着我说了一宿的话。他儿子去美国三年了,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小吕的眼睛里布满血丝,着实像一只兔子。

“他那是诬陷,”我说,“涉嫌犯罪了。”

“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 我想,我没看错人,这小伙子能当个好警察。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两段既交代了“我”的身份,也表现了当今部分警察的职业现实,在看似平静的 叙述中,某实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

B.“我”不忍心让小吕去处理芝麻蒜皮的小事,是因为“我”虽然不做英雄梦了,但还是想 托举别人的英雄梦,这个细节表现了“我”的善意。

C.“老奎的故事”告诉读者,人的幸福不是靠物质充裕就能得来的,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慰 藉也特别重要,尤其对于年迈孤独的老人来说。

D.“我”比小吕有工作经验,告诉他“老奎的故事”以及说老校长“涉嫌犯罪”,本身可能都包含一点试探小吕的成分,结果都让“我”很满意。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我”认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

3.小说在叙述“老校长的故事”时,又穿插了“老奎的故事”。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A 2.有远大的职业理想。小吕当警察是为了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有较强的 职业素养。夜里冒着高温处理警情,并能触类旁通,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不顾奔波劳累,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 3.“老奎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为小吕解开悬念提 供契机,使情节更曲折有致;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表现老奎和老校长的孤寂,也 表现“我”和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两则故事悲喜交织, 既反映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更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主题更丰富深刻。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A项,“某实弥漫着‘我’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理解错误, “壮志难酬的愤懑情感”曲解文意,文中并未体现出该情感。 故选A。 2.本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归纳概括,分条作答。 本题,要求找出小吕能“当个好警察”的主要原因,此题需要结合小吕的性格特征和形象特点来由第二节“在小吕心目中,警察就该是神探,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可知,小吕理想远大,事业心强;由第四节“我想的却是正值炎夏,这会儿的阳台上怕是得有五十度的高温”可知,小吕能够吃苦耐劳,冒着高温处理警情;由最后一节“算了,我教育过他了。”他说,“老头就是见不得邻居家三口其乐融融,说是看了堵心。”可知,小吕替老人说话,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然后分点作答。 3.本题考查对插叙作用的理解。插叙是叙述的方式之一。其特点是在原来的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中断原来的叙述插入另一段叙述,插入的叙述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向容,或是过去的事,或是另外一件事。插叙的作用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使文章结构紧凑。 本题要求分析插叙的表达效果,一般从三要素来考虑:情节、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情节方面为了避免平铺直叙;人物形象方面,主要塑造老奎和老校长的孤寂,以及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最后从主旨上分析,赞颂民警热心的精神,以及对空巢老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今夜闻君琵琶语,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_________,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杜牧《阿房宫赋》)

(4)元嘉草草,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6)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7)__________,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8)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_________。(《宋史·王安石列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和昌父

宋·辛弃疾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注)①作者的朋友赵昌父以淡泊名利、思归山林而闻名。②古来称三贤者甚多,此处指辛弃疾、赵昌父、陶渊明。③陶渊明曾作《止酒》《停云》诗。

1.简要分析上阕选用陶渊明事迹的作用。

2.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子书

[清]洪亮吉

余以年迫迟暮,不复能佣力于外,又念汝曹渐以成长;回忆毕生之事,冀弛日暮之肩。郭外有薄田二顷,城东老屋三十间,使四子一嗣孙分守之。汝曹能勤苦自持,当衣食粗足耳。

又余本中材,不敢以大贤上哲祈汝。惟早承先训,门有素风。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叠遭家难,粗识世情。“忍饿读书”,先大夫之遗语也:“禄不歆非义,福不歆非分,处则孝于家,出则忠于国”,太宜人晨夕之面命也。慎之哉!惟俭可以立身,惟怨可以持己。俭则无求于人,恕则无忤于物,况以单门而处侈俗,凉德而承世业乎?无昵宴朋,无染薄俗,无是古而非今,无陟前而忘后,无爱尺璧而不爱名,莫畏雷霆而不畏清议,穷达本之于命,丰啬任其所遭,如是而已。

饴孙年过三十,处世尚不克平心,是汝之短也。惟编校故书,尚知条理,他日或当传吾记诵之学耳。今符孙弱冠已过,涉笔便伪,难成一技;学之不修,亦已焉哉!其余幼子弱孙,则尚争梨栗,无辨粟麦。他日兄率其弟,父课其子,庶几寒宗,无坠先绪。

夫功名之士,以身徇时;勤学之士,以身徇古;各有所好,强之不能,在立志何如耳。形质不能与天地争久,姓名则克与嵩华竞高。植足急流,学金石之止;影巨壑,师江海之宽。汝曹慎之哉!

又况承恩返里,已属更生。忧患备尝,庶谋行乐。每当朝晖入座,夕月洒窗,春树欲花,秋林未落,何尝不携阮孚之屐,泛渔父之舟,挈伴以出,行歌以归?但使过言子之庐,诵声不辍。斯愿足矣!今春草已绿,鬓丝不玄。素心之友,藉鬼燐而见招;同气之亲,出柏根而相望。鬼者归也,归其真宅,庶有时矣。

自念生虽无似,然不见于里闾,不见讥于长者。踪迹遍于九州,姓氏镌于五岳。官不达而齿胃以为之师,禄不加而问字丰其所贽。诗文至五千首,撰述至三十种。门生义故,百人著录,弟子三百。穷老尽气,韬精敛魂,终此天年,从亲地下。以此贻汝,不以多乎?

(选自《洪北江诗文集》,有删改)

(注)言子之庐:言子,即孔子学生言偃(字子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暮之肩                弛:减轻

B.无爱尺璧而不爱名          修:美好

C.影巨壑,师江海之宽        鉴:镜子

D.然不见于里闾              屏:摒弃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评价自己为中等学识之人,不敢期盼孩子成为圣哲贤人,希望儿子能以先人的教诲为戒。

B.作者告诫儿子与酒肉朋友亲密交往,不要沾染坏风气,不要厚古薄今,不要惧怕众人评论。

C.作者认为人各有所好,不能勉强,关键在于如何立志罢了。意在告诫儿子要有志向。

D.作者认为自己一生官运虽不腾达而公卿子弟拜己为师,俸禄虽不高而传授学问得来的礼物还算丰厚。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以年迫迟暮,不复能佣力于外,又念汝曹渐以成长。

(2)他日兄率其弟,父课其子,庶几寒宗,无坠先绪。

4.从文中第二段看,“先训”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对以下语段所讲内容概括分析最准确的一项

观察世界要客观,要冷静,眼热不得。但是心肠却冷不得,要热。不但要热忱地关心人,关心世事,还要用最大的热情去行动。要“冷眼”而不要“旁观”,用冷眼观察世事,用热 心肠干预世事。道理很简单,眼越是冷,世事中究竟应该干预什么,如何干预,就越清楚, 干预的效果就越好。

A.观察世界要客观,要冷静,眼热不得。

B.不但要热忱地关心世事,还要用最大的热情去干预世事。

C.要冷静地观察世事,热情地关心并干预世事。

D.先用冷眼观察世事,能让干预世事的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都有意象“鸿雁”,其寓意不同的一项是

A.人情已厌南飞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王勃《蜀中九日》)

B.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杜牧《秋浦途中》)

C.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晚秋》)

D.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龚自珍《已亥杂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