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庐乐忆 宗璞 清华园乙所曾是我的家,它位于园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庐乐忆

宗璞

清华园乙所曾是我的家,它位于园内一片树林中。小时候觉得林子深远茂密,绿得无边无涯,走在里面,像是穿过一个梦境。这年夏天,有人在林中播放音乐,这大概是所谓的音乐茶座吧。凭窗而立,音乐像是从绿色中涌出来,把乙所包围了,也把我包围了。常听到的乐曲有舒伯特的《未完成交响曲》、贝多芬的《田园》、莫扎特的弦乐四重奏、柴可夫斯基的《悲怆》等。特当音乐响起时,小树林似乎扩大了,绿色显得分外滋润,我又有了儿时往一个梦境深处飘去的感觉。

清华音乐室很活跃,学生里音乐爱好者很多。学余乐手颇不乏人,还出了些音乐专业人才。我是不入流的,只是个不大忠实的听众而已。因为自己有的唱片很有限,所以常和同学一起到美国教授温德先生住处听音乐。温先生教我们莎士比亚,又深谙古典音乐。他没有家,以文学和音乐为伴。在他那里听了许多经典名曲,用的大多都是78转唱片。每次换唱片时,他都用一个圆形的软刷子把唱片轻刷一遍,同时讲解几句。他不是上课,不想灌输什么。现在大家都不记得他讲了些什么,却记得他最不喜欢柴可夫斯基,认为柴可夫斯基大感伤。有一次听肖邦,我坐在屋外台阶上,月光透过掩映的花木照下来,我忽然觉得肖邦很有些中国味道。后来从《傅雷家书》中得知中国人适合弹肖邦,有很长一段时同,我最偏爱肖邦。

以后在风庐居住的约四十年中,听音乐的机会随情况的变化而忽多忽少。只是再没有固定的音乐活动了,也没有人义务为大家换唱片了。最后一次见到温德先生是在北大校医院楼梯口,他当时快一百岁了,独自坐在轮椅上,盖着一条毡子。我忙趋前问候。他说:“他们不让我出去!告诉他们,我要出去,到外面去!”我找到护士说情。一位说,下雨呢,他不能出去。又一位说,就是不下雨,也不能去。我只好回来婉转解释,他看住我,眼神十分悲哀。我不忍看,慌忙告别下楼去,一路濛濛细雨中,我仿佛偏偏听到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中那段最哀伤的曲调。

这几年较稳定,便成为愈来愈忠实的听者,海淀这边有音乐会,常偕外子前往。好几次见满场中只有我两人发染银霜,也不觉得夹在后生群里有什么不妥。有一次中央乐团先演奏一个现代派的名作,休息后演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在饱受奇怪喧嚣音响的磨难之后,觉得第七交响曲真好听!它是这样平和而熨帖,用一句话形容,让人全身五万六千个毛孔都通开了。在海淀听过几次肖斯塔科维奇,发现他是那样深刻,和我们心的深处很是贴近。还有一年严冬,在病榻上躺了差不多一年的我,不顾家人反对,远征到北京音乐厅听莫扎特的安魂曲。刚见莫扎特这几个字,便觉得安慰。

严肃音乐不景气,音乐会少多了;即使有,也往往听者寥寥。有人说,要听音乐,当然还是该自己拥有高档的设备。我毫无这方面的志趣。我憧憬的是家徒四壁,想看书到图书馆,想听音乐一按收音机。许多国家有专播古典音乐的电台,我希望我们在这一点能赶上,不必二十四小时,八小时就够了。

现代音乐理论家黎青主曾说音乐是“上界的语言”,并引马丁路德的诗句:“谁从事音乐就是有了一份上界的职业。”他自己解释说,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是灵界的一种世界语言。音乐在诸门艺术中确实是最直接诉诸灵魂的,最没有国界的。对“上界的语言”这话,我还想到两层意思:一是可以用来形容音乐的美;另一层意思我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能听一点古典音乐的人有福了。

(选自《铁箫人语》,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头说走在树林中“像是穿过一个梦境”,一是因为林子绿得尤边而神秘,二是因为音乐仿佛从绿色中涌出,让“我”有一种梦幻感。

B.作者详写在清华园听音乐的经历,既是为了凸显这是自己接触古典音乐的开始,也是为了跟下文写在风庐听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

C.作者写自己常偕妻子前往海淀听音乐会,旨在表明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喜爱,从而传达一种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特有人生感慨

D.文章以“音乐”为主脉来连缀多个事件,形散神聚;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语言既隽永雅致,又灵动活泼、极具生活气息。

2.第二自然段说温德先生“最不喜欢柴可夫斯基”,可第三自然段告别温德后,作者却说“我仿佛偏偏听到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中那段最哀伤的曲调”,为什么?

3.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尾段“我”对“上界的语言”的理解。

 

1.A 2.在清华任教的温德先生虽有学生、文学和音乐为伴,自由愉悦,但因没有家,所以不喜欢柴可夫斯基偏于感伤的乐曲;晚年的温德先生孤单凄凉,被禁于医院,没有诉诸于灵魂的音乐的安抚,也没有人共享音乐;温德先生的晚境使“我”由此而心生悲哀之感,因而联想到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中那段最哀伤的曲调。 3.音乐是灵界的世界语言,古典音乐能让不同国家、身份、年龄的人,志趣相投,共同感受到诉诸于灵魂的美。与现代奇怪喧嚣的音乐相比,古典音乐能让人平和贵帖,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升华。古典音乐能让陷入困境中的心灵找到归属,获得安慰。 【解析】 1.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B项,“也是为了跟下文写在风庐听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分析错误,清华园乙所听音乐是“我”接触古典音乐的开始,有“我”小时候的梦;这段经历再现了“我”听古典音乐,由“不入流的不大忠实的听众”变为“愈来愈忠实的听者”的过程;也展示了高雅音乐以及名师对“我”一生志趣的影响。 C项,“作者写自己常偕妻子前往海淀听音乐会”分析错误,“外子”是“丈夫”而非“妻子”,“传达一种物是人非、今不如昔的特有人生感慨”分析错误,喜欢听音乐会是作者的爱好,文中并未传达此种感慨。 D项,“灵动活泼、极具生活气息”分析错误,对语言特色概括有误。作者文笔生动细腻,语言优雅质朴,意境深邃幽,没有体现出“极具生活气息”。 故选A。 2.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本题题干已经给出提示,答题区间在第2、3两段,第2段中,“他没有家,以文学和音乐为伴。”在清华任教的温德先生虽有学生、文学和音乐为伴,自由愉悦,但因没有家,所以不喜欢柴可夫斯基偏于感伤的乐曲。第3段中,“最后一次见到温德先生是在北大校医院楼梯口,他当时快一百岁了,独自坐在轮椅上,盖着一条毡子”“他们不让我出去!告诉他们,我要出去,到外面去!”“他看住我,眼神十分悲哀”。晚年的温德先生孤单凄凉,被禁于医院,没有诉诸于灵魂的音乐的安抚,也没有人共享音乐;温德先生的晚境使“我”由此而心生悲哀之感,因而联想到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中那段最哀伤的曲调。 3.此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前提是审清题目要求,筛选出的信息要与题目有关;而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将文中相关的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 文章尾段提到音乐是“上界语言”,结合全文分析如下: 作者酷爱音乐,文章第1段中,“特当音乐响起时,小树林似乎扩大了,绿色显得分外滋润,我又有了儿时往一个梦境深处飘去的感觉”。第4段中,“好几次见满场中只有我两人发染银霜,也不觉得夹在后生群里有什么不妥。”“它是这样平和而熨帖,用一句话形容,让人全身五万六千个毛孔都通开了。”第6段,“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是灵界的一种世界语言。”作者认为,古典音乐能让不同国家、身份、年龄的人,志趣相投,共同感受到诉诸于灵魂的美。古典音乐能让陷入困境中的心灵找到归属,获得安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同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根据住建部数据,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分别为130平方米、125平方米、118平方米、113平方米、99平方米。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材料二

(摘编自潘家林《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城市发展论坛》2019年1期)

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城区出行情况比较

 

 

中心城区面积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轨二道交通出行比例

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公里)

 

私家车

出行比例

 

上下班高蜂期交通状况

北京

668

17774

23%

631

38.7%

重度拥堵

上海

664

17056

25%

683

36%

重度拥堵

首尔

605

15087

69%

1098

20.9%

轻度拥堵

东京

627

14525

62%

2705

14.7%

轻度拥堵

 

 

 

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

(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病主因是人口分布失衡》,《财经》2017年2月)

材料三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不是楼字化,而是家园化。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只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不应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

(摘编自李后强等《以人为中心: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3月)

材料四

”大城市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此,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这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另外,为减轻办公和荷业活动对市中心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修建一条环市中心铁路和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南丽江《应对”大城市病”国外有妙招》,《中华建筑报》2018年4月22日)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上海两城市中心城区私家车出行比例大于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这可能成为两地上下班高峰期重度拥堵的主要原因。

B.相较而言,首尔、东京两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也很大,但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状况更好,这得益于更强大的公共交通运力。

C.北京、上海的人口密度远低于首尔,中心城区的人口密度却比首尔高,这表明北京、上海的人口分布失衡、核心区域人口过密。

D.人口密度与人口总数并不一定成正比。东京的人口密度低于首尔,但人口总数却很高,这意味着其人口增长的空间比较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城市具有更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这些效应能够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使得大城市污染更少,个人与企业受益更多。

B.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从单位面积的土地所负载的人口数最以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特大城市要明显大于大城市。

C.一些城市只重表面工程、以楼宇化代替城市化的行为,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城市的独特性受到了损害。

D.如果坚持以人为本,不再片面追求经济总最的增加,就能避免“城市病”的发生,使城市成为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

3.“大城市病”应当如何缓解?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民族精神,是人类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表达传统文化巳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创作而临的重要课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用现代表达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借用与创新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展示,更是以当代艺术形式传递传统文化生命力,是对艺术人文精神的再造。

传统文化的形成和表达,巳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固定模式,保持稳定是传统文化的特色,但也对传统文化发展带来阻碍。社会的发展、意识的更新,降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汪度。人们更喜欢追逐朔流,一些传统节日的传统文化味道正在消退,如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在个别地方巳经沦为”饺子节、粽子节、月饼节”。随着西方思想文化东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为年轻人热衷,大量中学生用孰练英语完成大学四级考试后,却不能连贾地阅读出一篇传承千载的古诗词散文。造成传统文化魅力缺失的关键因素是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缺乏重视,以至于人们对传统文化表达缺乏兴趣。从东西方文化乃至古今文化属性看,文化从本质上来说并无优劣。西方现代文化因其强大的传播力,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冲击打压,让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价值产生疑虑。事实上,产生传统民族传承危机的原因并非传统文化差于西方,而是文化表达方式及有与时俱进。

现代文化是现代人为适应时代需求和发展形成的一种新文化体现。传统文化要想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发展,就应融合于现代文化中,借助现代文化传递传统文化魅力。用流行文化表达古曲新声,让我们能在歌曲《发如雪》中体会到《将进酒》所描绘的”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意境;传统武术魅力通过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电影走向世界;近些年,如《功夫熊猫》《花木兰》等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文化元素也在不断增多。这些当代视听产品大量采撕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无一不是看重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再利用现代数字手段来表达。这不仅产生了巨大影响,更形成强大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中国文化的感染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拓发展产生了积极意义。

科技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动力,传统文化可与高科技手段融合创新,使原本固定模式下的传统文化表现科技化、动态化,展现时代特色演绎创新生机与店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巨大的光影画轴徐徐舒展,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山水墨彩、古陶、玉器等跃然纸上,在这一瞬间,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古典美与高科技光阵结合,呈现出美轮美奂的艺术氛围,这无疑是传统文化以现代科技表达的成功典范。

传统文化大胆地走出去,向世界传递中华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守诚信、求大同的价值追求,通过文化交往有利于促进国冢、民族间的和谐。英国哲学冢罗素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他曾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品质若能够被世界采纳,世界将充满欢乐祥和。”因此,传统文化要善于结合世界潮流与民族特色,将传统文化基因推广传播,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在世界上弘扬起来,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被世界认可。

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适应现代人求新求变的欣赏需求。我们应以发展、创新、宽容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与时代的结合,将传统文化底蕴在新时代焕发出来,展现其特有的文化魅力。

(摘编自张兴华《传统文化如何表达才能彰显魅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表达形式能展示并激发出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是对艺术人文精神的再造。

B.传统节日的文化味道得到传承的关键在于提升整个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

C.人们只要正确认知了文化的本质,就能打消对传统文化生命力和价值的疑惑。

D.当代视听产品借助现代文化传递传统文化魅力对开拓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利大于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展开论证,层层推进,思路清晰。

B.全文从借助现代文化平台、利用高科技手段、开拓”走出去”的思维三个角度讨论了传统文化彰显魅力的路径。

C.文章第二段通过对比论证了之所以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价值产生疑虑,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距。

D.作者引用罗素的话意在阐明文化要”走出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得到世界认同的现状。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歌曲《兰亭序》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流行元素,让我们能感知到传统旋律中温婉抒情的书法之韵。

B.《中国诗词大会》以比拼诗词知识的形式迎合了现代人求新求变的欣赏需求,进而掀起了重温古诗词的热潮。

C.传统文化的形成和表达已形成固定模式,有利有弊,科技能消除固定模式对传统文化发展带来的阻碍。

D.当前西方文化更受追捧是因为它善于借助时代特点,成功地将西方传统文化附加在了现代事物上。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 选。

维纳斯因断臂让人奇想,蒙娜丽莎的微笑令人神往。假如给维纳斯接上那断臂,它将失去风采;加入给蒙娜丽莎注明笑的缘由,它将失去韵味。世间的美往往是生命体中真的体现,是不知不觉中流露出的自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材料一:

自 5G 面世以来,人们最关注的话题就是,5G 技术跟传统的 3G、4G 技术有什么区别?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介绍,传统的 3G、4G 技术主要影响人们的通信方 式,而 5G 主要应用于“人—机—物”互联,将解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 更多的是实现与垂直行业融合,提升垂直行业信息化水平,“5G 的大规模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社会信息化水平将显著提升。人们每时每刻都能享受高速宽带网络冲浪服务,打破环境、时间限制。”技术的进步往往是层累叠加,比如越来越快的处理器,越来越清晰 的屏幕,以及越来越快的网络速度。这些变化一出现,便将带来革命,科技创新无疑会使 这场革命加速。2019 年将是 5G 元年,也将是 5G 竞争真正开始的一年……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彭木根表示,“人—机—物” 互联未来将成为常态,物联网或成为最大的主战场,各种物联应用将层出不穷,同时,彭木 根也提醒,5G 技术在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因其特有性质,也将带来信息安全和用 户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问题。

(摘编自《从 IG 到 5G,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摘编自《5G:科创引擎轰鸣强国未来可期》) 我国 1G-5G 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近期,西班牙、德国、奥地利、阿联酋等多国业界相继表示,不会排斥中国企业的 5G技术,越来越多的国家表示将向中企 5G 技术打开大门。当前,全球移动通信网络正面临从4G 向 5G 过渡的关键时刻。5G 具有速度高、反应快、容量大等特点,有助于大幅提升沟通效 率,在与其他行业结合后,能够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5G 的到来,将为社会发展和人 类生活带来重大变革。

目前,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并在大规模天线、超密集组网、车 联网等关键技术方面具备领先优势。中国有可能成为最先实现 5G 商用的国家。

为了抢占先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在这个技术进步的潮流中落后。欧洲等地区业 界以及舆论普遍指出,排斥中国企业可能导致自身 5G 普及的速度变慢。

对于美国等个别西方国家所谓因“安全原因”而对中企采取压制的做法,业界广泛表示, 网络安全的未来应该取决于事实而非臆断和凭空指摘。欧盟委员会警告“不要在片面分析事 实的基础上”做出决定。

(摘编自《破除人为藩篱携手拥抱 5G》)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80 年代末国内出现的移动电话属于 IG 时代的产物,可移动通话,不可发送短信。

B.从 IG 时代到 5G 时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传送速度越来越快,传送内容越来越丰富。

C.由于 4G 技术可以传送视频、智能型更高、费用更便宜,其用户数比 3G 时代的两倍还多。

D.5G 技术与前几代通信技术相比,不仅速率高、容量大、时延低,而且可以实现万物互联。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5G 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显著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能加速产能转换与技术创新。追赶此轮技术进步潮流,就可能占据先机。

B.中国式全球最早实现 5G 商用的国家。在 5G 标准版本中,中国企业占有重要份额,中国 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

C.2019 年是 5G 元年,拉开了5G 竞争序幕,面对技术革新、互利共赢的潮流,海外各国纷纷对中企5G技术打开大门。

D.5G 技术是把双刃剑,它为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带来的信息安全和用户个人的隐 私问题也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诟病。

3.5G 时代来临,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请结合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一个“熬”字益人生

王晓河

①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②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复,熬才能出头;后浪催前浪,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才能有作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心灵励志作家黄桐在《人生总要慢慢熬》中告诉年轻人:“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必惊慌失措。”人生中的“幸”或“不幸”,其实没有定数。没事,慢慢来,熬过去,是你的,总会有。

③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有准备地熬,是看透时势地熬,犹如磨石磨刀,越磨越锋利。“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熬得住,才有真功夫;“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作家池莉有一本书叫《熬至滴水成珠》,全书可谓是池莉人生经验的提炼和感悟,她说:“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熬出来的。”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熬。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人生不怕熬,就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④冯仑在《伟大是熬出来的》一书中说:“什么是熬?熬是一种直面问题、不逃避的精神。”有心志地熬,不少是自找的。旁人看似熬,自觉是遨游、畅游其中,自得其乐。你喜在熙熙攘攘中穿行,他好在冷冷清清中持正;你求“花月正春风”,他好“冷落车马稀”,枯燥生滋味,苦涩有甘甜。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屈居于6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熬出了成就。经受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走过了道路的曲曲折折,摆脱了人事的恩恩怨怨,超越了思想的高高低低,熬创造着价值,涵养了性情,升华了境界和人格。

⑤天地悠悠,世事茫茫,眼前事,孰能料?身后事,孰看透?熬着走,有亲历,有明白。天公不遂人意,无可奈何地熬,挺住,切莫灰心丧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气吞声地熬,忍住,切莫一怒碰得头破血流,一衰败得随波逐流;欲壑难填,利欲熏心地熬,守住,切莫眼里看得过,肚里忍不过。熬过疾风暴雨,懂得什么是坚强;熬过痛苦,懂得收获的珍贵;熬过失败,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时机。熬的经历丰富,人生绚丽多彩。人生经得几番熬,不枉世间走一遭。

⑥熬,是一种坚持,一种历练,一种毅力。多年的媳妇熬成婆,饱经风霜,饱览沧桑,饱通世事,阅历中有品味,挣扎中有感悟。所以,倪萍著书《姥姥语录》,有一句话说:“人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不泯希望,熬中的酸甜苦辣有滋有味;不坠志气,熬中的跌宕曲折有情有致。冠军是熬出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有拼搏的硬功夫;名角是熬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积月累地重复,才有德艺双馨的风采。

⑦毛泽东说过:“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人生难测,世事难料,熬,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心如死灰,骨子里是坚持。熬中有思索,有窥望,有碰撞,有突破,便是充满活力的努力,充满希冀的奋斗,便是有益的人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生好似马拉松,熬住才能有作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只要一步步地努力,就能柳暗花明。

B.作家池莉认为懂事需要经历,而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就是“熬”,这个“熬”就是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

C.“熬”可以创造价值,涵养性情,升华境界和人格,所以说有心志地“熬”,都是自找的。

D.“熬”并非逆来顺受、心如死灰,熬的骨子里是坚持。人们需要在“熬”中思索、奋斗、突破,方能有益人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自然,从两位作家谈论割麦写起,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出中心论点“一个‘熬’字益人生”。

B.文章第③段先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证明越熬越有利于人生,然后用引用论证更有说服力地证明熬得住才能成功,接着引用池莉和单田芳的人生箴言证明熬的作用。

C.文章第④段列举陈景润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例子是为了论证熬的经历越丰富,人生就越绚丽多彩。

D.文章运用比喻、引用和举例等多种论证方式,尤以引用论证为最,这体现出作者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眼界。

3.阅读这篇文章,你从中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请联系文本作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