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相关文学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字明允,北宋散文家。和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成员。
B.归宁,可称为做客、返外家,古老的传统婚俗,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C.宗庙,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祭祀在古代是大事。
D.冠者,成年人,18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18岁行冠礼,就是成年人了。
下列对诗句的修辞的分析归类,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②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③一夜飞渡镜湖月。④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⑤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A.①比喻②夸张③夸张④对比⑤对比⑥顶针
B.①对偶②比喻③夸张④对偶⑤对比⑥顶针
C.①比喻②夸张③比喻④对比⑤对偶⑥夸张
D.①对偶②夸张③夸张④对偶⑤对偶⑥夸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40年前,索尼公司开发的随身听产品让磁带能随人走,在“眼球经济”之外,开辟出了“耳蜗经济”。今天,这个市场还在继续扩大。这对媒体融合发展也是一种启示。尽管从趋势上看,从文本到广播到电视到视频再到VR、AR,媒介形态_________,不断立体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声音就一定比影像接受度低、传播力弱。无论媒体如何发展,只要耳朵依然是人的感官,声音产品永远占有____________。
当然,这样一个日渐繁荣的声音市场,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害。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全球12岁至35岁人群中的近半数,即11亿人因经常戴耳机收听音乐正面临听力损伤的风险。所以,今天不仅我们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也需要防止手机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除此之外,许多高品质耳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沉浸式的世界,( ),避免因为沉浸在耳蜗的世界,而放弃了与外界沟通。说到底,声音也是人与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有声世界中的音乐___________,但不能过度沉浸。沉迷于音乐__________,但是,除了声音,还有更动人的大千世界。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也需要重视手机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
B.今天不仅我们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还要防止手机普及引发的听力损伤。
C.今天我们不仅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也需要防止手机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
D.今天我们不仅要重视手机普及带来的听力损伤问题,更需要关注视频突飞猛进导致的近视高发问题。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过度依赖耳机里的声线,就会让人们忽视了真实世界的好声音,所以我们也需要防止陷入“听觉茧房”
B.我们需要防止陷入“听觉茧房”,因为过度依赖耳机里的声线,就会忽视真实世界的好声音
C.我们还需要防止陷入“听觉茧房”,避免真实世界的好声音,因为过度依赖耳机里的声线而被忽视
D.我们也需要防止陷入“听觉茧房”,避免因为过度依赖耳机里的声线,而忽视了真实世界的好声音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与时俱进 一隅之地 扣人心弦 无可厚非
B.推陈出新 一席之地 扣人心弦 无可非议
C.与时俱进 一席之地 荡气回肠 无可厚非
D.推陈出新 一隅之地 荡气回肠 无可非议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表现其奢侈之风。
(3)“明月”“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这两个意象的词句是“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
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
睛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
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日薄”照应标题,交代时间;“旷”表明天气晴朗,视野开阔。
B.第二句写诗人出门归来后躺倒在房前屋檐下,自然引出颔联描写的景象。
C.颔联以撕碎了的棉絮喻云朵,以磨亮了的镰刀喻新月,描写准确而生动。
D.这首诗前两联写人事和景物,后两联转为抒情,景中蕴含浓浓的思乡之情。
2.这首诗后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D.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古代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
B.少牢: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C.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B.第二段以“三矢”贯穿文意。先写庄宗受命,再写庄宗复命,着力描写了庄宗“请矢”的恭谨态度,从中看出他是矢志复仇的,这就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C.第三段对比庄宗极盛、极衰的两种情形,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通过对“ 盛衰之理”的议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基本内涵。
D.文末紧承上文进一步议论 ,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教训,讽谏北宋统治者,要借鉴历史,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因而意味深长。
4.把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