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一批文化类的慢综艺节目迎来发展好时期。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一批文化类的慢综艺节目迎来发展好时期。诗词类、成语类、汉字类等传统国学内容的节目风靡一阵之后,又兴起了一波音乐类、表演类等泛文化艺术节目,去年起热播的表演竞技类节目《演员的诞生》、今年 以来的《幻乐之城》以及近期新开播的《一本好书》等,成为接力的“第二梯队”,在导向引领的同时,不断发掘文化综艺节目的可能性。

文化综艺节目不是当下的新事物,大概在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读书类、朗读类、电影推介类的节目就曾经占据电视屏幕的半壁江山,但产品的种类并不丰富,产能有待提高。文化综艺由于背靠广阔的文学经 典,可供利用的内容取之不尽;另一方面,由于传媒介质和平台的因素,文化综艺非常适合家庭“客厅化”的观演 场景。这是文化综艺曾经走在综艺类节目前沿的重要原因。

而当下这波文化综艺热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毋宁说,供给侧选择文化综艺的理由,更多是对过度娱乐化、强刺激的娱乐综艺节目“霸屏”的一种排异。这种选择,在初始确实给受众带来了口味和节奏上的耳目一新,由强资源、强制作能力的机构输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确一上来就占据了该类综艺节目能达到的品质高峰。

目前看来,文化综艺如何产生行业原创力仍需探索。社会形态和消费心理的跃迁,媒介和平台的发展,使得文娱类产品的消费场景发生巨大改变。院线、音频、短视频等形式,对内容和受众都进行了彻底的分化、切 割、重塑。读书类的内容更适合音频平台,人们习惯于在开车、家务等场景下收听;影视类的内容则偏向短视频 形式,以两分钟的高频剪辑加上个性解说对内容进行“三度创作”;而弹幕和社交媒体等则改变了人们观看和消 费文娱内容的目的。

上述情况在文娱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方面的影响非常明显,以《我是演员》为例,如果对节目形态进行归纳, 这仍然是一档“明星+话题”,乃至需要主动制造议题、引起舆论话题的娱乐节目。而一些没有引进竞技、制造话题等操作手法、相对静态的节目,其热度则在本轮文化综艺的浪潮中便很快地消退了。

文化综艺仍需解决文化产业原创力这个根本性问题。有的综艺形式,仅仅是将一些经典文艺作品的选段进行朗读,缺乏综艺元素的二次加工,这样一种快餐式的“知识点提炼”,能够产生多大的艺术效果是值得思考的。因此,文化类综艺,如何突破知识介绍的框架,形成与观众的有效互动,构成观众深度参与和讨论的娱乐模 式,仍需要继续探索。

(摘编自沈河西《文化综艺仍需挖掘行业原创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纪之交时的文化综艺节目种类较少,产能不高,而当下此类节目则在不断丰富创新。

B.文化综艺发展向好的条件,一是有丰富的文学素材,二是适合家庭客厅化观演场景。

C.不同消费场景的受众对文化综艺节目有不同需求,如司机往往选择读书类的音频。

D.《我是演员》虽依赖明星效应,但也需要靠制造议题、引起舆论话题来増加吸引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围绕当下文化综艺的现状、背景以及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展开论述。

B.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文化综艺的历史,分析了现状,展望了未来,思路清晰。

C.文章运用举例和对比的论证方法,对当下文化综艺的节目形态既有肯定,也指出了问题。

D.文章紧扣社会热点,透过现象分析原因,探究问题,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过度娱乐化、强刺激的娱乐综艺节目的日渐式微,是文化供给侧被动选择的结果。

B.强资源、强制作能力使得《中国诗词大会》一上来就占据了文化综艺节目的品质高峰。

C.那种快餐式“知识点提炼”的文化综艺节目没有什么艺术效果,需要进行创新改革。

D.要保持文化综艺的生命活力,热度不退,必须解决文化产业的原创力这个根本问题。

 

1.B 2.B 3.D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 B项,“文化综艺发展向好的条件,一是有丰富的文学素材”错误,原文为“这是文化综艺曾经走在综艺类节目前沿的重要原因”,这句话是对过去文化综艺情况的总结,而选项“文化综艺发展向好”是对现在和发展趋势的判断,时态出现错误;“文学素材”扩大范围,原文为“文学经典”。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了文化综艺的历史”错误,文章不是以时间为序梳理文化综艺的发展过程,而是由现在回顾过去 ,再回到现在;也没有展望未来。 故选B。 3.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先要对作品有整体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解答本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照,确定答案。 A项,“是文化供给侧被动选择的结果”错误,从原文看,“毋宁说,供给侧选择文化综艺的理由,更多是对过度娱乐化、强刺激的娱乐综艺节目‘霸屏’的一种排异”表明主动的成分很大。 B项,“强资源、强制作能力使得《中国诗词大会》一上来就占据了……”错误,原因绝对化。 C项,“没有什么艺术效果”错误,说法绝对,原文最后一段是“能够产生多大的艺术效果是值得思考的”。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地铁,一小伙低头玩手机,没给抱孩子的妇女让座。旁边的阿姨指责他,随即发生言语冲突。阿姨对着小伙拍视频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有人将此事发到网上,有些网民不假思索跟风,一边倒地站在小伙一边;也有人指责现在的年轻人,不让座竟然还觉得理所当然理直气壮。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小伙、阿姨、网民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发言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6月11日上午,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在武汉市开幕,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的4683框邮票精彩亮相。本届世界邮展不仅首次集中展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行的1358套邮票,还展出了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馆藏的清代大龙邮票、红印花加盖小字“当壹圆”邮票、民国“临时中立”大全套、苏维埃邮政邮票等众多珍品邮票。开幕式现场发布了《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纪念邮票1套2枚、小型张1枚。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4月10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研人员联合发布首张人类历史上黑洞照片。②黑洞照片是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项目组织实施获得的。③该张黑洞照片,人类第一次看见了位于星系中心的引力怪兽。④这个黑洞距地球约5500万光年左右,其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⑤看见黑洞不仅再次证明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性,⑥也为将来揭开与黑洞有关的种种谜底奠定了基础。⑦一张看似简单的黑洞照片,其背后凝聚了科学家们多年的心血。⑧从数据分析到设备建造,再到最终的成图,⑨耗费了全球200多位科学家近两年的时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苍苍的榕树啊,用怎样的魔力把全村的人召集到膝下?不是动听的言语,也不是诱惑的微笑,只是默默地张开温柔的翅膀,在风雨中为他们遮挡,在炎热中给他们阴凉,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们。

我深深怀念在榕树下度过的愉快的夏夜。有人卷一条被单,睡在光滑的石板上;有人搬几块床板,一头搁着长凳,一头就搁在桥栏杆上,铺一张草席躺下。我喜欢跟大人们一起挤在那里睡,仰望头上黑黝黝的榕树的影子,在神秘而恬静的气氛中,用心灵与天上微笑的星星交流。①   ,如水的月华给山野披上一层透明的轻纱,将一切都变得不很真实,似梦境,似仙境。在睡意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轻轻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催人在夜风温馨的抚摸中慢慢沉入梦乡……

那样的日子不会回来了。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小儿子摘了一把榕树叶子,递到我面前,于是我又一叶一叶卷起来给他吹。那忽高忽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弥漫成一片浓浓的乡愁,笼罩在我的周围。故乡的亲切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吗?如果你有思想,你会像慈母一样,②  

(节选自《故乡的榕树》,有删改;作者:黄河浪,1941年3月生于福建省长乐县,1975年9月定居香港)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设问、通感、拟人 B.设问、排比、拟人

C.比喻、通感、对偶 D.比喻、排比、对偶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嫦娥驾一片白云飞过,有桂花的清香自榕树枝头洒下来。而桥下的流水唱着甜蜜的摇篮曲。”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写自己归隐后,春天到来的时候,还要享受春耕之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历代君王能创业但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3)杜甫诗云:“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众流归海意,万国奉君心。”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也。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与此意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