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象特点
①可憎性。
a.封闭。他“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不仅如此,他把与人交往也视为厌事。
b.守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他认为过去好,其实这意味着他对现实的恐惧,抗拒。
c.胆小多疑。他胆小,“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又多疑,经常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d.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他在思想上自觉地向沙皇专制政府看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
②可悲性。
他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更多的是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他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
(2)社会意义
①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②这个形象代表的是19世纪末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一批人,他们因循守旧,自觉维护专制制度,对新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恐慌,在思想和行为上抗拒社会变革。别里科夫的结局不仅仅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局,更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人物形象分析能力。本题要求分析别里科夫这一典型形象的特点并探究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答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通过阅读总结概括别里科夫形象的特点,另一个部分是探究别里科夫形象的社会意义。
首先在形象特点方面是可憎的。他很封闭。他“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把随身带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又一个的“套子”里;他把自己的脸也“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坐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他“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不仅如此,他把与人交往也视为厌事。他也很守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从没存在过的东西”。他认为过去好,其实这意味着他对现实的恐惧,抗拒。他还胆小多疑。他胆小,“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他又多疑,经常说“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他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他在思想上自觉地向沙皇专制政府看齐,“只有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的文章,其中规定着禁止什么,他才觉得一清二楚”。即使是官方批准或默许的东西,他也觉得“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总担忧“闹出什么乱子”。其次他是可悲的。别里科夫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他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更多的是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他的世界观就是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既有的一切,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起着助纣为虐的作用。他辖制着大家,并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给众人精神上的压抑,让大家“透不出气”。可以说是专制制度毒化了他的思想心灵,使他顽固僵化,惧怕一切变革。最后是回答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在社会意义方面:首先别里科夫个人的一幕幕丑剧,喜剧,悲剧,都是黑暗的社会政治现实造成的,因此,别里科夫的形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其次这个形象代表的是19世纪末俄国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一批人,他们因循守旧,自觉维护专制制度,对新事物不适应、不理解,甚至恐慌,在思想和行为上抗拒社会变革。别里科夫的结局不仅仅是一个“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局,更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