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各题。 活着 我(注:一位民间歌谣的采集者)遇到那位名叫...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各题。

活着

我(注:一位民间歌谣的采集者)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 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 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 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     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    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    ,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   

(节选自余华《活着》)

1.给文中最后一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袅袅  吆喝  宁静  退去

B.冉冉  吼叫  平静  退去

C.冉冉  吆喝  宁静  消失

D.袅袅  吼叫  平静  消失

2.本文的叙述人称中的“我”,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一个“我”指的是______,另一个“我”指的是_____

3.阅读文章第三段,并结合全文,请简单概括这位老人的一生。

4.关于文章中老人与牛的形象相似之处的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老迈年高

B.饱尝活着的痛苦和艰辛

C.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D.痛恨毫无人情味的社会

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6.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7.以下是对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

B.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

C.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毫无意义,人在茫茫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存在。

D.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展开故事的方式非常巧妙。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老人在树下休息时,向作者讲述了自己,老人歇够了,故事也随即终止,行文流畅自然。

B.福贵掏钱买牛时,作者重点刻画了赤膊男人和周围人的哄笑,他们的言行与神态侧面烘托了老人行为的不可理解与他这次买卖的不划算。

C.“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一句运用了借代手法,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老人对亲人的渴望。

D.这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以回忆方式推动情节发展,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9.对本文文体的判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写景散文

B.议论文

C.小说

D.说明文

 

1.A 2.作者;老人 3.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往后就越过越落魄,到年老时孤独寂寞,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生命坚韧而顽强。 4.D 5.细节描写,通过“沾满了泥”、“微微晃动”等细节表现出老人与牛的老态和劳作之后的疲惫。 6.①点出了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7.C 8.B 9.C 【解析】 1.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相近词语在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冉冉:慢慢地。此处形容炊烟,应选“袅袅”。 吆喝:指呼唤。吼叫:大声地叫。此处指女人呼唤孩子,应选“吆喝”。 宁静:指安静。平静:指心境平和。此处用于环境,应选“宁静”。 退去:逐渐消失。比消失更强调一个隐退的过程。应选“退去”。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叙述人称的理解。具体考查第一人称“我”的指代。解答此题,需要结合文本的整体阅读,在具体语境中理解“我”的所指。 本文使用第一人称叙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他向我讲述了自己”“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这里的“我”指文章作者;中间叙事部分“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这里的“我”都指的是老人。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具体考查对人物生平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全文,了解并把握人物的生平经历,再结合具体段落进行简要概括。 本题要求概括老人的一生。根据第3段“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可知,老人年轻时的情况以及落魄的情况。文章主体部分叙事老人年老后的生活“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可知,老人晚年的孤寂,但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抓住人物性格特点,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结合文中所使用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语言、动作及神态等描写中把握人物,主要应依据故事情节展开,分析人物形象要客观全面,注意主旨对人物形象的限制性。 D项,“痛恨毫无人情味的社会”错误,老人和牛虽然饱尝活着的痛苦与艰辛,但表现出韧性的生命力,对社会没有痛恨。 故选D。 5.本题考查对小说语句的赏析能力。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手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 这一句是对老人和牛劳动场景中的细节描写,“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这是一个细节描写,特别是“沾满了泥”“微微晃动”,突出了老牛劳作之后的疲惫不堪,写出了老牛的勤劳朴素,从人的情感上来说,牛是福贵的一个情感寄托,突出了福贵的人生悲惨命运。 6.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中的景物描写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叙事类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种: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暗示(深化)文章主旨。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既包含自然环境描写,也包含社会环境描写。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内容方面,表达情感和交待来龙去脉。结构方面,为下文作铺垫和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①“炊烟袅袅”,“霞光”由“四射”到“逐渐退去”,“田野宁静”等自然环境,及女人的吆喝声,男人扁担的吱呀声,共同融合成了老人乡间生活的环境,写出了乡间生活的特点(风貌);②这是“我”听了老人的故事后的一段景物描写,也是小说的结尾,其中蕴含着“我”对老人坚强活着的一些感慨,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也使表达更为含蓄。结构上,结尾段“霞光”“逐渐退去”与开头“充满阳光的下午”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7.本题考查标题作用的鉴赏能力。把握文本标题的作用: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概括文本主要事件;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突显人物形象;揭示文本主旨,深化主题;从给读者的带来的感受角度来说,还有吸引读者,引发阅读冲动的作用。 C项,“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毫无意义,人在茫茫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存在”对主题理解错误,以“活着”为标题,耐人寻味,饱尝活着的痛苦和艰辛的老人表现出生命的韧性,激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选项“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毫无意义”理解错误。 故选C。 8.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老人歇够了,故事也随即终止”错误,故事并没有“随即终止”。 C项,“借代”错,应是“比喻”; D项,“倒叙”错,应是“插叙”,“跌宕起伏”不妥,本文情节叙述自然,没有复杂的情节。 故选B。 9.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体裁的理解和分析。作品体裁,主要从形象塑造、体制结构、语言运用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的不同的基本点,进行归纳分类。 分析可知,本文塑造了主要人物“老人和牛”的形象,叙述了老人与牛的故事,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老人与牛生活的图景,表现了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的主题。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完整,符合小说的文体特征。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各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莱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那样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淡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这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这会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忍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B.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C.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D.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

2.下面的两则材料如果作为论据,应该分别放在文章的哪一段

材料一:读《唐诗三百首》,让自己徜徉在古人所营造的多种情思的画卷中;读《水浒传》,任自己游走在各路英雄好汉的世界里。

材料二: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司马迁遭受宫刑,愤而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A.②③

B.③④

C.②⑤

D.③⑤

3.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用论证

4.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具体论述分论点,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

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各题

蚓无爪牙之筋骨之埃土下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面文章选段进行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利:锋利、锐利。 B.强:顽强。 C.食:吃。 D.饮:喝。

 

查看答案

下列诗词名句的作者,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白居易

D.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龚自珍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 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 D.②⑤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参观科技馆,你是这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再去呢?

B.“啊, 萤火虫就在我的手上。”婆婆兴奋地告诉那孩子,“你把它接过去,它一点也不烫手,真的不烫手。”

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 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D.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