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从整个的中国文学史看来,唐代诗歌无疑在中国文学史上占...

唐人诗歌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

从整个的中国文学史看来,唐代诗歌无疑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不但它声韵的铿锵和格调的度化集诗歌的大成,为后来的学诗者所效法,而那个时代——唐代的诗坛有一种特别的趋势,就是描写民族战争文学的发达,在别的时代可说决没有这样多的。如西汉中世,富贵化的古典词赋甚发达,北宋二百年只有描写儿女柔情的小词盛达。在唐代却不然了,初唐诗人的壮志,都具有并吞四海之志,投笔从戎,立功塞外,他们都在做着这样的悲壮之梦,他们的意志是坚决的,他们的思想是爱国主义的,这样的诗人才可称为“真正的民众喇叭手”!中唐诗人的慷慨激烈,亦大有拔剑起舞之概!他们都祈祷祝颂战争的胜利,虽也有几个非战诗人哀吟痛悼,诅咒战争的残忍;但他们诅咒战争,乃是国内的战乱,惋惜无辜的死亡,他们对于与别个民族争雄,却都存着同仇敌忾之志。如素被称为非战诗人的杜少陵,也有“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看吧!唐代的诗人怎样的具着“民族自信力”,一致地鼓吹民族精神!和现在自命为“唯我派诗人?”“象征派诗人?”,只知道“蔷薇呀!”“玫瑰呀!”“我的爱呀!”坐在“象牙之塔”里咀嚼着“轻烟般的烦恼”的人们比较起来,真令人有不胜今昔之感呢!

唐代诗坛的特质既如上述。但我们要问为什么唐代的诗歌都含着民族意味?为什么民族诗人在唐代不断地产生?研究中国历史的人们,谁都知道唐代的国势之强,唐代的武功,至今外人话及,尚有谈虎色变之概!因为唐代除了它的没落时期——晚唐,其余一二百年,差不多都注意于对外的民族斗争。在这种威加四夷,万邦慑服的时代里,当然能陶冶得出“有力的民族诗歌”,养成“慷慨的民族诗人”了!

一个时代的创始,正和人的少年时候一样,带着一种活泼的朝气。初唐是唐代三百年的开创时期,代表初唐统治者的唐太宗,无论文治、武功都超轶古今。而那时候的诗人,也能一洗六朝靡靡的风气,他们都具有高远的眼光,把握着现实生活,他们都有投笔从戎,立功海外的壮志,抒写伟大的怀抱,成为壮美的文学。总之,初唐摆脱六朝的靡靡文风,开导全唐的民族诗歌,继往开来,我们名之为——民族诗歌的萌芽时期。

到了盛唐,国家对外战争的次数更多,社会的组织,也渐渐呈着不安状态,所谓“安史之乱”也在这时埋下了种子。那时期的诗人,目击“外患内扰”,他们一方面诅咒内战,一方面却都存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盛唐的诗人们,无论哪一个,至少也得吟几首出塞诗。可见,“出塞曲”在当时诗坛上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在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看来,“出塞曲”可称为唐代民族诗歌的结晶。但究竟什么叫做“出塞曲”呢?胡云翼在他的《唐代的战争文学》里写道:“班马萧萧,大旗飘飘,军笳悠扬,军行离开长安——唐时的首都很远了;渡过黄河以北了,渐渐渡过陇头水,越过陇西,出玉门关了;或由河北直上,过了黑水头,过了无定河,渐近燕支山了,渐近受降城了。”总之,民族诗歌到了盛唐,而音调的铿锵,格律的完善,犹非初唐诗歌所及。再加诗歌的普通化,上至武将,下至鄙人,都有一首以上的歌咏民族精神的诗歌。无疑的,民族诗歌到了盛唐是成熟的时期了。

自中唐以后,唐朝开始向衰亡之路走去,藩镇跋扈,宦官窃柄,内乱外患,相逼而至,在这样国运危险万分之际;晚唐的诗人是应该怎样本着杜少陵的非战文学,积极的反对内战!应该怎样继着初唐、盛唐的诗人的出塞从军的壮志,歌咏慷慨的民族诗歌!然而事实是使我们失望的!晚唐的诗坛实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他们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我们读了晚唐诗人的诗歌,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于修辞学的讲究,字句的美术化,使我们觉得十分满意,而音律的婉转抑扬,真可谓“弦弦掩抑声声思”了!然而当着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和千百万人民都在流离失所的时候,他们尚在那儿“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只管一己享乐,忘却大众痛苦,那就失掉诗人的人格了!唉,颓废的晚唐诗人,没落的晚唐诗人!

(有删节)

1.下列对第一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声韵的铿锵、格调的高昂和描写民族战争文学的发达,使唐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土拥有了重要的地位。

B. 和西汉中世以及北宋的诗人相比,初唐诗人具有并吞四海的豪情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他们才是“真正的民众喇叭手”。

C. 对于与别个民族争雄,中唐诗人大都慷慨激烈,同仇敌忾,只有少数的几个非战诗人除外。

D.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杜少陵作为非战诗人,仍然鼓吹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力。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民族诗歌的萌芽时期,初唐诗人抒写伟大的怀抱,成就壮美的文学,这是与唐太宗统治的时代分不开的。

B. 班马萧萧,飒飒秋风,胡笳短笛,将士出征,热血澎湃,大旗飘飘:“出塞曲”常常描写这样悲壮的情景。

C. 盛唐之所以能成为民族诗歌的成熟期,不仅在于其音调的铿锵,格律的完善,还在于民族诗歌的大众化、普及化。

D. 在诗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晚唐的诗坛充满着颓废、堕落及不可救药的暮气,令人失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唐代诗人相比,现代诗人只是坐在“象牙之塔”里,咀嚼着“轻烟般的烦恼”,缺失了民族自信力和民族精神。

B. 威加四夷、万邦慑服的初唐和盛唐孕育了“有力的民族诗歌”和“慷慨的民族诗人”,而晚唐诗人却在国运危难之时,颓废没落了。

C. 在盛唐时期,歌咏民族战争不仅仅是诗人的专利,就连百姓、武夫也都以诗抒怀。

D. 身处内乱外患时期的晚唐诗人既没有继承非战文学的主张,也没有歌咏出塞从军的慷慨,只知道沉醉在女人的怀里,呻吟着无聊的悲哀。

 

1.C 2.D 3.A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分水岭,标志着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时期的终结,自此,这条连接亚欧的商贸通道,逐渐衰落,终于湮没。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这是唐代诗人元稹《行宫》中的两句。这些宫女们,再也得不到从丝绸之路西来的香料与珠宝了。因为“安史之乱”,唐朝不得不将驻守西疆的四镇边兵东调长安,一时西北边防空虚,吐蕃乘机北上占据河陇,回鹘亦南下控制了阿尔泰山一带,同时西边的大食亦加强了对中亚河中地区的攻势,这三股力量又彼此争夺与混战。从此,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丝绸之路,“道路梗绝,往来不通”,杜甫写诗哀叹:“乘槎消息断,何处觅张骞。”

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著有一本《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唐代文化交流史的名著,他写道:“在玄宗时代,人们可以随处听到龟兹的琵琶,但到了九世纪,这一切就成了梦想。”陆上丝路的中断,直接影响了唐朝的文化和社会。爱德华·谢弗分析说,为什么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与《山海经》所记述的珍怪一样的奇珍异物大量涌现,因为“从九世纪初期开始,唐朝的国际时代、进口时代、融合时代和黄金时代,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于跨越大海、翻过大山而来的珍奇物品的渴求,都已经不可能轻易地得到满足了。”在九世纪的时候,真实的新奇物品已经无法到达唐朝境内了,唐人只能杜撰虚构出怪异荒诞的贡物。

到了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丝路上的重要国家花剌子模,因为劫杀蒙古商队、侮辱蒙古使臣,甚至遭遇了灭国之灾。但随着元帝国的土崩瓦解,这条路又陷入没落。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物,恢宏壮美的莫高窟洞窟,是当年走向远方的商旅祈求平安的精神驿站,从晋朝的到南北朝的,再到唐朝的洞窟和壁画都有,但是没有明朝的,因为到了明朝,这条路已经没人走了,后来被人遗忘,一直到了近代。

事实上,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历史兴替。安史之乱后,陆路衰落,海路开始发达,后者在宋、元时代以及明前期始终保持兴盛。遗憾的是,明朝“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的“禁海令”和“迁海令”使海上丝路也日渐衰落。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全球重心转向了西方。中国人因为丝绸之路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彻底倒退了。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17.5.12关山远《丝绸之路与中华国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安史之乱”既是大唐盛世的终结,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这条商贸通道从此衰落。

B.吐蕃、回鹘、大食三股力量彼此之间地争夺与混战,使唐朝政府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C.唐代传奇和笔记小说中大量涌现出怪异荒诞的奇珍异物,直接原因是陆上丝路的中断。

D.元朝依托强大的军事实力使陆上丝绸之路再度繁华,花剌子模也因此遭遇了灭国之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引用元稹的诗,描述宫女的生活,意在说明丝绸之路对唐人社会生活的重要性。

B.第三段引用美国学者爱德华·谢弗的著作,意在证明社会经济发展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C.第四段提到莫高窟洞窟中没有明朝的洞窟和壁画,证明到明朝,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没落。

D.文章分析了历代丝绸之路繁华与没落的原因,论证了丝绸之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安史之乱”,唐朝就不会将兵力东调长安,也就不会失去对西域的控制,陆上丝绸之路可能也不会衰落。

B.安史之乱后,陆上丝绸之路中断,人们再也听不到龟兹的琵琶,也再也不能得到从丝绸之路来的香料与珠宝。

C.即时明朝没有“寸板不许下海”的禁令,清朝没有“禁海令”和“迁海令”,海上丝绸之路也未必就不会衰落。

D.丝绸之路的衰落,使中国人因之形成的世界观、大格局发生了彻底地倒退,由此可见开放、交流的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古代建筑随着人类智慧的增长而发展,由最初简单的抵御防护功能扩展为承载多种社会功能,富有多样文化内涵,构成了中国意味悠长的建筑文化。我们的先民把数的元素外化融入到建筑之中,不仅使建筑中的数和天象、天文、阴阳、时令、地理、地利等融为一体,也借助于建筑中数的意象来表达审美、和谐、平衡、吉祥、美满和等阶的价值追求。

《周易·系辞传上》:“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这一思想在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中被普遍运用,北京故宫分前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前朝是皇帝上朝、议事也就是办公的地方,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居住生活的地方,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这正应验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的理念。

易学还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并且特以九、六为阴阳的代表,规定奇数对应天,属于阳性,象征吉祥、幸福、和谐与美满;偶数对应地,属于阴性,有阴冷和不祥的意义。中国古代有“九重天”之说,建筑构造“九”数的重复出现,意在暗合寰宇之“九重”。拿北京天坛来说,它分上、中、下三层,第一层径九丈,取“一九”之意;第二层径十五丈,取“三五”之意;第三层径二十一丈,取“三七”之意。此外,天坛的高度、坛面石块、栏板数目均采用了一、三、五、七的阳数,暗合“太极”和“九重天”。

整个北京故宫建筑同样从数的角度体现了阴阳相合、天地对应、龙凤呈祥的意蕴。故宫前朝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故宫的中心所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分别立于汉白玉雕琢的三重台阶之上,太和殿九开间、进深五间,七十二巨柱都是九或九的倍数或奇数。故宫内廷以乾清门一线为界,以位于中轴线上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大多用了偶数当中较好的数字“六”。内廷多用偶数,有两宫六寝,体现了下方、后方、偶数、负数为阴的民间信仰;而外朝主殿布局采用奇数,成为五门、三朝之制,正表达了中国传统以上方、前方、奇数、正数为阳的意蕴。

中国传统社会常常借用数字来表达某种美好的愿望。普通百姓喜欢偶数中的“六”,之所以如此,是他们认为上下四方为“六合六运”之数,最为圆满吉庆,作为山西省祁县民居建筑的代表,乔家大院就是由六个院落组成的,其目的是祈求乔氏家族六六大顺。

两千多年的传统中国社会,建筑这种有形的载体还被赋予了等级性。《易经·乾卦第一》中说:“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是帝王化身,故九、五为帝王之数,即人们常说的“九五之尊”。“九”是奇数中最大的数,代表皇帝的权威;“五”不仅来源于“五行”,也位于奇数正中,代表皇帝坐镇中央,因而九、五代表皇权至高无上,从而导致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往往运用九与五两个数字加以显示。天安门城楼正面宽九间,门上装有九路门钉,即纵横各九排,又呈“九”的倍数,故宫房间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暗含“九五”至尊的意思。

(节选自李玲《中国古建筑的数理意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建筑由于融入了数的元素才具有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一种文化创造。

B.《周易·系辞上》中有关“乾道”“坤道”等的古建筑思想,对故宫建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C.“阳奇阴偶”观念认为,奇数象征吉祥与美好,偶数含有阴冷、不祥之意,因此古人更喜欢奇数。

D.九、五为帝王之数,代表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天安门城楼及故宫的房间数都暗含“九五至尊”之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二段综合使用引证法、例证法,论证了天地阴阳、乾坤相合的理念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运用。

B.文章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论述,条理清晰地论证了中国古建筑中的数理意蕴。

C.文章选取中国古建筑中具有代表性的故宫、天坛、天安门等来证明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D.文章写到乔家大院由六个院落组成,证明了中国传统社会常用数字表达美好愿望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古建筑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增加,古建筑常借助数来表达人们对审美、和谐、等阶的价值追求。

B.古建筑构造中多出现数字“六”“九”的元素,这与“六”“九”在易学中是阴阳的代表有一定关系。

C.故宫前朝主要是男性活动的场所,布局体现奇数特征;内廷主要是女性活动的场所,则多用偶数。

D.从中国封建宫廷建筑对数字“九”“五”的广泛运用,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被赋予的等级性。

 

查看答案

按要求作文。

娇弱的小草感谢大树替它遮风挡雨,挺直的大树感谢小草替它衬托伟岸;美丽的鲜花感谢大地哺育了它的芳香,辽阔的土地感谢鲜花为它装点希望;涓涓小溪感谢大海容纳抚爱了它,无边的大海感谢小溪为它增添了广阔与神秘。

我们拥有一个美丽的世界,她无私地给予了我们许多,友情,亲情……只是我们太忙碌,匆匆来去,为学习,为工作,为事业,为家庭,为金钱,为名声,我们不懂珍惜,忽略太多,舍弃太多,蓦然回首时,才发现行囊空空。

要求:

①读懂文意,找准角度,自拟题目。

②文体不限,抒写真情。

③不要照抄引文,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各题。

活着

我(注:一位民间歌谣的采集者)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夏季刚刚来到。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叶子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去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家里五口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有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 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 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 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什么时候该让它歇一歇。只要我累了,我知道它也累了,就让它歇一会,我歇得来精神了,那它也该干活了。

老人说着站了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向池塘旁的老牛喊了一声,那牛就走到老人身旁低下了头,老人把犁扛到肩上,拉着牛的缰绳慢慢走去。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从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

炊烟在农舍的屋顶     升起,在霞光四射的空中分散后消隐了。女人    孩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个男人挑着粪桶从我跟前走过,扁担吱呀吱呀一路响了过去。慢慢地,田野趋向了    ,四周出现了模糊,霞光逐渐   

(节选自余华《活着》)

1.给文中最后一段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袅袅  吆喝  宁静  退去

B.冉冉  吼叫  平静  退去

C.冉冉  吆喝  宁静  消失

D.袅袅  吼叫  平静  消失

2.本文的叙述人称中的“我”,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一个“我”指的是______,另一个“我”指的是_____

3.阅读文章第三段,并结合全文,请简单概括这位老人的一生。

4.关于文章中老人与牛的形象相似之处的分析,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老迈年高

B.饱尝活着的痛苦和艰辛

C.表现出生命的韧性

D.痛恨毫无人情味的社会

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两个福贵的脚上都沾满了泥,走去时都微微晃动着身体。

6.请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7.以下是对本文以“活着”为题目有什么好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

B.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

C.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奈和毫无意义,人在茫茫宇宙中是非常渺小的存在。

D.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展开故事的方式非常巧妙。在一个充满阳光的下午,老人在树下休息时,向作者讲述了自己,老人歇够了,故事也随即终止,行文流畅自然。

B.福贵掏钱买牛时,作者重点刻画了赤膊男人和周围人的哄笑,他们的言行与神态侧面烘托了老人行为的不可理解与他这次买卖的不划算。

C.“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一句运用了借代手法,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老人对亲人的渴望。

D.这篇小说采用倒叙手法,以回忆方式推动情节发展,故事跌宕起伏,精彩纷呈。

9.对本文文体的判断,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写景散文

B.议论文

C.小说

D.说明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各题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

吴黎宏

①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②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莱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

③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那样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④读书可以防止浮躁贪婪,让心灵宁静淡泊。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尤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这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

⑤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这会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忍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

⑥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

B.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

C.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

D.读书可以疗治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

2.下面的两则材料如果作为论据,应该分别放在文章的哪一段

材料一:读《唐诗三百首》,让自己徜徉在古人所营造的多种情思的画卷中;读《水浒传》,任自己游走在各路英雄好汉的世界里。

材料二: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司马迁遭受宫刑,愤而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A.②③

B.③④

C.②⑤

D.③⑤

3.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比喻论证

B.举例论证

C.对比论证

D.引用论证

4.下面是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这一种论证方法。

B.第②段“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句中加点词“是”指的是“在生活中体悟”

C.本文先提出中心论点,接着用段首排比的方式提出分论点,逐一具体论述分论点,最后点明读书的意义。

D.本文语言生动诙谐,再加上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