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口头文学由抽象变为直观,是使之得到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方式。从材料看,这样做的具体方法有哪些?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不超过60个字。
我国有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学资源,内容包罗万象。作为非遗中的弱势项目,它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传播。我们可以用传统连环画的形式,也可以借用漫画绘本的形式,甚至油画、国画、版画等,这些形式可以激发更多年轻读者的兴趣。如果将之转化为手游,实现变静为动,其传播之迅速广泛,亦可超乎想象。当前,通过建设大数据保护日渐消亡的口头文学作品也是国家的一个举措,把它们数据化,除有利于其传播外,还有利于专业人士的学术研究。此外,口头文学中,有很多作品带有英雄史诗的性质,如果将这些英雄人物以历史场景,以舞台剧的形式立体呈现在公众面前,既是对民族故事的保护,也能将民族精神传播开来。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现实生活中,__________,所以他们用红豆杉的树皮和果子泡酒、叶子泡茶、树干制成水杯喝水、根部制成药材使用等。但是红杉的抗癌功效真那么神奇吗?其实不然。红豆杉中具有抗癌作用的成分是紫杉醇,__________,所以用这两种溶剂无法获取紫杉醇,它只有经过科学的流程,并使用专业设备才能被提取出来。值得注意的是,__________,反而可能产生危害,早在2006年,卫生部就发布公告称,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长期大量食用红豆杉后可能会有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白细胞数量下降等严重毒副作用。所以,个人最好不要自行食用红豆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贸易战打到今天,美方显然接受不了一个事实:为什么最大的牌已然悉数打出,( )。其实,美方大自信了,选了中国作为重定贸易规则向世界__________的对象,犯了严重战略错误。美国当下的执政团队如何对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运用实力存在可能想当然的认识,通过极限施压不仅可以实现非合理目标,而且是走向那些目标的捷径。美方打贸易战的不可一世是虚张声势,它正受到大选的政治时间表和经济衰退随时可能到来的担忧的严重拖累。美方的野心有多大,顾虑就有多多。中国的__________则很简单,我们不想打贸易战,所有反制行动都是被迫的,是中国国家主权__________推动的必然结果。美方总指望最新做出的施压能吓倒中国,同时__________地关注着美国市场各种指标的反应,他们对中国出现对关屈服的迹象望眼欲穿。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依旧既没垮掉甚至也没慌乱,岿然不动。
B.中国既没慌乱甚至也没垮掉,依旧岿然不动。
C.中国岿然不动,依旧既没垮掉甚至也没慌乱。
D.中国依旧岿然不动,既没垮掉甚至也没慌乱。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美国当下的执政团队如何对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运用实力存在也许想当然的认识,认为通过极限施压不仅可以实现非合理目标
B.美国当下的执政团队如何对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运用实力存在全然想当然的认识,感到通过极限施压不仅可以实现非合理目标
C.美国当下的执政团队对如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运用实力存在完全想当然的认识,以为通过极限施压不仅可以实现非合理目标
D.美国当下的执政团队对如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运用实力存在全是想当然的认识,觉得通过极限施压不仅可以实现非合理目标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杀鸡吓猴 战术 强制性 患得患失
B.杀一儆百 战略 强制性 提心吊胆
C.杀一儆百 战术 强迫性 患得患失
D.杀鸡吓猴 战略 强迫性 提心吊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以作者的伫立凝望而表达依依不舍的友情。
(2)屈原在《离骚》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把他自己与别人进行了比较,强调了他独爱修身洁行的特点。
(3)《逍遥游》中的大鹏借助于六月风而“_____________”,与斥鴳仅飞数仞而下,把“_____________”,当作飞行的极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国子柳博士喜晴见赠
王禹偁
霖霪为害正忧农,昨日阴云散碧空。
泼剌退滩鱼失水,啁啾高树鸟知风。
洗开霁月婵娟色,放出秋花菡萏红。
劳寄新诗曲相贺,由来灾异系三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博士赋诗相赠,作者和诗以答,尾联中“劳”字表达了作者的感念之意。
B.“霖霪”是久雨,“昨日”句写雨停,首联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
C.作者见滩头鱼失水而心生怜悯,听鸟在高树上啁啾而无限喜悦,感情复杂。
D.本诗末句是说灾异的发生与高官有莫大关系,这透露出作者为官的责任感。
2.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颈联对抒发这种感情起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以荫补千牛备身。开宝八年,知成都府,赐金紫。为政清简,远人便之。知蔡州,以善政,吏民列奏借留。许王元僖尹开封,又为判官。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遣御史武元颖就鞠于府。端方决事,徐起候之,下堂,随问而答。拜参知政事。时吕蒙正为相,太宗欲相端,或曰:“端为人糊涂。”太宗日: “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后数日,罢蒙正而相端焉。端为相持重,识大体,以清简为务。虑与寇准同列,先居相位,恐准不平,乃请参知政事与宰相分日押班知印,同升政事堂, 太宗从之。时同列奏对多有异议,惟端罕所建明。一日,内出手札戒谕:“自令中书事必经吕端详酌,乃得闻奏。”端愈谦让。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入日:“陛下今 日杀之,明日维迁可擒乎?若其不然,徒结怨仇,愈坚其叛心尔。”太宗曰:“然则何如? ”端曰:“以臣之愚, 宜置于延州,使善荞视之,以招来继迁。虽不能即降,终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太宗抚髀称善曰:“微卿, 几误我事。”即用其策。后继迁子竞纳款请命,端之力也。真宗立,每见辅臣入对,惟于端肃然拱揖,不以名呼。尝召对便殿,访军国大事经久之制,端陈当世急务,皆有条理,真宗嘉纳。明年夏,被疾,卒,年六十六,谥正惠。端有器量,未尝以得丧介怀。李惟清改御史中丞,意端抑己,及蝙免朝谒,乃弹奏常参官疾告逾年受奉者,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端曰:“吾直道而行,无所愧畏,风波之言不足虑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
1.下 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
B.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
C.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
D.初/李继迁扰西鄙/保安军奏获其母/至是/太宗欲诛之/以寇准居枢密/副使独召与谋/准退/过相幕/端疑谋大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本指阴影,引申义是在封建时代子辈因为父辈有大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金紫,秦汉时丞相等官的金印紫绶,唐宋贵官服金鱼袋及紫衣,简称“金紫”。
C.参知政事,官职名,意为参与管理政事,在宋代是常设之职,相当于副宰相。
D.纳款,本意是献上真诚的心意,在古代常用来指敌对的一方表示归顺、投降。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端善为政,成效显著。在成都做知府时,他清廉俭约,远人都感到非常方便;管理蔡州时,因为治理得好,被吏民上奏请求借留一任。
B.吕端能谦让,顾全大局。他担任宰相后,担心参知政事寇准内心不平,于是请求皇帝让他和自己共掌宰相事务,避免了可能出现的矛盾。
C.吕端有才华,深受信任。有人说吕端糊涂,但宋太宗认为他大事不糊涂,仍然决定任他做相;宋真宗对他很尊敬,赞赏并采纳他的意见。
D.吕端有远略,虑事周全。宋太宗曾想杀死李继迁的母亲,吕端分析了这样做的弊端,制止了太宗,李继迁的儿子很快就因此投降了宋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薨,有发其阴事者,坐裨赞无状,遣御史武元颖就鞫于府。
(2)乃弹奏常参官疾告逾年受奉者,又构人讼堂吏过失,欲以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