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南台寺 韩偓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抒怀抱立高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南台寺

韩偓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抒怀抱立高台。

中华地向城边去,外国云从岛上来。

四序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注]①南台,在福州城南。②韩偓,京兆万年县(今西安市)人,因不阿附朱全忠,被贬到地方。朱全忠弑君,为收买人心,矫诏召韩倔回京复职。韩偓深知回长安即入虎口,便不奉诏,南逃到福建。③日官,借指皇官。④扶桑,朱瑾花,产于长江以南。试望扶桑,意为从福建遥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的情感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完全相同。

B.颔联首句中“中华地”“外国云”,运用借代手法,分别指陆地和海上之云。

C.南台寺所处环境,天高地远,四季花开,这是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

D.首联写登寺的缘由,中间两联写登台所见所想,尾联抒发情怀,脉络清晰。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A 2.从福建之地遥望长安,昏花的眼睛顿时明亮,只见紫气充满朝廷;寄寓着诗人盼望朝廷英明,出贤臣,国泰民安,自己能返回故乡之情。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首联表达的情感与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完全相同”说法错误。不完全相同,首联没有杜甫诗句中那种悲秋、--生漂泊的感叹。 故选A。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本诗,需要在理解整首词的基础上,把握。可以结合始诗中的“意象”、表示情感的词语、景物等来分析。本题题干是“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诗歌的最后两句是“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正常语序是“扶桑试望日宫,病眼开,冠冕生紫气”,冠冕是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紫气升腾,这是祥瑞之气(帝王、圣贤等出现的预兆),字面上的意思是昏花的双眼突然明亮了,因为看到朝廷上皇帝和百官,联系注释中提供的写作背景“因不阿附朱全忠,被贬到地方。朱全忠弑君,为收买人心,矫诏召韩倔回京复职。韩偓深知回长安即入虎口,便不奉诏,南逃到福建”,可知蕴含的是诗人盼望朝廷英明,出贤臣,国泰民安,自己能返回故乡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长孺,字汲仲,婺州永康人。外舅徐道隆为荆湖四川宣抚参议官,长孺从之入蜀,铨试第一名,授迪功郎、监重庆府酒务。转台州路宁海县主簿。浙东大侵,戊申,复无麦,民相枕死。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赈荒之令,敛富人钱一百五十万给之,至县,以余钱二十五万属长孺藏去,乃行旁州。长孺察其有乾没意,悉散于民。阅月再至,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曰:“钱在是矣。”脱欢察怒曰:“汝胆如山耶!何所受命,而敢无忌若此!”长孺曰:“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脱欢察虽怒,不敢问。县有铜岩,恶少年狙伺其间,恒出钞道,为过客患,官不能禁。长孺伪衣商人服,令苍头负货以从,阴戒驺卒十人蹑其后。长孺至,岩中人突出要之,长孺方逊辞以谢,驺卒俄集,皆成擒,俾尽逮其党置于法,夜行无虞。民荷溺器粪田,偶触军卒衣,卒抶伤民,且碎器而去,竟不知主名。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永嘉民有弟质珠步摇于兄者,赎焉,兄妻爱之,绐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长孺曰:“尔非吾民也。”叱之去。未几,治盗,长孺嗾盗诬兄受步摇为赃,逮兄赴官,力辨数弗置,长孺曰:“尔家信有是,何谓诬耶!”兄仓皇曰:“有固有之,乃弟所质者。”趣持至验之,呼其弟示曰:“得非尔家物乎?”弟曰:“然。”遂归焉。以病辞,不复仕。方岳大臣与郡二千石,聘致庠序,敷绎经义,环听者数百人。乡闱取士,屡司文衡,贵实贱华,文风为之一变。正衣冠坐逝。年七十五。

(选自《元史·胡长孺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B.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C.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D.民来诉长孺/阳怒其诬/械于市俾左右/潜侦之/向扶者过焉/戟手称快/执诣所隶/杖而偿其器/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铨试,即铨选,选官制度。古代举士、授官相一致。铨选一般是集吏考试量人授官。

B.戊申,戊申年。古代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循环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日和时的次序。

C.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质地多为金银玉石,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为“步摇”。

D.痒序,古代的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痒。后来也用以概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长孺刚直不阿。浙东发生灾患,他把救济的余款全部发给百姓,惹怒了企图侵吞救灾款的脱欢察,脱欢察虽然十分恼怒,但也不敢追问。

B.胡长孺为民除恶。有少年聚众作恶,成为祸患,官府不能制止,他伪装成商人,带着随从,引出强盗,并勒令强盗谢罪,最终铲除了强盗。

C.胡长孺机智判案。有人质押珠步摇给哥哥,后被嫂子强占,胡长孺利用打击盗贼的机会,抓了哥哥到官府,巧妙地为弟弟追回珠步摇。

D.胡长孺发挥余热。他因病辞官,被官员聘请讲解经义,很受欢迎;他主持乡试,看重文章的内容,摒弃华丽的文辞,改变了当时的文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一日不食,当有死者,诚不及以闻,然官书具在,可征也。

(2)赎焉,兄妻爱之,紿以亡于盗,屡讼不获直,往告长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节

鲁迅

方玄绰近来爱说“差不多”,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禅”;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踞在他脑里了。他自从发现了这一句平凡的警句以后,虽然引起了不少的新感慨,同时却也得到许多新安慰。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地,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要摆这架子的罢,便再没有什么不平了。

他将这“差不多说”最初公表的时候是在北京首善学校的讲堂上。散坐在讲堂里的二十多个听讲者,有的怅然了;有的勃然了,大约是以为侮辱了神圣的青年;有几个却对他微笑了,大约以为这是他替自己的辩【解析】
因为方玄绰就是兼做官僚的。

而这其实不过是他的一种新不平。他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十分安分守己的人。教员的薪水欠到大半年了,只要别有官俸支持,他也决不开一开口。不但不开口,当教员联合索薪的时候,他还暗地里以为欠斟酌,太嚷嚷;后来一转念,这或者因为自己正缺钱。而别的官并不兼做教员的缘故罢,于是也就释然了。

待到凄风冷雨这一天,居然倒也发了一点薪水,方玄绰不费举手之劳领了钱,酌还些旧债,却还缺一大笔款。

但是“差不多”的事实又发生了,政府后来竟不理无关痛痒的官吏,终于逼得先前鄙薄教员要钱的好官化为索薪骁将了。他也赞成同僚的索俸,然而他照例的并不一同去讨债。

阴历五月初四午前,他一回来,方太太便将一叠账单塞在他的鼻子跟前。

“一总得一百八十块钱才够开销……发了么?”方太太说。

“钱的支票是领来的了,可是又说要到他们跟前去亲领……”

“我想,还不如去亲领罢,这算什么呢。”方太太看着他的脸说,“孩子们说那学费,学校里催过好几次了,说是倘若再不缴……”

“胡说!做老子的办事教书都不给钱,儿子去念几句书倒要钱?”他想了一会,又懊恼地出照旧例,每逢节根或年关的前一天,他一定须在夜里的十二点钟才回家,递给方太太一叠簇新的中交票,脸上很有些得意的形色。谁知道初四这一天他不到七点钟便回家来。

“怎么了?……这样早?……”方太太看了他说。

“发不及了,大约到初八就准有钱……我午后去寻金永生,待到知道我想要向他通融五十元。即刻将我支使出来了。”

“这样紧急的节根,谁还肯借出钱去呢。”方太太说。

方玄绰低下头来了,接着就记起去年年关的事来,那时有一个同乡来借十块钱,他其时收到了衙门的领款凭单的了。因为怕这人将来未必会还钱,便说衙门里既然领不到俸钱,学校里又不发薪水。

然而不多久,他恍然大悟似的发命令了;叫小厮即刻上街去赊一瓶莲花白。莲花白竟赊来了,吃完饭,又颇有些高兴了,他点上一支大号哈德门香烟,从桌上抓起一本《尝试集》来,躺在床上就要看。

“那么,明天怎么对付店家呢?”方太太追上去,站在床面前,看着他的脸说。

他又要看《尝试集》了。方太太怕失了机会。连忙吞吞吐吐地说:

“我想,过了节,到了初八,我们……倒不如去买一张彩票……”

“胡说!会说出这样无教育的…”

这时候,他忽而又记起被金永生支使出来以后的事了。那时他惘惘地看见店门口竖着许多斗大的字的广告道“头彩几万元”,仿佛记得心里也一动,或者也许放慢了脚步的罢,但似乎因为舍不得皮夹里仅存的六角钱,所以竟也走远了。

一九二二年六月

(有删节)

[注]《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开新文学运动之风气,是胡适先生里程碑式的著作。问世以来引起文学界,理论界的广泛争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语言简洁,“盘踞”一词点明了“差不多”心态在方玄绰心中根深蒂固。

B.方玄绰在“索薪”事件中,一直不积极参与,本质上是因为他的身份既是教员又是官僚。

C.方玄绰向金永生借钱以及同乡年关向方玄绰借钱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境况与人情关系。

D.小说用讽刺的笔调描写了方玄绰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等,其表现令读者发笑沉思。

2.方玄绰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3.试分析方玄绰“差不多”思想的本质特征,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探究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提高营养值,延长保质期,在促进食品功能化、营养化、多元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发展蒸蒸日上,是食品工业体系中科技创新亮点频出、法规标准与国际接轨、生产经营监管较为严格的行业之一。

在食品添加剂行业全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新形势也对食品添加剂行业的环保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企业应积极加大环保投入,同时在减少各类排放的关键技术上攻关突破,切实有效地提高行业各类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水平。

目前,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仍然是食品安全领域的一大顽疾。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仍要加大食品添加剂的科普宣传力度,使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理解更加科学和客观。

(摘编自陆悦《食品添加剂行业破浪前行》)

材料二:

食品添加剂支撑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而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订也提出了诸如国家标准规范、国际标准共识及安全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更高要求。

“在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我们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原则,夯实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基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已连续9年实施系统性、持续性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实验室网络,累计获得1300万个监测数据和130份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

此外,该中心还建立了国家风险监测数据库、毒物数据库,创建了食品与食源性疾病溯源和关联性分析系统,正逐步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制度体系,系统开展污染物、微生物等风险评估工作,将为科学修订相关标准提供科学分析和技术支持。

(摘编自汪斌《食品添加剂标准体系建设稳步向前》)

材料三:

从“纳米”到“有机”,从“纯天然”到“转基....食品营销上的搭车销售,向来都是踩着“消费痛点”跳舞的。长期以来,消费市场略有偏好,也不管这种偏好科学不科学,食品企业就秋波频送、媚眼如丝。加黑加粗的“零添加”“不添加”字眼,瞄准的就是一种消费误解:没有添加剂的食品就是纯天然,纯天然的食品就代表着安全。

“零添加”之说不仅悖逆食品科学,更涉嫌虚假宣传。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食用植物油标识管理的公告》称,对我国未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且未批准在国内商业化种植,市场上并不存在该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其标签、说明书不得标注“非转基因”字样。

煞有介事的“非转基因”标识就要寿终正寝了,对铺天盖地的“零添加”“不添加”标识做好规范相信也在来的路上。食药安全,人命关天。只要有一查到底的刚性执法在,只要有无缝监管的常态作为在,食品添加剂就不应该为非法添加、滥用滥加“背黑锅”。食品企业自当严控添加、严管质量。至于“零添加”的神话,健康科普和市场执法应该合力而为,让其早点灰飞烟灭!

(摘编自邓海建《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还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品添加剂可以改善食品的色、香、味,提高营养值,延长保质期,在促进食品功能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食用者有益无害。

B.我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行业法规标准与国际接轨,生产经营监管较为严格,在整个食品工业体系中科技 创新亮点频出,发展蒸蒸日上。

C.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的组成部分,食品添加剂支撑了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制订提出了更高要求。

D.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已连续9年实施系统性、持续性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并建立了国家风险监测数据库、毒物数据库。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食品添加剂行业的新形势对其环保和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添加剂和配料生产企业应有效提高行业各类产品生产环节的环保水平。

B.我国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原则,夯实了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基础,对保证国人的食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C.食品企业常常为了自身利益针对消费市场的偏好而推出一些营销手段,如为其产品标注加黑加粗的“零添加”“不添加”等字眼。

D.在我国,生产的食用植物油的标签、说明书能否标注“非转基因”字样,要看市场上是否存在这种转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

3.我国食品企业在添加剂方面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如何解决?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其实都蕴藏着一种文化心理。国学越来越热,这表明,在现代化程度日渐提高的今天,传统文化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亲和力。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学热,并非简单的“复古读经”,它有着对思想意识、伦理道德、行为准则,以及美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诉求。国学,从广义上看,应该是指中国每个时代文化的主要潮流。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国学包括每一代学术思想的主要潮流。推而广之,从文化的角度看,国学应该是每个时代的文化思想的主要潮流,如汉之经学、唐代佛学、宋明理学。

如何才能利用传统国学资源?这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中国文化史上不乏经验教训。早在晚清,中国的文化人就开始为“我手写我口”而努力,但进展相当缓慢,迟至1917年新文化运动兴起,文言文仍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直到1920年以后,文言文才真正“无可奈何花落去”。扭转局面的因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关键点是官方制度。“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胡适陈独秀等人与林纾、章士钊等人争执得未分胜负。1920年春教育部一声令下,从这一年的秋季起,国民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教科书均改用白话文,反对方自动偃旗息鼓。因此,可以预料的是,只要给一个官方命令,说从某年某月起,“四书五经”必须进中小学教科书,义务教育必须开设经学史课程,那么,国学热就不只是热,而且很快就会开花结果。但话又说回来,国学热是一回事,新的国学范式的建立又是另一回事,二者不能划等号。

诚然,传统经典文化的大范围推广,离不开官方的政策,但良好的群众基础无疑为政策的顺利实范提供了许多便利。可以看到,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人们的文化程度相对要高,文化机构和文化人相对要多,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相对丰富;而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对贫乏,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也相对较多,较迫切。

在倡导现代国学时,地域文化无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湖湘文化一脉,颇具特色。从屈原到王夫之,再到曾国藩、毛泽东,它以其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折服世人,并以此成为世人关注和学习的典范。中国文化是以各区域文化为基础、集各区域文化而形成的,因此,在讨论现。代中国的国学时,不能忽视中国各个地区的文化特别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域文化。

对于创造新文化,学衡派有一个不错的口号,即“倡明国粹,融化新知”。平心而论,这应该是一个较妤的途径。新时代国学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其范式出现之前,我们的确很难给其描绘出一个清晰的样子。可以肯定的是,它与传统国学有着源流关系,但它不是传统国学的复制和翻版,它有着创新之处,有着新时代的印痕,也就是说,复兴国学并非单纯的复古其中应该有发现、发掘和创造。

摘编自陈伟华《一代有一代之国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背后显示出的是人们对传统文化逐渐认可的心理。

B.广义国学涵盖了每个时代的主要文化思潮,如汉代经学、唐代佛学、宋明理学等。

C.现在的国学热包含了对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等,以及美学、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诉求。

D.新时代国学的范式目前还没有确定下来,所以我们现在没有办法描述出其外在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先提出中心论题然后剖析国学热的现象及其本质再阐释国学的内涵。

B.文章从官方政策、群众基础、地域文化等几个方面,论证现代普及国学的相关问题。

C.文章作者陈述湖湘文化的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目的在提醒人们要将地域文化置于首位。

D.文章结尾指出了复兴国学和传统国学的区别让人们对新时代国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虽然遇到很强的阻力,但是白话文最终得以普及,胡适等知识分子起了关键作用。

B.如果国家规定中小学阶段必须学习“四书五经”,义务教育必须开设经学史课程,那么新的国学范式就会确立。

C.要在大范围内推广传统经典文化北京、上海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要比在中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便利得多。

D.新时代的国学不是传统国学的复制和翻版,应该有发现、发掘和创造,实现它的途径是“倡明国粹,融化新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一则题为“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他手里那本书正在发着光”的新闻引发热烈反响。网友感叹:在上下班高峰时逼仄的地铁环境里,哪有空间给人读书?又有谁能静下心来读书?记者认为,虽然和低头玩手机的乘客相比,在地铁上读书的人确实是少数,但拥挤的车厢里、换乘的扶梯上手不释卷者不乏其人。很多时候,我们批判人们浮躁不读书,成为手机控,只是因为自己在低头看手机,忘记抬头。质疑者却表示:看手机也可能是在阅读电子书籍。难道“纸质书=经典?电子书=垃圾?”读印刷本的就定是精英,看手机屏的就一定是屌丝?这些新闻里是否存在一个对“读书”形式的误解?

对于上述现象,你怎么看?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