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为期162天。本次北京世园会有“百园之园”之称,园区总面积达960公顷,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园会。以物联网和5G为“神经”,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大脑”,北京世园会将园林艺术变成了人、科技、自然与文化相结合的视觉盛宴,是有史以来科技最先进的世园会。北京世园会吸引了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120余个非官方参展者,是有史以来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的世园会。

 

)①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②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北京举办。③规模最大。④科技最先进。⑤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是一道新闻类叙述语段压缩题。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白文字所介绍的对象“是什么”,二是要明确对象“怎么样”。第一步,通读材料。即通读语段或材料,抓住主要信息,找表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语句。第二步,概括归纳。在通读的基础上,将其准确划分层次,概括归纳信息内容。第三步,提炼筛选。将概括归纳的信息进行提炼筛选,删除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即“去粗取精”。第四步,整合表达。即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筛选出来的主要信息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要保证语句通顺(无语病),结构合理。 本段文字可分两层,第一句话为一层,是新闻的导语部分,概括报道中心事件“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北京举办”。其余内容为第二层,从三方面详细介绍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情况。所以压缩时需保留的信息有:时间,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事件,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中国北京举办;此次博览会特点。概括特点时结合第二层的语句“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世园会”“是有史以来科技最先进的世园会”“是有史以来国际参展方数量最多的世园会”即可。据此进一步简化整理答案,注意字数限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一位记者釆访楹联专家的开头部分,请从所提供的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内容,将这段话补充完整。只填序号。

李老师您好,感谢您能______接受我的采访。拿到您这本关于对联故事的___,想着您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我一定好好______!看您书里写的行业联我很感兴趣,比如这副写医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我觉得里面充满了文化元素,您能给大家解读一下吗?

A.有幸    B.拨冗    C.大作    D.拙作    E.笑纳    F.惠存    G.珍藏    K.碧水竞舟十里欢        L.橘井挹泉滋蕙香    M.杏林分种逢春茂    N.艾人驱瘴千门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        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且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        ,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呼短叹……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        ,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 B.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C.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 D.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天不仅年轻人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C.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D.今天不只是年轻人在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不断创新和关注 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当代青年人并不能很好地拯救传统文化 D.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对古村落有着很特别的感情。它们虽然古旧、残破,却异常的真实。            间,述说着过去的事情。色尔古藏寨是一座典型而独特的原始村落,它静静的盖立在蜿蜒奔腾的猛河边。远远看来,簇簇藏楼相连,自成方圆,却又            ,恰似传说中的            ,庇佑先民们隔世而居。因为色尔古藏寨建在山谷两岸的斜坡上,(    ),建筑在这里显得层次非常丰富,空间传达出一种复合的感觉,就像是一首悠扬的民歌,仔细听来,声部多而统一,婉转动听。灰色的石屋沿着山势铺陈开来,宁静美丽中又有几分坚毅粗犷,就如色尔古的名字一般。沿着户间幽幽的小巷,可以到达任何一家。周围片石镶嵌的墙把你限定在一小片空间内,天空只能从几处采光的天窗里窥见,旁边的一沟溪水时隐时现。这些小巷的布置就如八卦一般,不熟悉的人怕是要走好多遍才能找到原先的路。色尔古藏民能走路就能跳舞,能说话就能唱歌。藏寨里能见到藏民们吹奏铜钦。铜钦音色低沉而威严,具有某种            的气势。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回看整座色尔古藏寨,一下便使人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感觉有些悲凉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飞檐走壁    依山傍水    洞天福地    所向披靡

B.残垣断壁    山清水秀    洞天福地    所向无敌

C.飞檐走壁    山清水秀    世外桃源    所向披靡

D.残垣断壁    依山傍水    世外桃源    所向无敌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房屋彼此错落,是因为地势的差距

B.房屋因为地势的差距彼此错落

C.地势的差距使得房屋彼此错落

D.地势使得房屋彼此错落而形成落差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回看整座色尔古藏寨,人们便能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令人感觉有些悲凉。

B.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整座色尔古藏寨,一下便使人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令人感觉有些悲凉。

C.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整座色尔古藏寨,人们便能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感觉有些悲凉。

D.合着宏大、低沉的铜钦声,回看整座色尔古藏寨,一下便回想起弥漫战火硝烟的时代,感觉有些悲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又见敦煌

①又见敦煌,一眼千年。

②你已矗立一千年,在岁月的长河里,在千年的风沙里。岁月侵蚀了你的容颜,风沙磨砺了你的风骨。你巍然屹立,千年不倒。为了见你,我穿越了千年风尘和漫漫黄沙,我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21世纪的现代文明世界,从水草丰沛的长江之滨,来到你身边。我终于见到你,如你的名字,你盛大辉煌,我热泪盈眶。虽然你并不认识我。

③第一次见你,是在儿时的课本里。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像一串有魔力的符号,又犹如神奇的密码一样,镌刻在我的心上,我想要破解密码里到底藏着些什么。我想,见到你,一切会豁然开朗,我会见到你吗?

④你远在千里之遥, 在戈壁沙漠与漫天黄沙之间。你远在千年之外,在颠沛流离的时代。

⑤我想要抵达你身边。你还在吗?

⑥一带一路的兴起,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座边陲小城,人们纷至沓来,只为一睹你的风采,哪怕只是远远地望着,哪怕只看一眼。

⑦一千年后,我终于来了,我在你的脚下,虔诚地望着你。拨开千年的风沙,撩起神秘的面纱,我见到了你。漫天黄沙散去,大西北的天空辽阔而晶莹,蓝莹莹的天空下,你静静地矗立着,面对千年后的文明时代和自诩文明时代的人们。而你的文明,比我们早了一千多年,你却静默不语。

⑧我轻轻地走近你,怕我的脚步惊忧到你;我尽量控制住呼吸,怕来自现代社会的混浊气息侵扰了你。游客中有人不知觉地伸出手去,触摸到的是冷冰冰的玻璃,讪讪地缩回了手。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一百年前那个寒冷的沙漠之夜,这里发生了一场浩劫,九千多个经卷、五百多幅绘画,装了二十九个大箱子,五辆大车,每辆都要三四匹马来拉。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灾难接连而至,每一次,都是一次流血的记忆。那是一个国家的伤口,那是一个民族的伤痕,伤口早已风干,伤痕仍在,那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所幸,我还是来了,趁你还在。

⑨隔着千年时光,隔着似有若无的玻璃,我终于见到你,我静静地凝望你。你离我很近,却又很远。目光企及,却难以抵达。

(10)我轻轻地走近你,那穿越千年而来的壁画,有的依然鲜艳夺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的因遭受人为破坏,已经开始剥落,容颜不再光鲜,有的已残缺不全,流落异国他.乡……

(11)幸运的是,我还是见到了你,见到了真实的你。走进那幽深昏暗的石窟,满眼都是精美的壁画。其画工之精致、色彩之丰富、图案之繁复、构图之精妙、人物勾勒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我难以想象,在那遥远的年代,没有高超的科技手段,工匠们是如何实现这样恢弘的工程的?尤其是那满墙的小佛像,如同三D打印出来的,无数个图案一模一样,几乎无一偏差,甚是壮观。

(12)慢行慢看,行走在昏暗的洞窟里,我的眼前总会倏忽一亮。那是什么?有人轻声道。我抬眼望去,洞窟的顶上,有很多年轻的女子飞了起来,衣袂飘飘,神情明媚,细腻丰富的面部表情,层次分明的色彩,飞舞的衣袖和裙袂。是飞天!我不禁惊呼起来。以前只在文字描述和图片中见到的飞天,今天第一次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飞天,是敦煌的标志,临空飞舞、彩带飞扬、反弹琵琶、奏乐散花,极富节奏感和韵律感。那神奇的图腾,是远古的岁月里,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安详。

(13)我继续行走着,在昏暗的洞窟中。我听到一百年前,一群人在黑夜中搬运的窸窸窣窣声,虽然声音极其微弱,行动极其隐蔽,但我还是听到了。我听到王道士与斯坦因的对话,我听到远古的叹息声。一千年的伤痕犹在,岁月抹不去记忆。

(14)敦煌,曾经多么盛大辉煌,又曾经多么落魄颓败。遗憾的是,我没有亲眼见到你的盛大辉煌时期;幸运的是,在千年以后,我能够安详地走进你,安静地面对你。

(15)曾经,敦煌是国际性枢纽大都市,集中了全球百分之六十的丝绸、玉石、僧侣和职业妇女。大约,就像现在的.上海一样吧。

(16)敦煌,就这样存在了一千多年,有过落魄,但从未被遗忘。在来敦煌的第一天,敦煌画院里那位美丽优雅的李艺老师十分自豪地说,她生于斯长于斯,她热爱敦煌,敦煌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来到敦煌、研究敦煌、守护敦煌,才有了举世闻名的敦煌。我们很幸运,能够这样靠近敦煌。

(10)走出神秘的洞窟,傍晚六七点钟的太阳,依然很热烈。大西北辽阔的天空,蓝得没有一丝杂质。一排排土黄色的石窟,沿着山体延展开去,蔚为壮观。九层楼的建筑依然在,依山而建、高耸飞檐、朱漆栏杆,映衬着大西北湛蓝的晴天,雄伟壮观。这座初唐时建的木结构九层楼即莫高窟第96窟,已成为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18)我流连于此,时间太短太短,千年的文化,用多长时间来观瞻都不为过。一眼千年,得有多深的缘分,才能穿越时空,彼此相见。由于岁月的侵蚀,很多壁画正在毁坏,可供参观的洞窟越来越少。尽管保护的力度不断加大,但自然的力量,是人力所不能阻挡的,只能尽量慢一些,再慢一些。若干年后,不知道后来的人们能不能如我一样有幸看到。

(19)余秋雨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20)一代又一代的工匠在莫高窟里辛勤劳作,这些艺术的壮举汇聚起来,是何等壮阔的生命!人类不能阻挡时间的步伐,不能阻止大自然之手,但艺术的生命永恒。再过一千年,或许敦煌已幻化成一个符号,但那曾经的盛大辉煌,定会永恒。

(21)一眼千年,必将永恒。

(取材于余慧的同名散文,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沙磨砺了你的风骨    磨砺:摩擦使锐利,比喻磨炼。

B.我想,见到你,一切会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比喻顿时明白或领悟过来。

C.令人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D.临空飞舞、彩带飞扬、反弹琵琶、奏乐散花    反弹琵琶: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回忆第一次见敦煌是在儿时的课本里,并把敦煌、莫高窟、壁画、飞天比作一串有魔力的符号、神奇的密码,可见对敦煌向往已久。

B.作者在昏暗的洞窟中,确实听到了一百年前一群人在黑夜中搬运敦煌文物的窸窸窣窣声、王道士与斯坦因的对话声、远古的叹息声。

C.文中提到李艺老师,是为了说明存在了一千多年的敦煌虽有过落魄但从未被遗忘,今天有无数人来到敦煌,并研究敦煌,守护敦煌。

D.作者多次使用第二人称“你”, 是为了与敦煌建立一种直接对话关系,便于抒发渴望见到、虔诚膜拜、小心走近、静静凝望敦煌等独特感受。

3.文章第⑦段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站在敦煌脚下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4.文章第(19)段写道,余秋雨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对敦煌所遭的劫掠和曾经的灾难,作者指出那是“不能忘却的记忆”,是的,我们真的应铭记历史,不能忘却。请结合原文,并联系阅读体验谈谈你对“不能忘却的记忆”的认识与思考。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葱

侯德云

朋友老刘在晚宴上讲一个卖葱的故事,刚起头我就笑。老刘瞪我一眼,说,笑什么笑?我说,我想起《手机》里的卖葱。老刘发愣,手机里卖葱?电子商务啊。我说不是,作家刘震云有个长篇小说叫《手机》,里边有个卖葱的故事。老刘说,奥。

老刘没问《手机》里怎么卖葱。他不问我也得说,话头赶到这里了嘛,对不对?

我说,《手机》里边的主角叫严守一,哎哎,拍成电影了嘛,电影也叫《手机》,老刘你没看过?老刘摇头。我用眼睛扫扫别人,也都摇头。嗨,你说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我接着讲卖葱。

严守一他爹老严,跟谁一起卖葱(那人我给忘了),一天说话不超过三句的人,跟那谁卖葱,卖得眉开眼笑,都会讲笑话了。老严的变化,让严守一觉得,世上最好的事,好不过卖葱。只不过年底时老严跟那谁算总账,那谁在账上做子手脚,还背地里骂老严是二傻,让老严听见,那个气啊,从此不卖葱。老严委届啊,说一辈子就遇到一个能说上话的,还骂我傻。

老刘笑了,说《手机》里的卖葱,不如我说的卖葱。

我赶紧收起下巴,说,你说你说。旁边哥儿几个也催促,你说你说。

下边是老刘讲的卖葱。

很长时间的事,时隔现在十七八年。那时候,钱还真当钱,不像这阵儿,一百块的票子,你刚掏出来,嗖一声,没了。我记得那时候我的工资也就千把块钱。

东山早市,有两口子,四十多岁的样子,天天来卖葱。不卖别的,只卖葱,一辆三轮车,装满满一车葱。半头晌散市,卖光的时候比较少,大多时候要剩一些。

这两口子长相怪有意思,男的细长,女的墩粗,还没脖子,像个碾盘倭瓜……

说到这里,老刘张开两手比划了一下,碾盘倭瓜你们知道吧?哥儿几个都点头,谁不知道呢,就是扁乎乎圆咚咚的那种大倭瓜嘛。看我们点头,老刘放心了,接着说,女的那脑袋,像个碾盘倭瓜直接放在倒置的宝葫芦上。两个人的脚也一样,对比强烈。男的细而长,三五鞋的宽度四五鞋的长度;女的宽而短,四五鞋的宽度三五鞋的长度。俩人搁在一块儿,看着特滑稽。

他们的三轮车也滑稽。一个车轱辘,指定是手推车轱辘。另一个,指定是自行车轱辘。也不知怎么安上的。三轮车的车座,一般都是六根弹簧上面蒙一层皮革。他们的车座不是,是三根弹簧上面缠几道塑料布,透明的。还没车闸。车架子上绑一块胶皮,胶皮就是车闸。胶皮拖地,需要刹车时,男的用右脚,猛踩胶皮。天天踩,鞋底的前半截,磨出一道沟。

总之这两口子,从人到车,都是一副尴尬相,看着让人心酸。

我常去买他们的葱,因为比别处便宜嘛。时间长了,混个脸熟,有时还互相唠几句闲嗑。赶上星期天,闲着没事,我会在葱摊旁站一会儿,看他们忙着卖葱。我觉得挺有意思。

那天我去得晚,他们的葱已经卖完。7月的头晌,有烧烤感,两人却不急着走。女的在清点卖葱的钱,男的在一边看。两人脸上都笑眯眯的。

我也在一旁看。我看那两口子,两口子不看我。

女的清点完钱,对男的说,今天不赖,净挣三十六块一毛五。说完咧开大嘴,无声一笑。男的也咧开嘴,也是无声一笑。

女的瞅男的,说,二十块,给咱爹买点儿东西。男的瞅女的,点头,说嗯。

女的说,十块,给咱闺女买个裙子。男的点头,说嗯,突然又说,闺女有裙子,你买件衣裳吧。

女的说,我不买,我有衣裳,要不给闺女买个书包,她的书包太旧了。男的点头,说嗯。

女的说,六块,给你买两包烟一瓶酒,晚上你喝点儿。男的努起嘴唇,是飞吻的姿势,然后咧开嘴,说,你呢,你什么都不买?

女的说,还有一毛五,买根冰棍,我咂咂就行了。说完,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脸上绽开一朵大丽花。

我看见男的突然变成顿号,愣在那里不说话,眼圈渐渐泛红。

我不忍心再看下去,扭过身子,快走几步,看别的菜摊。

等我再回头时,两口子已经蹬上三轮车,准备出发的样子。我冲他们摆摆手。男的背对我,没看见。女的看见了,也摆摆手。女的好像对男的说了句什么,随后男的扭头看我,笑笑。

我原地不动,看着他们,直到他们的背影在我眼前消失。

老刘的卖葱故事,起初,引起酒桌上一阵阵哄笑。有人笑得直拍桌子,有人笑得岔气,还有人不断插话。可是越往后,笑声越少,结尾处,全场静默。

故事讲完,老刘的话还在继续。

老刘说,那天,我想了很多事,想自己的种种不如意,想到最后,想开了,我怎么就不能用别人的阳光来照亮自己呢?

话音刚落,桌上响起掌声。老刘脸色通红。

(选自《天池》2018年第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卖葱”为题目,概括了主要情节,并以此来统率全篇,展开小说细节,塑造鲜明人物形象,表现深刻主题。

B.听到女的只想“买根冰棍”“咂咂就行了”,“男的愣在那里,眼圈渐渐泛红”的细节,表现了男子内心的落寞和不忍。

C.老刘讲故事,大家先是哄笑、拍桌子,后来静默无声,大家哄笑的是滑稽的形象和车辆,静默于对人间温情的感动。

D.老刘对卖葱夫妻所用的三轮车的细致描写,主要目的是通过描写车辆简陋滑稽,来说明夫妻二人生活的艰辛和困窘。

2.请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塑造卖葱夫妻二人的形象的。

3.小说的主要内容是老刘讲述的卖葱的故事,却在开头插入《手机》中卖葱的情节,这样写有何艺术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