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什么用 叶倾城 ①从钢琴老师家出来,春夜正好,像件薄...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什么用

叶倾城

①从钢琴老师家出来,春夜正好,像件薄薄的黑绢衫子,亲密贴身。有路灯,把夜色稍微推开一段,是掳上去的袖管。

②我一路问小年课上了些什么,并叮嘱她:“要好好学钢琴呀。”她点头:“嗯,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又说,“我也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我去美国,大家听不懂我讲话怎么办。”

③我老怀大慰,又加一句:“围棋也要好好学哦。”我们学围棋也快一年了。她扭头问我:“为什么?”这应对出乎我意料,我一愣:“当然了,学就要学妤嘛。”她居然认真起来:“我又不想当围棋老师,去美国要下围棋吗?为什么要学好围棋,围棋有什用?”

④上一次被问类似的问题,是在新东方附近的茶餐厅,熙来攘往,隔邻多有洋人,外文单词单句混在中文的洪流里,像甜点上嵌的杏仁。与我同桌的是个十五岁的女孩子,托福刚考了113。我问:“听得懂?”她眉睫一拍是微风下的檐雨,笑容里全是自负。

⑤我一时多事,说了句:“其实你英文已经很好了,有时间可以看看古文,背背古诗词什么的。”女孩诧异地看我,满脸都是那种“这人老糊涂了”的不【解析】
“为什么呀?英语、数理化、游泳,都是工具,将来用得着,古文……”她撇撇嘴,“有什么用”四个字不曾出口,用身体语言体现。

⑥如果她是成年人,我可以理解这是粗俗的挑衅,但女孩一脸的认真,我于是想了又想,说:“说一个你可能知道的诗人吧,纳兰容若有一句诗:‘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你也许会在无意中听到,因为它的浅显,随意记下来,然后很快地忘掉。你现在初三,马上面临分离,这么要好的、视为姐妹、以为是一辈子的好同学好朋友,会渐渐淡掉,总有一天,你会惊骇地发现他们都变了。而他们说:不,是你变了。也许你心里会五味杂陈,感觉孤单,仿佛一刹那被朋友和时间同时抛弃。你有那么多感受,却不知从何说起,向谁,怎么说。你疑心只有你一个人,经历过这一切。这时,你想起这句‘却道故人心易变’。于是,你明白了……文学的意义就在这里,说出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我们脱离人猿已经数百万年,我们所需的,不止是工具。”

⑦女孩应该是听懂了,但,她听进去了吗?

⑧如果技能与谋生无关,如果知识不用来生存,如果它不是通往美丽新世界的桥梁,那么,它有什么用?我尽量用小年能听懂的语言说:“围棋可以锻炼头脑,让你有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这是所有学问和智慧的基础。”——这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答案,因为她可以追问:学问和智慧,有什么用?

⑨连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这样抱怨:光电效应有什么用?三角函数有什么用?立定跳远好干嘛?为什么要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有时他们是焦灼的父母,在质疑教育制度,而我,只觉啼笑皆非。

⑩天文有什么用?它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一生像微尘一样轻;美有什么用?刺绣或者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惊喜,是擦过皮肤的战栗……甚至,眼泪有什么用?除了滋润眼部、让眼睛不会太干涩之外,它还可以洗净我们的灵魂。所有无用的东西,都是有用的。

⑪就像这一个美好的春夜,也许它真正的、唯一的用途,就是让万籁俱寂,它是宁静的布幕板,让小年有机会问出她的“大哉问”:有什么用。

⑫她会用一生,慢慢地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1.第①段中强调“春夜正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作者举纳兰容若诗句为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意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文以“有什么用”为题不仅统摄全文内容,而且更能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

B.与成年人相比孩子一脸认真地表达对围棋、古文等价值的怀疑态度更让作者感到担心。

C.作者认为,有些孩子的父母因不满教学质量而质疑教育制度的行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

D.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相信总有一天孩子会对“有什么用”的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的。

4.根据你对本文的阅读理解,说说古文有什么用?

 

1.点明时间,交代背景,突出环境的和谐美好,为下文对话的展开作铺垫。与文章结尾相照应,暗示作者心中的喜悦之情。 2.文学的意义在于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它是有别于一般工具的更有用的东西。 3.C 4.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古文虽然不再是当今人们学习生活的交际工具,但在文化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比如:古文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思想宝藏,学习古文是了解文明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古文是现代汉语发展的源头,学习古文可以雅化汉语,提升人们的文学和文化素养等。 【解析】 1.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内容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领悟小说的主旨,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分析时从内容和结构及表达主旨的角度考虑。本题要求分析第①段中强调“春夜正好”的作用。从内容的角度分析,第一段中,“春夜正好”直接点明我送孩子去学钢琴回来的时间,“春夜正好”,这春天的晚上正好,风景好,气氛好,环境也好,作者自己的心情也很好,很愉悦。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如此美好的和谐的环境,为下文作者与小年的对话作背景,也是作铺垫;开头的“春夜正好”与结尾的“就像这一个美好的春夜”相照应。从表达主旨的角度分析,这美好的景致也传达出作者心中的喜悦之情。 2.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中引用材料的作用。分析前要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重点抓住所引用材料的段落仔细阅读,从引用材料的内容和与该段的关系入手分析。本题要求分析第⑥段中作者举纳兰容若诗句为例的作用。第⑥段中作者举纳兰容若的诗句是“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引用的语境是,我在新东方附近的茶餐厅用餐时,与一个十五岁的优秀的女孩子交流时,我建议她“有时间可以看看古文,背背古诗词什么的”,但女孩不以为然,认为看古文,背古诗没什么用。于是我引用了纳兰容若的诗,想以此让她明白,这世上有些东西的用处与平时人们功利性的有用不同,比如读诗,看古文,可以抚慰人们的心灵。 3.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的能力。做此类题目前,一定要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散文的内容。明确文章的环境背景,文中所的人和事,领悟散文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须细心和耐心。 C项,“有些孩子的父母因不满教学质量而质疑教育制度的行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错误,由“连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这样抱怨:光电效应有什么用?三角函数有什么用?立定跳远好干嘛?为什么要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有时他们是焦灼的父母,在质疑教育制度,而我,只觉啼笑皆非”可知,作者认为有些家长质疑教学制度,是因为怀疑教育的作用,而不是不满教学质量。 故选C。 4.该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探究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对本文的理解,说说古文的作用。答题前,一定要整体阅读本文,整体把握内容,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和价值观。然后结合问题再深入阅读,细细探究。从本文的角度分析,作者建议15岁的小姑娘多看古文,因为“文学的意义就在这里,说出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读古文,可知古人智慧,因为古文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见证,是传统文化的思想宝藏,学习古文是了解文明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的必由之路;从语言发展的历程来讲,我们现代汉语的源头是古文,古文博大精深,学习古文可以提升人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养。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中华文化如一条不自息的河流,学习古文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迟行

蒋勋

⑴一条路上,间隔不远,一株盛放的木棉花,使我停下来,抬头看了好几次。树干直挺耸立,树枝平平伸展出去,像手臂,承载着一朵一朵赭黄橘红的花。仰头看,整株木棉像一支盛大的烛台,满满一树花朵,艳红鲜黄,像明亮灿烂的烛光火焰,一齐点燃,在阳光下跳跃闪烁。春天的城市,像被节庆祝福,路过的行人,也都感染到喜悦。

⑵有些路人或许有急事要办,匆忙走过,无法注意到这个季节木棉花的盛放。我正低头看地上落花,听到他们脚步声急急走来,赶快让开,怕阻挡了他们的去路。

⑶我很喜欢东方园林建筑里的亭子,空间不大,四面无墙,只是暂时供人停留。在山水画里,亭子常常只是一个小点,或在水边,有扶栏可以倚靠,看水流低回,浮沫此起彼落;或在山路迂回的平台,眼前豁然开朗,可以远观山色,眺望大河浩荡。

⑷“亭子”就是“停”的暗示吗?行走盘桓在长长的路途上,我希望前进的速度更快吗?还是我要学习懂得如何停留,懂得在路旁的亭子稍做休息,四处浏览,而不只是匆匆赶路。

⑸如果人生是一条路,从生到死,我希望这条路是高速公路,一通到底,快快走完吗?或者,我更希望在这条路上,可以多一点迟延,多一点迂回,多一点过程,多一点停留。

⑹人类最早只是步行,步行的空间范围很有限。把台北市旧的北门、南门、西门、东门,四个城门连接起来,也就是原来城市步行走出来的尺度。不只是台北,所有以步行速度规划的城市空间,范围都不太大。欧洲许多老城市,像意大利的SienA.翡冷翠,西班牙的Toledo,都还可以完全用步行游览。老城市的巷弄,弯弯曲曲,高高低低,本来就是居民长久用脚走出来的路。(历史文化感)

⑺行可以达到的空间范围不大,步行的速度缓慢,人类慢慢地走着,在步行的速度里思考,随时停下来,观察季节的变化,看天上星辰移转,等待太阳落山,整理自己的思绪,反省自己生命的状态,探索宇宙的现象,思维信仰的价值。他们一步一步走着,好像步行的节奏成就了思维的节奏,因为可以慢慢步行,有了崇高的宗教,有了深沉的哲学,有了悠扬跌宕诗歌的咏唱。

⑻或许,我们已经遗忘,人类最初的文明,是在漫长步行的路上,一步一步,缓慢行走出来的结果。

⑼我的脑海里,常常有一些步行队伍的画面。在古老的印度,修行的僧侣,手上捧着钵,一步一步走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走到河边,洗脚沐浴。洗完脚,在树下铺了座位,静静聆听佛陀说法。

⑽我步行去了恒河边的鹿野苑,也步行去了已成废墟的那兰陀,在玄奘读书的经院,体会步行者思想的节奏。我在雅典卫城铺了大理石版的山路上徘徊迟行,想象古希腊的哲人如何一边走,一边议论哲学。他们的步行也好像一种逻辑,每一步都条理分明。荷马的吟咏唱叹,流传在城市的街道上,他失明的双眼,看不见路,手里的棍子,一点一点,也都是步伐的节拍。

⑾我步行走去灞桥,黄埃漫漫,仿佛还听得到桥下的流水,桥边杨柳依依,送别的人与告别的人缓缓走来,送别和告别,时间都很长,可以折一段柳枝做纪念,可以劝君更尽一杯`酒,可以吟诗唱和。仿佛因为步行,也就多了许多心事。“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李白说的是男子离去后地上的脚印,女子在门前凝视,脚印一步一步,一天一天,长满了绿苔。那些迟行的脚印,走得那么慢,走在岁月里,走出了眷恋,走出了不舍,走出了思念,走出了感谢与珍重,走出了文明的厚重绵长。

1.文章第段说春天的城市,像被节庆祝福的原因是      

2.作者喜欢亭子的理由是:     

3.对第段的内容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世界上古老的城市都是由人类的脚步走出来的。

B.欧洲适合步行的老城市易产生哲学家和音乐家。

C.步行利于人类观察自然,认识自我和深化思想。

D.步行利于人类反思历史,认识现实和把握未来。

4.除句式外,第段划线句有什么特征?请加以赏析。

5.文章第段划曲线句运用了排比手法,其作用是:    

6.文章行文思路颇具匠心,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3个短句。(不得改变原意,可适当增删词语,语句连贯)

为我国现代教育做出卓越贡献的公认的人民教育家和社会改革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念至今仍影响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个句子,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示例:情意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在于它的高低,而在于厚重;援助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查看答案

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

①看菜吃饭,_________(量体裁衣/量入为出),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看情形办事。

②通常是有月光的夜晚,十点钟他只要在家,萨克斯就响起来了,那调子_________(缠绵悱恻/黯然销魂,)由远及近,由低及高,如泣如诉,如幻如梦,是那种温馨和伤感相互纠结的况味,抒情极了。

③从初一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早已经_________(数见不鲜/司空见惯)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