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环境是什么?审美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环境是什么?审美是什么?

环境必然与人相关,是人的环境。强调环境的属人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将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开来,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更关注自然本身。其次,它将环境与资源区分开来。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生活,而资源于人的意义主要是生产。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然而是不同的价值。它们都是人所需要的,二者在不矛盾的情况下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环境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环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然维度,主要考察自然具不具有宜人性。只有宜人的自然才是人的环境。在自然维度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态。生态是否良好关系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在人看来,有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生态,反之就是不好的生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这样造就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环境。看环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文明维度。文明是人类的创造,它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就有与环境相关的创造。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上面说到的有利于人与生态共生的活动。此外,还有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这些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的质量。

审美是什么?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那就是愉快。我们可以将具有审美性质的愉快概括成“乐”。人有三种生存方式:谋生、荣生和乐生。谋生,为自然人生;荣生,为社会人生;乐生,则为审美人生。乐生,有物质性的乐,也有精神性的乐。对于审美来说,精神性的乐更为重要。精神性的乐有高低之别,审美无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乐。乐生,体现在环境审美中,则为“乐居”。“居”当然首先是住下来,但不局限于此,广义的居是生活。环境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的审美。环境审美的本质即为“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就是“乐居”。

那么,何为环境美学?简要地说,它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环境美学属于偏重于人文方向的研究。从人文方向研究环境,主要有环境哲学、环境伦理、环境美学,环境审美是这三个学科的尖端。说是尖端,不是说它最高深,而是说环境审美是在环境哲学的指导下、在环境伦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环境哲学提出人与自然互动和谐,环境伦理学提出人与动植物共生友好,都是环境审美的重要内涵,环境美学使人们的审美关注从原初的人自身扩展到人之外的世界,从艺术扩展到生活,从自然扩展到无限。审美视界的扩大,必然带来审美内涵的深化。

(摘编自陈望衡《环境美学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018月9月25日《人民日报》07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如果加深对环境美学概念的理解,准确透彻地把握环境与审美的内涵,就能达到探究环境美学的目的。

B.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都是人所需,二者不矛盾时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

C.人们通过努力,可以协助生态朝着“安居”“乐居”的方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双赢,造就生态文明环境。

D.除了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决定着环境质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设问为发端,在论证过程中先立论后分析,明确概念,承转自如,逻辑严密,结构清晰。

B.文章首先强调环境的属人性的必要性,继而重申环境的意义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C.文章分别从自然和文明两个维度明确了评价环境的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两项指标的轻重主次。

D.作者卒章结旨,明确环境美学的要义与方向,相信随着审美视界的扩大,环境审美的内涵必将不断深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谋生”“荣生”“乐生”三种生存方式,层层递进,其论述重点是与“审美”密切相关的“乐生”。

B.环境审美的本质是“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物质性愉快”和“精神性愉快”二者得兼,就是“乐居”。

C.虽然对于“审美是什么”的问题,美学家们见仁见智,但“审美就是愉快”的结论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D.以环境哲学为指导,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环境美学会不断发展与完善,并将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1.B 2.C 3.B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A,“就能达到探究环境美学的目的”表达绝对。根据对原文的理解,探究环境美学,除了把握环境与审美的内涵,还关涉很多学科,还关联人类很多的活动;选项C,转述错误,原文是“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且“乐居”不属于生态文明环境的范畴。选D,“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与“创造性活动”并非并列关系,而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前者从属于后者。故答案选B。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C,“进一步分析了两项指标的轻重主次”错,文章分析了两项指标的具体差别,但没有指明轻重主次。故答案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的观点理解和归纳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对“乐居”转述错误。原文表达为“乐居”是指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可以理解为或“物质的”或“精神的”或“物质兼精神的”几种情况。故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 敬,通警,其小篆字形,右边从攴(pū),像以手执杖或执鞭,正在自己敲打自己,义为自我鞭策;左边从苟(jí),义为紧急、急迫,转义为不可丝毫怠慢。(摘编自《汉语词典》)

② 敬:以攴促言行真善美,苟,慎言也。(百度百科)

③《论语》:“修己以敬。”

④《周易·卷一》:“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意思是:君子要以敬心使内在的品格端直,用义德使外在的行为方正。“敬”是立身之道,“义”是处世之方,君子有了“敬”与“义”,就会得到众人信赖支持,不会孤立无援。

读了以上与“敬”有关的解释,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自定,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位师范大学毕业生写给某中学的自荐信正文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在用语等方面不恰当,请找出并改正。

本人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刻苦,成绩优秀,大学期间八次总评,囊括六个第一。本人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本人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同学们玩得非常融洽,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如能在贵校就教,我将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为学校的发展增砖添瓦。

①将“       ”改为“       ”;

②将“       ”改为“       ”;

③将“       ”改为“       ”;

④将“       ”改为“       ”;

⑤将“       ”改为“       ”;

 

查看答案

下面是小明陪同奶奶到医院就医的流程图,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100 字以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小题。

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艺大师,留下了_____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世界文明也为中华民族分别贡献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_______的优秀作品。同时,也不能否认,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__   _的问題,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_____,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古往今来,(           )。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傾注心血的作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汗牛充栋     脍炙人口     千篇一律      蔚然成风

B.浩如烟海     脍炙人口     千篇一律      大行其道

C.汗牛充栋     有口皆碑     千人一面      蔚然成风

D.浩如烟海     有口皆碑     千人一面      大行其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为世界文明也为中华民族分别提供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

B.不仅为中华民族也为世界文明分别贡献了华彩篇章和丰厚滋养。

C.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D.不仅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也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艺巨制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是内在充实的显现

B.文艺魅力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巨制是内在充实的显现

C.文艺魅力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巨制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

D.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斥鴳用自己的飞翔经历和境界去否定大鹏的一句是“_________”。

(2)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居室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