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枣树 苏学文 秋天来了,果实都成熟了。 秋院中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枣树

苏学文

秋天来了,果实都成熟了。

秋院中间那棵枣树,枝上挂满了红枣,阳光下莹莹的亮。有风摇树,熟透的枣子就落了地。枣树有碗口粗,树叶荫满半拉院子,院子里住着兄弟俩,已分了家,枣树成了中界。

没分家的时候,每年枣子刚染红晕,木杆子就在枝叶间搅动了。分了家,树上的枣子却没人动。枣树一家一半,都想等着自己的那一半枣子熟透了再吃。

每日,有几双眼盯着枣树看,尤其孩子,那脸蛋如枣儿般渐红,末了就嚷:“吃枣。”

有母亲从屋里走出,硬扯着进屋,哄着:“枣儿没熟,熟了再吃。馋虫!”

另有母亲也会嚷:“吃、吃!那枣儿里有虫虫,明日咱上街买。”

枣子熟透了。兄弟俩就商量。哥说:“各家摘各家的一边。”

弟说:“这树长得偏心,枝杈都长在你那边。”

哥说:“要不,就让孩子自己摘着吃。”

弟说:“你的孩子大,我的孩子小。”

哥说:“你的孩子先摘。

弟说:“那就先摘两天。”

弟的孩子就拎着篮子来,拿着杆子打。树上的枣儿啪啦啪啦地落,红了一地。哥的孩子站在门口望,眼里的泪珠子也就啪啪的掉。做母亲的就说:“谁叫你大呢?谁叫你爹也大呢,晚来几年,啥不就能占先!”

哥就躲在屋里吸烟。枣树刚结枣儿那年,弟弟就如他的孩子那么大。枣熟了,哥拿着杆子打,弟在地上拣。拣起一个,弟送到哥手里,说:“哥,你吃。”哥说:“你先吃。”弟就将一颗枣儿塞进哥的嘴里,哥就咬了小半,含在嘴里,品着味,不忍咽去。弟也慢慢地嚼。几颗红枣,兄弟俩吃了半日。

弟的孩子欢欢地打,弟媳就出来在地上拣,拣有半篮,孩子乏了,停下杆。弟媳就嚷:“打呀,打呀!”

孩子终于停下了杆。临了,弟媳说:“明日拿长杆打。”

当夜,起了大风,风从树上过,摇落了满枝枣。翌日,哥起得早,看见满院红,就用扫帚扫。哥将枣儿拣进筐里,放在枣树下,进屋时,在筐里拿一颗,要给儿子尝尝鲜。

弟从屋里出,看见满枝青。弟就想,哥也真蛮理,刚打了一日就心急,若是打了二日呢?哥不是从前的哥了,自从娶了妻生了子,兄弟就再不会有以前的光景了。

弟站在院里喊:“哥,枣呢。”

哥在屋里说:“院里呢。”

弟瞅着院子洁净,有扫帚痕,心里陡生一股火:“哥,你咋这样!”

哥问:“咋啦?”

弟说:“心疼了,也不该夜里打。”

哥走出屋:“夜里刮了风,吹落了。我把它扫在筐子里。”

弟用眼睛寻,寻到一筐枣,脸上就一笑:“我以为……”

哥说:“我拿一颗枣让孩子尝尝,这是那颗核。”说着,哥就将枣核丢在弟的面前。

弟问:“这筐枣咋办?”

哥说:“一家一半。”

弟就倒了半筐回屋。当日,弟和弟媳吵了一架。哥听弟媳在屋里说:“他说拿了一颗,你就信?”哥就细想,不就是一颗枣儿嘛。

不久,枣树就伐倒了,树干归了弟,树枝给了哥。

于是,院子里便落进满地的日光。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枣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美好景象。结尾处“满地的日光”给人晃眼的感觉,暗示荫蔽兄弟俩的一片亲情已经打破。

B.小说结尾弟和弟媳吵架的情景,表明弟斤斤计较,完全是受弟媳影响的。文中插叙兄弟俩合吃枣的往事,也印证了弟媳是导致兄弟分家的关键因素。

C.本文运用了物线法,枣子熟了——兄弟分枣——兄弟分树,围绕“枣”所代表的核心利益,细致刻画了兄弟两家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

D.小说里的枣树也可理解成一棵亲情之树,从分枣到分树,分掉的是手足情,体现了作者对人们因计较小利而导致亲情变淡的深度思考。

2.请谈谈小说是如何塑造哥哥形象的。

3.读了小说后,你得到了哪些方面的启示?

 

1.B 2.通过正面描写哥哥的语言行为,展现了哥哥勤劳、本分、耿直的特点,如哥将枣儿拣进筐里,放在枣树下;通过哥哥家的孩子、嫂子的言行,侧面体现了哥哥沉默内敛、谦让的个性特征;通过弟弟、弟媳的斤斤计较的个性,对比衬托了哥哥的公允、谦让和看重亲情。 3.(1)不要因斤斤计较、自私自利,而伤了家人和气与亲情;(2)为人处事之时,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3)父母应该给孩子带去良好的精神和性格濡染。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把握文本的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基础上,分析选项中的人物、时空、事件、艺术手法、情感等,常见错误类型有人物概括不准、事实陈述混乱、技巧断定不当、评价理解失当、文本评述失据等。 B项,“弟斤斤计较,完全是受弟媳影响的”“也印证了弟媳是导致兄弟分家的关键因素”错误,文章第二、三段只交代了兄弟分家的事实,没交代原因。且依据第八段“这树长得偏心,枝杈都长在你那边”,第十段“你的孩子大,我的孩子小”,第十八段“弟从屋里出,看见满枝青。弟就想,哥也真蛮理,刚打了一日就心急,若是打了二日呢?哥不是从前的哥了”可知,弟本身就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故选项中“弟斤斤计较,完全是受弟媳影响的”“弟媳是导致兄弟分家的关键因素”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B。 2.本题考查鉴赏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了解作者常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描像来正面写人物,也会用景物烘托、他人烘托及评价等侧面描写人物。考生要回归文本,分析人物本身言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准确解题。 分析第七到第十二段,在哥俩的对话中,弟弟说“这树长得偏心,枝杈都长在你那边” “你的孩子大,我的孩子小”,哥哥说“各家摘各家的一边”“你的孩子先摘”,这里以弟弟的斤斤计较,对比衬托了哥哥的公允和谦让。 依据第十三段“哥的孩子站在门口望,眼里的泪珠子也就啪啪的掉。做母亲的就说:‘谁叫你大呢?谁叫你爹也大呢,晚来几年,啥不就能占先’”,第十四段“哥就躲在屋里吸烟”,通过哥哥吸烟的动作展现心理,也通过哥哥家人的言行,体现了哥哥沉默内敛、谦让的个性特征。 依据第十四段“哥就咬了小半,含在嘴里,品着味,不忍咽去。弟也慢慢地嚼”,第十六段“哥起得早,看见满院红,就用扫帚扫。哥将枣儿拣进筐里,放在枣树下,进屋时,在筐里拿一颗,要给儿子尝尝鲜”,第二十五段“我拿一颗枣让孩子尝尝,这是那颗核”可知,通过正面描写哥哥的语言行为,展现了哥哥勤劳、本分、耿直的特点。 3.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思想内涵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在内容中把握情节和人物思想,进而思考作者对文中人物所持的褒贬爱憎之情。同时注意有“我”有“思”,探索追旨,在不脱离文本基础上,多角度考虑问题,敢于陈述自己见解,言之成理 文中弟弟一家的斤斤计较,让本来比较公允、谦让的哥哥也伤了心,最终枣树被砍,两家都没枣可吃了。由此可概括出启示(1):莫因斤斤计较,而伤了家人和气与亲情。 哥哥的谦让内敛和嫂子的话“谁叫你大呢?谁叫你爹也大呢,晚来几年,啥不就能占先”,所以哥的孩子“站在门口望,眼里的泪珠子也就啪啪的掉”,显得克制与内敛;而弟弟“那就先摘两天”,弟媳“明日拿长杆打”“他说拿了一颗,你就信”,这都显得二人的自私贪婪,所以“孩子乏了,停下杆”,弟媳就嚷:“打呀,打呀”,由此可概括出启示(2):父母应该以自己良好的性情对孩子带去良好的影响。 依据第十八段“弟从屋里出,看见满枝青。弟就想,哥也真蛮理,刚打了一日就心急,若是打了二日呢?哥不是从前的哥了”,第二十九段“当日,弟和弟媳吵了一架。哥听弟媳在屋里说:‘他说拿了一颗,你就信?’哥就细想,不就是一颗枣儿嘛”,由此可概括出启示(3):为人处事,都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7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上海等46个试点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要让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提高居民分类投放准确性是关键。目前,各地推出不少措施保证垃圾“分得清”。2018年,上海市出台《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指引(居住区)》,编制并投放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一些方便市民查询垃圾分类信息的小程序也纷纷上线。不少地方都规定,违反垃圾强制分类规范的各类主体将面临包括罚款在内的多种处罚。上海、合肥等地还将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与个人征信挂钩。厦门、广州多地将相关内容纳入各区党委、政府和街(镇)党工委的工作考核。

垃圾分类涉及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四个环节。生活垃圾混装、混运,既伤害公众的分类积极性,更破坏垃圾分类回收效率。为解决“混装混运”问题,北京要求垃圾运输车辆“亮出身份”,并通过智能技术进行精准管理,居民可通过电话监督举报。

垃圾源头分类是大趋势,让错配的废物变成财富,市场潜力巨大。有机构估算,固废全产业链市场有望达到千亿元规模。

(摘编自《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地》,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2019年7月2日)

材料二:

阻碍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我国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约为3.6亿吨,基本属于没有分类的混合垃圾。混合垃圾基本不具有利用价值,如果进行人工分类,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环境欠佳,一不小心就可能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发达国家的垃圾前端分类清晰,资源化利用相对容易。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我们研发了应用于垃圾分拣的机器人,它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三维视觉识别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垃圾分选工艺和生产线智能化水平。”中城绿建总经理李玮说,通过借鉴应用计算机视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垃圾分拣机器人能同时获取流水线上待分拣物质的二维、三维多模态信息,来模拟人类观察认识事物的行为;对于多种材质组合的垃圾,还能有效计算分割待分拣物质,使分割平均绝对误差小于3%;设计多受力点自动协调手爪,极大地提高了垃圾分选的质量和效率。

(摘编自《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使环卫更智慧》,《科技日报》2019年5月20日)

1.下列不属于材料三中垃圾分拣机器人的特点的一项是

A.运用了世界领先的三维视觉识别人工智能技术,拥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B.能模拟人类观察认识事物的行为,从而获取待分拣物质二维、三维多模态信息。

C.能够有效计算分割待分拣物质,准确性很高,体现了很高的智能化水平。

D.适合流水线工作环境,有多受力点自动协调手爪,垃圾分选质量好,效率高。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采取如下步骤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试点城市强制分类、基本建立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处理。

B.垃圾分类包括投放、收集、运输、处置等基本环节,其中居民准确地分类投放是关键,而混装混运则影响了最终的回收效率。

C.调查显示,只有改变“小区没有分类垃圾桶”和“垃圾集中转运时不分类”这两种状况,垃圾分类工作才有可能得以顺利开展。

D.我国每年产生数量巨大而又基本不分类的的生活垃圾,它们基本没有利用价值,但经过分拣机器人分拣后的垃圾则可以回收利用。

3.“让垃圾分类真正落地”应分别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综合材料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非虚构写作”,指的是一种基于“事实”的文学创作活动,它采用讲故事的叙事方法反映真实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与虚构性写作基于“想象”的特点不同,非虚构写作是围绕“采访”建构“真实性”。真实事件、真实经历、真实体验是非虚构写作的基本要求。

严谨的非虚构写作活动要求写作者有扎实的采访过程。为了写作《像我这样的黑人》,霍华德·格里芬乔装成黑人进行浸入式体验,多次乘坐公共汽车穿越密西西比州等种族主义倾向较严重的区域。为了写作《出梁庄记》,梁鸿追踪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跑遍全国十一个省市,访谈了340余人。

中国是非虚构写作的“富矿”,因为“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社会几乎完成了西方400年的历史,经历了犹如过山车般的眩晕与速变。光怪陆离的现实常让人有匪夷所思之感,比虚幻更为不真实,每个人都身处一种被分裂和被分割的生活中,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几种生活、多元观念同时并存,仅仅是一墙之隔,就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和场景”。

面对剧烈变革的中国社会,传统作家来不及发现、洞悉、分析、沉淀、总结和提炼现实生活,由此造成文学在及时、鲜活、生动、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方面表现乏力。正如美国学者约翰•霍洛韦尔所说,当一切事情以比过去高十倍的速度变化时,“日常事件的动人性已走到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了”。即使是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报告文学,近年来也因调查技巧单一、表达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当代读者对事实深层次的追求而走向衰落,甚至有一部分沦为宣传文体,成了“吹捧文学”“推销文学”,失去现实主义批判性,遭到读者的厌弃。

和传统的新闻文本相比,非虚构作品同样具有优势。传统的新闻文本往往擅长粗线条地转述新闻事件的框架,见“事”不见“人”。非虚构作品在恪守新闻“真实性”的前提条件下,不遗余力地挖掘人物、事件背后更为丰富的意义,在个人思索和公众历史、社会使命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反映出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生活的内核;其中叙事策略和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可体验性和可理解性,让读者更深切地认识到世界的复杂,抵达真正的“真实”境界。

非虚构作品与虚构文学有不同的阅读价值,后者偏向超越与审美,前者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相。从近年来全球媒体的非虚构写作实践来看,非虚构写作者重视宏大叙事下忽略的一些边缘题材,喜欢写作主流媒体忽视的焦点,如不被广泛关注的社会底层、边缘人物等。

有意思的是,非虚构写作不是专为职业作家与记者而准备的,业余的大众也可以参与到非虚构写作中,记录下自己身边的人事。非虚构写作平台“有故事的人”的写作理念是“每个人都有故事,都可以写出故事”,并且认为非虚构写作者“可以来自名流,来自职业写作者,也完全可以来自贩夫走卒、升斗小民”。与专业文学创作、专业新闻写作相比,非虚构写作打破了写作的壁垒,推翻了写作的围墙,拆除了写作的藩篱,让普通人成为写作的参与者。

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体现出整个社会文艺需求和理念的变化。1990年代,中国纪录片领域曾发起一场“新纪录运动”,原先被遮蔽的底层社会开始在镜头中向我们敞开。在网络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非虚构作品有了更多的渠道发表与传播,广大普通人的写作活动为非虚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故事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写作领域即将展开的可能是一场文字世界的“新纪录运动”。

(摘编自刘蒙之、张焕敏《非虚构写作:内涵、特点以及在我国兴起的多维因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虚构写作真实地表达对人物、事件的体验,每句话都须有依据,杜绝主观想象。

B.非虚构写作在我国的兴起受剧烈变革的时代影响,体现社会文艺需求和理念的变化。

C.非虚构写作挖掘人事背后的意义,增强读者的体验,比传统新闻文本更具真实性。

D.非虚构写作者不是职业作家和记者,它打破写作壁垒,让普通人成为写作的参与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阐释非虚构写作的特点,揭示其产生的原因。

B.文章用中外两个事例论证了非虚构写作者要有扎实的采访过程,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

C.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法,论证了非虚构作品优越于报告文学、传统新闻文本和虚构文学。

D.文章末段用中国纪录片作类比,揭示了非虚构写作对写作领域题材变革具有推动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社区调查报告》是“非虚构写作”,某“零零后”写的自传《中国式成长》则不是。

B.传统文学以及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的报告文学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都显得乏力,它们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C.非虚构写作在个人思索和公众历史、社会使命之间寻找平衡点,并且兼顾了内容的真实性和表现手法的文学性。

D.虚构文学偏向于超越与审美,而非虚构作品重在挖掘社会历史真相,边缘题材是非虚构写作者很重要的关注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一则题为“中国情侣游印度被偷手机,当地群众追一条街抓小偷”的新闻广受关注。当事人自曝印度旅游两天内被偷两部手机。被偷后比较激动,于是就喊出了,“我是中国人,我来自中国,中国印度是好朋友”。 喊出这句话以后,很多印度人出来说,“我们很丢人啊,我们的小偷偷了一个外国人的手机,这个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很多人拉着小偷、抓着他,要骂他,要打他。目前印度警方已备案,同时承诺当事人将于两天内全力追回被盗手机。

这件事使我们感受到国家日益强大的力量,中华民族以实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那么,作为一名高中学生的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要对祖国诉说。请以“祖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删改下面对联的下联,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删改后的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提取下面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年老的母亲欣慰地看到使人陶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和令人兴奋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很久没有回家的儿子忍不住哼起了那久违的家乡小调。

A.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B.母亲看到灿烂的秋色和欣欣向荣的景象。

C.秋色和景象让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D.母亲看到儿子哼起了久违的家乡小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