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①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②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③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舞台上,演员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 叙述着村寨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了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演员通过舞蹈塑造出了一个个饱 满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 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沧海桑田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活灵活现
B. 前所未有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活灵活现
C. 沧海桑田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栩栩如生
D. 前所未有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栩栩如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 ”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B.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C.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D.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与尔呷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
B. 与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的阿嫫,一起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 与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D. 与守护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对此有直接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从侧面描写剑阁易守难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完成各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句写自己傍晚下山所见之景,“碧”写出了山的苍翠,“随人归”也赋予月以人的情态。
B. “却顾所来径”两句,描绘出山林美景,通过“顾”字,引出诗人对在终南山与朋友相处时光的回忆。
C.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田家庭园环境的特点,这也是诗人在这里欢言笑谈的一个原因。
D. 本诗意境冲淡恬远,语言清新质朴,风格率真自然,与他《行路难》(其一)中呈现的激越风 格迥异。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陶然”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裕,字资德,丰城人。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天顺中,巡按陕西,上安边八事。石彪滥报首功,诏裕核实。彪从父亨以书抵裕,裕焚之,以实闻。亨亦旋败。由是有强直声。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以才擢山东按察使。重囚二百余人,或经十余年未判,裕旬月间决遣殆尽。大岘山贼寨七十余,裕捕戮其魁,纵胁从,除其逋负,乱遂平。
成化初,迁陕西左布政使,入为顺天府尹。政声大著。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诸府。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张秋南旺及淮安西湖旧编木捍冲激,劳费无已。裕与郎中杨恭等谋,易以石,遂为永利。淮、凤方饥,而太仆征预备马二万匹,裕论罢之。在淮六岁,每岁入计事,陈利病,多施行。父忧归,服除,留佐院事。
十九年代戴缙为右都御史。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汪直败,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帝不悦,夺俸。又坐累,调南京都察院。考绩赴都,留为工部尚书。
初,吏部尚书尹旻罢,耿裕代之。以持正不为万安所喜。而李孜省方贵幸用事,欲引乡人,乃协谋去耿裕,以裕代之。裕本廉介负时望,以孜省故,名颇损。其铨叙[1]亦平。故事,考察目有四:曰老疾,曰罢软,曰贪酷,曰不谨。裕言:“人材质不同。偏执类酷,迟钝类软。乞立‘才力不及’一途,以寓爱惜人才之意。”帝善之,遂著为令。考宗立,言官交章劾裕进由孜省。裕不平,为《辨诬录》,连疏乞休去。正德中卒,年八十八。
(选自《明史李裕传》卷一百六十)
[1]铨叙:考核结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B.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C.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D.缙附汪直/尝请复立西厂者也/在台纲纪/不立裕/欲振之御史/有过或遭箠挞/由是得谤/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古人一般有名有字,称呼别人时称字表示礼貌和尊敬。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历史上隋朝首开进士科。
C.服除,即服阙。“服”特指丧服、孝服,“除”即去掉。在古代,办完丧事即脱去丧服,谓之服除。
D.工部,是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长官为工部尚书,与“吏、户、礼、兵、刑”并称为六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裕秉性耿直,不畏强权。在奉诏查处石彪谎报战功一事时,他据实上报,不徇情枉法,因而获得好名声。
B.李裕颇有才干,屡获升迁。他因才干被提升为山东按察使,后又提升为右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务。
C.李裕关心民生,同情百姓。淮安、风阳一带闹饥荒时,太仆寺却要征用二万匹马,遭到李裕的抵制。
D.李裕晚节有亏,名望受损。吏部尚书耿裕因坚持正义不被人喜爱,受宠专权的李孜省就和李裕共谋除去耿裕,让李裕代替耿裕。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都御史寇深遇僚属严,惟裕不为屈。以才擢山东按察使。
(2)汪直败,偕副都御史屠滽请雪诸忤直得罪者,帝不悦,夺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