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报新闻报道:近两日杭州大批钟点工受雇于某些学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报新闻报道:近两日杭州大批钟点工受雇于某些学校的学生家长,去学校给孩子所在班的教室搞卫生。因为新学期伊始,学校教室卫生需要打扫,老师征集家长志愿者,可家长们大多也要上班,只好花钱雇了钟点工。此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议论。

对于这则新闻报道的事情,你有怎样的看法?理由是什么?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范文 “妈宝男”何时无 近日,有报道指出,杭州某些学校因开学需打扫教室征集家长志愿者,家长上班忙没时间,花钱雇钟点工代替自己打扫。此事引发热议。我认为,学校与家长的做法都不正确。学生明明可以独立完成清扫工作,学校与家长为何要绞尽脑汁帮忙代替。如果事事都如此保护,将来社会上又要有多少“妈宝男”诞生!只知依赖,不懂责任,只知索取,不懂担当,他们以后又怎能走向社会,独立生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愈发明显,一切顺从孩子的意愿,时间一长,就会使之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就像毒品,虽然在吸食时能体会到短暂的快乐,但是食用一次就会依赖一次,最后无法自拔,家长的做法最终将导致孩子成长为一个事事依赖家长的“巨婴”。 就材料案例来说,开学打扫教室并非难事,若是由学生自己清理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感受到劳动的辛苦与不易,从而更加注意卫生,增强公共环境保护意识;而且有利于同学间的交流合作,使他们懂得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由此,让孩子动手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环境,意义深远! 这也印证了新时代领路人的呼告:我们要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如果一味将孩子置于学校和家长的保护伞下,处处小心,事事依顺,孩子自然无独立意识,无动手能力,又谈何实现人生价值,谈何奉献祖国? “神童”魏永康不就是有力的证明吗?十三岁考入重点大学,成为全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十七岁考上中科院的硕博连读研究生,成为父母的希望,被当作祖国的栋梁。然而让众人咋舌的是,二十岁时他竟然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被退学。这到底是谁之过?谁之责?谁之祸?据了解,母亲为了让其专心读书,包揽了他所有的生活事务,甚至在高中时,为了吃饭时不耽误看书,还亲自给他喂饭。照顾得何等“细心”、何等“周全”! 古人有云:“爱其子,则为之计深远。”古人传下的道理今人怎可无视?更何况时代在发展,世界更多元,社会迫切需要有实践能力、有团队意识、有优秀品格的全面性发展人才。如果不在风雨的历练中增强体魄、磨砺意志、淬炼思想,又怎能走向社会,担当重任? 再次呼吁:不要再以爱的名义去毁掉孩子的未来!不要再培育长不大的“妈宝男”!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写作能力。本题目属于对热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型任务驱动作文,材料的内容是针对家长雇佣钟点工给孩子搞教室卫生的事件,要求提出自己的看法,时评类作文要抓住材料的中心,寻找合适的立意角度。看待这件事,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室卫生”应该由谁负责,如何做好“教室卫生”上。应聚焦在劳动教育这个“大问题”上,可从学校、家长或学生的角度立意。比如立意学校教育应是综合素质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社会都应有这样的共识,而不是仅仅盯着分数,而忽略其他素质。学校征集家长志愿者,家长雇钟点工,均反映了他们对教育认识的偏差,这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 参考立意: 1、从学校角度,劳动教育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2、从家长的角度,家长不能越俎代疱,更不能雇人做卫生; 3、从学生成长角度,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温室长不出栋梁之材;提升自身素质从打扫教室卫生做起。 4.从整体角度,家校携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 可用素材: 家长竟然请钟点工替学生打扫卫生,学习再好有什么用?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了,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太让人担忧了。 现在不仅家长都抽不出时间,而且很多活儿一般的家长还做不了。现在教室的课桌椅一动就容易在地板上留下黑色的划痕,不用说一学期,过两个星期,地板就会很脏。光靠学生平时扫一扫拖一拖,清理不干净。的确,以往学校会使用水磨石或耐脏防滑的瓷砖作为教室地面,如今不知为何,越贵族的学校越喜欢铺设浅色地板,好看是好看了,可这卫生打扫起来,真是令人吐苦水了。希望教育部门对这问题引起关注。 学校卫生是学校的事,应该学校请人来搞,也不应该把这个工作落到学生和家长身上。学校虽然不是消费场所,但是也是公共服务机构,保持卫生是分内之事,正如难道去餐厅还自己抹桌子? 学生自己打扫教室,不仅培养动手能力,而且更能深切体会劳动不易,保护环境的必要,孩子的成长就要在摔打中历练。学校、老师和家长如果不重视对学生和自己孩子的热爱劳动的良好教育,忽略培养劳动锻炼的良好习惯,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正如一个网友所说,院子里溜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栋梁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多劳动其实对学生的学习也是有好处的。那些从小就自己动手干事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读书也不错,干事很有条理。 丁洁老师评论得很好:“有的家长总是困惑,为什么有的孩子做事条理性差,注意力不集中,思路容易混乱?做家务、劳动打扫就是眼前最好的训练。”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些人担心以学生的能力还不能把教室打扫很干净的确有道理。不过,任何时候,自立自理的精神都不能丢。 结构层次: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心随月向圆。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一些事例,加强论证力度。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研究发现,人们所受压力会增加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而糖皮质激素可将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所以____,但人们过去不清楚,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最近一项研究揭开了谜底:健康人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在24小时内呈节律性涨落,早8点最高,凌晨3点最低。如果打破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____,糖皮质激素的增加就会导致更多前体细胞变为脂肪细胞。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即使增加很多糖皮质激素,也不易引起脂肪细胞增加。可见,____非常重要,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18年12月13日,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舞台上,演员们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 叙述着村寨近年来发生的    的变化。外出打工的尔呷在脱贫攻坚战打响时回到了家乡,(    )。舞台背景上,山民世代攀爬的藤梯被安全、耐用的钢梯代替,这象征着“悬崖村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演员通过舞蹈塑造出了一个个饱 满鲜活的人物形象,他们用富有表现力的肢体语言        地表现了大凉山的人们走出贫穷、奔向未来的心路历程。

舞剧《大凉山的回响》       ,以写意的手法,充分运用舞台的空间延伸力、民族音乐的穿透力,让脱贫攻坚的故事        展现在舞台之上,带着观众走进那遥远却又温暖的大山深处,走进那遥远而又温情的故乡深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沧海桑田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活灵活现

B. 前所未有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活灵活现

C. 沧海桑田  淋漓尽致  独辟蹊径  栩栩如生

D. 前所未有  酣畅淋漓  别具一格  栩栩如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讲述“悬崖村 ”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B.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以“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为原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C.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的、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在锦城艺术宫正式公演。

D. 由四川省歌舞剧院创作、讲述“悬崖村”脱贫攻坚故事的民族舞剧《大凉山的回响》,正式在锦城艺术宫公演。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阿嫫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与尔呷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

B. 与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的阿嫫,一起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C. 与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守护着彝族传统根脉

D. 与守护彝族传统根脉的阿嫫,一起带领大家发展富有特色的山寨旅游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一生失意漂泊,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对此有直接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从侧面描写剑阁易守难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完成各题。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前两句写自己傍晚下山所见之景,“碧”写出了山的苍翠,“随人归”也赋予月以人的情态。

B. “却顾所来径”两句,描绘出山林美景,通过“顾”字,引出诗人对在终南山与朋友相处时光的回忆。

C.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写出田家庭园环境的特点,这也是诗人在这里欢言笑谈的一个原因。

D. 本诗意境冲淡恬远,语言清新质朴,风格率真自然,与他《行路难》(其一)中呈现的激越风 格迥异。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陶然”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