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提出的“劳动创造了人”成为大众常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学会生存”成为国际共识。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社会积累的生产生活知识技能,着重培养自食其力的本领、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和劳动创造的精神。

显然,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的意识,培养为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社会百业分工和个人职业倾向,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职业都有意义,都很光荣。

在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属于一种高级的社会实践,是了解与服务社会不可缺少的教育活动,是强国富民的大事。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主要解决认识深化、知行统一问题,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侧重技能培养,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

劳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各国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学生劳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就是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体脑结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就是把劳动教育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内容。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贯通,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在五育中认识劳育、把握劳育、实现劳育。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育无法替代的;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树德、增智、健体、育美作用。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价值,生活劳动着重解决个人自理问题,生产劳动侧重解决物质财富创造问题,服务劳动侧重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另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

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看到,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宝贵基因,重视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光荣传统,培养时代新人对劳动教育的要求极为迫切。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要构建科学实用的现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既培养兢兢业业的普通劳动者,还培养大国工匠,也培养创造发明的科学大师,形成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从简单体力劳动引向创新创造复杂劳动,加快教育强国和制造业强国建设。

(摘编自曾天山《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与落实机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

B.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

C.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贯通,其它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

D.劳动教育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最终形成整个社会都崇尚劳动创造的社会风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点明劳动和劳动教育概念内涵的目的是为后文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

B.在论证劳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前,文章论证了劳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C.在讨论劳动教育的特殊价值时,文章从五育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讨论,说理明白。

D.文章讨论了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落实机制,同时指出劳动教育在目前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劳动的对象有自然、社会两方面。

B.劳动和教育结合能帮助青少年正确评价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能培养合格的劳动者。

C.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

D.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教育被赋予特殊含义,社会主义教育有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

 

1.D 2.A 3.C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要求选正确选项。A项,“劳动创造了人是说劳动创造了物质、精神财富”表达片面,原文“从普遍意义看,劳动是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必要手段,既是人的生存生活之本,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动力”;“人类持续发展要靠劳动教育完成”夸大其词,原文“劳动教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B项,“职业技术教育的技能培养和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社会实践不属于劳动教育范畴”缺少限制条件,原文“而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学习、科学实验、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都不属于劳动教育的范畴”,缺少“一般意义上的”。C项,“其它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这体现了劳育的独特价值”曲解文意,原文“在劳动教育中发现五育、渗透五育、落实五育”,并未说“其它四育能在劳育中实现”;“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它关系到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培养,这是其他四有无法替代的”这才是“劳育的独特价值”。故选D。 2.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本题A项,“目的是为后文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张本”理解错误,原文“要看到劳动教育的载体价值,五育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并没有体现“劳育是五育中最根本的教育”。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C项“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根本原因是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表述不全面,原文“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劳动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今时代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会对劳动教育产生影响和冲击”,可见“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重大变革”只是“劳动教育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其中一个原因。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12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十大流行语”,“佛系”一词在列。“佛系”是一个外来词,指不争不抢,不求输赢,不苛求,不计较,看淡一切,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有人说,“佛系”的流行体现了年轻人对锱铢必较、非理性争执的反感,希望构建和谐的生活秩序;也有人说,年轻人以“佛系”自嘲,体现的是一种求之不得、干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无奈,反映的是一种不可取的消极生活态度。

读了以上材料,你对于“佛系”现象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请联系实际,选择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东汉至隋的形势变化图,请将这个形势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试根据这个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回忆百分数

5段传纪文回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从表中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对比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两条带有普遍意义的识记规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的哲学已产生洞察天地人世的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一大批独具个性的哲学家,他们对宇宙天地的诘问和遐想,(     ),对人类未来走向的展望,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那些简洁有力的文字,诗一般阐述深邃的哲理,让人      。在那个时代,不仅人类的所有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而且得到了极具个性的艺术化诠释。中国的哲学如一条       的大河,汹涌而曲折地奔流了两千多年,风景让人      ,这条大河奔流的轨迹,是人类思想史中辉煌耀眼的一脉。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奇思妙想    叹为观止    波澜壮阔    眼花缭乱

B. 突发奇想    拍案叫绝    波涛汹涌    扑朔迷离

C. 突发奇想    叹为观止    波澜壮阔    扑朔迷离

D. 奇思妙想    拍案叫绝    波涛汹涌    眼花缭乱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

B. 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

C. 对人间万象的思考和观察,对过往历史的回顾和反思

D. 对过往历史的反思和回顾,对人间万象的观察和思考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仅所有人类的哲学命题都已被提出

B. 所有的哲学命题不仅都已被人类提出

C. 不仅所有的哲学命题都已被人类提出

D. 所有的哲学命题人类不仅都已提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人们面对山势的高危抚胸叹息,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

(2)杜牧《阿房宫赋》一文中,描写极尽铺排之能事,他在文中表现皇帝的车队依仗远去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3)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用“____________”两句,写出孙权头角峥嵘,率领雄兵,割据一方,奋勇抵抗的英雄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