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从文章本身来看,《烛之武退秦师》意在褒扬烛之武的智勇精神,至于最终解救郑国是否因烛之武一人之力则不必苛求。《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而《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它也秉承了“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也叫“微言大义”,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出来。《烛之武退秦师》之所以广为后人关注、广为传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精神以及他高超的论辩艺术,而这些正是左丘明褒扬的。
观点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晋文公撤军是因为不愿意同时与秦、楚发生冲突,两面树敌。联系当时背景,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虽然最终是晋国获胜,晋文公也成就了他的霸主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有强秦觊觎,南方有强楚威胁。因此,据当时的社会形势来看在烛之武的诱导下,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不愿两面树敌,也冠冕堂皇地下了撤军命令。
观点三:从晋文公的个人修养来看,晋文公不打秦军,是不想背负忘恩负义和贪得无厌的恶名。晋文公在多年的流亡生涯见识了很多险恶的人心,经历过各种波折风险,这使他的处世经验极为丰富、应变能力极强。假如晋文公攻击秦师,则完全应验了烛之武在秦穆公面前给晋国所下的断语:晋国的确总出尔反尔,忘恩负义;晋国总是贪得无厌;晋国存有狼子野心,得陇望蜀。攻打秦军,树立新敌,是富有心计的晋文公所不愿看到的。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探究的题目,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属于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
观点一:《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而《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它也秉承了“春秋笔法”,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烛之武退秦师》之所以广为后人关注,最为重要的原因是在“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的情况下,是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夜缒而出”的精神以及他高超的论辩艺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最后“秦伯说,与郑人盟”,而这些正是左丘明褒扬的。从文章本身来看,《烛之武退秦师》意在褒扬烛之武的智勇精神,至于最终解救郑国是否因烛之武一人之力则不必苛求。
观点二:联系当时背景,晋、楚刚刚进行了城濮之战,虽然最终是晋国获胜,晋文公也成就了他的霸主地位;但晋军并未重创楚军的有生力量。晋国的西方有强秦觊觎,南方有强楚威胁,郑国“且贰于楚”的原因,也无非是楚国当时强大。秦穆公单方面撤军后,老谋深算的晋文公不愿两面树敌。所以在“子犯请击之”时,晋文公以“不仁”“不知” “不武”,也冠冕堂皇地下了撤军命令。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晋文公撤军是因为不愿意同时与秦、楚发生冲突,两面树敌。
观点三:晋文公在多年的流亡生涯见识了很多险恶的人心,经历过各种波折风险,这使他的处世经验极为丰富、应变能力极强。假如晋文公攻击秦师,则,完全应验了烛之武在秦穆公面前给晋国所下的断语:“朝济而夕设版”晋国的确总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总是贪得无厌。攻打秦军,树立新敌,是富有心计的晋文公所不愿看到的。从晋文公的个人修养来看,晋文公不打秦军,是不想背负忘恩负义和贪得无厌的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