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①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姜夔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注)①姜夔:南宋词人,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②笼纱:即纱笼,指灯笼。③呵殿:前呵后殿,指身边随从。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笼纱未出马先嘶”从正面着笔,描述了临安元宵节前士庶纵情游赏花灯的盛况。

B.“白头”二句,笔势骤转,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是词人晚年贫寒落拓生活的写照。

C.“花满市,月侵衣”,谓花灯满市,寒月袭人,景色凄凉,此即“巷陌风光”的具体化。

D.结句与起句形成对比、反衬:来时巷陌马嘶,何其热闹;去时游人缓归,何其冷清。

E.全词着眼点不在写节日之乐,而在抒身世感慨,以乐景写哀情,便是此词特色所在。

2.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1.AC 2.①“白头”二句写自身年岁渐老之寥落,有慨叹年老而功名未立的惆怅之情。②“乘肩小女”句写词人观灯,唯有小女肩乘,与贵家子弟出游的前呼后拥形成反差,抒写困穷自乐之意,借以解嘲,亦含激愤。③“花满市,月侵衣”句,词人由满市花灯、当空皓月回忆起少年时灯夕同游之乐事,有风光依旧而物是人非的悲慨。 【解析】 1.试题题干是“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是的内容和思想情感。A项,错在“正面着笔”。应该是从侧面着笔。C项,错在“景色凄凉”。花灯满街满市,月光映照衣裘,景色宜人,此处以乐景衬哀情。 2.试题题干是“本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作者的思想情感。根据具体诗句分析。此词题作“正月十一日观灯”,乃写灯节前的预赏。但此词的主旨不在于描绘灯节的繁华热闹景象和叙写节日的愉悦心情,而在于抒写飘泊江湖的身世之感和情人难觅的相思之情。上片通过对比手法,反映南宋统治集团贪图享乐、昏聩腐朽和正直志士的清贫孤寂。“巷陌”两句写权贵们观灯的盛大场面。“笼纱未出马先嘶”,仅以七字概括了这些贵族公子外出观灯的气派,气象华贵。词人从侧面着笔,写出一个典型的细节,先声夺人,造成一种无形的美感。“白头”二句,笔势骤转,写自身寂寥落寞,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照,这是作者晚年贫寒落拓生活的写照,也是当时所有正直志士生平遭际的缩影。这两句正为“笼纱”句反衬:贵家子弟出游,前呼后拥;词人观灯,唯有小女乘肩其冷暖自知,悲欢异趣,固有不同矣。下片写身世悲感。先承上片写元宵灯市的繁华,以“花满市”三字总括。接着以“月侵衣”三字补述花好月圆的良辰,并带出“老来悲”的哀叹。“少年”句则是哀情。以乐景写哀,则倍增其哀。结尾二句写夜深灯散,春寒袭人,游人逐渐归去,表现了词人在沙河塘上目送游人缓缓而归,顿生孤寒寂寥之感。回答时,抓住重要的意象分点回答词人的情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宴西楼

(南宋)陆游

西楼遗迹尚豪雄,锦绣笙箫在半空。

万里因循成久客,一年容易又秋风。

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

归路迎凉更堪爱,摩诃池上月方中。

(注)①陆游因为主张抗金,不合当权者口味而被一迁再迁,赶到川蜀,这首诗即写于此时。西楼:成都府治西侧有筹边楼,唐李德裕建,曾与熟悉边事者在此共议抗御吐蕃等族侵扰事。又《蜀中名胜记》谓“转运司园亦称西园,园中有西楼”。②因循:随意、轻率、怠惰。③珠鞴(bèi):绣着珠饰的单衣,代指歌舞女子。④摩诃池:摩诃池即汗池,在锦城西。为隋将军萧摩诃所开,因是得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句紧扣题目,从宴饮的场所——西楼着笔。先以“豪雄”二字虚点一笔,引出次句进一步的着意渲染。

B.第二句中“锦绣笙箫”描绘了豪华壮美、歌管竞逐的景象,暗藏题内“宴”字;“在半空”则突出了西楼耸立天半的形象。

C.“烛光低映珠鞴丽,酒晕徐添玉颊红”两句,不仅描绘了宴饮之上歌女的俏丽,而且突出了宴饮场面的热闹。

D.颈联续写西楼宴饮,意境温馨旖旎,表现诗人醉宴西楼,置身衣香鬓影之中,透露出了作者沉醉享乐的愉快心情。

E.诗歌尾联以景作结,描写宴罢归途,描绘了夜凉迎面,摩诃池上,明月方中的景象,对此佳景,诗人更生愁苦之情。

2.古人评此诗颔联“语轻而感深”,你认为此联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黔南贾使君

黄庭坚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

(注)①贾使君奉命征西之际,诗人以此诗相赠。贾使君,时任黔南知州。②崆峒:道教名山。贾使君在崆峒山下有园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句“绿发”犹言“黑发”,此时的贾使君统领百蛮之地,年少得志,功成名就。

B.第二句描写贾使君横持长戈、即兴斌诗,塑造了文武双全、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

C.第三句运用张良圯下得兵书的典故,意在赞许贾使君熟读兵书,富有军事才干。

D.第四句背定了贾使君精通道家之理,表达了贾使君对返归真、潜心修道的欣赏。

E.尾联通过设问,在何时做故园风景主人的问答中,表达对贾使君征西成功的期许。

2.这首诗的颈联向来为后人称道,试赏析其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别韦司士①

高  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乌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②无那;无奈。③曲星:拐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写馆舍夜宴,其中上句写馆舍张灯,酒清香洌,由此可见待客之殷勤。

B.首联的下句连用“夜钟”“残月”“雁归声”等表达时间的词语,显示宴饮时间之长。

C.颈联通过联想和想象的虚写手法,描写出了韦司士的行程。

D.尾联的“暂离别”,是希望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伤感;“有逢迎”说明书司士是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

E.这是一首送别诗,既表达了对与友人离别的不舍,也表达了对友人为人和才名的贺颂。

2.诗歌颔联常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试做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蝶恋花  送姚主管横州

张孝祥

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草草杯盘深夜语。冥冥四月黄梅雨。

莫拾明珠并翠羽。但使邦人,爱我如慈母。待得政成民按堵。朝天衣袂翩翩举。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今四川简阳市人。这首词大概是在他回芜湖赋闲时所作。姚主管是他的友人。横州,今广西东南横州县。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仙槎”就是船,“泛”写出了友人赴任路上的悠然之情,“地角天涯路”则点出路途遥远,天南地北,二人相隔之远。

B. “草草杯盘深夜语”写在朋友要离开之时,与朋友深夜饮酒话别,因时间紧急,只能草草准备点酒菜。

C. “冥冥四月黄梅雨”一句寓情于景,将眼前景与心中情结合在一起,意味深长,和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意味相似。

D. “明珠”指光泽晶莹的珍珠,“翠羽”指翠鸟的羽毛,古代多用作饰物。“明珠翠羽”泛指珍贵的珠宝和饰物,也代指女子。

E. “朝天衣袂翩翩举”一句运用了想象手法,“朝天”即朝拜天子,“衣袂翩翩举”指衣袂飘飘的样子,想象友人回朝向皇帝复命时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状态。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姜秀才游苏州

欧阳修

忆从太学诸生列,我尚弱龄君秀发。

同时并荐几存亡,一梦十年如倏忽。

壮心君未减青春,多难我今先白发。

山花撩乱岛绵蛮,更尽一尊明日别。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与姜秀才在太学求学时正值青春年少,说明两人相识已久,情义颇深。

B.三、四句写两人十来年的经历,感慨时光易逝、人生如梦,表现出诗人虚无的人生观。

C.第七句借景抒情,通过写山花鸟鸣缭乱人心来抒写自己与友人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D.尾句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有异曲同工之妙,寄情于酒,体现依依惜别之情。

E.本诗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离别之情,前四句是虚构情节,后四句是实写眼前。

2.本诗的五、六句意蕴丰富,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