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B. “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的每月十五。
C. “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 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酒属客 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
B.凌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卒:到底
D.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到……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中国的网络文学已经层林秀峰般隆起于世界文学之地平线,浩瀚网文领先世界已经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基于互联网跨界优势,一大批中国网络小说走出国门,受到老外追捧,在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印尼、越南……中国网络小说的拥趸众多。
中国网络文学的良好走势首先得力于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支持,日渐形成了有利于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政府有关部门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网络文学发展的政策举措,使草根崛起、“赤脚奔跑”的网络文学上升为文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阵地。助推中国网络文学风生水起的另一个因素是市场运作。如果说山野草根的自由写作、技术丛林的传播机制和商业模式的经济杠杆,是网络文学爆发式增长的三大利器,那么,商业模式的市场化运作则是激励创作、拉动传播、创新经营的最大推手,而这一点恰恰是世界其他国家未能做到的。
中国网络文学自上个世纪末开始起步,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发展道路,从刚开始的“无功利”创作,到新世纪初的市场化探索(如起点网2003年尝试付费阅读),再到近些年来的IP竞价版权模式,日渐形成从上游原创文学作品向下游影视、游戏、动漫、图书、演艺、有声、周边等产业链延伸的“长尾效应”,终于建立起“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走活了数字化时代的这盘“文学大棋”。尽管还存在网络盗版侵权、唯利是图、忽视社会效益等情况,但网络文学的商业运作激活、带动、繁荣并制约着大众娱乐文化市场。
(选自《中国网络文学为何能世界第一?》,有删改)
材料二:
图一: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及使用率 图二: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材料三: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印发《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指出网络文学存在着数量大、质量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突出问题,内容同质化、快餐式消费等问题仍是网络文学发展中的顽疾,难以“医治”。另外,少数网文原创网站监管不到位、审核不够严格等问题也助长了某些不良现象。网络作家、天下书盟数媒中心总监董江波表示,目前一些网文发表平台虽然并不放任抄袭行为,但往往对涉嫌抄袭的作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引起公愤,才出来解决问题,措施也并不是很有效,只是道歉、删文章等。
(选自《作者老面孔多、监管缺乏……网络文学发展问题几多?》,有删改)
材料四:
2016年,网络文学的生态环境明显改观,传统文学界和社会各界对网络文学的关注度、认可度、接纳度明显增强,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网络文学会不会冲击传统文学等议论逐步隐退。这一年,网络文学界的精品意识也更加明晰了。无论是网络作家、文学网站,还是网民读者、政府主管部门,均提升了对网络文学的期许标尺,一批“高峰”经典式的网络文学作品也许正在孕育之中。与此同时,网络作家和自由撰稿人的加盟,带来的不仅仅是作家队伍结构比例的变化,它还可能给传统作家、传统文学带来新的文学理念和创作灵感。网络文学版权保护研讨会召开,由掌阅科技、阅文集团、咪咕数字传媒等33家企业共同发起的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宣布成立,并发布《中国网络文学版权联盟自律公约》。
(选自《2016年网络文学生态状况调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网络小说走出国门,拥有众多外国读者,且受到其喜爱,互联网在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B.网络文学的商业运作激活了大众娱乐文化市场,也是网络盗版侵权事件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
C.一些网文发表平台对抄袭作品的行为审核不严格,等网友发现后,采取的解决措施也不得力。
D.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界对网络文学版权的意识有所加强,成立了版权联盟,还发布了自律公约。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2012—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人数逐年增加,所占网民比例一直稳步上升。
B.2012—2016年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使用率上升速度最快的是2013—2014年。
C.2014—2016年,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和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均逐年扩大。
D.2013—2014年,我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虽然增速下降,但增长幅度最大。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我国网络文学相较于起始阶段有哪些积极变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会餐
阿城
音河(注)往东流去。一入秋,水小了,于是河滩上的柳树棵子和一绺一绺的灌木秃立着,准备过冬。
太阳已经完全沉下去,凉气激人。东边儿地线上升起大圆月亮,微微有些黄。大家纷纷问:“明天十五咋吃啊?”队长撒开袄襟儿,手在空中往下一抓,说:“今年这个八月十五,旗里规定要好好办会餐,还要派人到各队视察,要评比。可钱呢?我算计了,夏天来的几个知青,旗里拨了安家费,队上总算还有点儿现金。多打酒。”说话间到了屯子里。
队长路过知青的土房,一掀布帘,到了西屋。男知青们正东倒西歪地在炕上,见了队长,也不大动。队长说:“累了,累了,洋学生咋受过这罪?可既来了,不受咋整?说给你们,明天,八月十五,晚上,队里会餐,凡劳动力都有一号,你们都算。早起呢,把你们这炕的被卧挪开,用你们的炕,用你们的灶。会写字画画儿的明天把队部整置整置,闹得漂漂亮亮的,旗里有人下来视察。晚上有酒,有肉,有豆腐,有土豆子,有面饼,撒开肚子吃。女学生们呢?”就起身过到东屋,东屋立时就尖声尖气叫成一片。
早上四点多,窗外就有了响动。有人搬来柴火,又吱吱嘎嘎挑来水,在灶间支起木架。天亮了,猪圈叫成一片。两只猪被攒蹄扛了来,放倒在草地上。杀猪师傅用膝骨压在猪身上,猪就乱蹬,用一辈子的力气叫着。师傅火了,左手一拧猪耳朵,猪叫就又高上一个八度,右手执刀从项下往胸腔斜里一攮,伤口抖着,血连着沫出来,并不接,只让它流在地上。队长来了,见血流在地下,急急地问:“咋不接?”杀猪师傅说:“这早晚儿了也不说肝儿咋个处置,我就不管了。”队长瞪了眼,说:“肝儿你拿一副吧,那一副炒了给老人们下酒。”杀猪师傅就把血接了,又在猪脚处割开口,用铁条通上去,再吹进气,用线缚了,使棒把气周身打匀,鼓鼓的在热水里刮毛,又把肉卸开,肠头、肚头弄干净,分盆装了。肉拿进灶间,放在西灶上煮。东灶上熬好的三锅豆浆,都点了卤,凝了,上面压了磨盘,等着出豆腐。
日近中午,太阳还是有些辣,地气蒸上来,师傅们赤了膊,都是一身精白的肉,只是脖脸和手是红黑的,倒像化了装的人。净肉煮出来,分盛在桶里。净肉加了豆腐,在一起煮好,分盛在桶里。豆腐单加一些葱再煮,又分盛在桶里。肉汤煮了土豆子,还是分盛在桶里。几十只桶被人提到队部,出来的人嘴都动着。酒早已有人买来,摆在桌子中央。
天还没黑,人们已经聚在队部外面。劳动力们都很兴奋。平日在地里,天地太大,显不出什么,只能默默地做。今日有酒有肉,无异于赛会,都决心有个样子。
终于队长第一个进门了,大家稳住气跟在他身后。到了屋里,队长先让了屯里几个极有声望的老者和旗里的视察的干部坐一小桌,其他自便。墙上用红纸写了语录,贴了四张,又画了工农兵各持武器。大家都说历年没有手画的画儿,知识青年来了,到底不一样。
照例是旗里的干部先讲话。干部讲完了,大家鼓掌。于是队长讲。队长先捏一本儿语录,祝福了。大家于是跟着祝福。队长说,秋耕已胜利完成,今天就请旗里来的同志给旗里带去喜报。这会餐,大家要感谢着,不然怎么会有?——吃吧。
于是提桶上来,啪啪地打瓶盖儿。队长给老人们斟酒,老人们颤着手拦,还是满了。队长先端起碗来,又祝福了,敬了,再敬了老人们,一气喝下,大家叫一声好,都端了碗,只喝一口,急忙伸筷。第一巡菜几乎没有嚼就渐见桶底,于是第二巡又上。到第三巡,方才慢下来,说话多起来,而且声儿大起来。
老人们先出来了。没有了长辈,屋里大乱,开始赌起四大碗。知青们出来一个人,与一个壮汉比。于是各喝四大碗,站起,走出来,大家也一拥出来。
空地上早拴好两匹马。两个赌了酒的人各解一匹。知青先上了,别人一鞭,马便箭一样出去,一下将那知青遗在地下躺着,众人都喝彩。壮汉拽着缰绳,却踏不上镫。马转起来,壮汉就随它转。终于踏着,一翻身上去,用缰绳一抽,马便箭一样出去,众人又都喝彩。
不多时,马回来了,却不见壮汉在上面。一个女人叫起来,往野地里寻找,孩子跟着,被母亲叱住,让兜了两人的菜,先回家去。
月亮照得一地青白。有人叹了,大家都仰起头看那月亮。那月亮竟被众人看得摇摇晃晃,模糊起来。
(选自《阿城精选集》,有删节)
(注)音河:嫩江下游支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阿城曾在此插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并没有对时代背景予以明确交待,但根据文中“大队”“知青”“工农兵”等词语可以推测出故事是以“文革”为背景的。
B.“今日有酒有肉”,劳动力们“都决心有个样子”,短短几句心理描写,暗示出了小说未来情节的发展走向。
C.小说中的“老人们”象征着对年轻人构成约束的对立力量,因此随着“老人们先出来了”,年轻人们就把会餐的欢乐推向了高潮。
D.作者阿城作为插队知青回望这段历史时,截取了“会餐”这一饮食事件,来表达自己关于人性的深沉思考。
2.作者阿城凭借其语言艺术在文坛独树一帜,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3.请结合全文分析,第4段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杀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