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得一首即...

下面对《登高》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在夔州期间写得一首即景伤怀的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B.本诗是诗人在垂暮之年、深秋时节登高望远的个人咏怀之作,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

C.本诗用字精当,对仗工整,情景交融,被赞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D.本诗写出了诗人晚年离开成都以后生活的艰辛,内心的凄苦。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不涉及忧国忧民之情”错,最后一联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张上。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对《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开篇由山清水秀的昭君故里写起,与下文“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死后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昭君命运的同情。

B.颔联既写出了王昭君一生的苦楚,死后的孤独,也由“青冢”称呼中表现了对这位为民族和睦作出巨大贡献的女子的歌颂。

C.诗歌的后两联借历史传说谴责了汉元帝的不分美善、朝廷里权贵们颠倒黑白的行为。

D.诗人借咏昭君村古迹怀念王昭君,痛斥汉元帝的昏庸,表达了对昭君的深切同情,流露出忧伤的情怀。全诗议论精辟,形象鲜明。

 

查看答案

对《秋兴八首》(其一)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出所在地点,开门见山。此联下笔密重,用“凋伤”和“萧森”给诗的意境笼罩上了败落景象,定下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是对“气萧森”的悲壮景象的展开,“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塞上风云”既写景也寓时事。

C.颈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由秋天的景物触动羁旅情思。“故园心”表明了作者急于回家过一种“独善其身”安定舒适的家庭生活的愿望。

D.尾联在时序推移之中叙写秋声,关合全诗。

 

查看答案

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瑰丽惊险的山川,表现了蜀道的艰险;实则是写仕途坎坷,从中透露了诗人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这恰恰反映了诗人那种美好善良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一贯诗风。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诗在全诗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分别极言蜀道之险、由秦入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叛变。

C.本诗用了大量散文化的诗句,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体现了该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查看答案

对陶渊明《饮酒》诗中词语的解释,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    结庐:造房

B.心远地自偏    心远:精神超脱世俗

C.悠然见南山    悠然:安闲自得

D.飞鸟相与还    相与:互相参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胡建,字子孟,河东人也。孝武天汉中,守军正丞,贫车马,常步与走卒起居,所以尉藉走卒,甚得其心。

时监军御史为奸,穿北军垒垣,以为贾区。建欲诛之,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 吾言取之则取,斩之则斩。‛于是当选士马日,监御史与护军诸校列坐堂皇①上。建从走卒趋至堂皇下拜谒。因上堂皇,走卒皆上。建指监御史曰:“取彼!” 走卒前曳下堂皇。建曰:“斩之!” 遂斩监御史。

护军诸校皆愕惊,不知所以。建亦已有成奏在其怀中,遂上奏曰:“臣闻军法,立武以威众, 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私买卖以与士市,不立刚毅之心、勇猛之节,亡以帅先士大夫,尤失理不公,用文吏议,不至重法。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②不由路, 是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按军法曰,‘军正亡属将军,将军有罪以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 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臣谨以斩,昧死以闻。”

制曰:“《司马法》曰,‘国容③不入军,军容④不入国’。何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成其虑也;或誓于军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建又何疑焉?” 建由是显名。

后为渭城令,治甚有声。值昭帝幼,皇后父上官将军安与帝姊盖主私夫丁外人⑤相善。外人骄恣,怨故京兆尹樊福,使客射杀之。客藏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建报亡它坐。盖主怒,使人上书告建侵辱长公主,射甲舍⑥门,知吏贼伤奴,辟报,故不审。大将军霍光其奏。后光病, 上官氏代听事, 下吏捕建, 建自杀。吏民称冤, 至今渭城立其祠。

(节选自《汉书·胡建传》

(注解)①堂皇:又作“堂隍”,官署的厅堂。②窬:捷径孔道。③国容:国家(平时)的法令制度。④军容:军中(特殊)的军法制度。⑤丁外人:人名。⑥甲舍:甲级住宅,指公主的住宅。

1.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车马    亡:遗失,丢失

B.所以尉藉走卒    所以:……的原因

C.故不审    穷:彻底

D.大将军霍光其奏    寝:安寝,休息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

B.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

C.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

D.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盖主/闻之/与外人/上官将军多从奴客往/奔射追吏/吏散走。

3.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军正丞:军正,古代军中执法官名称,掌军事刑法。丞,意为承、辅佐,多作为佐官之称。汉设有军正丞,是军正的副职。

B.二千石:汉朝官员俸禄等级,郡守俸禄为二千石,故以“二千石”代郡守。

C.祠:即祠堂,最早出现在汉代,专指为供奉和祭祀祖先或先贤而修建的供舍。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

D.听事:指处理政事,也作“厅事”,语出《礼记·少仪》:“适有丧者曰比、童子曰听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胡建与士卒共甘苦,深得其心。胡建经常步行,和士卒生活在一起,。并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士卒们都听从胡建的指挥。

B.胡建深得皇帝赞誉,名声显扬。对于胡建斩杀监军御史一事,皇帝在诏书中引经据典赞同他的做法,胡建因此而显名。

C.胡建敢同恶势力斗,不畏权贵。从渭城令胡建与帝姊盖主等皇亲国戚的斗争中,可以看出胡建具有不畏权贵、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

D.胡建遭受公主陷害,自尽而亡。胡建带人围捕刺客时,一路追射盖主的家奴使其逃散, 后反遭公主陷害,虽有霍光有意保护,不追究胡建责任,但霍光死后,上官氏又派官吏抓捕胡建,胡建最终自杀身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