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水灾
庐隐
丝丝的细雨,从早飘到夜,从夜飘到明。天空黑黝黝的,如同泼上了一层淡墨。天地间充塞着非常沉重的气流,便连呼吸也像是不容易呢。
雨随着时间不断加增它的积量,愁苦也更深地剥蚀着村民的心。
忠信村的农夫王大闷坐在草棚下,看着被雨打得偃伏在地上的青麦梗和渐渐萎黄的嫩麦穗,内心充满着忧苦。
“唉,老天爷!”他讷讷地叫着。
忽然,一张绛红色的小圆脸从草屋的门口现了出来,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不住地看着正在叹气的王大。
“爹爹,我要念书,你得给我买一顶好看的帽子,也要做一件长衫。”黑儿笑嘻嘻的扳着王大的颈子道。
这是一种沁心的甜美的声调,王大的心弦不禁颤动了。
“只要今年有收成,爹爹全给你买。”他拉过孩子,温和地抚弄他的短发。
但是雨滴又一阵急狂地敲在草棚上,王大长叹:“这雨要是还不止,这地方就不用想再有人活了!”
“唉,黑儿的爹,这是天老爷的责罚,还是到村东关帝庙求求关帝爷吧!也许天可怜见,雨不下了呢?“王大的妻在绝望中想出这唯一的办法来。王大觉得妻说得对,于是第二天一早,他洗净了手脸,在关公的法像前跪着,祈祝了许久。
这一天下午,雨像是有住的意思,泼墨似的黑云也渐渐退去,王大虔信关帝爷的灵验,便心里许愿,如能免了这次水灾,他一定买个三牲供祭。同时美丽的幻梦,也在脑子里织起来,他在麦地里绕着圈,虽是有些麦子已经涝了,但若立刻天晴,至少还有六七成的收获,于是一担担的米谷挑到打麦场去,跟着一把把的银圆握在了手里。
半夜里一个霹雷,草房上飞击着急骤的雨点,窗眼里闪着火龙似的电光。王大跳下地来,双手合十念:“救苦救难的关帝爷……”
轰隆,轰隆,一阵巨响。王大借着一道闪电的光亮,看见山那边一团一团的山水向下奔,他失声叫道:“老天,这可罢了,快逃命吧!”
王大帮着妻抓了一堆衣服,背起黑儿,冒着急雨,一脚高一脚低地奔那高坡去。
轰隆,轰隆,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他们看见许多的黑影都向高处狂奔着,凄厉地叫着哭着。王大喘着气,拉着妻子来到了高坡上,这时天色渐亮了,村子已成了茫茫的大海,而水势依然狂涨,看看离这高坡只有二三尺了。王大的妻把黑儿紧搂在怀里,喊着关帝救命!但是一切的神明都像聋了耳朵,再也听不进这绝望的呼声。这时候,一个高掀的大浪卷过来,土坡瞬间被淹没,于是这三个人影便不见了,只露出那土面上的一株树梢。
恐怖的三天过去了,水渐渐退去,天色也已开晴。有些怀恋着故土的村人,仍然回来,草草搭个草棚,苦挨着度日。一天早晨,村民阿泉下田时,看见一个老农坐在一个土坡前低头垂泪,他走近细认,原来正是失踪的王大。他站住叫道:“大叔,是你啊!婶子和黑儿兄弟呢? ”
王大听到妻子和黑儿,又流下泪来,抖颤着声音道:“完了,什么都完了!”
“大叔,你这些日子在什么地方躲着的? ”
王大抹了把泪,说起了他被救的经过。大水那夜,当一个浪头盖过来的时候,他攀住一块木板,任着它飘了下去,在呛了不知多少口水后就昏迷了过去,后来被冲到一块沙滩上,一位打鱼的老人把他救了过来。
“唉,你看这还像一个村子吗?我今早看到村边有个大冢,听说里边埋着几十个这次死去的人,妻和黑儿也在里边。唉,阿泉,完了!什么都完了!”
“大叔,你现在打算怎么过活? ”
“我要去修河堤。”王大说。
“昨天我已经见着县里招募民夫去修河堤的告示了!”阿泉停了停,“村里大半的人都要去,这倒是好事,修好了河堤,以后就不会再遭殃了。”
“我也这样想。”王大说,“自己受了苦,不忍心后人再受苦。”
“大叔,明天河堤上见吧!”阿泉说完就走了。王大又向着那大冢滴了些泪,便去应募了。
几个月后,河堤完工了,王大在他原先住的地方盖了一间草屋,寂寞地生活着。第二年夏天,虽仍然接连下雨,但村子里是平安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为水灾的发生提供了背景,暗示了村民们艰难的处境,也烘托了他们愁苦的心情。
B.小说描写黑儿的可爱与期盼,既使沉郁的氛围变得轻快,也与后文写黑儿被洪水淹死的情节形成反差,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性。
C.小说结尾写王大“寂寞地生活着”,一方面表现洪水的残酷无情,另一方面表现王大失去亲人的痛苦和对命运的奋力抗争。
D.小说通过写王大从担忧水灾、寄托神灵到修筑河堤、造福后世的变化,表现了村民们思想的转变,为作品增添了一抹亮色。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对下文情节发展的作用。
3.小说以“水灾”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2)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
(3)诚意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初为《霓裳》后《绿腰》。
(5)___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6)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郁乎苍苍。
(7)_____________,譬如北辰,居其所所而众星共之。
(8)一万年太久,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居①
苏轼
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
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
旧居无一席,逐客犹遭屏。
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②。
数朝风雨凉,畦菊发新颖。
俯仰可卒岁,何必谋二顷③。
(注)①这首诗写于元符元年(1098年)。苏轼被贬海南儋州时寄居在官舍,,后被使臣逐出,在友人相助下构筑新居。②永:深。③二顷:即二顷田,诗中指供温饱的田产。
1.这首诗的前八句写出了“新居”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诗歌的后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方舟传
戴名世
方舟,字百川,江南桐城人。迁江宁府,入上元县学为诸生,受业于其父逸巢先生。年十四五,尽通六经诸史及百家之书。贯穿融会,发挥为义理之文,穷微阐幽,务明其所以然之故。当舟之世,天下文章靡矣,舟独扫除时习而取法于古,深思自得,无所依傍,自成一家之言,由是舟之文章名天下。
舟与其弟苞皆好学,日闭户,谢绝人事,相与穷天人性命之故、古今治乱之源、义利邪正之辨,用以立身行己,而以其绪余著之于文,互相质正,有一字之未安,不敢以宗世,意度波澜,各有其造极,人比之眉山苏氏兄弟云。
舟天性醇笃,孝于其亲,既长,不异孺慕。逸巢先生尝曰:“吾体未痛,二子已觉之;吾心未动,二子已知之。“其先意承志如此。舟厌时俗龌龊,以名节自砥砺,谨法度,慎交游,而留意经世之学。平生所为经画区处,悉中肯綮。而性恬淡,不慕富贵。其所与友善,如高淳张自超,江宁龚缨,同县戴名世、刘捷夏人。而金陵风物甚美,花草妍丽,城之西北尤多园林之胜,尝曰:“吾读书之暇,与此数人者挈榼而往,尽醉而归,以此终吾世足矣。”
舟少有呕血之疾,壬未游京师,疾复作,寻归,逾二年卒,年三十七。舟临卒时,自取其文稿烧 之,今行世者仅六十余篇。
百川尝谓余曰:“天之生君子即有小人,亦犹父母之生子有才亦有不才也。父母即恶其子之不才,而有人焉为之掩匿覆盖,其心必喜;有人焉数其恶而暴其状无纤悉之遗焉,在父母之心必有甚怒而不乐者。天之于小人也亦然,吾与子所刺讥悉中小人之疾,欲天之喜而勿怒,得乎?”余之困甚于百川,而百川且不永其年以卒,然则百川所言,其果信而非激者矣!
(选自《南山集》)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文章靡矣 靡:华丽
B.古今治乱之源 治:治理
C.平生所为经画区处 画:谋划
D.其果信而非激者矣 信:真实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舟勤奋好学,年少时精通经史及百家之书,并虚心学习时人的创作风格,深思自得,写出有独特见解的文章。
B.方舟性情淳厚,尊奉孝道,长大以后还像孩子一样依恋亲人。他的父亲曾说方舟与他弟弟都能预知自己的想法。
C.方舟注重名声节操,性格恬淡,不慕荣华富贵,读书之余和几个朋友尽享愉悦的生活,希望能像这样终其一生。
D.方舟身体虚弱,患有呕血的疾病,壬未年在京师游历时因疾病复发回到故乡,两年后就去世 了,年仅三十七岁。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舟厌时俗龌龊,以名节自砥砺,谨法度,慎交游,而留意经世之学。
⑵天之于小人也亦然,吾与子所刺讥悉中小人之疾,欲天之喜而勿怒,得乎?
4.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方舟临终焚毁自己文稿的原因。
阅读下图,对“人工智能产业链”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人工智能产业链
A.人工智能产业链分为技术支撑层、基础应用层和方案集成层三个层次。.
B.关键硬件和算法模型为人工智能产业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层面的支撑。
C.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与人工智能联系最紧密。
D.智慧家电、智慧工业是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顶端产品,属于方案集成层。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晚妆才罢,她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 月儿便出落得更精神了。
B.那整个的房间像暗黄的画框,把窗外的海景镶成一幅大画。那酽酽的,滟滟的海涛,直溅到窗帘上,把帘子的边都染蓝了。
C.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着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密织成网。
D.昆明气候好,秋来无萧瑟,经过了雨季,草木都极旺盛。波斯菊开犹未尽,绮丽如昔;美人蕉结了籽,远看一片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