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8年毕业典礼,教师代表戴锦华教授深情地祝福毕业同学:
①愿你们做个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会。
②“小时代"是一种错觉和误判。你们生逢大时代,文明重新选择方向的大时代。你们个人生命的选择则汇聚为对未来方向的选择。
以上两则祝愿语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请仿照下面诗歌提供的格式,续写诗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间最远的距离
不是树枝无法相依
①
②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
③
④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中华的先民对诗歌的功能或价值有更深刻、更重要的认识。汉儒在《诗大序》中说:“ 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如果说后面几句还是注重于诗歌的社会教化作用,那么前面几句显然有超越实用功能的含意。那么,在中华先民看来,①___?首先,诗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先民们在追求真理时,往往不重视局部的细致分析,而重视综合的整体把握;往往②___,而是投身于事物之中进行感性体验。古人擅长运用诗歌作为思考以及讨论学问的手段,因为诗歌更有利于通过具体情境的描述来领悟普遍的抽象道理。其次,③____。中华先民早就认识到,事物的规律即“道”是精微玄妙的,是难以言传的。孔子经常用诗歌般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语录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正得益于立象尽意的方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转眼之间,上海合作组织已走过了近17个年头,如今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区域组织。17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了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上海精神”,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等儒家“和合”理念内在一致,在零和博弈、冷战思维沉渣泛起的当今世界,可谓 ,熠熠生辉。
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上海精神”则面向当今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时间维度不同,内在精神却 。( )当我们敞开国门,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挺直了腰杆,真正用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方式,思考着人类的共同命运,思考着中国的命运,思考着当今世界发展朝何处去等种种最前沿的命题。
长久以来,“东方文化”常常处在西方视角的审视之下。欧美学界有一种“东方学”,正是用欧美学者的眼光,打探东方世界的历史文化,其坐标中心还是在欧洲、在美国。甚至“东方”成了异于西方文化的总称,作为一种对象化命名,带有异域色彩。今天,中国人将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带到国际关系舞台,为全球治理领域注入深刻的东方智慧,为全球化注入新的内涵,东方文化的面孔 ,充满蒸蒸向上的气息,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坚立 独树一帜 一脉相承 耳目一新
B.树立 独树一帜 一脉相承 焕然一新
C.坚立 标新立异 薪火相传 耳目一新
D.树立 标新立异 薪火相传 焕然一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大改革、大发展的中国,不仅使其沉睡的文化宝库被充分唤醒,而且展现了发展崛起的响亮声势醒
B.经历大改革、大发展的中国,不仅展现了发展崛起的响亮声势,也充分唤醒了沉睡的文化宝库
C.经历大改革、大发展的中国,不仅展现了发展崛起的响亮声势,也使其沉睡的文化宝库被充分唤
D.经历大发展、大改革的中国,不仅充分唤醒了沉睡的文化宝库,而且展现了发展崛起的响亮声势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当我们敞开国门,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挺直了腰杆,真正用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方式,思考着中国的命运,思考着人类的共同命运,思考着当今世界发展朝何处去等种种最前沿的命题。
B.当我们敞开国门,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挺直了腰杆,真正用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方式,思考着当今世界发展朝何处去,思考着中国的命运,思考着人类的共同命运等种种最前沿的命题。
C.当我们敞开国门,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挺直了腰杆,用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方式,思考着中国的命运,思考着人类的共同命运,思考着当今世界发展朝何处去等种种最前沿的命题。
D.当我们敞开国门,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挺直了腰杆,用真正属于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方式,思考着中国的命运,思考着当今世界发展朝何处去,思考着人类的共同命运等种种最前沿的命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写泛舟江上,感到飘然离世,超然独立,如同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与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所展现出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③,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泛指边塞重镇平卢、范阳一带地区。②三边:泛指边疆。危旌:高挂的旗帜。③投笔吏:东汉班超在官府中抄写公文,后来投笔从戎。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笳鼓喧”与三、四两句相呼应,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战场气氛,同时又是集结军队奔赴沙场的序曲。
B.颔联写了积雪万里,寒光凛凛,军队在边关曙色中行进,写出了边关将士们的艰辛不易,呈现一派肃杀之气。
C.颈联用“海畔云山拥蓟城”一句,写出地势的险要、威严,同时也说明为了保证边防安全,需要有强大的军队来戍守和保卫。
D.尾联借用东汉班超投毛从戎和西汉终军请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投身沙场、报国立功的理想抱负。
2.这首诗既气势非凡,又感奋人心,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