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这样一则《孩子在为谁而玩》的寓言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你在为谁而玩?”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请联系实际写出白己的感悟与思考。不许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列对联,请你选择一副,说出它歌颂的是哪位文人,并为这位文人写一篇颁奖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得超过100字。
(1)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2)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3)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间,春水群鸥野老心。
我选择( ),这幅对联歌颂的是( )。
我为他写颁奖词: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雄心壮志。
材料:李大钊 文天祥 邓世昌
坚定信念 赤胆忠心 报国志向
留取丹心照汗青 无非一念救苍生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技是时代的革新力量,每次技术进步都会深刻影响生活,人工智能同样如此。蒸汽机改良之前,人们只能借助畜力与风帆出行,“诗与远方” 。三次技术革命后,汽车、火车、飞机等缩短了时空距离,互联网更让世界“零时差”。如今,人工智能 ,“会飞的汽车”不是幻想,城市智能交通轨道系统也已初具雏形,生活因科技而改变。必将通过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深度应用,未来开创更有想象力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我们 。可以说,人工智能本身的重要使命,就是服务人类迈向美好生活。( )。比如,人工智能在交通、医疗、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就以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方式,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把握好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除了技术层面的 ,还在于真正从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不断创造智能工作方式与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工智能是人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加速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遥不可及 如日中天 义不容辞 更新换代
B. 鞭长莫及 方兴未艾 义不容辞 推陈出新
C. 遥不可及 方兴未艾 责无旁贷 更新换代
D. 鞭长莫及 如日中天 责无旁贷 推陈出新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未来,人工智能必将通过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深度应用,开创更有想象力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B. 未来,必将通过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深度应用,创造更有想象力的工作和生活。
C. 未来,人工智能通过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深度应用,必将创造更有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D. 未来,通过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的深度应用,必将开创更有想象力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对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起了改造作用
B. 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而被改造
C. 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所改造
D. 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兴起,改造着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________________”却可以拿着俸禄,岁有余粮,因而“___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
(2)《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陈述自己此次北伐的终极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文中作者用互文的手法描写边疆天气严寒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代:岑参
火山②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注:①碛(qì)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火山:又名火焰山,在今新疆。赤亭、轮台均在新疆,李副使赴碛西经过此地。③祁连城:在甘肃省张掖县西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篇即点明时令,以“火山”“赤亭”起笔,暗含一路珍重的送别之意。
B. 诗人劝说李副使脱鞍稍驻,暂入酒家,饮酒话别,悲伤的惜别之情感人至深。
C.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功名只向马上取”语气坚决,这是诗人对李副使的勉励。
D. 诗歌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体,并且有别于其他送别诗,令人耳目一新。
2.本诗塑造了李副使“英雄一丈夫”的形象,请结合全诗从三个角度分析这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