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表一
某大学寝室成员关系调查 | ||||
非常融洽 | 比较融洽 | 不好也不坏 | 不太融洽 | 非常糟糕 |
26.43% | 56.07% | 14.64% | 1.43% | 1.43% |
表二
影响寝室成员关系原因 | ||||
心理因素 | 家庭背景 | 生活习惯 | 情感因素 | 个人价值观 |
26.47% | 5.75% | 21.92% | 16.19% | 29.67% |
(1)请根据表一,概括该大学寝室成员相处情况。
(2)请根据表二,给即将迈入大学开始寝室生活的同学们提供两条建议。(不超过5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网络的百舸争流中,网红的草根气息非常浓郁,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的“高大上”,网红浑身上下充满着草根色彩,让大众一下子引为“知己”。( ),可以说,“成也网络,败也网络”。网络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如今的文化圈,特别是大众文化圈,已经不再单纯。电影、电视、文学、音乐、传统艺术等,这些领域需要综合性的文化沉淀,而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更多地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多元化时代,有人看厌了喧嚣和浮华而备感失望,也有人因为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 。
网红可以说是“应时而生”,无数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解构了许多现实社会的边际与禁忌,重构了一个 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 。对网红身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应该 和干预,而应该留给市场进行调节,并在大众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促进网红自身的进步与成熟”。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此,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B.不过,网红的成功捷径,决定了他们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C.不过,因为精英文化、庙堂文化,网红很容易陷入昙花一现的命运
D.因为区别于精英文化、庙堂文化,所以网红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网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欲望、审丑、娱乐、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B.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娱乐、欲望、审丑、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C.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欲望、臆想、娱乐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D.网红的走红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某种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欲望、臆想以及看客心理等紧密契合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如鱼得水 充满生机 求全责备 横加指责
B.游刃有余 充耳不闻 求全责备 颐指气使
C.如鱼得水 充满生机 吹毛求疵 颐指气使
D.游刃有余 充耳不闻 吹毛求疵 横加指责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很相似。
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靳德进,其先潞州人,后徙大名。祖璇,业儒。父祥,师事陵川郝温,兼善星历。金末兵乱,与母相失,母悲泣而盲,祥访得之,舐其目,百日复明,人称其孝。刘敏行省于燕,辟祥置幕下,佩以金符。时藩帅得擅生杀,无辜者多赖祥以免。赠集贤大学士,谥安靖。
德进为人材辨,幼读书,能通大义。父殁,益自刻励,尤精于星历之学。世祖命太保秉忠选太史官属,德进以选授天文、星历、卜筮三科管勾。凡交蚀躔次、六气侵诊,所言休咎辄应。时因天象以进规谏,多所裨益。累迁秘书监,掌司天事。从征叛王乃颜,揆度日时,率中机会。诸将欲剿绝其党,德进独陈天道好生,请缓师以待其降。俄奏言:“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帝从之,遂著为令。
成宗以皇孙抚军北边,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预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亦间言事得失,多所裨益。成宗即位,历陈世祖进贤纳谏、咨询治乱之原,帝嘉纳之。授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领司天台事,赐金带宴服。都城以获苫廪,或请以瓦易之,帝以问德进,对曰:“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贵,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敕中书自今凡集议政事,必使德进预焉。所建明多见于施行。寻以病丐闲。
仁宗时在东宫,特令中书加官以留之。会车驾自上京还,召见白海行宫,授资穗大夫、中书右丞,议通政院事。仁宗即位,命领太史院事,力辞不允。以疾卒于位。赠推诚赞治功臣、荣禄大夫、大司徒、柱国、魏国公,谥文穆。
(节选自《元史•靳德进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预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
B.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预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
C.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预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
D.帝遣使授皇太子宝/德进预在行/凡攻战/取胜皆豫克/期日/无不验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省,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元代最高中央行政机关为中书省,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也称“行省”。
B.辟,官府征召。征辟制源自汉代,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张衡传》中“连辟公府,不就”的“辟”即是此意。
C.东宫,因方位得名,一般指太子所居之宫,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太子。《陈情表》中“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东宫”就是指代太子。
D.谥,谥号,中国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德行,加给他们的带有褒奖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靳德进之父靳祥为官正直,他利用手中的生杀之权,保全了不少无罪百姓的性命。
B.靳德进精于星历,因此他屡受荐举提拔,多次的进谏和上奏,都得到了皇上的认可。
C.靳德进善于预测,他随从皇帝出征剿灭叛王之党,推算的吉日良辰一般都准确。
D.靳德进见识高卓,他反对剿杀,重视教化,劝阻粮仓改建,都显示出他过人的智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叛始由惑于妖言,遂谋不轨。宜括天下术士,设阴阳教官,使训学者。
②对曰:“若是役骤兴,物必踊贵,民力重困,臣愚未见其可。”议遂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雪
孙家正
一场好大的春雪。老人向窗外望去,地,雪白雪白;天,湛蓝湛蓝。推开窗子,一股清新、凉爽的风扑面而来。他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口这雪后的空气,直觉得润心洗肺,爽脑怡神。
五岁的小孙女妞妞,听说下雪了,一骨碌,自个儿从床上爬了起来,胡乱地穿了衣服,便吵着闹着,要爷爷带她去对面小公园里去堆雪人。
早饭后,这爷孙俩踩着积雪,便兴致勃勃地出了小区。走着走着,妞妞忽然放慢了脚步,悄悄地拉了拉爷爷的手。只见街口一侧的小土堆上,站着一个大约也就七八岁模样的男孩。那男孩的头发乱蓬蓬,上身穿一件脏兮兮的、长到膝盖的棉袄,下面是条薄薄的单裤,脚上一双老式的胶底球鞋也已破烂不堪。男孩面前放着一只豁了边的破盆子,里面有少许纸币和硬币。男孩身后的地上,蜷伏着一个衣衫褴褛,怀抱双拐的男人。行人往来,有的匆匆经过;有的人瞥上一眼,摇摇头,继续行路;还有的人,连头都不转过去,散步赏雪,悠然如常。老人想,这不能怪人们麻木冷漠,这类利用儿童和残疾人骗钱的伎俩,早已屡见不鲜。话虽如此,但每次见到此类情景,老人的内心便不免有些纠结。
老人出身贫寒,当然知道生活的艰辛。大学毕业后,他分配到部队,给首长当了秘书。后来又随首长到地方工作。一年春天,他们那个地区出现了大批的乞讨农民。首长要求各地立即查明情况。老人永远都不会忘记,当他把汇总的简报交给首长时的情景。各地的汇报不约而同,几乎一致说,当前,本地形势一片大好,人民安居乐业,乞讨乃是邻省某地流入的农民。还说,春季外出乞讨是那个地区的传统。首长看了汇报,脸色铁青,“刷”的一声,将简报甩在地上,骂道:“胡说八道!乞讨为业?还传统!老子让这帮饱汉不知饿汉饥的兔崽子统统转业,也改行讨饭去!”
再后来,他也转业到地方,还在东部沿海的一个地区做了领导。他工作的那个地区属于全国先富起来的地方之一。但每次当他去看望老首长时,老首长总是反复叮嘱他:“富裕的地方,要多关心贫困的人民!”还特别提醒他“富窝里的穷人的日子更加难过哟!”
老人退休后常常爱回想这些往事,他自认为,没有辜负老首长,自己从来就不是那种富而忘贫之人。他在任时,这方面口碑不错;退休多年,捐款、救济这类活动,也从未落后过。
唯独这“乞讨”问题,让他烦恼,让他左右为难。诈骗、“碰瓷”之类的事听多了,有时,自己也犯疑惑。如今,政策好,挣钱的门路多得是,讨饭要钱,不是骗子,大概也是好吃懒做吧!不过,这些想法闪过之后,老人不由得又会自责起来。特别是一想到老首长,心里便很不是滋味。
妞妞磨蹭着不愿离开,老人拉了拉孙女,催促道,“妞妞,咱们走吧!”
他们往小公园走去。走着走着,老人感到手下变得沉了起来,妞妞往后赖着,接着,她干脆蹲下,不肯走了。老人俯身抱起孙女,继续往前走去。但是,没走几步,老人忽然觉出趴在肩上的妞妞好像正在哭。
他连忙停了下来,轻轻地问道:“妞妞,怎么啦?”
妞妞说:“刚才,我看到那个小哥哥哭了! ”
老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那是骗人的!”想继续往前走。
妞妞仍然不依,追问道:“爷爷,全是骗人的么?”
老人一时语塞,含含糊糊、支支吾吾道:“嗯,多数是……也许,也不一定……”
妞妞并不罢休,像是问爷爷,又像是自言自语地嘀咕:“万一、万一……如果万一……那可怎么办哪! ”
老人心头一惊,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忙问道:“妞妞!你是说,万一这是真的,不是骗人的?”
妞妞“嗯”了一声,伏在老人的肩头,竟委屈得大声地哭了起来。而且,一发而不可收,劝也劝不住。
老人有点慌乱,手足无措。妞妞的哭声,猝不及防,给他以触动,也让他愧疚。这原是个极其简单的问题,还要妞妞问起吗?再说,假的便可以漠视么?倘若属于诈骗,那男孩的处境不是更加令人忧虑么?
老人自责,又甚感欣慰。他心疼地搂着妞妞,把她抱在怀里,心里暖暖的。
过了一会,妞妞不再哭泣,慢慢地平静了下来。看来她已拿定了主意。她从爷爷的怀里滑落到地上,拉着老人的手,盯着他的眼睛,不容置疑地说:“爷爷,我们回去吧!”
老人俯身看着孙女,郑重地说道:“好,咱们回去!”
妞妞牵着爷爷的手,走在前面,向那土堆,向那男孩走去。
太阳升高了,天空却似又飘下了雪花……
抬头一看,原来是道旁柳树上的积雪在融化、散落。剥落了积雪的柳枝,水淋淋、湿漉漉的,泛出了若有若无的浅黄嫩绿,在初春的阳光里,显得格外清亮、光滑和新鲜。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中对乞讨男孩的外貌描写很详细,他的落魄与路人的动作神态形成鲜明的对照,反映出了路人的麻木冷漠。
B.老人曾经给老首长当过秘书,老首长的言行对他的影响很大。小说中老人的这段回忆运用了插叙的手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可信。
C.面对孙女的质疑,老人回答“嗯,多数是……也许,也不一定”时的心理和《祝福》中 “我”回答祥林嫂对“地狱”的提问时的心理一样。
D.连革命一生的“爷爷”也用怀疑的态度来看待社会。只有涉世不深的五岁妞妞还相信“万一他是真的”,这反映出环境对人的情感态度会产生影响。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说中老人的形象特点。
3.请分析小说中开头和结尾关于雪景的描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