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

下列选项中,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小孙反驳说:“独学面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很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艰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诫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 A项,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自己一个人冥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语境中小孙反驳父母要求他独自读书,使用正确。 B项,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却不付诸行动。语境是老师开导小孙,不要只妒忌成绩好的同学,只希望成绩好,却不付诸行动,使用正确。 C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语境是爸爸讲创业艰难的故事,使用正确。 D项,行百里者半九十: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常用于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与语境“刚考上高中”不符。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______)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为了“义”,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要变的停奉、有人感激接受了,孟子用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行为的本质,即“_______________”。

(2) 韩愈在(早春皇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比喻修辞描写初春小雨的一句是“___________”。

(3)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大量知识,我们可以用《劝学》 中的行路之喻“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5)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酒空深港静,枳素广庭闲。

借问衰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①箭:指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脩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晨间听漏对镜,点明了“对雪”的时间背景,描绘出了清晨的静寂气氛和诗人对镜自照的生动情态,別具风致

B.颔联实写所见之景,“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紧扣着诗人“隔牖”听和“开门”看的动作,使人如临其境。

C.颈联对雪展开铺写,从天空到地上,有从深巷到广庭,立体描绘出素静的雪境。

D.尾联由实入虚,由雪景描写转入对人的怀想,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和敬仰之情。

2.清人沈德潜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咏雪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请结合本联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敢勇隶兵籍。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会金左将军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诏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①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金知外救绝,围益急。九月,攻东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众巷哭。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越旬余,城始陷。

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为人木强,不知书,忠义出天性。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每战擐②甲胄先登,有退却者,捽而斩之。仇视金人,言之必嚼齿而怒,所俘获磔以示众。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讣闻,辍朝,谥忠烈。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

[注] ①张敌万:盗贼首领。②擐(huàn):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六矢,战益          厉:激烈。

B.立率残兵击            邀:阻截。

C.立介居其间,威名闻    流:传布。

D.忠义之声远近皆下之    倾:钦佩。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是

①城始破,立巷战               ②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

③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         ④立斩其使

⑤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人楚     ⑥每战擐甲胄先登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对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B.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C.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D.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在徐州保卫战中,他临危受命,抗击金军;绝地血战后及时整合乡民和残部的力量,击溃撤退中的敌军,收复徐州。

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

C.赵立屡建战功,威名显赫。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后,为他坚守孤城而感叹,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他。金人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D.赵立一生都怀有忠义报国之心。他痛恨金人,临终前还为自己不能继续为国杀敌而悲愤叹息。对于他的忠义,朝廷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2)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责任

程宪涛

吴畏明天离职。

吴畏一夜未眠,翻来覆去如烙饼。

这里,除逢年或喜事燃放鞭炮,还给离任领导放鞭炮。这是“欢送”领导离职,是对领导未尽职责的诅咒。这是坊间的自发“仪式”。

上级在调职谈话时询问吴畏,吴畏道:“那是为官者的耻辱。”领寻说:“今年是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你恰巧今年调动,有足够的信心吗?”吴畏不敢说,只觉压力更大,甚至生出一份惶恐。

电厂成立50多年,管理层换多少届,没有几人记得清楚。任职者一届职满,都心怀忐忑,唯恐听见鞭炮噼啪声。

某任领导到异地赴任。迎接的人欢天喜地,送行的人兴高采烈。领导的脸如向日葵,对属下们持续绽放。小车行至小镇十字路口。喧闹声不绝于耳。身着工装的员工们,站在马路的两侧。两根竹竿立起来,两挂鞭炮挑起来。众人愣怔的片刻,鞭炮轰然爆开,陪同的人四散弃逃,领导灿烂的笑容枯萎成瑟缩的叶子。小车仓皇挤出人群逃出小镇。

知耻近乎勇。几届继任者,为官清廉发奋,突破发电纪录,实现辅业剥离,完成企业化改制……但是,历史轮回,又有继任者中枪。

某任老总颇自知,离职前谎称八点离厂,却在凌晨五点钻进小车启程。原想神不知鬼不觉,却不料刚转过街口,赫然看到,鞭炮蜿蜒,犹如几条红色的蛇,转眼间火信子喷吐。寂静的清晨,爆竹声格外刺耳。领导心脏病突发,再没有站起来。

俩领导其后相继被“双规”。

吴畏的上一任老总,在职期间被查,在上级谈话之后,即称病在家休养,直到半年后入狱。传说他临行前夜,小镇的爆竹售磬,在众人的浮想中,那是一爆竹铺天盖地,盛况空前的景况。而据说,在其后三年中,这批爆竹并未燃放,一直保留到现在,员工们在等待……或许,员工并不希望再现那场景。

吴畏心里没有底。

吴畏穿衣下床,拿起手电筒,戴上安全帽。这是他三年来形成的习惯,每天到厂子内巡查。三年前,吴畏第一次巡查时,值班室中一片狼藉,运行人员一个酒气熏天,两个在睡大觉,三个在斗地主……还有缺岗。吴畏立刻把班长、值长、主任及主管安会、生产的副总找来,自己坐在缺岗员工的位置上……

一切都需要改变。

正值设备检修关键期,检修主任提前一小时,早晨七点到达现场,他看见吴畏在现场。次日六点半到现场,他看见吴畏在现场。第三日六点到现场,他依然见吴畏在现场。主任问:“吴总几点来的?”吴畏答:“比你提前半小时!”主任说:“今晚,我住在检修现场!”那一年的机组大修,实现了有史以来首次全优。

无垠的天幕上,星光辉映;运行值班室内,机器浅声低唱。值班人员各司其职,目光在仪表上流动。这是一个普通的凌晨。吴畏流连在新建机组外,这是老厂的希望工程。远方山中,有在建的垃圾屯站,新型绿色能源基地……

但是,依然有那么多遗憾,断掉了员工福利用水,停掉了家属免费用电,学校和物业社会化……那么多的责难、掣肘,还有骂娘、唾沫,甚至上访……

吴畏告诉办公室主任,早七点启程,办公室主任似乎明白了,问吴畏怎么走。吴畏道:“步行。”主任说我知道一条小路,不会被人发现。”吴畏说:“我走大道,你把车开到小镇口。”主任说:“都知道你今天离厂,万一出现状况咋办?”吴畏道:“这是最好的检阅!”

清晨七点十分,吴畏出现在小镇街口。吴畏看见聚集的员工,穿着整齐的工装。几十挂挑起的鞭炮形成红色的海洋。办公室主任有了惊恐慌乱,他拉一下吴畏的衣袖:“咱们坐车走吧!”吴畏走向人群,人群散开一条路。吴畏走进人群。一位老员工犹豫着,手伸出去又缩回,再次试探着伸出,吴畏拉住那双粗糙的手,更多的手伸过来……

吴畏走出人群很远。没有爆竹炸响。身后忽然有人嘁:“吴总!”吴畏扭头回望。员工指着鞭炮阵,问:“你怕吗?”吴畏大声回应道:“怕!”人群轰的一声笑了,十分开心的模样,就像清晨的阳光。

那员工高声道:“这是准备过年放的摆出来让你看看,今年是个好年头!”

吴畏的眼眶一紧,用力地点了点头。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吴畏离职前一夜未眠,表现出吴畏内心的煎熬,既引出下文对放鞭炮欢送领导的民间仪式的介绍,又设置了悬念,引起读者注意。

B. “领导的脸如向日葵.对属下们持续绽放”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领导离职到异地赴任时的得意,与下文鞭炮响起后领导的反应形成对比

C. 小说中画线处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工厂清晨安静的氛围,表明所有的工作井然有序,工厂已经形成良性运转,说明吴畏的领导工作卓有成效。

D. “一位老员上犹豫着,手伸出去又缩回,再次试探着伸出”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老员工对吴畏的敬重和畏惧心理,反映出吴畏脱离群众的现实。

2.小说吴畏形象有何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分析。

3.小说中为什么要用大量篇幅写吴畏之前的几届领导离任的情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