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有人说,高三是黑色的,尝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高三是金色的,经历的是充实,收获的是希望。有人说,高三充满了竞争,友情似乎在你追我赶中稀薄;有人说,高三充满了友情,情趣似乎在你帮我助中浓重……也许,高三的心情是复杂的,高三的生活是多彩的,高三的感受是独特的,高三的思考是深入的。
人在高三,身临其境,你一定有许多想要倾吐的东西,在你的生活和内心中,高三是怎样的,或者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参考材料观点,写一篇文章,或讲述关于高三的故事,或者抒写有关高三的心情,或发表有关高三的见解,或展望有关高三的前景。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要鲜明: 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江南”可以是一个文化概念。 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中正平和,风雅精致,以文心墨韵见长,是中华精英文化的象征。毫不夸张地说, ▲ 。
①是江南文脉从长江汇入大海
②乃至成为整个东亚文化的酵母
③并且产生了全新的创造力与辐射力
④引导中华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融碰撞
⑤是江南艺术精神引领了中国传统艺术走向高端与精致
A. ③①④⑤② B. ④⑤②③① C. ①④③②⑤ D. ⑤①④③②
下列选项中,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小孙反驳说:“独学面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很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艰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诫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______)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为了“义”,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要变的停奉、有人感激接受了,孟子用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行为的本质,即“_______________”。
(2) 韩愈在(早春皇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比喻修辞描写初春小雨的一句是“___________”。
(3)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大量知识,我们可以用《劝学》 中的行路之喻“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5)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①,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酒空深港静,枳素广庭闲。
借问衰安舍②,翛然③尚闭关。
[注]①箭:指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脩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晨间听漏对镜,点明了“对雪”的时间背景,描绘出了清晨的静寂气氛和诗人对镜自照的生动情态,別具风致
B.颔联实写所见之景,“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紧扣着诗人“隔牖”听和“开门”看的动作,使人如临其境。
C.颈联对雪展开铺写,从天空到地上,有从深巷到广庭,立体描绘出素静的雪境。
D.尾联由实入虚,由雪景描写转入对人的怀想,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和敬仰之情。
2.清人沈德潜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咏雪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请结合本联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