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有人说,高三是黑色的,尝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

有人说,高三是黑色的,尝到的是枯燥,得到的是失望;有人说,高三是金色的,经历的是充实,收获的是希望。有人说,高三充满了竞争,友情似乎在你追我赶中稀薄;有人说,高三充满了友情,情趣似乎在你帮我助中浓重……也许,高三的心情是复杂的,高三的生活是多彩的,高三的感受是独特的,高三的思考是深入的。

人在高三,身临其境,你一定有许多想要倾吐的东西,在你的生活和内心中,高三是怎样的,或者应该是怎样的?请你参考材料观点,写一篇文章,或讲述关于高三的故事,或者抒写有关高三的心情,或发表有关高三的见解,或展望有关高三的前景。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要鲜明: 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

 

【例文】 人在高三 一路羁绊,一路磕碰,总算也走上了高三这九曲十八弯的山路。人在高三,多的是骤变的事,多的是其他角度感受不到的生动与热烈。 “问泉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三就是那泉活水,一个浪头能激起千丈高,无论是在晴空万里的春日,还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夜,这泉活水都不肯停歇,打着旋儿,引人入胜,它在白天黑夜不间断地旋转流动,而我们,就是那些盼望着跳龙门的小鲤鱼们,日以继夜地盼望着长大,可以“一跃成名”。 知识即使是一个黑洞,在高三,这黑洞的吸引力也尤为强烈。水上的风迎面地吹,纵使凛冽刺骨,也是饱含着希望与梦想的好风!不与高三相逢,是人生的缺失。这座独木桥确实不好过,试想谁会乐意在午夜时分死去活来地背高词,背《鱼我所欲也》呢?但是,除却高三,又有什么时候可以让我们纵使百般不愿也要坚持做着,反复做着一件枯燥的事呢? 未至高三,认为高三是龙潭虎穴,弄不好就会泥足深陷,尸骨无存。到了高三,高三又似一个魅力四射的女郎,是戴望舒的雨巷里那一个忽远忽近、飘忽不定的丁香般的姑娘,高三的学子们埋头苦读,臆想着自己的大好前程,盼望着自己金榜题名时。 人在高三,有欢笑有泪水,有甜蜜亦有痛苦,百感交集,百味横生。在如此凌乱的一个时段,处世淡然者,才能纵观大局,掌控大势。人在高三,亦是“步步惊心”,每一次的考试,都是一把度量水准的尺,度量我们在高三亦步亦趋的路程。人在高三,很多事情虽舍不得,但也只能放弃,很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但这些“舍”是为了更好的“得”,为了自小就憧憬的未来。 没有揭开过高三面纱的人,都一口咬定高三太过痛苦,这样乱棍打死高三,我替高三感到委屈。高三是一座桥,通往成功的彼岸;是一把梯,登向天之高处;也是一个契机,改变你我的命运。是高三,给了我们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也是高三,告诉我们:爱拼才会赢!只有在高三,耕耘了会有收获,努力了会有回报,付出后,别人看得到,成绩看得到,分数名次,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人在高三,感激高三!我要冲向终点,不再回头。微笑,因为我,人在高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注意材料中的关键词,材料的主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说理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此题可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并对关键词进行分析立意。 具体过程: 提炼关键词:高三,枯燥,失望,充实,收获,希望,竞争,友情,你追我赶,复杂,多彩,独特,思考,深入,倾吐,故事,心情,见解,前景。 分析关键词: 材料围绕“高三”展开,引述了人们关于高三的看法,可对关键词进行分类,积极肯定的如:充实,收获,希望,竞争,友情,你追我赶,多彩,独特,思考,深入。对这些关键词进行分析思考,可发现高三积极向上的一面,是学生在忙碌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的高三生活的“闪光点”,也是珍惜高三生活的原因之一。学生作文时选取正向的词语进行选材,这样更容易展现学生健全完善的情感品格。 另一类,苦涩的灰暗的,比如:高三,枯燥,失望,友情稀薄,复杂。后一类也是高三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更多的是学生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烦恼,这些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需学生正确的对待。面对窘迫的局面,需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考方式,切实的行动起来才能有所改变,寻找到高三的乐趣,不断突破自己。人在高三,身临其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写作,可以是记叙文体的关于高三的故事,或者抒写散文文体的有关高三心情,或议论文文体的有关高三的见解,或展望有关高三的前景。学生可自行选择文体,写自己最善长的方面。 【立意】 ①人在高三。 ②乘风破浪会有时。 ③风雨兼程。 【素材】 1、充斥着紧张与压力的高三生活,总让人对那场神圣的战役不敢懈怠分毫。人在高三,便不禁在人生的抉择面前停顿、迟疑,却又不敢逗留太久,怕自己一不留神就错过一切,怕那一声“悔之晚矣”的叹息终于从自己的口中叹出。 2、可曾梦见那月光下的热带雨林?即使皓月当空、群星闪烁的夜空也无法掩盖雨林给身处危时的人们所带来的恐惧,只觉得前途漫漫、遥遥无期。无论曾经拥有的光环多么闪耀,无论他多么自信与坚定,也终究被硕大的树荫迷了双眼、止步不前。 3、人在高三,何以允许这样的自己踏上这条征程?既已人在高三,何不坦然面对一切,冲破一切困顿呢?还是我根本留恋,留恋这只有学习的单纯岁月?其实,我从来都是享受的,享受这份困顿与迷茫、矛盾与纠结,青葱岁月里的迷茫谁没有过呢?可我绝不容许自己就这样迷茫下去,我清楚的知道,再这样下去,我会迷失,我会重蹈覆辙. 4、人在高三的我拥有和初三时候同样的心境——患得患失,以至于无法面对最后的考验,仿佛一个魔咒让我褪去了一切引以为豪的品质,包括自信、乐观、坚持、热情……于是,我的心格外沉重。日起日落,我仅仅机械地完成着作为一个学生、一个班长、一个女儿所该做的一切,而剩下的,却不敢再看一眼,包括梦想。甚至,我不想让自己拥有任何闲暇,只因为我惧怕自己的胡思乱想,然后,回到那个我没有解答的谜团之中,被我自己吓得在原地不断奔跑,不敢向前。 5、请大胆直面梦想,直面挑战,即使前路坎坷将你打到谷底,那又如何?只要这场战役还未结束,那么,就不要停止前进。请抛开一切得失,克服一切恐惧与障碍。请相信,没有什么能打败自己;请相信,自己不会再于人生的战役中跌倒! 【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人在高三”这一中心论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江南”可以是一个文化概念。 江南凌波水韵,翰墨流芳,中正平和,风雅精致,以文心墨韵见长,是中华精英文化的象征。毫不夸张地说,     ▲    

①是江南文脉从长江汇入大海

②乃至成为整个东亚文化的酵母

③并且产生了全新的创造力与辐射力

④引导中华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交融碰撞

⑤是江南艺术精神引领了中国传统艺术走向高端与精致

A. ③①④⑤② B. ④⑤②③① C. ①④③②⑤ D. ⑤①④③②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下列各句语言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要求小孙独自安心读书。小孙反驳说:“独学面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B.小孙很嫉妒班上成绩好的同学,老师开导他:“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C.听爸爸讲当年艰难创业的故事,小黄感慨说:“真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小黄刚考上高中就放松学习,妈妈告诫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松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擅长在石头上进行书法创作,取______的材料气质,达到永存文字的理想。石头取材方便、质地坚硬、镌刻困难、端正严肃、______等特性,让石头上的书法与其他材料上的书法,早早有所区别。(______)但秉承的文明理念,拥有的核心价值始终保持一致,就是代表仪式与权力。

金属出现时,正是文字发展成熟的关键期,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铸造文字,与当时使用文字的重要地位相匹配。先秦的金文,甚至更久远的甲骨文,它们的一些基本特点,都被后来石头上的书法所继承。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唯一的书写形式。

摩崖是中国人创造的、体量最大的书法,选址多在断崖峭壁之上,因此其内容与形式必须与所处环境______,既突出周围景观地貌的主题,起到点题作用,又隐身于大山大水之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石文”兴起的初期,正是纸张发明的时候。其后,石头上的书法与纸张上的书法交织前行,聪明的中国人充分利用石头与纸张不同的载体特性,______,各自发挥长处,共同建构中国文字、文化与文明的摩天大厦。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B.亘古不灭   朴素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C.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息息相关   扬长避短

D.亘古不变   质朴无华   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B.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C.这种石头与书法的结合被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许多不同的样式被创造性地发明了。

D.中国人巧妙地利用了石头与书法的这种结合,创造性地发明了许多不同的样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青铜文明在很快退出历史舞台后,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B.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C.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唯一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相抵抗的书写形式。

D.随着青铜文明很快退出历史舞台,使石头上的书法成为可以和纸张上的文字唯一相抗衡的书写形式。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为了“义”,先前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的,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要变的停奉、有人感激接受了,孟子用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这种行为的本质,即“_______________”。

(2) 韩愈在(早春皇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比喻修辞描写初春小雨的一句是“___________”。

(3)语文学习需要积累大量知识,我们可以用《劝学》 中的行路之喻“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

(4)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5)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冬夜对雪忆胡居士家

[唐]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酒空深港静,枳素广庭闲。

借问衰安舍,翛然尚闭关。

[注]①箭:指箭,古代计时器漏壶中用以指示时间刻度的箭状指针。②汉时,袁安未达时,洛阳大雪,人多出乞食,安独僵卧不起,洛阳令按行至安门,见而贤之举为孝廉。后人常用“袁安高卧”指身处困境但仍坚守节操的行为。③脩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晨间听漏对镜,点明了“对雪”的时间背景,描绘出了清晨的静寂气氛和诗人对镜自照的生动情态,別具风致

B.颔联实写所见之景,“风惊竹”有声,“雪满山”有色,境界空阔,又紧紧扣着诗人“隔牖”听和“开门”看的动作,使人如临其境。

C.颈联对雪展开铺写,从天空到地上,有从深巷到广庭,立体描绘出素静的雪境。

D.尾联由实入虚,由雪景描写转入对人的怀想,表达诗人对袁安的关怀和敬仰之情。

2.清人沈德潜评价本诗颔联时说“咏雪之妙,全在上句‘隔牖’五字,不言雪全是雪声之神”,请结合本联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