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近期生猪供应出现紧张,猪肉价格明显上涨。新措施密集出台,交通运输部提出,2019年9月2日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说,对整车合法运输仔猪及冷鲜猪肉的车辆,恢复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财政部宣布,中央财政决定进一步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非洲猪瘟强制扑杀补助经费发放方式完善种猪场、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政策;自然资源部明确取消生猪养殖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生猪养殖可用一般耕地……
压实百姓“菜篮子”,地方政府责无旁贷。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秀彬说,关键要突出发展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突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保供、突出“用地、资金、人才”三大要素保障、突出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秩序。
全国生猪生产大省和调出大省江西已全面启动生猪复产増养行动计划,通过加强政策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加大引种扩繁力度,新建、改扩建—批标准化生猪规模养殖场,増加生猪存栏规模。
当前尤其要防止不法分子扰乱市场秩序。有关业内人士说,国家已作由专门部署,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
摘编自《生猪生产恢复向好肉类供应有保障》)
材料二:
2019年9月7日全国部分地区土杂猪生猪价格行情涨跌表
材料三:
2019年盛夏,猪肉市场颇受关注。自2月底生猪价格开始回升,此后逐月上行,6月下旬以来快速上 涨,至今维持高位4那么,目前猪肉产销情况如何?能否保障供给?
目前供给偏紧,但整体链条保持平稳。生猪供给很难马上增加,因为养殖本身需要半年周期。生猪 养殖正在上量,但还要维持一段紧平衡。
有关人士分析,这抡生猪行情的老问题,就是猪周期,两年涨、两年跌,或者三年一小周期、五年一 大周期,这一轮自2017年,历经15个月,现在回暖了。但为何这轮生猪价格似乎比往年涨得更猛?是因为几大因素碰头,猪周期、非洲猪瘟和政策性调控等聚在一起,老问题叠加新问题。这一轮猪周期好多散户退养了,猪源减少;去年发生非洲猪瘟,猪源又减少;活下来的因为还没有疫苗,担心非洲猪瘟,也限制规模,猪源更少;政策性调控影响也恰好显现,这两年,许多个体养殖户包括有一定规模的养殖户,因为环 保整治“一刀切"地退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敢再养猪的,大多是小规模养殖户。许多养殖户担心非洲猪瘟,不敢大规模投养. 疫椅来的时候他们纷纷抛售,疫情过去之后,产能降低、猪价上涨,但不太敢补栏了。可以看出,小户、散户普通信心不足,大多“不敢养。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建立健全生猪养殖、疫病防控和流通三大体系,为养殖户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这也是破解养殖户“不敢养'的关键。
(摘编自《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猪”到底养还是不养》)
(注)猪周期: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一种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的经经济现象。
1.下列不属于“猪周期”现象的一项是
A.几年之内,猪肉价格涨涨跌跌,或两年涨,或两年跌,这是一个老问题。
B.今年2月底以来,生猪价格开始回升,6月下句以来,快速上涨,至今居高不下。
C.非洲猪瘟疫情、环保“一刀切”举措导致猪源进一步减少,生猪供应紧张。
D.以9月7日为例,华中地区三省生猪价格最低25. 56元,较前一日小幅上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国家密集出台的新举措之一,“绿色通道”政策对加快猪肉市场流通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B.在四川省系列举措中,“用地、资金、人才”是重要的保障措施,这体现了地方政府面对市场困境,能够迎难而上、积极作为。
C.根据材料二表中所列时段地区相关内容,大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较上周有明显的上涨,这与各省的生猪养殖、流通情况密切相关。
D.目前生猪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等过了半年的养殖周期之后,市场行情就会恢复正常,因此只遵循正常的养殖周期和市场规律即可。
3.假如你是某集生猪养殖、猪肉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牧业集团的负责人,在当前生猪养殖不景气、猪肉价格上涨的背景之下,你应该怎么做?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个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在古代,每年以哪一个月当第一个月,有时是随着朝代的更换而变化的。不同王朝更改了月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后的第一个月叫作“正月”。在帝王看来,既然他们占据了天下,居了正位,一年十二个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们“正”过来。还有一种说法是因秦始皇姓嬴名政,他嫌“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犯了忌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正(征)月”,一直沿用至今。
《淮南子·时则训》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史传夏商周至秦汉各朝,正月的月份次序,各有一定的更改。战国秦汉年间对此尚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司马迁《史记·历书》还有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然而,诚如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所言“这并不可信”。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汉沿秦制,汉武帝时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以后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唐武后等一度改为殷正、周正外,大多沿用夏正。由此可见,历史上大多王朝似乎没想到将正月和改朔“正统”绑在一起。而自汉以降,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这恐怕也就是正月通常被人们视为岁首的原因。
清黄生《字诂·正》中认为:“世传秦始皇讳政,故民间呼正月之正作征音,此说非也……古者因斗柄所指之方,以其月为岁首,盖准此以为标的,故曰正,犹言斗柄所指之月耳。”由于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唐王冰注“正,斗建也”,即为此意。另外,黄生也认为,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正月写作“征月”,可知正月之正早在秦始皇之前就读平声。
如何准确解读“正月”呢?“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如此,“正月”即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人们就要借“时新”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新的气象塑造人生,由此而形成一系列新年前夕和正月风俗。正月实施除旧立新的方式,见证于文献的是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纪》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
(摘编自陈勤建《传统年节的文化密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商朝、周朝、秦朝分别把 11 月、12 月、10 月算作每年的第一个月,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
B.正月通常被人们称为岁首,这是因为从汉朝以后的约两千年的时间里,采用的都是太初历,以夏正为一年的开始。
C.如今我们习惯称农历一月为“正月”,但在我国的古代时期,这并不是固定的,历史上有好几个朝代,正月不是一月。
D.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吕氏春秋·季冬纪》,“除夕”就是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列出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三种原因:“岁之首月”,朝代更换后的第一个月,为避秦始皇的讳。
B.第二段引用“三正论”和《诗经》《史记》的记载,是为了论证夏历、殷历和周历所定的正月的时间各不一样。
C.第四段多次引用黄生的观点,呼应第一段,有的放矢,否定了“正月之正”是因为避秦始皇的讳这一说法。
D.文章提出议论的话题后,分析了农历一月被称为“正月”的真正原因,进而准确解读了“正月”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确定季节,如正月指寅,为建寅之月,二月指卯,为建卯之月。
B.“正月”之“正”为“准则、标志”之意,古时人们就会在这个标志性月份里除旧布新,以新的标准来塑造人生。
C.“农历”又称“夏历”,是因为它产生于夏朝,且自汉武帝重新使用夏历后,除个别朝代外大多沿用夏正。
D.“斗建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斗建也称为正。”正月之正本来就有平声的读法,作者据此推出“正月之正”并非由于避秦始皇的讳而改读平声的。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材料一:近日,彝良县诗人陈衍强一首题为《仰望天空》的诗歌在网上引发激烈争论。有人认为,这首“口语诗”不过是一种反讽,大可不必上纲上线;而反对者认为,这首诗存在严重的地域歧视。
材料二:为防止武汉的疫情蔓延/我在云南彝良/不仅以驻村扶贫的理由/阻止了一个地上的湖北佬/来我家过年的想法/还像伊朗担心无人机一样/随时仰望天空/看是否有九头鸟飞过
——《仰望天空》陈衍强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少年的你》上映后,在各媒体、网络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上均出现了“现象级”的刷屏,引发舆论对校园欺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获得多方积极评价。
数据给出了最直观的市场反应。票房方面,《少年的你》上映首日破2亿元;截至10月31日,突破8亿元,居同期院线电影首位。截至10月31日,在豆瓣网电影页面,该片获得8.4分的评分;在猫眼电影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评分9.5分。
《北京日报》报道,《少年的你》是在青春片的基础上,搭上了题材优势的快车。放眼全球,有关校园霸凌的创作并不少,而我们本土此前相关作品鲜见,这让《少年的你》大有开拓民的优势。
《人民日报》刊文称,电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园欺凌这一备受关注的话题。正是对现实生活的正面介入,使影片走出“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悲欢小格局,让青春题材电影拥有了一定分量的现实关怀。
材料二:
《少年的你》这部经历了改档并突击宣布公映的青春片,似乎携带着一股难以抵挡的力量,与观众对校园现实题材的渴望迎面相撞,碰出不一样的火花与思考。
电影触碰到了“校园欺凌”这个题材。“校园欺凌”话题并不敏感,但真的要探讨这一现象,创作者的确要小心谨慎,不排除会有未成年观众产生效仿心理。《少年的你》在这方面处理得比较得当。同时,电影对“校园欺凌”一直持批判态度,以男女主角纯粹的感情交流为叙事基调,使得影片具备了“爱的教育”的功能。“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这句台词,其实也是影片最大的价值观,在呈现“伤害”的同时,影片也对片中的人物乃至片外的观众,进行了一次同步的治愈。
电影工作者在创作青春片时,不能用记忆的滤镜把往事全部镀上美好的颜色,更不能出于猎奇、恶趣味,将青少年脸谱化。
《少年的你》公映时,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举行分组审议,讨论“《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订草案”。相信随着这次对两大法规修订草案的讨论,会促进“校园欺凌”问题的彻底解决得到更大一步的推进。
材料三:
青春片作为国产电影近年来的热门类型片,在最初的几年间商业化气息浓厚,题材的同质化现象严重,青春的疼痛有余却流于表面。国产青春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一直存在种种桎梏,不同于国外青春电影关注主角的成长和心灵发展,爱情纠葛在国产青春片中一直是最为关注的题材,而爱情的呈现也一直趋于肤浅化。主题形态的单一得以窥见电影行业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近些年《七月与安生》、《过春天》、《闪光少女》、《狗十三》、《少年的你》……等青春影片所描绘的少年人面临的困境不再是空洞且毫无现实意义,对他们来说爱情不再是被赋予的必需品,个人的成长与社会及家庭的关联成为了新的主题。在人物形象上,不仅有少男少女天真无邪的幻想,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更有无法自洽的焦虑时刻,成长的颤栗与残酷。这些优秀类型青春片,根植于现实,取材于生活,将青春成长的真实性理性克制又平铺直叙的展现开来,让人看清时代的面目,看清社会的矛盾以及被裹挟中的青少年的成长蜕变。让青春题材渐渐靠拢“真实”的本源,从小题材中洞见社会问题的大格局。
谈到为什么会拍摄这部电影时,监制许月珍表示:“我们其实不是单单去呈现青春,我们更希望去讨论青春,讨论青春在社会里到底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导演曾国祥则表示:“我们都特别想要把这个故事拍好,想告诉像陈念、小北那样的少年,你可能总会遇到一个人或一些朋友,他们会愿意去帮你,而且你不是孤单的。”
“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不仅是小北对陈念的诺言,也是导演曾国祥对于时代和社会的一份责任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影响到一部分人,让他们多一些反思与审视。我觉得,这已经是我能力之内,能做到的一点有益的贡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少年的你》票房首日突破2亿元,截至10月31日,突破8亿元,居同期院线电影首位。
B.有关校园霸凌的创作,在全球范围并不鲜见,我们本土此前少有相关作品,这让电影《少年的你》有了开拓民的优势。
C.创作者在以“校园欺凌”为题材创作时,要小心谨慎、处理得当,以防止未成年观众效仿。
D.电影《少年的你》在创作上以男女主角纯粹的感情交流为叙事主体,使得影片具有了“爱的教育”功能。
2.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影工作者在创作青春片时,要摒弃单纯追求经济效应迎合受众猎奇心理产出电影,以免误导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行为选择。
B.国产青春片在最初的几年间大多表现青春期的爱情纠葛、少男少年天真无邪的幻想,以及对梦想的执着追求等内容等题材。
C.电影《少年的你》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成功,这给予国产青春片发展的启示是不在影片中表现青春的情感而是表现青春的“残酷”。
D.无论是青春片还是其它类型的电影,都应主动承担起时代和社会的责任,让电影的功能不止于娱乐。
3.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国产青春电影寻求发展的突破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诗中的边关意象
邢宇晨
①边关是自然与人文因素紧密结合的景观形态,传递着历史文化内涵。边关出现在唐诗中,皆因丝绸之路的通达,开放的国家社会格局,文人墨客对漫游边塞、从军入幕的崇尚以及包括过所制度在内的国家制度限制等。相比地理位置和气侯环境,边关的文化意义更为抽象,象征性更强,所承载的感情也更为复杂。诗人多以社会现实为吟诵主旨,以点带面、由小及大、以虚带实,将边关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首先是战场形势。从军事意义上讲,边关地理位置重要。从唐诗中看,边关的“战火”已经烧入了诗歌意境,不管那些知名关隘是否正在发生着战事,诗歌中的征战杀伐都未曾真正停歇,皆承载着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大无畏的精神和犯我者虽远必诛的决心。例如,唐彦谦《咏马》中“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借玉门关指边陲前线征战之地;李白《从军行》中“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体现出关防将士守卫家园、驱敌出境的豪迈气魄。
③其次是戍边之所,“关”是军防象征,也是征人和亲属对戍边之地的情感依托。诗歌里有恢宏阔大的战场形势,也有单一渺小的个体自我。边关虽然承载文人将士们建功立业的梦想,但毕竟是遥远的苦寒之地,长期在塞外驻守或是从军入幕不得志之人面对战争的惨烈、环境的荒凉、人情的冷漠生疏,都不可避免地产生思念怨忿之情。而人们的情感是相遹相应的,在亲朋远赴塞外前免不了“爷娘妻子走相送”,塞外兵士思念故人的情感也不会停歇。因此边关戍守之地,成了思归与念归的交汇。
④再次是阳关寄情。在涉及边关名称的唐诗中,有一类“阳关诗”较为特别,这源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阳关”指的是友人西行的必经关卡。有着明显的关外无故人的地理属性和分界含义。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其曲名《阳关三叠》或《渭城曲》,唐代许多诗人都曾提到。在他们的那些诗句中,“阳关”多已失去其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特点,而以人文伴随意义,仅指代曲调货词中涉及的劝酒、伤离别等某些特定含义。
⑤最后是家国分界。丝蜩之路上的边关地理环境和其后天见与中原地区差距较大,作为戍边之所以的代表和军事战略要地成为内地与西域的分野、不同文化的分野、生死安危的分野、家国与异乡的分野,是物质与人文界限的共有载体。时任西域都护的班超年老思乡,向汉和帝上疏:“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况于远外绝城,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由此可见“玉门关”被汉人看作家国的分解,带有有深重的情感烙印。
⑥唐诗中的“边关”含义不再单一,表面。在人们的心目中,除了对距离、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的认知与定位之外,“边关”早已超越了军事防御或是征税、监管缉私的原有含义,被赋予了深刻的人文精神和家园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论知名关隘是否安定平宁,唐诗中的征战杀伐都承载着将士建功立业的豪情、大无畏的精神和犯我者虽远必诛的决心。
B.唐代文人将士们虽然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但面对塞外惨烈的战事、荒凉的环境及冷冷生疏的人情,不免产生思乡怨忿之情。
C.边关作为戍边之所的代表,早已失去其地理位置的含义,而成为生与死的临界。不同文化的分野、物质与人文界限的载体等象征。
D.年老思乡的班超向皇帝的上疏,表达了怀念故土的情感,由“但愿生入玉门关”可见,汉人视玉门关为家国的分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要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唐诗中边关意象的内涵,层次分明,结构清晰。
B.文章第②段引用唐彦谦和李白的诗句,是为了证明边关地理位置对诗歌情感抒发的影 响。
C.文章第④段指岀“阳关诗”成为唐诗中的一种类别。证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影响深远。
D.文章第⑥段点明唐诗中“边关”有多层含义,并再次明确“边关”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一论 述重点。
3.唐诗中的边关意象承载了哪些复杂的感情?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靳彝甫
汪曾祺
靳彝甫家门口钉着一块铁皮的牌子,红地黑字:“靳彝甫画寓”,他是靠卖画吃饭的。
靳家三代都是画画的。家里积存的画稿很多。因为要投合不同的兴趣,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什么都画。靳彝甫自己喜欢画的,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青绿山水、工笔人物,一年能收几件呢?因此,除了每年端午,他画几十张各式各样的钟馗,挂在巷口如意楼酒馆标价出售,能够有较多的收入,其余的时候,全家都是半饥半饱。
虽然是半饥半饱,他可是活得有滋有味。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四时佳兴”。画室前有一个很小的天井。靠墙种了几竿玉屏萧竹。石条上摆着茶花、月季。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虎耳草和铁线草。冬天,他总要养几头单瓣的水仙,不到三寸长的碧绿的叶子,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春天,放风筝,他会那样耐烦地用一个称金子用的小戥子约着蜈蚣风筝两边脚上的鸡毛(鸡毛分量稍差,蜈蚣上天就会打滚)。夏天,用莲子种出荷花。不大的荷叶,直径三寸的花,下面养了一二分长的小鱼。秋天,养蟋蟀,每天晚上,点一个灯笼,到阴城去掏蟋蟀。
他有一盒爱若性命的东西,是三块田黄石章。这三块田黄都不大,可是跟三块鸡油一样!一块是方的,一块略长,还有一块不成形。数这块不成形的值钱,它有文三桥刻的边款。有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吃不饱的时候,只要把这三块图章拿出来看看,他就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这一年,靳彝甫捉到一只蟹壳青蟋蟀。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每天有人提了几罐蟋蟀来斗。都不是对手,而且都只是一个回合就分胜负。于是有人怂恿他到兴化去。兴化养蟋蟀之风很盛,每年秋天有一个斗蟋蟀的集会。靳彝甫被人们说得心动了。从小玩到大的两位老友王瘦吾、陶虎臣给他凑了一笔路费和赌本,他就带了几罐蟋蟀,搭船走了。
没想到,这只蟋蟀给他赢了四十块钱。——四十块钱相当于一个小学教员两个月的薪水!靳彝甫很高兴,在如意楼定了几个菜,约王瘦吾、陶虎臣来喝酒。没喝几杯,靳彝甫的孩子拿了一张名片,说是家里来了客。靳彝甫接过名片一看:“季匋民!”
季匋民是一县人引为骄傲的大人物。他是个名闻全国的大画家,同时又是大收藏家,大财主,家里有好田好地,宋元名迹。他在上海一个艺术专科大学当教授,平常难得回家。
“你回去看看。”
“我少陪一会。”
季匋民和靳彝甫都是画画的,可是气色很不一样。此人面色红润,双眼有光,浓黑的长髯,声音很洪亮。衣着很随便,但质料很讲究。
寒暄之后,季匋民说明来意:听说彝甫有几块好田黄,特地来看看。靳彝甫捧了出来,他托在手里,一块一块,仔仔细细看了。“好,——好,——好。匋民平生所见田黄多矣,像这样润的,少。”他很直率地问靳彝甫肯不肯割爱。靳彝甫也很直率地回答:“不到山穷水尽,不能舍此性命。”
“好!这像个弄笔墨的人说的话!既然如此,匋民绝不夺人之所爱。不过,如果你有一天想出手,得先尽我。”
“那可以。”
买卖不成,季匋民倒也没有不高兴。他又提出想看看靳彝甫家藏的画稿。他看了靳彝甫的画,说:“你的画,家学渊源。但是,有功力,而少境界。要变!山水,暂时不要画。你见过多少真山真水?要越过唐伯虎,直追两宋南唐。”他建议靳彝甫选出百十件画,到上海去开一个展览会。
靳彝甫的画展不算轰动,但是卖出去几十张画。报上发了消息,一家画刊还选了他两幅画。这都是他没有想到的。王瘦吾和陶虎臣在家乡看到报,很替他高兴:“彝甫出了名了!”
卖了画,靳彝甫真的按照季匋民的建议,“行万里路”去了。一去三年,很少来信。
靳彝甫回来了。他一到家,听说陶虎臣、王瘦吾两位老友生意败落,境况凄惨,连脸都没洗,拔脚就往两家去。
第三天,靳彝甫约王瘦吾、陶虎臣到如意楼喝酒。他从内衣口袋里掏出两封洋钱,外面裹着红纸。一看就知道,一封是一百。他在两位老友面前,各放了一封。
那两个都明白了:彝甫把三块田黄给季匋民送去了。靳彝甫端起酒杯说:“咱们今天醉一次。”
“好,醉一次!”
这天是腊月三十。这样的时候,是不会有人上酒馆喝酒的。如意楼空荡荡的,就只有这三个人。
外面,正下着大雪。
(选自《汪曾祺作品集·岁寒三友》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靳彝甫靠卖画吃饭,虽要投合顾客不同的兴趣,但是他自己喜欢画些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他不像生意人,却像心境如水的高雅隐士。
B.天井布置得清雅怡人,兴趣爱好多样,四时生活充实,有爱若性命的田黄石章,有一起长大的老友,可见靳彝甫生活得有滋有味。
C.靳季二人虽都是画画的,可是气色很不一样。写季匋民容光焕发,衣着质料讲究,是为了与靳彝甫构成对比,突出季匋民处境优渥,为人精明。
D.汪曾祺的小说以直叙为主,用平淡的语调叙述普通人的琐碎生活,表现平凡人物的人生态度,语言简洁平淡却意蕴丰富,形成个人独特的风格。
2.请简要分析靳彝甫这一人物形象。
3.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