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挺直身子跪...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王按剑而跽曰     跽:挺直身子跪着 B.刑人如恐不胜    胜: 尽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D.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 用手提起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D项,“提”,投向;翻译:就举起匕首投向秦王。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拔剑切啖之 于是荆轲遂就车

B.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其无礼于晋

C.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为虏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文学翻译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徐志摩,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作者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100篇。郭沫若先生赞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古人按字数的多少,把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沁园春·长沙》是长调。 “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的词牌名,它规定这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这首词的内容。

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体史书,《战国策》又名《国策》《国事》《事语》《长书》等,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辑。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kuò)    彷(huāng)    颓(pǐ)    浪飞舟(è)

B. (jiè)     长(gāo)     (zhēng)   挥斥方(qiú)

C. (niǎo)    幽(pì)      名(yuān)   碎(xuè)

D. (sù)     (chēn)     (cuì)    见不鲜(shuò)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苏七块

冯骥才

①苏大夫本名苏金伞,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伞了。

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⑥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于,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予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⑦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⑧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选自《俗世奇人》)

注:①格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情节曲折。作者运用伏笔和照应,先写车夫求医无钱,再写华大夫暗中相助,最后写苏七块赠药退钱,可谓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B. 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当地的一个治疗跌打损伤的医生,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说明他既无医德,也无医术。

C. 小说采用欧·亨利式的结尾,令读者在对苏七块的性格、人品感到惊疑、怪异之际,又油然对之萌生敬佩之情。

D. 小说中大量使用天津方言以及古典小说的白描入笔,极具有故事性和传奇性,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

2.“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请结合句子含意和背景谈谈你的理解。

3.小说主人公苏七块是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文本分析苏七块身上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材料一:

2018年4月23日上午,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启动活动在海淀区中关村软件园隆重举行。伴随着习习春风、阵阵书声,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发布了“水秀、山青、城美、人和”四季阅读主题,向全市公众呈现出一幅“春吟水秀、夏览山青、秋咏城美、冬诵人和”的唯美阅读画卷,展示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厚重和包容。

北京市委宣传部长杜飞进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全民阅读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主动融入首都改革发展大局,紧密围绕继承弘扬“四个文化”,以更加鲜明突出的主题内容,更加亲和人本的组织方式,更加精准周到的服务保障,真正让阅读走进京城大街小巷,融入百姓生活,成为这座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印记的守护者、传承者。

记者了解到,流动于大街小巷的书香公交、穿梭于地下的书香地铁、荡漾于京杭大运河上的书香游船等等,各种流动的阅读空间纷纷亮相、精彩纷呈;樊登、吴秀波、李光洁等数百位文化名人、影视明星和城市普通领读者,通过录制音频视频、现场接力阅读、领读伴读陪读等形式,倡导全民阅读,引导广大公众走近阅读空间、体验阅读乐趣、分享阅读感受。截止今天,全市全城尚读活动直接覆盖人群已经超过500万人。北京这座历史名城、大国之都,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书香之城、爱阅之城。

(摘编自《2018北京全民阅读打造爱阅之城》)

材料二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调查发现,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较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而2015年,这个数字是4.58本,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对此,国民阅读率调查项目负责人徐升国认为,首先,阅读媒介的多样化分流了一部分,读者用手机,平板电脑阅读等方式看书没有纳入纸质图书的阅读统计之中;其次从国际上看,纸质图书的阅读量普遍在缓慢下降,我国能够保持平稳和略有增长,殊为不易。

在调查中,近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1.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37.7%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39.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同时,64.2%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城镇居民中认为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63.4%,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5.2%,可见农村对此类活动的需求更为旺盛。

(摘编自2018年4月26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全民共识,为了大力营造读书氛围,各地都想了不少办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堪称丰富多彩。

不可否认,这些新颖的阅读活动的确可以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对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发挥了一定促进作用。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数量的多寡、质量的好坏、参与者的多少,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作为读者,唯一评价自己阅读情况的只能是自己的阅读收获。说到底,阅读要靠读者自己认真读书。

全民阅读的关键是“读”,是老老实实一页一页一本一本地读。阅读活动的目的是点燃读者心中渴望读书的火焰,只有当读者心中的那团火燃烧起来了,书香社会才能真的到来。

(摘编自张为民《全民阅读的关键在“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主题鲜明,呈现出一幅唯美阅读画卷,展示了首都的厚重和包容。

B.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近三年我国成年国民年人均阅读量变化不大,这与统计方法有关。

C. 在全民阅读已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各地为了营造读书氛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活动收效甚微。

D. 全民阅读的关键是“读”,只有让读者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地认真读书,才能建立真正的书香社会。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官方讲话和记者了解中都可以看出,第八届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活动贴近百姓生活,公众参与度高。

B. 与2016年相比,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增长了0.01本,但这已经是很难得的进步。

C. 超过六成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必要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并且,相对而言,农村比城镇更加需要这类活动。

D. 阅读活动代替不了阅读本身,其数量、质量、参与者等指标的好坏与阅读没有联系;评价阅读情况要靠读者。

3.上述三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