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科学是对付狂热和狂言的有效的解毒剂。——(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科学是对付狂热和狂言的有效的解毒剂。——(英)史密斯《国富论》

②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③要想受益于书本,就必须虚心地、专一地、诚实地去读;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贪图博学的虚名。——(德)托马斯《效法基督》

④勇者,必以决斗之勇气与五张试卷一决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战必输无疑!——某中学悬挂于高三大楼的励志对联

⑤千年大计,只争朝夕;国家大事,必作于细。——雄安新区宣传标语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志当存高远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题记 鲲本在水中,巨大无比,可谓海中霸主。然而它却选择化鹏,去那未知、深邃的天空,接受新的挑战。它成功了,且一飞便是九千里,这是一种何等的志向和气魄,不甘水底,便要去搏击天空。 志向足以改变人的一生。看那昔日洪武大帝,灭大元,建明朝,一代雄主,杀伐果断。但观其少年时,还不叫朱元璋,而名重八,也并未想过得天下,最大的愿望是做好一个放牛娃,平淡度过一生。在一家被饿死后,朱重八开始为生计四处奔波,直到灭元。 一个是放牛娃,一个是开国之主,若非确有其事,有谁能够相信,志向之变让朱元璋进行了蜕变,他不再按既定轨道成为庸碌之众,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众人艳羡与尊敬的对象,正所谓: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志当存高远。 当然,在青年时期就应树立远大的志向,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树立远大志向的人,就意味着拥有了成功的开始,是幸福的起航。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浪花,也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志向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然而,志向不一定就与现实脱节。相反,它不必很崇高,不必很伟大,不必遥不可及,只要是你为自己树立和制定的一个信念和抱负,让你为之奋斗不惜,指引着你前进,这就是你的志向了。 志向,很多人都有,但人们的志向又不尽相同。志向高远者,多有经天纬地之才,开疆拓土之功。动辄兼济天下,一统江湖。想那魏武曹操,一统中原;成吉思汗,踏马扬鞭。哪个不是胸中有大气魄者。 志向远大,必要严格要求自己。上古有凤凰者,非醴泉之水不饮,非梧桐之木不栖。否则再高远的志向也不过是一纸空谈。若无实际的付出与拼搏,再美好的未来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浮生一梦罢了。 鸟雀不知鸿鹄之志,斥鹌只若蓬蒿之流。仰望星空,我们看到的是浩瀚的宇宙,收获的是人生的真谛。这个世界只有两样东西最值得我们崇敬,一个是我们头顶的那片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远大的志向。 低头行走,躺坑荒度人生者,永远不会感到星空的魅力。唯有志存高远者,才会抬头仰望星空,星空引领我们去探索,让高远之志引领我们成功。 【解析】 试题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这是一道名言组合类作文题,我们首先要读懂名言,然后对名言归类,从“求同”或“求异”的角度立意即可。立意时,应关注现实关注生活的精神,从考生自身的成长入手,表达出对生活的观察与体悟、认识与思辨。这五条名言看似分属五个不同的方面,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每一则材料既不应脱离试题独立存在,也都有各自思考的方向。第一则从总的方面入手,倡议科学精神。第二则材料则指出心存高远是所行久远的前提,唯有目标高远,才不虚浮。第三、四两则材料则强调目标高远却不同于贪图虚名的庸俗,踏实奋斗却不功利短浅。第五则材料又是一层意义的概说,勤奋于时、细致于行,方成大事。可立意为:1、做大事者,必心存高远。2、不功利不贪名,勤奋踏实精细,方可成功。只要与材料中名言相关,即为合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高三学生周末放假学习生活情况调查结果。请仔细阅读图表,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

根据图表反映的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并据结论为高三学生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一则征稿启事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青春是最美丽的岁月,青春中的人是最可爱的人,青春中的事是最值得回忆的事,青春是用来记住的。在此,以“青春校园”为主题,我社向校园师生征稿。稿件要求内容积极向上,文体形式不限,提倡抒写个性。有疑问请质询我社,我们将对您的问题进行不胜其烦的解答。欢迎各位朋友踊跃参加征文活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中断的文化血统之一,就是对知识和教育的极大尊重和推崇,即便是在今天个别地区拜金主义盛行,也还是认为家中有个考上 985 大学的比挣985万更加光宗耀祖—— 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都 被认为是光宗耀祖 ,任谁也改变不了。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与现代的高考,无论从考试的目的、内容、性质还是选拔的标准都不能     ,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将两者     ,因为二者都是国家最为重视的抡才大典。对于科举考试而言,正史记录得最多的是名字和名次,某朝某代某年某科,谁是状元谁是榜眼谁是探花, 而在古代笔记中,却呈现出别样的记载,那就是但凡能        者,大都不仅仅因为考生的八股文做得多么好,还必然有“品德加分项”。 “积德”和金榜得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我们而言,是            的事情,不过,(        ):他们希望每一位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管理者的生员,都能牢记自己的成功来自先祖的“道德基因”,也希望他们能继续行善政做好事,给自己的后代积德。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先贤们高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都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B.先贤们以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可以光宗耀祖终身必举的大事。

C.虽然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对有错,但是早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D.先贤们高诵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且不论对错与否,反正早已沁到骨髓里去了。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而是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

B.我们应该体会到个中深意,不应将古人的这种观点简单视之为“愚昧迷信”

C.我们不应简单地批判古人的这种观点,而是应该体会到他们的善良

D.我们应该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不应简单地抨击古人的这种观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百喙一词    相提并论    首屈一指    不言自明

B.混为一谈    相提并论    蟾宫折桂    不言自明

C.混为一谈    一视同仁    首屈一指    显而易见

D.百喙一词    一视同仁    蟾宫折桂    显而易见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由雪景过渡到别情。

(2)《琵琶行》中因为岁月流逝,年长色衰的琵琶女,只能“__________ ”,回想自己昔日“五陵年少争缠头” 的时光,也只能“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于是同苏轼“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关山月

(南朝陈)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常用以抒写征人思妇怨离伤别之情。诗歌没有超出这一传统主题的范围,语言朴无华,艺术个性鲜明。

B. 诗歌首句既写了时间和地点,也描绘了一幅莽莽苍苍的关山图景,寄寓了客子身在边地,思念亲人的幽怨情 怀。

C. 远在羁旅中的客子与家乡高楼上的思妇同望三五之月,满怀伤离之情,两地情感同书,互相映衬,思念深重。

D. 诗中描写星旗云阵的方式与韩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地北风飞雪的方式虽不相同,却各尽其妙。

2.有人认为,最后两句表达思妇盼归之情,也有人认为表达客子厌战之意,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