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甲)蔽障...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甲)蔽障于谗,(乙)心烦虑乱,(丙)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而不: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取材于《楚辞﹒卜居》)

(注释)①太卜:官名,掌管占卜。②悃(kǔn)悃款款:忠实诚恳的样子。③哫訾(zúzǐ)栗斯:阿谀逢迎。④喔咿嚅唲(ér): 强颜欢笑的样子。⑤突梯滑稽(ɡǔjī):态度圆滑,善于迎合世俗好恶。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我独,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取材于《楚辞﹒渔父》)

1.在第一段甲、乙、丙的哪一处,填入“而”字最符合文意?

2.根据文意判断,下列选项与屈原之“所疑”无关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C.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下列诗句中“渔父”形象与《渔父》中的最接近的一项是

A.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B.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C.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范成大《携家石湖赏拒霜》)

D.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杨慎《临江仙》)

4.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喻指屈原生活的社会不辨贤庸,人才弃置不用,庸人烜赫一时。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詹尹劝解屈原,人各有短长优劣,皆有可取之处,不必求全责备。

C.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沐浴后要弹冠振衣,屈原借此表达洁身自好的心志。

D.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以之劝说屈原与世推移。

5.《卜居》《渔父》中“清”“浊”有多层意思,请分别解释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

6.结合《卜居》《渔父》的内容,在下面的文字的(1)(2)处,补写出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语句。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___________;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大抵___________。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7.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线部分断句。

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1.甲 2.A 3.D 4.B 5.“清”有三层含义:(1)水清澈。(2)人品高洁、清白。(3)社会政治清明。“浊”有三层含义:(1)水浑浊。(2)人品行坏,卑劣。(3)社会黑暗,是非黑白颠倒,善恶忠奸不辨。(意思对即可) 6.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运用中的衔接能力,即补写题,词语补写题属于语用专题中的连贯考点,它是一道主观题。由于它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推断、逻辑思维、规范答题等语言综合能力。鉴于此,作为考生一定要认真作答,解答这种题决不能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一、明确题目要求,二、辨别文体类别,三、分析语段特点,四、关注标点符号,五、看清句子的位置,六、把握关联词语。题干为“在第一段甲、乙、丙的哪一处,填入‘而’字最符合文意”。 要做好此题首先是翻译相关段落:“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甲)蔽障于谗,(乙)心烦虑乱,(丙)不知所从”,大意是:屈原被流放后,三年没能再见楚怀王。他竭尽智慧效忠国家,却被谗言谤语把他和君王遮蔽阻隔。他心烦意乱,不知如何是好。 可见“竭知尽忠”和“蔽障于谗”之间是转折关系,“蔽障于谗”和“心烦虑乱” “不知所从”间关系应该是一样的,承接性因果关系,只能填一处的话就排除乙丙,因为这两处填的话都填,不填的话都不填,没有连词也能看出逻辑关系来,不影响表达。据此推断只能填在甲处用来突出强调转折对比性,表意更鲜明突出。 故选甲。 2.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关注命题指向,本题要求找出“与屈原之‘所疑’无关”的,可以反其意而作,从选项中找出与“所疑”有关的,然后借助排除法确定选项。所以此题翻译理解诗句大意是关键。 A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太息”,叹息;“掩涕”,是掩面哭泣;“哀”,哀伤;“民生”是人民的生活、命运。全句的意思为:我常常长声叹息,还掩面哭泣,哀伤人民生活和命运的艰难。可见这是屈原之所疑——如何拯救人民于水火中。 B项,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离骚》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他的理想是抗击强秦的侵略,维护楚国的独立,实行清明的政治。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可见这里理想坚定,可见无所疑。 C项,“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意思是:宁愿立即死去或者流放他乡,我不能容忍这种苟合之态。这是表达誓死不改的心志,可见无所疑。 D项,“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意思就是:身体被肢解,我也不会改变理想,我的心哪是惩罚所能更改的。可见屈原的不怕牺牲和任何惩戒,依然是为理想无所惧的壮志、魄力、胆识。可见无所疑。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首要的是分析出《渔父》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借助对话领会内心及品格。然后再分析选项中相关篇目中“渔父”形象特征,找出性格品质等特征最接近的即可。描写人物塑造形象的方法①外貌描写②心理描写③语言描写④行动描写⑤细节描写。另外就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屈原《渔父》中渔父形象是超脱世俗乐观旷达的隐者形象。 A项,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意思是“就剩下诗人这个孤独的老人,独自驾驶一条小船,在茫茫的大雪中垂钓”,这是多么寂静、寒冷的场面,这份寒冷和寂静不但是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给人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脱俗,和纯洁无比的内心。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塑造了一个孤寂中坚守自我的形象,与屈原渔父形象不同。 B项,范仲淹《江上渔者》中“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描绘了生活劳动的艰苦,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不同于屈原塑造的渔父形象。 C项,范成大《携家石湖赏拒霜》中“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表现诗人赞叹芙蓉花之美,是只可观赏,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不能描画。因芙蓉朝开暮落,生命极其短暂,所以是“一段韶光画不成”,也有借以感叹人生之意。显而易见不同于屈原笔下的“渔父”形象。 D项,杨慎《临江仙》中“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描写白发苍苍的渔夫和樵夫相会在江中小洲,像往常一样欣赏美景,浊酒一壶,两人对酌,畅谈古今天下事。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这里的渔父孤寂中乐观旷达洒脱自在,最接近屈原笔下的渔父形象。 故选D。 4.本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分析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把握原意,即浅层含义,然后再结合上下文揣摩句中意,看有无深层含义或者言外之意,解答此类题主要看该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本义靠平时积累,积累不够就凭借上下文推断。题干为“对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詹尹劝解屈原,人各有短长优劣,皆有可取之处,不必求全责备”错误。原文表述是“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大意是说:“尺比寸长但也有短处,寸比尺短却也有它的长处;世间万物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人的智慧也有不明了的时候;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文中意并非解劝,而是推辞,意在引出“龟策诚不能知此事”,解决不了屈原的困惑。 故选B。 5.本题考查理解文中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词语含义题注意该词的词性和语法位置,另外注意有无感情或者语体色彩,还要联系上下文解读出句中意思,尤其要注意有无修辞,相关联的标点也不可忽略。答题模式为由浅到深,由本义到象征比喻义。答题技巧和方法可以使用找对象法,一般是几个对象几层意思,总之需要多角度多侧面释义,不能满足于一点含义。题干为:《卜居》《渔父》中“清”“浊”有多层意思,请分别解释这两个词在文中的含义。此题问得很明,按照题干要求逐个回答即可。 因为涉及两个词千万要带着原词分别作答,否则会让判卷老师不明所指,导致白白丢分,要有总领性质的表述:比如 “清”有三层含义,“浊”有三层含义。 答案(1)中“水清澈”“水浑浊”属于本义,字面意思,浅层意思。 答案(2)中“人品高洁、清白”“人品行坏,卑劣”属于塑造形象方面,即人物性格特征,指向深层。 答案(3)中“社会政治清明”“社会黑暗,是非黑白颠倒,善恶忠奸不辨”属于更深入一层的内涵,指向社会背景。 6.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补写能力。名句默写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虽然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但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仍然需要一定的技巧:(1)要突破生僻难写字。(2)要注意同音异义词。(3)要注意同义异形词。(4)要留意具体环境。(5)要留心语句顺序。(6)要注意语句出处。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能够灵活地把握试卷中前后语境是否和所背诵的文句相契合。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赋”“骚”“发愤”等字形的书写。 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常见断句方法技巧:首先找出几个选项之间的不同处,一般有两三处不同,借助排除法;然后分别说清楚在哪断开,断开的理由,比如定语状语和中心词之间不可断开,动词谓语和宾语之间一般不断开,合成词之间不可断开;名词代词主语前需要停顿,一些虚词前后需要停顿,对称短语或整齐句式间需要停顿。文言文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能够翻译出全文,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1)解答文言断句题首先要分析句子结构,然后正确停顿,在停顿处断句,注意词语和句子的完整,不可把词语断碎、句子读破,要抓住文中关键信息。 参考句意断句:但班固不但不讥抨汉文帝疏远贤才,痛惜贾谊不受重用,却说贾谊是命里寿短才去世的。贾谊是因为怀志不遇忧伤抑郁而年纪轻轻地早夭,怎么能说他寿命短呢?班固真是善于写史啊,他用春秋笔法,但褒贬人物却不及春秋的万分之一。 语法结构断句: “班固”作句子主语,谓语动词“讥”,宾语为“文帝之远贤”,“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见“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是独立完整的句子,应该在“贤”后停顿。“痛”,痛惜,作谓语;承前省略主语“班固”,“贾生之不用”作宾语,“痛贾生之不用”是独立完整的句子,“用”后需要停顿。“但”“且”标志性断句:“而”“岂”“则”都是领起下文的标志性词语,之前均需要停顿: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 “固之善志”是判断句,独立完整,“志”后停顿。“逮”,比得上、达到;“万一”,万分之一;“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总结班固不如《春秋》的情况,意思和语法上都是独立完整的句子,“逮”前需要停顿。 所以答案为: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

(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

(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材料三

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难以统一,起因于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个标准就是封建的正统观念。而正统观念自身充满了矛盾、虚伪和混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正统观念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华夷之辨。可是,帝王有没有嫡长子,有没有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嫡长子,嫡长子是不是具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智商和能力,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嫡长子继承制来自宗法制。更重要的是,帝王视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奉行一种“老子打江山,子孙坐江山”的观念,而这种保证子孙坐享其成的制度又往往促成了子孙的腐败和无能。至于华夷之辨,有人认为,汉人建立的王朝代表正统。按照这种标准,元朝和清朝都不是正统。但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以为自己是“夷”,因为所谓“华夷之辨”,常常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的,血缘、种族和地理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只要继承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就是正统。事实上,汉族从来也没有“纯”过,汉族本是华夏众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历史上,只要使用汉字,奉儒家学说为正宗,遵循礼教,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有效的统治,那就会被认为是正统。

更何况,在有些文人那里,所谓“正统”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概念。《三国演义》评点者毛宗岗曾说,要读懂《三国演义》,“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所谓“闰运”,指的是不正常的时世、乱世,如闰月之于正常的年份。毛宗岗说蜀汉是正统,是三国中唯一合法的政权,因为刘备是“帝室之胄”。可是,刘备是否景帝的后裔,谁也说不清楚。毛宗岗认为:曹魏是“窃国之贼”,而且曹魏没有统一中国;西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西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是一丘之貉,“亦不得为正统”。不但西晋不是正统,东晋也不是正统,因为“东晋偏安”,“愈不得以正统归之”。他甚至认为,“炀帝无道而唐代之,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至于宋朝,“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取得天下之正亦不能如汉也”。总之,按照毛宗岗的意思,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朝代是正统,真正合格的只有汉朝和刘备的蜀汉。可见,毛宗岗的正统概念也是一片混乱。他指责魏和东晋是“偏安”,指责宋的版图不广,却不知蜀汉更是偏安的一朝。

(取材于张国风《曹操的“正”与“反”》)

1.“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

A.        阴谋诡计      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héng      屠戮百姓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行(shàn     惶恐无计       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chì       鹤唳鸡群       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2.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三国演义》顺应了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3.“材料一”说曹操是“圆的人物”,请结合“材料一”,解释何谓“圆的人物”。

4.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的结果。

C.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5.“材料二”第三段中,“同样的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曹操在历史上并不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这可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验证。比如苏轼就曾在《赤壁赋》中盛赞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

7.下列对“材料三”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袍:古代帝王袍服。“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后来“黄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

B.帝室之胄:胄,从由从月,本义为头盔,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子孙。“帝室之胄”即帝王的子孙。

C.华夷: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是文明中心,称合于华夏礼俗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D.以臣弑君:弑,从杀,式声,古代专指臣杀君,贬义词。“以臣弑君”即以臣子的身份谋杀自己的君王。

8.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小学生使用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比如整个小学六个年级共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约20篇,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面对此种情况社会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需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有人认为,有些古诗文晦涩难懂,中小学生未必能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强行背诵,也给人囫囵吞枣的感觉;有人认为,这样做的初衷很好,接下来要注重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创新平台和方式去传承和表达,让中小学生真正感受到古诗文之美,为推动传统文化归位培养更多新生力量。

你对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增加古诗文篇目的做法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请按要求改写下面文段中画线的部分。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把画线部分的句子改成主谓式的结构,不能随意增加文字。

 

查看答案

“信仰是一个人灵魂深处出来的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此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信仰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爆发出来的,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是精神支柱。

B.信仰是一个人灵魂深处产生出来的追求,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是精神支柱。

C.信仰是一个人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D.信仰是一个人灵魂深处生发出来的追求,是人毕生奋斗的力量之源和精神支柱。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与“一竿晴日舞比邻”中的“舞”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刺寡人之过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B.云青青兮欲              《梦游天姥吟留别》

C.如鸣佩环,心之          《小石潭记》

D.乱花渐欲人眼            《钱塘湖春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